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36招摆脱身心痛苦
6106600000031

第31章 身体痛苦解除术(5)

让小高如此烦躁的原因只有一个,他感染上了艾滋病。当他从医生那里得知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时,整个人都瘫了,若非惦记着自己的老婆和父母,他真的想去自杀。刚开始,他也不信自己患了艾滋病,但是第二次的测试报告出来后,他被彻底地击垮了,确实是艾滋病。公司在把他外派非洲前曾进行过培训,因此对艾滋病有所了解,也知道怎么预防,但他还是患上了。他自己也承认,在非洲时,他确实跟其他女人上过床,但是她们都是很正经的女人,而且每次都戴套,还是最好的,有时候甚至戴两层。但他就是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感染上艾滋病。现在的一切,对于他来讲都已经没有了意义,他只想一个人自生自灭。

每次在他开车回家的路上,他都狠狠地紧攥着方向盘,恨不得捏碎它。回到家以后,就在家门口一直转悠,不敢进去,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自己的老婆。他的妻子是个好女人,一直跟着他,无论风吹雨打,都不离不弃。他们的年纪也不算小了,他本来想在出差回来后要个小孩,可是现在,这一切都不再可能。他甚至很害怕碰自己的妻子,生怕她也染上艾滋病。他常常借故晚回家,每每都是挨到11点多才偷偷摸摸地回去,看见自己的妻子,心就跟刀割一样痛。

正常人,性生活是免不了的。可对小高来说,每次妻子靠近他,他都紧张得要命,只能躺在那里不敢动,装睡。等她慢慢地睡去时,他真恨不得立刻跳下床,打开窗户从楼上跳下去。有时妻子问他为什么不跟她做爱,他只能跟她说自己生病了,怕影响到将来的小孩。但她哪里知道他是在骗她啊,更不会知道自己的老公患了艾滋病。他也在心里默默地想,还要骗自己的妻子多久啊?

他不敢告诉父母,害怕二老承受不了这个打击。可以说,小高现在的整个世界是一片黑色,他觉得自己快撑不住了。

[案例2]小林因患甲状腺疾病,在市一家医院肿瘤科住院进行手术治疗。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医院为她输血前进行了血样检查,结果显示HIV为阴性。在手术结束后,小林的伤口愈合缓慢,而且身体状况一直不好。

两个月后,小林的甲状腺疾病再次复发,她就随丈夫到省里某医院进行住院治疗。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在手术前例行血样检查时,医院竟意外地发现,小林的血液HIV为阳性,也就是说,小林因输血而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随后,这一检查结果就被省疾控中心证实了。

当她被确诊感染上艾滋病毒后,一家人的生活从此不再平静。亲戚邻居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她,她们夫妇俩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讨回自己的权益,夫妻二人与医院打起了旷日持久的官司……

要想防治艾滋病,首先要知道艾滋病是如何传染的,有哪些传染途径。常见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行为、体液等。体液主要有: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等。而像眼泪、唾液和汗液等,一般不会传播艾滋病毒。

(1)通过性交传播。

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交传播。在生殖器患有性病或溃疡时,就会增加感染病毒的危险。因为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艾滋病毒,性交时,可以通过血液或者精液传播病毒。

(2)通过血液传播。

主要通过输血传播,如果血液里有艾滋病病毒,那么受血者将会被感染。还有可能通过血液制品传播,有些病人在注射血清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随着世界对艾滋病认识的逐渐加深,如今所有的血液用品,都要经过艾滋病病毒的检验,所以,现在的血液制品已经很少再出现艾滋病病毒了。

(3)通过共用的针具传播。

使用不洁净的针具,可以使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其他人。例如,静脉吸毒者共用的针具;医院里重复使用的针具,吊针等。当然,不止是艾滋病病毒,其他疾病也能通过共用针具传播。另外,被血液污染过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拔牙工具等,都是十分危险的传染物的传播工具。

(4)母婴传播。

假如母亲是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那么很有可能在她怀孕、分娩的过程或者是通过母乳喂养时,使婴儿受到感染。但是,如在怀孕期间,服用有关的抗艾药品,那么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甚至可以是健康的。不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绝不可以用自己的母乳喂养孩子。

在防止艾滋病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次性交前,一定要使用避孕套。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绝对不可以和别人共用针具。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空气、食物、水以及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阻断艾滋病的传播。

专家们经过研究发现,一些人易患艾滋病,并把这些人统称为艾滋病易感高危人群,又称易感人群。而易感人群主要是指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成瘾者、血友病患者,接受输血及其他血制品者,与以上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等。

(1)男性同性恋者。

男性同性恋者包括双性恋者,由于进行肛交,所以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不过,同性恋者并不等同于艾滋病患者。

