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绥德拍摄昆仑纵队的转移镜头时,每天早上5点起来花两小时化妆,然后从驻地到二郎山下,再气喘吁吁地爬上去。不料,他们一连上去3天都因天气状况不佳而未拍成。第4天刚上去,突然下起了大雨,只好又往山下撤。雨水冲刷着黄土顺山坡流,手拄棍子的张克瑶脚下一滑,连人带棍坐到泥水里,待同志们拉起,他成泥人了。下了山,坐不成车,硬是一步一滑走两公里回到驻地。
像这样,为拍好一场戏,七上二郎山,八下无定河的事是家常便饭。
有一年大年初五,张克瑶一家沉浸在新年的喜庆之中,突然收到《巍巍昆仑》剧组的电报,让立即赶往五台山拍主席抽签一场戏。电报就是命令。当天下午他就坐车出发了。
小年一路飞驰,过黄河,进山西。天上飘开了雪花,而且越下越大,纷纷扬扬,铺天盖地。很快,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本来就不认识路的张克瑶和司机迷路了。他们只有边走边问。路上车又坏了。就紧急抢修;车胎破了,换上备用的;车没油了,两人分头四处去找;车辆打滑,张克瑶一人在车后推,冻得耳朵发麻;八九个小时过去了,他们顾不上吃饭,只是在分秒必争地赶路,赶路!
当车到五台山景点时,望眼欲穿的导演和演员们望着一脸疲惫、日夜兼程赶了八九百公里的张克瑶和司机,感动得将手握了再握。可张克瑶望着银装素裹的五台山,顾不上休息,又吩咐赶紧化妆……
紧张、艰苦的拍戏、演戏,终于导致这架超负荷运转的机器出了问题:在拍《风雨下钟山》时,他得了4个加号的糖尿病、高血压;在拍《开国大典》前,人到了东北,可突发性脑梗塞把他压倒了,至今双膝活动不便,右腿走路稍有蹒跚,可只要他稍感正常,就毅然地又走向他酷爱的角色、熟悉的舞台。他是用生命塑造一代伟人!
长安茹桂
日本鸣门,滚龙似的海浪,从遥远的天际呼啸而来。岸边突兀的巨石上,数十人簇拥着一个潇洒干练的中年人。他就是在中国长安成长起来的著名书法家茹桂,第4次应邀在日本鸣门桥头,观赏濑户内海大潮时的情景。
连日来,日本的各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一致赞誉茹桂为“中国书道与诗作第一人者”。
书法,这恬淡而幽邃的水墨艺术和线条的舞蹈,自古就在中日两国间架起友谊的桥梁。
一
茹桂的童年,是在长安县终南山北麓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鸭池口村度过的。他的生母是西南大学历史系毕业的知识分子,在茹桂1岁时,因封建大家族的厮斗吞金而逝。接着,他的父亲在抗日前线为国殉身。天道有情,他有一位勤劳贤淑、善良的养母。画年画,剪窗花,绣门帘,一双灵巧的手在方圆出了名。茹桂从小就被民间艺术熏陶着。
茹桂6岁上初小,他喜欢与伙伴进山打猪草,放牛,渴望山林里的阳光、小溪、树木、奇石、飞鸟、走兽和流云。
冬天好打柴,茹桂提着筐子在林中徜徉。山野褪尽绿色,只有光秃秃的树枝树干。寒风刮来,颤动的枝干相撞,相扶,相推,相依,极像草书笔画一样无穷地组合变幻。秋天来了,茹桂躺在山坡上,痴情地看着栗叶由绿变黄,再由黄变红。蜿蜒起伏的终南山,云缠雾绕;落叶那魂天归一的境界,让他陶醉在这大自然的艺术殿堂里,不自觉地感受着丰富多彩的诗情画意。
他憧憬当一名画师。在这前后,一位叫孙万一的人,半疯半傻,经常为村里人画老虎,画山水。茹桂挤在人群中,细细地看,这孙万一便成了他的第二个老师。
小学毕业,好心的本家叔伯让茹桂去学裁缝或鞋匠谋生,他却偷偷地接受了小学一位炊事员的资助,考上了县中。后来,西北艺专附中招生,他便冲着半供给制而考入该校。
坎坷的人生,铸就了茹桂倔犟、坚毅而又甘于寂寞的性格,是生活把他推向了艺术的怀抱。古长安丰厚的文化艺术土壤培育了他的潜在素质,为艺术所不拒。他是无权选择艺术的,而是艺术收留了他。
他第一次发表作品是散文,接着又发表民歌、诗词。他狂热地迷恋着诗人李季、艾青、田间、贺敬之。又一心崇拜电影导演,敬佩历代大书法家……他放射式的激情和才能,给乍活造成了假象,使生活总是错误地选择他——接着又是一连串的厄运。
在“反右”中,担任校团委副书记的茹桂被内定为中右。他被变相革职到图书馆。过了几年,又时来运转,茹桂被保送到陕西师范大学,以优异成绩毕业回西安美院。不久,又是“文革”风暴。入世末深的茹桂被卷进漩涡。
谁能不说,茹桂后来威震东瀛的书法,不是他积蓄已久的内在能量的释放,沉重心理负荷的解脱和人生意志的体验与同命运抗争搏斗的再现呢!
