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期刊杂志《读者》·天南地北
6077100000019

第19章

预算被批准以后,公务猫在英国许多地方机关也迅速普及。一个财务官员在笔记中用诗歌体写道:“这些用来捕鼠的宠物,只要别繁衍得和老鼠一样快,我们就得奉上食品和牛奶。”

最先在英国内政部“任职”的公务猫都叫彼特,第一只工作了17年,第二只“上任”不到6个月,就在附近的政府机关“逛街”时横遭车祸。

为了纪念两个老彼特,第三只猫起名叫“彼特三世”,这只黑猫受到过英国媒体的追捧,1958年还在电视上露过面。公布的文件中还公开了世界各地“彼特三世迷”

们写给它的信件。其中一份文件记录着澳大利亚猫迷寄给它一个项圈做礼物。不过,刻板的英国官员在回复中宣称:“‘彼特三世’是一只编制内‘公务员’,不能接受礼物馈赠。”但文件中也说它行为古怪反常,难以规范,需对其“加强管教”。特别是有一次差点闯出大祸:一天,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视察内政部,就在女王进入一间办公室的前几秒钟,有位官员猛然发现“彼特三世”不知什么时候在门口踏垫上“方便”了一下,惊慌失措中只好把踏垫扔出窗外。

直到20世纪80年代,英国内政部才裁撤了公务猫的职务。最后一任公务猫叫“佩塔”,“退休”后在内政部一位官员家中颐养天年。

犹太人的家庭教育

杭瑞勋

爱因斯坦(1879-1955),犹太人,世界着名物理学家。

为了解释在智力取向的活动中犹太人的优势之谜,人们提出了无数的理论。其中,国外一位作家在书中写道:“犹太人家庭是学问受到高度评价的地方,在这个方面非犹太人的家庭相形见绌。就是这一个因素,构成了其他一切差异的基础。”为此,我们来了解一下,犹太人的家庭教育究竟有哪些特点。

书是甜的

在每一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里常常放有书本,因为“在夜深人静时,死者会出来看书的”。当然,这种做法有一些象征的意义,即生命有结束的时刻,求知却永无止境。

犹太人家庭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传统,那就是书橱要放在床头;要是放在床尾,就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而被禁止。犹太人不焚书,即使是一本攻击犹太人的书。犹太人爱书的传统由来已久,深入人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的一次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1000多所,平均4500人就有一所图书馆。在有450万人口的以色列,办有借书证的就有100万人。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为世界之最。

抢不走的宝贝

犹太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谜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由于历史上的犹太人不断遭受迫害,财产被掠夺,房屋被烧毁,人民遭驱逐、屠杀,从而使追求知识、增长智慧成了犹太人的一种防卫机制。犹太人一心追求知识,并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运用知识来谋生的特点代代相传。

在20世纪初,美国工业管理委员会发现,犹太母亲的就业率低于其他民族,她们留在家里照看孩子,确保孩子上学。而当时同为移民的意大利人对美国的教育疑虑重重,特别是来自西西里或意大利其他贫瘠地区的人,他们把孩子当做田里工作的好帮手,认为教育是一种人力剥夺。由于看不到孩子上学的重要性,结果他们的孩子逃学多、辍学早、成绩差、少年犯罪率高。而犹太儿童则因学习成绩好,听话和总的行为良好,被老师所喜欢。

学者比国王伟大

当其他民族将王侯、贵族、军人或商人的地位放在学者之上时,犹太人却认为学者比国王伟大。犹太人历来尊崇学者,使拉比——教师和智慧的人得到极高的声望。在古代的犹太社会里,凡是被称为“他尔米特·赫里姆”,即精通犹太法典者,都不必缴税,因为大家认为他们已经付出了很多心力,对整个社会有着莫大的贡献,所以不但不让他们缴税,而且要以整个社会的力量去帮助他们。有一条犹太格言是这么说的:“为使女儿嫁给学者,即使变卖一切家当也值得;为娶学者的女儿为妻,纵然付出所有的财产也在所不惜。”在犹太社会里,教师甚至比父亲还重要。假如父亲和教师双双入狱,而且仅能救出其中一人的话,孩子一定会救出教师,因为在犹太社会里传授知识的教师非常重要。

以后,当学者的声望从宗教学问转移到世俗学问上时,大学里的学位特别是高学位成了犹太学生追求的目标。对一个犹太家庭来说,没有比家庭中有一位或几位博士更为荣耀的了。其结果是在犹太人中产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学科领域中的代表人物以及各种专业人才,其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他们的人口比例。