(2)吸毒者。

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占全部艾滋病患者的15%~17%,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吸毒过程中,反复使用了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公用注射器、针头等,因而造成艾滋病在吸毒者中的流行和传播,使吸毒者成为艾滋病第二大易感人群。滥用成瘾性药物和毒品也是艾滋病多发和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3)血友病患者。

第三大易感人群就是血友病患者,在所有艾滋病患者中,因血友病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约占1%。因为血友病是一种体内缺乏凝血因子的疾病,如果不输入外源性凝血因子,病人就会在受外伤后流血不止。因此,在对血友病患者使用血制品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检查是否含有艾滋病病毒,以免引起血友病病人感染艾滋病。

(4)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

除了抗血友病制剂外,其他血液与血液制品的输注,也会与艾滋病的传播有关。但现在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因输血而感染艾滋病的几率越来越小。

(5)与高危易感人群有性关系者。

与同性恋者、血友病患者、受血者、静脉吸毒者等高危人群发生性关系,都有可能染上艾滋病,因而这类人也成为艾滋病传播的易感人群。

(6)艾滋病的其他高发人群。

从理论上讲,任何人群都易感染艾滋病,但主要易感者为上面五类人群。从年龄上,艾滋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但实际上有91%左右的患者发生在50岁以下。其中20~49岁占88%,30~39岁占48%,平均的患病年龄为336岁。在女性中,最常见的感染原因是异性恋接触,约占43%;其次为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约占27%。由于性别、民族或种族的不同,青少年艾滋病的发病率及发病原因也不同。

36慢性疼痛痛苦解除术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疼痛不仅仅是一种症状,而且是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五大生命指征”。尤其是慢性疼痛,其本质就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这早已成为国际疼痛医学界的共识。

慢性疼痛作为一种病症,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它是一种与身体和情绪相关的症状,有慢性疼痛人的就诊频率是正常人的5倍,甚至更高。有慢性疼痛的人,他们的生活质量测量报告显示有多项指标低下,包括身体的、社会的以及心理方面的。另外,还有60%的慢性疼痛患者,有过抑郁症与焦虑症的经历。因此,对慢性疼痛进行科学的分析、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它对患者身心的不良影响。

慢性疼痛,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如骨质增生、慢性软组织挫伤以及恶性肿瘤等)导致的长期不愈的疼痛。这种疼痛主要是因炎症和精神损伤等导致的痛觉神经细胞敏感反应的一种表现,与急性疼痛是完全不同的。它在特定的情况下,是不能自行缓解的中度到重度的持续性疼痛,伴有抑郁、焦虑等各种症状的发生。因此,也有人把慢性疼痛比喻为一种“不死的癌症”。

近年来,人们对疼痛的认识虽无突破性的进展,但已充分意识到慢性疼痛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对于慢性疼痛的研究,是有一定帮助的。

一般说来,急性疼痛是一种症状,而慢性疼痛则是一种疾病,同时也是人体其他部位可能出现健康危机的“报警器”。由于它的频繁“发威”,会导致人们出现睡眠紊乱、缺乏食欲、精神崩溃,甚至造成人格的扭曲以及家居不宁等后果,还使不少病人因无法忍受长期的痛苦折磨而走上自杀的道路。

慢性疼痛,没有特定的部位,可以是身体的某一部位,也可以是全身性的。它有着鲜明的特点:第一,长期性的,疼痛至少持续一个月;第二,持续性的、反复性的发作,每次发作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且是不定时的、没有规律的反复发作;第三,严重的会伴发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症状。

慢性疼痛,依疼痛的部位,可分为背痛、颈痛、头痛、口面痛等;依疼痛的组织和病因,可分为纤维肌性疼痛、骨骼肌痛、风湿性疼痛和复合性局部疼痛症候群等;依疼痛的性质,可分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和伤害性疼痛。接下来给大家举几个常见的、典型的病症。

(1)神经病理性疼痛。

又称神经源性疼痛,是由中枢神经或周围感觉神经损伤所致,一般没有明显可见的组织损伤。而且,疼痛常在神经损伤一段时间后发生,表现为持续疼痛,并伴有异样的感觉。一般来说,我们周围发生的神经病理性疼痛,都是因神经纤维受损所致。常见于血管炎、艾滋病、尿毒症、毒物和药物中毒等。

(2)纤维肌痛。

指非骨关节的广泛平滑肌痛,并有触痛点。诊断要点为:身体两侧广泛痛(腰或腰以上的中轴线骨骼肌痛)超过两个月,且双侧有触痛,可能还会伴有头痛、抑郁、焦虑、神经内分泌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3)复合性局部疼痛症候群。

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表现为持续的疼痛,有如针刺痛感。具体的可将其分为:炎症性疼痛、血源性疼痛、免疫源性疼痛、神经性疼痛、心理性疼痛等。其中,炎症性疼痛是慢性疼痛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为长期的酸痛、隐痛或不定期的发作痛,有时也会有明确的定位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