奋斗之路是曲折艰难的。茹桂的书房、工作室兼会客厅,仅8平方米,几乎全被书籍、字画和工艺品所占据。茹桂饶有趣味地取名为“苦乐斋”——苦中作乐,以苫为乐,苦乐中的寂寞之道。旁边是他自勉的条幅:“深情寄毫素,血性贯真文。”
茹桂成名后,一大堆头衔接踵而来。社会活动多了,茹桂在时间运用上更刻薄,在艺术追求上更刻苦。
有一次,茹桂获得一份珍贵的书法资料,白天晚上潜心研究,眼巴巴家里断了面粉,妻子周成玺催了好几次,茹桂满口答应,可总没有行动,妻子只好又一次推着车子去粮站。
我国占人留下的书法珍品,大都散见于偏僻的山林寺庙和陵墓内外。茹桂每次出差,都先要打听当地的书法遗迹。崂山碑石、宋城碑石、楼观台碑石,他都曾仔细临摹、钩描。北齐泰山铭,斗大的字刻满了一架山。茹桂顶着烈日,冒险爬遍了整个一架山,鞋磨破了,衣服挂烂了,天也黑了,他一个字一个字地琢磨。
1985年初夏,茹桂偶尔得知洛阳龙门古阳洞内整修的消息。洛阳龙门他去过4次,但仍不过瘾,因为书法真迹20品其中19品在古阳洞的上端,平时不易看清。茹桂自费专程前往龙门,征得民工的谅解,爬上高高的脚手架,一个字一个字地细观。
在艺术的园地里,茹桂的收获是丰富多彩的。书法、国画、美学、诗词、散文、评论都被世人公认。在他认为,书法艺术只是“客串”“喧宾夺主”,岂不知,这正是他学识、修养、气度、情感的流露和结晶。
在西安的玉树墨林,中日书法交流热烈。只见日方代表挥写两个大字:“飞燕”,周围一片赞叹。该中方代表了,茹桂沉稳地走到桌前,提起笔,一串有形、有势、有空间意味和有血有肉的字体便在他心中浮现、跳跃,简直分不清字支配他,还是他指挥字,达到了“字”“我”合一的地步。“好!”又是一片欢呼,只见“游龙”两个大字气势非凡。
茹桂在草书中所创的“战掣”笔法——在长笔画中,其笔运行带抖擞走势,若遇阻力,迎难而进,以取得线条道劲刚峻的效果,它多像生命力在抗争中的一种奋进形态。
1983年,茹桂应邀参加日本四国小豆岛龙跳书道会笔会,当他回到他所下榻的宾馆时,不料身后尾随了一队书法爱好者。茹桂当即备纸备墨。这时,只见排队求字的男女老幼,各自掏出日元,放在一个大茶盘中,茹桂诚恳地说道:“中国有古语说得好,‘齐斗堆金,难买丹诚一片真。’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就是一个人与一个人的友谊组成的,那是用金钱买不到的。我希望各位把钱收起来后,我再写。”不等茹桂说完,有的女士已感动得热泪盈眶。日本一家宾馆因求得了茹桂的一张书法题匾,送给他一架高级录像机。他想,自己来日本,旨在加深中日人民之间的友谊,要是以物质而论,那就失去了自己来日访问的意义。他婉言谢绝。
茹桂的书法蜚声海内外,除了他勤学苦练外,还因他不断地伴随着理论研究。他在所著的《书法十讲》中提出诸如“书法是无声的音乐,纸上的舞蹈,诗歌的线条化”、“中国书法,是汉字形美和意美的结合”等理论,都已为同行书法家所认可。日本著名书道家稻村云洞先生和大乐雪华先生称赞道:“这些见解是新颖而合理的,抓住了这一带神秘性的艺术的要害。”