发问和答案一样重要

犹太人不仅非常重视知识,而且更加重视才能。他们把仅有知识而没有才能的人喻为“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他们认为,一般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而没有任何的创新,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思考是由怀疑和答案所组成的。学习便是经常怀疑,随时发问。怀疑是智慧的大门,知道得越多,就越会发生怀疑,而问题也就随之增加,所以发问使人进步,发问和答案一样重要。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犹太人家庭特别注重与孩子的思想交流,孩子一直受到成人的教诲和指导。孩子们可以同成人谈话并讨论问题,偶尔成人还会同孩子们缠个没完,意在引导他们投入到学习与研究上去。无疑,犹太人出名的口才和智力测试中的高分同这一点不无关系。

有趣的非洲特色广告

翟华

在非洲和其他地方一样,到处可以看到一些世人熟知的名牌消费品的广告。但是我觉得最“可乐”的还是黑人自己即兴创作的有非洲特色的土广告。记得在纳米比亚看见一家小杂货店,打出的招牌是:“Weselleverythingexceptmywife”(除了老婆,我们什么都卖)。

不过,在非洲最火的生意还不是这种什么都卖的杂货店,而是理发店。非洲人不论男女都很在乎自己的形象,特别讲究发型。尤其是许多黑人女子,对自己一头天然拳曲的秀发不满意,偏要想办法把头发拉直,编小辫子。如果你有机会到西非法语国家,你会发现街上每隔不远就有一个“美发屋”,打出的招牌都是:“此处有好发匠”。有的发型名字来源于日常生活,比如“公鸡”、“椰子”、“蟑螂”、“蝎子”;有的发型借用名人效应,比如“泰森”、“贝利”、“刘易斯”等等。有一位发匠推出一种古怪造型,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名字,干脆就叫“这是什么玩艺”?

除了理发匠,非洲街头还有许多修理家用电器的铺子。非洲人心灵手巧,什么东西坏了到他们手里捣鼓一番总还能凑合再用。最有趣的是,修表匠们却打出“医生”的招牌:“此处表医生。”“表医生”经验丰富,无论是机械表还是电子表出了毛病,让他们给诊治一下,还真管用。我在南部非洲的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郊外见过一位真正医生的个人广告。他是这样写的:“主治各种常见、疑难病症,兼修汽车、电器。营业时间早8点到下午5点。”如果有病人开车来,连人带车都可以让这位医生诊治一番。

津巴布韦中部的城市马斯温戈郊区出产鲜花。到了花季,这里花农打出的广告牌颇有诗意:“每年花儿都会回来吗?不,花是鲜花,是您——我们的顾客——又回来了!”津巴布韦前一段闹“油荒”,开车人有钱也买不到汽油,于是有人倒腾汽油,打出的招牌竟是“此处出售新鲜汽油”,不知是说自己的油货真价实,还是故弄玄虚。

在非洲跑了不少国家,见了不少广告,最喜欢的还是在南非东部海港德班市看到的一则鲜蛋广告。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惯说法,这则小广告可以翻译为“鲜蛋——立等可取”;要是觉得有点抽象,也可以翻译为“请稍候,鸡正在下蛋”。

在不丹感受幸福

岳麓士

英国哲学家休谟有句名言:“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在休谟看来,追求幸福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那么,什么是幸福呢?多少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案千差万别。现在,多数人似乎都认同这样的表述: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既然是主观感受,那么当人们在拥有基本生活条件、基本医疗条件和接受基本教育的保障后,也就难以或无法为幸福划定一个客观标准了。幸福,不一定与国民的货币收入、物质财富的多寡成正比。在这方面,不丹就是例证。

不丹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那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至今只有800多美元,根据两年前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发表的全球人类发展报告,在192个国家中,不丹位居第134位。但2006年,英国莱斯特大学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不丹在“全球快乐排行榜”中,紧随人民生活以高福利、高收入、高税收、高消费为特征的瑞士及北欧诸国之后,名列第8位。134与8,两相对比,反差显而易见。值得深思的是,在手表、收音机和电饭煲仍被视为普通家庭“三大件”的不丹,为什么人活得比许多发达国家的人幸福快乐?

