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排毒一身轻
6164700000015

第15章 按摩排毒(2)

两手掌叠加,置于上腹部,先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15次,再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摩15次,移至下腹部再依前法按摩。完成后,再由上腹部向下推至趾骨联合处,连续20次。

注意:按摩前需排空小便,按摩时放松,用力不可过大,按摩过程中若产生便意,立即排便;注意过饱或过饥时都不可做此按摩;按摩结束后,多饮水以促进毒素排出。

第二种按摩方法

平卧床上,也可边散步边按摩。先用右手掌心贴附在肚脐部,左手掌心叠在右手背做顺时针方向按摩约120次,然后逐渐到全腹,然后再逐渐缩小按摩范围,回到脐部。如此反复按摩三次,再交换左右手的位置,以左掌心贴附脐部,右手重叠压在左手掌背,依前面的方法做逆时针方向按摩120次。按摩时还可用左手和右手环形按摩,以增强按摩的力度。

注意:腹部按摩不可在“过饱”或“过饥”时进行,还须排空小便,意守丹田,这样才可以收到良好养生保健益寿的效果。

第三种按摩方法

1.平躺,在颈下垫一个小靠垫,以便放松脊椎和胸腔,略微收紧双腿。双手平放在腹部肚脐眼的部位,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每次呼吸时,处于肺部和腹腔之间的横膈膜应该执行向胸部的朝上运动,与此同时,腹部下降。吸气时,运动朝下向腹部,用鼻孔呼气。按上述方法呼吸20次。

2.始终用整个手掌大面积地按摩,而不能只用指尖按摩。腹部应该像波浪起伏的大海一样,随着正常的呼吸提升和下沉,双手十分轻柔地放在腹壁上,和腹壁的升降运动相配合,吸气时双手随着腹部的鼓起而上升,呼气时,随着腹部的下沉而向下。吸气时手掌的压力几乎等于零,呼气时压力稍微加强一点。

注意:每天睡前或睡醒后在床上进行腹部的按摩运动,也可以每天做三次,除早晚外,中午休息或洗热水澡时再做一次;每次坚持15分钟。

增强肝脏排毒功能的按摩

肝是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各种毒素在经过肝脏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后,会变成无毒或是低毒的物质。如果肝的新陈代谢功能削弱的话,必然就加重了身体其他排毒系统的负担,进而导致肠壁对有毒物质的过量吸收。因此,保护肝脏对于优化身体各个器官的排毒功能有着特殊的意义。

第一种

先把两手搓热,再以双手的三指向内,正对节四肋骨下方缓缓插入2~3厘米,这点为肝经,多做按摩可以帮助养护肝脏。

注意:不需要特别用力。

第二种

两手交叉抱住前胸,左手在外。身体慢慢往左扭转上升,深吸气(直到不能吸为止),然后缓缓吐气。身体往右扭转再做一遍。

第三种

平时可以多按压掌管肝经的部位,位于手掌心外侧小指下缘突出的肌肉。

增强肾脏排泄功能的按摩

肾脏是排毒的重要器官,它过滤血液中的毒素和蛋白质分解后产生的废料,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以下是两种肾脏按摩的方法。

腰眼按摩

腰眼穴位于背部第三椎棘突左右旁开10~12厘米的凹陷处。中医认为,腰眼居“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之中,为肾脏所在部位。经常按摩腰眼部位,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促进肾脏排毒。此外,中年人经常搓腰眼,到老年可腰不弯,还能防治因风寒引起的腰痛症,还有助于防治遗精、早泄、痛经和月经失调等病。对慢性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可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病等也有一定疗效。

1.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部(长强穴),然后再搓。每次做50~100遍,早晚各一次。

2.两手轻握拳,用拳眼或拳背旋转按摩,每次5分钟左右。

3.双手握拳,轻叩腰眼处或用手捏抓腰部,每次做3~5分钟。

按摩双耳

肾脏的按摩还比较特殊,中医学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很多都在耳部。所以,按摩双耳可以达到助肾的目的。

1.双手拉耳

左手经过头顶牵拉右耳朵向上数十次,然后以用右手从头顶过,牵拉左耳朵向上数十次。

这一锻炼不仅可促进肾脏排毒,还可促进颔下腺、舌下腺的分泌,减轻喉咙疼痛,治慢性咽炎。

2.双手扫耳

以双手掌把耳朵由后面往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这种刺激能达到使肾脏活跃的目的。

每次20下,只要长期坚持,必能补肾健身。

3.双手掩耳

两手掌掩两耳廓,手指托后脑壳,双手手指同时敲击脑后,左右各弹击24次。可听到“隆隆”之声,这叫“击天鼓”。

此刺激可活跃肾脏,有健脑、明门、强肾之功效。

4.搓弹双耳

用双手分别握住双耳的耳垂,轻轻搓摩耳垂,发红发热为止。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原形。