在书法艺术的继承上,茹桂采用了“迷踪拳”的招数。开始,他敬学柳公权、欧阳询、颜真卿,后来又接触到何绍基,接着又对张旭和怀素的草书产生奇异的兴趣。随着他艺术视野的不断拓展,古长安的陶文、钟鼎文以及碑石刻,近代康有为、于右任等的书法艺术,他都潜心研究效仿过。他将书法百家综合融化,自成一家。书学评论界有人称赞道:“字体造型,有某些超凡脱俗之处,于严谨的法度中透出一种潇洒、诡谲多姿的风韵,富有个性和感染力。”
几年来,茹桂撰写各种艺术论文70多篇。他除了在日本单独办过个人书画展外,其作品已流传到欧美、东南亚等国,他的《书法十讲》及其重改增订本,已被译为日文。
这黄肤色的龙的传人,已走出国门,汇入浩瀚的“墨”海之中,正像他的老师、著名文艺理论家霍松林教授给茹桂所题写的诗句:
艺舟赖此传双楫,草圣从渠越九宫。
四美新铺天样纸,且看墨海舞蛟龙。
财富亦有品质
中国正面临一个需要全力创造财富的时代。
企业家是创造财富最宝贵的财富。荣海,装束普通,胸门宽阔,鼻梁架着眼镜。侃侃而谈的激情和富有思辨的哲理,他更像一个演说家或者政治家。
善良的力量,人格魅力是重要的资本,人一定要守望一种精神
在荣海办公室墙上,白纸黑字,挂着他书写的“把企业办成一股社会上善良的力量”的字幅。
国际知名企业都以承担社会责任体现存在价值。荣海自有一番理论:“人总体一定是要善良的,否则你就失去了别人对你最基本的尊重和感情。”“有了仁爱和善良,社会才有秩序。”“靠什么凝聚人心?可能在某段时间靠金钱,某段时间靠激励,但最终还是要靠人非常本性的发自内心的善良。因为只有善才能去爱人和被人爱。”
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荣海和他的海星硬是一直在向这个观念挑战。他们独特的经营理念是:做生意,还要使公司生气蓬勃,充满兴奋感和使命感,通过商务活动体现人生价值和企业价值,使企业成为社会上一股“善”的力量。只有具备“善”的禀性和心态,和睦相处,和气生财,企业才能做大,合作者才能双赢!
在西安和平门外一个车库里,海星公司最初遭受四分五裂的瓜分劫难。荣海孤独、呆滞的目光面对一片狼籍。他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我的智商低下?为什么善良抵挡不住金钱,为什么金钱就能腐蚀多年的友谊?为什么蝇头小利就能撼动知识分子的信念……
寒夜,荣海的心在渗血。可他还是以本性的善良,令人不解地把其它人没有投资一分钱而赚来的100多万元,全分给了另三人。他敦厚地想道:我把钱给你,同时也把责任和遗憾交给你,让你知道一个企业该怎么管,挣钱有多难。我把遗憾交给你,是因为海星这块牌子还握在手,我坚信明天一定会东山再起。荣海硬是捂着带血的伤口,挣扎着,男人硬汉般地站起……
人格力量,决定经商的成败;企业家的品格,往往也是企业商业行为的品格。荣海的善良、坦诚、宽容,不仅为企业赢来一张张订单,也有了一批没有用金钱铺垫的省长、市长、企业家等一些君子之交的朋友。
1991年,被瓜分后的荣海,按要求在三日之内筹到康柏公司先期付款的110万美金,这可是要命的天文数字!能救命的只有银行,可他一无人担保,二无可抵押的财产。甚至连给信贷员行贿的钱都没有,怎么说服生就嫌贫爱富的银行?
