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西南丝绸之路
6126400000017

第17章 豆沙关

站在豆沙关前,风吹草动皆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对面的雄峰,90度垂直,如冲天的玉屏,横空里阻断了前瞻的视线,形成一个超大型的回音壁。峰壁上有树枝藤蔓,星星点点散布在褐色的岩间,可以想象成无数画幅。半山凹陷处,有十余具苍黄色的焚人悬棺,依崖壁排列着。可以看得见,又无法看仔细,神秘地与后世的人们,保持千年无法跨越的距离。峰底没有滩涂,碧绿的横江水紧贴山脚流淌,只将绝壁留给人们,却不留攀岩的立足点。悬棺被人称做“天下奇观”,学者认为,架设悬棺的,是春秋以前居住于焚都一带的焚人。豆沙关的悬棺用整木凿空而成,五尺五长,两头一大一小,大头一尺五宽,小头一尺三,棺板厚一寸余。当地文化站的人介绍说,上世纪中期,悬棺仍有40余具,后有的自然坠落,有的遭人破坏,现余11具。悬棺所置的位置险要,山势呈90度。当年的人如何将棺木放在崖间,中外学者有过多次考证,提出支架法,堆土法、索架法、栈道法、悬吊法等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对川南、滇东北一带的悬棺做过专题报道,并打算登上对面的山崖实地考查,终因太过危险放弃了。当地人传说焚人是会飞的民族。我从摄影机镜头观看悬棺,心里有一点苍凉。那些将秘密交付青山的焚人,其实也逃不过云起云灭,仅存的悬棺,也已是斑驳丛丛伤痕累累了。

天工开物,鬼斧神工。横江两岸这一扇石门,两峰夹峙,相距大约百米,直下万仞,锁滇扼蜀,让五尺道成为真正意义的“咽喉要道”。

穿越古意犹存的豆沙小镇,五尺道就在我们的脚下。据考证,公元前250年,秦孝文帝以蜀郡李冰开焚道。焚道起自焚道县,溯横江而上,直抵蜀帝杜宇的故乡昭通。据说开山凿路工程艰巨,李冰想起积薪烧岩的办法,将木材堆积于岩石之上,点火烧炙,岩石发热后变得松脆,工程得以“略通”。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常娟将焚道延伸至建宁,全长1000多千米。与秦始皇统一修筑的一丈宽的道路不同,这条在高山深谷穿行的道路只有五尺,史称“五尺道”。如今古道上的人们愿把开山劈路的功劳归于李冰,因为他是个好官,还因为他有着让万世景仰的工程都江堰。历朝历代,围绕古道有不少的故事,古道的名称也屡屡变化,才有了“秦开五尺道,汉修南夷道,唐开石门道”的说法。就连古道上的石门关,也因朝代不同,有了石门关、罗佐关、豆沙关的不同称谓。

算起来,古道在岁月风霜里走过了两千多年,它真是老了。豆沙关五尺道现存长350米,宽1.7米的一段,皆为青石路面。两千年的马踏人踩,已多有残损。最让人心生感慨的,是马帮留在石板上的一个个蹄印。云南多古道,古道走马帮,石砌的古道上都有蹄痕点点。而脚下的这段,可以称之为“最”。深达两三寸的39个蹄印,分布在古关口最陡峭的路段。望着它们,你甚至可以想象当年马匹经过时在哪里落脚,哪里打滑,哪里停留。两千年呀,多少戎马故事,多少人间戏剧在此发生过。诸葛亮南征后班师回蜀,走的就是五尺道。唐册封南诏的使臣袁滋,在此留下了摩崖石刻。还有皇木晋京、滇铜外运……还是当地诗人说的好:历史在蹄印里长眠,一眠几千里,一眠几千年。

观景台上往下看,新建的内昆铁路,古老的五尺道,213国道,横江上的古航道齐人眼帘。一列火车呼啸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