一些研究者认为,这要归功于不丹第四代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他在20世纪7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国民幸福总值”(GNH)理念,以替代很多国家单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GNP)的理念。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强调,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因此,不丹的“国民幸福总值”由四大支柱组成:社会经济均衡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坚持传统文化和实行善治良政。30余年来,追求“国民幸福总值”最大化是不丹政府的奋斗目标,其结果是:政通人和,国泰民乐。

2007年初,笔者有幸前往不丹采访。置身于无山不绿、无水不清的高原仙境,望着奔腾的河流、幽险的峡谷、湛蓝的天空、飘移的白云、雄伟的雪峰、宁静的庙宇,深深地呼吸着新鲜甜润的空气,每个初来乍到者的心里都会荡漾起一层层欣喜满足的波纹。然而,更令我难以忘怀的是,无论是在首都廷布参观,还是漫步在西部重镇帕罗街头,几天下来竟没有遇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即使在山高路远的村寨,老百姓的日子虽然过得相对清贫,但从他们的脸上也看不到一丝愁容。不丹人为善尚义、贵德守真、崇俭抑奢,由于没有物质贪念,所以犯罪率很低。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来形容那里良好的治安状况,一点也不夸张。在民风淳朴的不丹旅行,我们这些“警惕性”较高的外来客依然包不离身,招来当地人诧异的目光,也就不足为奇了。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多年被迫养成的某些习惯举止,在一尘不染的“人间乐土”中,显得多么猥琐和不协调啊!

不丹对于不丹人来说,有着非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这个“高山王国”飞出去的金凤凰,不管飞出多远和多久,终究都会回流还巢。据悉,不丹留学生的回国率高达99%,回国后,他们的收入只及在西方国家工作酬薪的零头,可他们依然心甘情愿。许多走出大山、喝过“洋墨水”的不丹青年学生说,只有回到不丹,他们才感到舒服。他们认为,当一个人处于贫困状态时,物质财富的增加会增添幸福和快乐;而当温饱无虞之后,个人的快乐与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质财富以外的许多因素。

诚然,不丹并非十全十美的“世外桃源”。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对不丹的传统文化同样形成巨大冲击;与其他国家一样,不丹也要应对诸如气候变暖等全人类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不丹也有犯罪、酗酒现象发生,也有一些不幸福的人。但与喧嚣嘈杂的几个南亚邻国相比较,至少就生存环境而言,不丹不愧是地球上最后的“香格里拉”。

“软力量”战争

欧美之间常常爆发各种贸易战,除香蕉战、牛肉战、鸡肉战等经济领域里的贸易战外,近年来欧美之间还频繁爆发文化战。这种文化领域里的“交火”表面看来既文雅又缓慢,但实际其激烈程度毫不逊色于各种贸易战。

法国文化部官员确信,不断高涨的美国通俗文化浪潮正在吞噬法兰西。数百年来,法国人一直自认为是西方“文化领袖”,远比英国人“优越”,可眼下也不得不感叹法国文化颓然不振。法国电视台的文化节目几乎被美国的系列片、本国平庸的化装剧所主宰。面对这种状况,法国政府规定所播放的电视节目的40%必须是国产节目。而美国方面要求法国等欧洲国家要尊重听众和观众“选择自己想听的想看的节目的权利”。

在抵制美国文化入侵方面,加拿大是法国的强大盟友。因为在加拿大影院上映的电影、电台播放的音乐、报摊上出售的报刊和书籍……绝大部分都来自美国。加拿大一位官员说:“我认为文化是一个确定21世纪将何去何从的问题,我们不应该为保护文化而感到羞愧。因为存在着这样一种危险,即我们可能会在全球化的单一文化中丧失自我。加拿大将愉快地接受美国的汽车部件,但不是好莱坞的霸权。如果丧失了民族特性,加拿大与美国就没有什么区别了。”而美国方面则认为,加拿大政府所进行的这场战争的对手并不是美国,而是加拿大的消费者。

文化战已不只局限在欧美,它在向全球扩展。电影、电视、音乐、书籍、电脑软件等大众文化产品已取代水果、工业制品而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物资,从印度的新德里、爱尔兰的都柏林、巴西的圣保罗、韩国的汉城到波兰的华沙,不管东方西方,到处都可以看到美国大众文化入侵。

文化交融本无可厚非,但美国有些学者却将“文化战”纳入“软力量”之列。

他们认为,美国要维持世界领导地位,仅靠经济和军事等硬力量远远不够,还应重视“软力量”。所谓“软力量”是通过文化和思想方面的感染力吸引别国的能力。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软力量”比过去更显重要,它能劝说他人仿效自己的行为或者使他们同意美国的价值观和制度,从而带来美国所希望的行为。“软力量”依赖于思想和文化的吸引力,它无需耗费代价高昂的传统的经济或军事力量。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的文化输出是实施“软力量”战略的一部分,文化战实质上是一场各国保护本国民族特性和利益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