坦诚,只有坦诚。他一次次跑银行,他让银行看到实实在在的、可以轻松到手的利益;他说服银行不只是得到贷款的利益,还有生意合作人的利润分成;他让银行知道他培训8000名电脑专业人才构成的巨大的销售网络;他让银行相信这是一笔利润丰厚而又风险极小的大生意……
荣海是个坦诚的商业天才。事后,参与合作的银行领导,端着庆功的酒杯赞扬荣海是“冬天里的一把火”,他那一脸的宽厚、善良、有谁不能相信他的真诚与坦白?
人格,是重要的资本。在荣海个人核心品质的渗透下,海星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用人理念等,充满了人文关怀和人文色彩。好的品格,让海星走得很稳、很远。
有人说,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如果说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超越了追求财富的梦想,那么社会使命感成了荣海不断追求的更高境界。他撰文称之为“肩负使命的经营”。他认为。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而言,责任感和道德心是一个企业最丰富的资源。海星人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了企业的目标,有了干事业的共同理想,崇尚善良,崇尚正义。从而形成“爱国、奉献、争第一、创一流”的企业团队精神,形成一个高协同,低磨擦的人才结构。
有责任感的企业,以承担社会责任为荣。海星拿出数百万捐助希望小学,慰问受灾灾民,让爱温暖残疾人,设立“海星奖学金”,主办计算机知识竞赛,掀起“给孩子一片爱心”活动……在海星内,已经成为一个温馨的精神家园,感情的纽带凝聚起人心;理念、精神已成为他们的支柱和追求。
富有知识,智慧经营,创长青基业,人一定要追求一种理想
智慧资本,在海星的原始积累及进一步扩张中,其贡献率超过其他生产要素之和。
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让有钱人读书,让读书人有钱。荣海是读书人有钱的例证。他有钱后,更加倍的读书。这样形成读书与有钱的良性循环。
荣海读书成“癖”。在知识经济时代,他表现出少有的对知识占有的贪婪和精神饥渴。在他的办公桌、茶几、床头柜、马桶旁,书籍杂志信手拈来。他曾不好意思地透露,五分之一的书他是坐在马桶上读的。吃饭、坐车,乘机,稍有片刻,他都见缝插针地读书。
积累知识,让荣海成为知识的富有者。商务活动的学习与磨练,知识转化为智慧,让他成为一个成功的实践者。
荣海不是因其拥有的财富,而是因其智慧、勤奋和卓越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才能,在业界享有盛誉。他著的书,撰写的论文,有近百万字。他是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省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省高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他常给工商硕士生讲课,可他还攻读北京大学的MBA。
海星所走的每一步,都闪烁着理想之光,智慧之光。一群知识分子下海,首先杀入的是高科技的计算机行业。之后,成为中国IT产业的第一集团。荣海的观点是:“不能站在巨人肩上,也要站在巨人身旁。”他们以令人瞠目的业绩与世界经济巨人康柏的合作,这意味着海星拿康柏4亿元人民币在周转,而不要付一分钱利息,在此挖到原始积累的“第一桶金”。继而引来与英特尔、蓝色巨人IBM、美国惠普,日本佳能,德国西门子等国际顶尖公司的携手,他们携手巨人,也跟进迈出巨人的大步。
知识转化为最先进的生产力,决定了他们越走越大的发展空间。以高科技实力和善于把握新兴产业著称的海星,总有第一个吃螃蟹的胆略和智慧:海星超市被誉为陕西连锁超市的龙头,荣氏饮品敢于与洋饮料抗衡,打出“健康饮料文化牌”;他们打出的“龙”系列电脑,刮起中国龙的飓风;他们大手笔进军资本市场,强势叫板西安楼市,“海星航母”呈级数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