书城烹饪美食茶书:茶艺、茶道、茶经、茶圣讲读
6025300000004

第4章 茶叶鉴别与保存(2)

茗等树小如椅子,冬生……茗字从“草”,灌木型,小叶种,冬生,耐寒力强,能在寒带或温带生长;其叶中黄烷醇类含量较低,苦涩味较轻。在我国江北、江南、东南各省,以及日本及俄罗斯等地栽培,适于制成各种不发酵的绿茶或半发酵的青茶等。

可见我国古代先人无论是创造文字,或是替植物等命名,都十分符合科学。

我国最早的博物辞典《雨雅》中记载,“楠,苦茶也……今呼早采为茶,晚取为茗”,这可能是我国茶叶最早的分类。

在中国古代,茶叶经文人的诗辞传颂后,迅速传播,成为大众普及的饮料。以隋朝诗人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以及唐朝白居易颂西蜀蒙顶茶的诗句:“琴里知微闻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为较早。

中国制茶方法的演变与分类

至唐代(公元618~904年)全国的茶产地已达13省,制法均以蒸青团茶为主。各地的名茶不下四五十种,其中以蒙顶的“黄芽”及顾渚的“紫徇”最为有名。

据陆羽《茶经》记载:当时的茶叶可分为角茶(即粗茶)、散茶、末茶及饼茶四类,各类均有其不同泡法,若依其形状可归纳为八等级:胡鞭型、牛臆型、浮云型、指水型、膏土型、地潦型,此六型均属精制上级品,义竹香型及霜荷型可归粗老之下级品。

到了宋代,饮茶之风更为普遍,民间的名茶不下百余种,其制法已由蒸青“团茶”发展到蒸青“散茶”。据《文献通考》记载:依其外形不同,分为三类:(1)片茶,如龙凤、石乳分十二等;(2)雨前、雨后分十一等;(3)脑茶,如脑面等分十二等。

散茶为宋代的产品,所谓“唐重阳羡,宋崇建州”,建州即福建省建宁府,如今的建瓯、建阳、崇安、政和等县。

由于宋徽宗(公元1101~1126年)爱好品茗,不惜重金奖赏,以寻求新颖的贡茶。在其所着的《大观茶论》中,亦谈及新茶,二十种中,以建溪的白茶品质最优。所谓白茶,亦是朱子安着《东溪试茶录》中所称:贡茶七等之首——白叶茶。此白茶,依作者的推断,应是福建白茶,以及台湾省高级乌龙茶的前身。所不同者当时是采用绿茶的制法而成。

宋代所产名茶,除福建武夷的“龙团”、“粟粒”及“铁罗汉”外,尚有绍兴的“日铸”,婺源的“谢源”以及隆兴的“双井”,皆属绝品。

到了元朝,团茶渐被淘汰,散茶大为发展。依茶青鲜叶老嫩的不同,分为两类:芽茶如“探春”、“紫徇”、“柬尖”等;叶茶如“雨前”、“雨后”。

元朝(十二世纪末),福建、浙江等地绿茶的制法,已由蒸青变为炒青,以提高其香味。也有人说炒青绿茶为明朝朱元璋所发明,因为他曾竭力倡导发展“炒绿”。

到明朝,不但绿茶的制法有所改革,连其他的“白茶”、“青茶”、“黄茶”、“黑茶”以及“红茶”,均有突破性的发展。

公元1591年许次所写的《茶疏》中云:江南之茶,唐人首重阳羡,宋人最重建州。如今贡茶,两地独多,阳羡仅有其名,建茶亦非最上,惟有武夷。

茶分为四类:其最着名者为“花香”,较花香尤胜者为“小种”,更在“小种”之上者为“名种”,尚有胜于此者为“奇种”。这是武夷茶,亦即半发酵茶类——青茶,以品质为依据的最早分类法。至今,武夷的央茶,仍采用此分类法,分等级命名,销售于国内外市场。我国1970年设计的青茶作业机械,亦以此类半发酵茶品质的改良与控制为基础。

我国对于茶的类别之区分,众说纷纭。有人说,我国的茶,大致可分红茶和绿茶两种;有人说,我国的茶可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砖茶、沱茶六种;还有人说,除了乌龙茶、岩茶、水仙茶之外,应加入青茶、白茶。如此说法不一而足。其实,我们研究“茶”应当详细区别其精粗、优劣、品质、外形、季节、制法而予以归类,详述如下:

