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把做好小事概括为一句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活在当下,把最小的事情当成最重要的事情做好。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对每个人来说,是对理念和素质的考验。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走向大的目标,就要先从小的目标做起。同理,要是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要从细节着手。
执行工作无小事。所有的成功者与我们一样,每天都在对一些小事全力以赴,唯一的区别是他们从不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
快餐巨子麦当劳公司,非常注重对员工“小事”意识的培养。
当新员工进入麦当劳公司时,都会得到这样的忠告:“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值得你们去做,包括那些细小的事,你们不但要做,而且要非常用心去做。因为成功往往都是从点滴的小事开始的,甚至是很多细小入微的地方。”
麦当劳公司如此强调工作中“小事”的重要性,是有一定原因的,麦当劳曾经由于一名员工的微小疏忽而造成过巨大损失。
在1994年第15届世界杯足球赛上,麦当劳公司想抓住这次商机,大显身手。一位策划人员向公司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得到了公司的认可。这名策划人员便和其他同事紧锣密鼓、加班加点地进行各方面工作的准备。
他们通过精心制作,将24个国家国旗印在食品包装袋上,准备在开赛期间将其派发给观众。原以为这项创意必将受到各国球迷消费者的欢迎,但出乎意料的是,结果并没有他们想的那样。原来,在沙特阿拉伯的国旗上有一段古兰经文,在阿拉伯人看来,使用后的包装袋油污不堪,往往被揉成一团,丢进垃圾桶,这被认为是对伊斯兰教的不尊重,因此这个包装袋受到阿拉伯人的抗议。
面对严厉的抗议,麦当劳只好收回所有的包装袋,于是,一次花费不菲的行动就这样泡汤了。麦当劳公司坐了一回冷板凳,当了一回看客。负责策划的人员也因此事不得不引咎辞职。
麦当劳公司的这次失误正是由于忽略了小事、小节才酿成了大错,最终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员工个人也因此丧失了发展的平台和机遇。
由此可见,小事往往牵连大事,关系全局。在日常工作中,常常是因事“小”而不加重视,掉以轻心;因事“细”而常常使人感到烦琐,不屑一顾。但就是这些小事和细节,往往是工作进展的关键和突破口。
每一年积累,不如每季度积累;每季度积累,不如每个月积累;每个月积累,不如每一天积累。一件事情会影响一个人的声誉,几件事情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无数事情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有时一件事情就会改变人的一生或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某日,后勤服务人员小李下班打卡正要离开时,碰到客户蔡老板叫司机来公司提货。因为客户没有提前通知,管销售的人员没有开好发票,而仓库的出货原则是必须凭票发货,怎么办呢?是叫客户明天再来,还是先按计划单提货给客户?
司机在那里左右为难,不知道如何是好。小李打完卡又回来,考虑到客户路途较远,如果让其明天再来,肯定会引起客户的不满甚至有可能会“丢掉”这个客户。小李主动联系销售人员和业务员,经他们同意,先让客户提走货,第二天再补回发票。
之后,类似的小事还时有发生,每每遇到,小李总是当做最重重的事情来处理,将公司利益、信誉以及客户感受放在首位。对小事都能做到认真负责的小李,职场之路自然一路平坦。
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因此对工作中发生的任何小事都不能采取敷衍应付或轻视怠慢的态度。很多时候,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一个毫不起眼的举动,却能实现工作中的一个突破,甚至改变商场上的胜负。对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我们都要全力以赴地做好。
把每件小事都当做一个新的出发点,当做一件大事来看待,倾注全部的精力和热情。只要有益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无论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全力以赴。用小事堆砌起来的事业大厦才是最坚固的;用每一件认真的小事堆砌起来的工作才是真正有质量的工作。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细微之处见精神。有了做好小事的精神,才能有做好大事的气魄。
4.落脚点要稳:拒绝空谈
要把各项工作执行好,就需要每个人都具备落实的观念。工作就是要实实在在地干,不带有虚假、不走形式、不空谈。最好的执行者往往能够脚踏实地,把工作落实到位。他们说话实在,做事踏实。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发展最快的30年,也是空谈最少、实干最多的30年。1992年,在深圳蛇口码头有一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巨大广告牌,竖立在工业大道边最醒目的位置。
这充分说明,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而言,“少一些空谈,多一些实干”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是如此,而对于我们的工作执行更要拒绝空谈。
空谈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在落实上下功夫,再好的目标不能落实到行动上,最终只能沦为空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喊口号”与“抓落实”的辩证关系,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有些时候确实需要一些口号和宣传,但不能仅仅局限于喊口号、搞形式、做样子,更重要的是要抓好工作的落实。要拿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与智慧,多思考、多研究,多出台一些切合实际的好决策、好办法、好措施,在落实上下硬功夫、真功夫、苦功夫。
最好的执行者拒绝空谈,他们不仅做事实在,说话也实在。
张建华在《骨干是折腾出来的》一书中讲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当时,他还不到十七岁就在部队当上了班长,很多新兵的年纪都比他大,他在给战士训话的时候觉得很不适应。
第一次进行训练讲评,张建华先表扬了一位战士,表扬的话,说的人很轻松,听的人也很愉快,可是接下来就该批评训练中不认真的战士了。
他想:都是朝夕相处的战友,大家一个寝室住着,有的还比自己年纪大……指名道姓的话就很不合适。
于是他很笼统地说:“今天训练,有些同志表现不够刻苦,希望今后要努力。”
每个战士都很自在,因为说的不一定是自己。
正好连长在一旁路过,听到张建华的话很不满意,说:“就五个人,你还‘有些同志’。你直接说,是谁?”