(一)依制造发酵程度分类

在科学上分类,即按制造的发酵程度以分别之,约可分为三种:全发酵茶、半发酵茶、不发酵茶。

(二)依制造萎凋程度分类

茶按发酵与否分类,就科学观点来讲,并不很正确,如乌龙、包种、春茶等茶,在制造过程中并未经过正式发酵过程,而名曰半发酵茶,兼有含混之处。故有人主张按萎凋与否分类,将茶叶分为“萎凋茶”与“不萎凋茶”二大类。

(三)依产茶季节分类

中国及日本许多产茶区,均按季节性加以分类:

(1)春茶:又名头帮茶或头水茶。为清明节至夏至节(三月上旬至五月中旬)所采的茶。茶叶至嫩,品质甚佳。(日本及中国制造情形皆如此。台湾省则春季制造绿茶及包种,至于红茶及乌龙茶,则以夏茶品质为佳)采摘期间约二十日至四十余日,随各地气候而异。

(2)夏茶:又称二帮茶或二水茶。即在夏至节前后(五月中下旬)春茶采后二三十日所萌发之茶叶采制者属之。台湾省夏季采二次,第一次称夏茶,第二次称“六月白”。

(3)秋茶:又称三水茶,或三番茶。即夏茶采后一个月所采制者。第一次称秋茶,第二次称“白露徇”。

(4)冬茶:又称四番茶,即秋分节以后所采者,我国东南茶区甚少采制,仅云南及台湾,因气候较为温暖,故尚有采制者。

除此之外,尚有所谓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者;雨前茶,是谷雨节前所采制者;六月白,是第一次夏茶之后秋茶之前,于农历六月(阳历七月)间采制者;白露茶,是白露节后所采制者;霜降茶,是霜降节后所采制者。以上茶叶皆按季节加以分类。

(四)依制茶形状分类

依制茶形状分类,各种茶可分成:散茶、条茶、碎茶、圆茶、正茶、副茶、砖茶、束茶等类。

(五)依制造程序分类

茶依制造程序,可分为毛茶与精茶二大类:

(1)毛茶——或称粗制茶或初制茶。各种茶叶经初制后的成品,统称毛茶,其外形比较粗放。

(2)精茶——或称精制茶、再制茶、成品茶。毛茶再经精制的手续,使其形状整齐,品质划一的成品。

(六)依薰花种类分类

茶依薰花与否,可分为花茶与素茶二种。各种茶叶仅绿茶、包种茶与红茶有薰花者,其余各种茶叶,鲜有薰花。这种茶除茶名外,尚冠以花的名称,如用茉莉花熏制的包种茶称为茉莉花茶,用桂花熏制者称为桂花茶……

(七)依茶树品种分类

有些地方茶的分类,是按其茶树之品种加以分类,如阿萨姆茶、小叶种茶、大叶种茶,除几种具特殊地位之茶树品种如水仙、铁观音等普遍采用外,并不多采用。

(八)依产茶地分类

有些很有名的产茶地区,常以该产茶地名冠于茶名之上,例如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六安瓜片、福州香片、杭州龙井、大吉岭红茶、星村小种、冻顶乌龙等,名称繁多,不胜枚举。

红茶的肇始

红茶起源于福建武夷,是由绿茶、白茶的制法演变而来。约在1610年前后(亦有称在1650年前后者),武夷山南麓的星村镇为小种红茶的集散地,此小种红茶原产于星村镇至江西省边界,海拔1000米左右的桐木关山中。

1939年春夏间,有人在此山中督导制茶一个月。由于利用日光萎凋诱导白茶或青茶的晒青及揉捻后的发酵,所以在山中白天采茶及晒青、揉捻至深夜才能完成。

此时气温下降,必须将揉捻后的茶叶装入竹篓中,上盖麻压紧,置于近火处(如灶上或烘青楼上),使温度上升。经6~8小时,去其青臭味,待发出清香、叶面呈红褐色即可取出。烘干时,以松木薰之,所以发出松脂香气。此小种红茶,称正宗小种也称星村小种。

1610年后输往欧洲者,即属此小种红茶,1762年瑞典植物学家林椰氏所着的《植物种类》中,误以武夷种代表红茶,尖叶种代表绿茶,将茶叶分为两类。实际上在桐木关山中所植者或野生者,均属乔木型,或半乔木型的大叶种。至于工夫红茶,系由小种红茶在武夷山海拔较低处,演变而成。