这件事对他影响非常大,是啊,才五个人,还要说“有些同志”。为什么不敢指名道姓,为什么会浮于表面、不敢一抓到底?
说白了,还是不敢承担责任,怕得罪人。
没错,这样自己是落了个“老好人”的名声,但却会因此损害团队的利益。
如果连点名批评都不敢,那么那些做得差的战士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怎么可能达到改正错误、促使整个团队健康发展呢?这与搞形式、做样子毫无区别。
优秀的人都是有知识、有能力的人,他们不务空名,不沽名钓誉,拒绝“假大空”,拒绝那些形式上的东西。
李开复在《给中国学生的第六封信:选择的智慧》一文中提到:
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情。当我从中国回到微软总部后,发现刚接管的部门有一个项目存在方向上的偏差——开发团队并没有把用户摆在第一位,而只知道研究一些看上去很“酷”的技术——就毅然终止了该项目的研发。
当时,有一位员工问我:“你怎么能够确定你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像Windows这样的产品也是在经历了10年左右的市场检验后才站稳脚跟的。你凭什么笃定这个项目不会在未来收获惊喜呢?”
其实,我之所以能够快速做出抉择,主要还是因为我在此前的工作中已经有了类似的教训:我曾经在SGI公司领导200余人的团队研发一套世界最先进的三维漫步技术。这套技术能在10年前的硬件上营造出美丽的三维效果。但在做这个项目时,我们完全没有考虑用户和市场的需要,开发出来的三维体验并没有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客户群,而是想解决所有客户的问题。结果,最终的产品无法利用SGI现有的营销渠道,产品对硬件及网络的要求也超出了普通用户的承受能力,我们这个项目最终被取消,技术被公司出售。
这件事对我的打击非常大,因为我手下的200余人都需要寻找新的出路,有的人甚至因此而失业。我的内心深感愧疚。但另一方面,我也从惨痛的教训中吸取了足够的经验。
李开复之所以毅然终止了该项目的研发,一是有教训,二是他明白:作为一个优秀的执行者,必须不求空名和项目的“好看”,而要有实际的效果。
当实际的效果与空名和好看的形象矛盾的时候,毫无疑问以实际的效果作为选择的基本依据,这样的做法,正是绝不空谈的表现,值得我们每个执行者好好学习。
然而,现在很多人在安排部署工作时,急于出成绩,或急于树形象,或出于心情浮躁,或好大喜功等目的,往往只注重喊一些激动人心的口号,做一些引人注目的宣传,发一些空洞无物的指示,一切都只是空谈。对于工作落实的具体方法、关键措施却很少费心思、动脑筋、花精力,其结果必然不尽如人意。
执行绝对不能停留在口号上,一定要拿出行动来,空谈是解决问题的绊脚石。在执行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鼓起勇气,踏步向前走,用双脚、用行动去跨越空谈这一绊脚石。
5.结合点要紧:精诚合作
当你在一个企业或团队中工作时,这个企业或团队就已经和你的人生联系在一起了。团队的成功,就是你个人的成功;团队的失败,当然也就是你个人的失败。在一个成功的团队中,即使你不是一个万人瞩目的英雄,但也是个成功者。在失败的团队中,没有成功者,更没有英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