清朝董天工氏1751年所写的《武夷山志》中,即载有小种和工夫二种茶名。

祁门在清光绪以前,并不产红茶,而盛产绿茶,但到了公元1875年,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当时由于绿茶销路不好,而红茶畅销,便在东至县设立红茶庄,祁门压口和闪里设分庄,仿制“的红”。此为“祁红”的开端。

清朝茶叶的分类

清代制茶技术也很发达。继武夷茶之后,“祁红”、“屯绿”,安溪的“铁观音”,福鼎“白毫银针”,福州的“香片”(花茶)等,亦畅销于国内外。此外杭州的“龙井”,黄山的“毛峰”,徽州的“松萝”,苏州的“碧螺春”,岳阳的“君山银针”,敬亭的“绿雪”,太平的“猴魁”,六安的“瓜惩”,信阳的“毛尖”,老竹的“大方”,苍梧的“六堡”,泉岗的“辉白”,庆山的“云雾”,天登的“雀舌”等,也在各地兴起。

台湾茶叶的发展,始于清嘉庆年间(公元1810年),有回闽祭祖者返台时将武夷的茶种及茶籽,植于文山区为开端。至1865年,淡水海关已有台湾乌龙输出几万余公斤的出口记录。

清代我国对茶叶建立若干不同的分类系统。

以产地分:如祁门茶、武夷茶、平水茶等。

以季节分:如春茶、夏茶、秋茶等。

以茶树品种分:如罗汉、水仙、乌龙、铁观音、白先猴等。

以形状分:如松针、银针、雀舌、珍眉、紫笋、毛尖等。

依色、香、味分:如黄芽、绿切,形容其外观色泽;如黄汤、火青,指其汤色;如云南十里香、安徽舒城兰花、福州香片及安溪香椽等,指其香气。

依制法分:有发酵茶及不发酵茶。

从销路分:有内销茶、外销茶、侨销茶等。

总之,这些分类方法,未能表明各类茶的特点,亦未将所有茶均包括在内,尚欠完善。

中国制茶技术的外传

世界各国的制茶技术,均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我国。

公元805年日本和尚最早传教大师及公元806年空海弘法大师,留学我国研究佛学,归国后,将我国茶籽及蒸青绿茶的制茶技术传入日本。1191年,荣西和尚留学归国,除带回我国蒸青绿茶制法、泡法及其药用方法外,并将釜炒茶(茶青)制法引入日本。

1835年,宇洽山本氏,把我国复盖茶团“玉露茶”的制法带回日本。1875年,派人调查,传我国的红茶制法于九州及四国,亦曾传入乌龙茶试制,1898年开始仿制我国红、绿砖茶。

1926年仿效我国珠茶制法,惟仍沿用蒸青,制出的绿茶在静阙市场称“笠里”,1932年定名为“玉绿茶”。日本最普遍的煎茶,是仿自我国浙江龙井。

自1885年,玉县高林濂三氏发明的三种制茶机械,获得专利奖励后,日本的绿茶加工逐渐步入机械化。现已进入全机械化一贯作业电脑控制的阶段。至于动力采摘、电气拣茶、低温贮存及充氮包装等保持绿茶品质的方法,更是日本茶区产、制技术的特色。

印尼茶叶产制技术的传入,始于公元1828至1833年间,荷属东印度公司派茶师杰歌逊,前后六次来我国学习研究。每次均带回茶种、制茶技术工人及器具。至1833年,爪哇红茶第一次在市场出现。

1834年,印度成三植茶研究发展委员会即派人来我国研习茶叶产制技术,购买茶籽及茶苗,并罗致四川省雅州及福建省武夷等地茶师及工人,于大吉岭等地发展茶叶生产。

1836年哥登氏带回我国茶工,在阿萨姨勃鲁士的茶厂中,按照我国红茶制法,并利用其篱笆所栽植的武夷种的茶青,试制成功,获得好评。至1873年后,才仿效印度的机械制法。

俄罗斯于1833年已在我国采购茶籽及茶苗,1848年开始采摘,依照我国制法开始生产。

至于南非及东非洲茶叶的发展,最早始于公元1877年及1887年,马拉维及毛里求斯等地,已输入生产技术。但大规模生产外销,仍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茶业退出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的茶叶经营,将技术与资本等转移投资于东亚等新茶区后,才大量生产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