每天2~3次,每次20下,这种方法可以加速耳朵的血液循环,活跃肾脏。如果能够坚持每天如此,一定会有所收获。

5.手摩耳轮法

双手握空拳,以拇、食指肚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这种方法有助于健脑、强肾、聪耳、明目,可以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6.提拉耳尖法

用双手的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

这种方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7.全耳按摩法

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耳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耳背面,反复按摩5~6次。

这种方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按摩足底是排毒的一种好方法

足底排毒是通过按摩足底的肾和输尿管、膀胱等的条件反射区,达到把毒素通过尿液排出的作用。专业的按摩师可以通过足底的条件反射区按摩到身体各个重要的器官。

足底按摩的方向、顺序及力量

1.方向

带状反射区,如坐骨神经反射区,各淋巴反射区,以及脊椎各反射区,按摩时一定要由远端向近端按,以利于推动血液和淋巴循环。

2.顺序

首先按摩肾脏、输尿管、膀胱反射区,以增强泌尿系统的排泄功能,排出体内的毒素。其次按摩大脑反射区,使大脑兴奋,引起全身器官的兴奋。再次按摩胃肠道、肝脏、胰腺,以增强消化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最后按摩各淋巴反射区,以提高抗病能力。然后就是对症按摩,再回到肾、输尿管、膀胱,并擦热这三个反射区。如遇急性病症可直接按摩其相关的一个或几个反射区。

3.力量

足底按摩主要是通过刺激反射区来产生排毒作用。对大多数反射区来说,刺激适当强一些,疼痛重一点,效果就好一些。特别是骨骼系统的病症,必须用较强的力量按摩,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用力要由轻到重,逐渐增强力量。对体力较弱及年幼、年老或有严重心脏病人的心脏反射区、肝脏病人的肝脏反射区,用力不宜过重。如在按摩过程中发现患者脸色发白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减轻力量,或暂停按摩,休息片刻,待恢复正常后再继续。

足底按摩的注意事项

1.按摩均应在饭后1小时以后进行,否则会减弱胃的消化功能。

2.严重内脏疾患的反射区,按摩不宜超过1分钟。一般情况,每穴按摩2~5分钟为宜。

3.急性中毒、急性高热病症、各种严重出血性疾病、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肾衰、心衰、急性炎症的病人,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急性阑尾炎、蜂窝织炎等不能进行按摩。

4.妇女月经期及妊娠期、暴饮后一小时内以及极度劳累之余,均不宜做足部按摩。

5.肿瘤病人的足疗应在医生指导下慎重进行。在每次施行足底按摩后,要喝500ml以上的温开水,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使体内毒物通过尿、汗液顺利排出体外。

6.用手指按摩要注意修剪指甲,用其他工具刺激时,应光滑无刺,避免损伤皮肤。按摩时如果出现疼痛、倦怠口干等感觉(关节炎患者比较明显),均属正常现象。

7.心脏病、糖尿病、肾脏病、高血压及癫痫患者,按摩时间一般不能超过10分钟。

8.按摩后,由于毛细血管呈扩张状态,体温稍有升高,严禁用冷水洗或用冷毛巾擦按摩部位。

足底按摩后的特殊反应

按摩后的特殊反应是,在按摩足底后,有的人小便可能会变成黑色或红色,这是最初排毒较多的反应,继续按摩下去,自然会恢复正常。背痛的人按摩后有时会感到后背更痛,但一天后,疼痛就会大减。静脉曲张的病人按摩后,静脉会明显增粗,这是活血化淤、推陈致新的反应。有的人按摩后脚踝会肿胀,这是淋巴回流障碍的表现,应继续下去,待回流通畅,肿胀自会消除。

几种按摩足底的方法

1.踏板按摩

用硬塑料制成平面上有几十个形态不同、大小不等凸块的踏板,每个凸块适合按摩不同的反射区。踏板按摩用上下踩踏法,可双脚同时踩踏,亦可单脚踩踏。踩踏时,全身肌肉要放松,刺激强度可适当强一点,每次以半小时左右为宜。

2.用双手按摩

按摩者在按摩前应洗净双手,把指甲剪短,每按摩完一位患者,应洗一次手。

(1)拇指端点按法:按摩时将拇指伸出,弯曲成直角,以拇指端对准反射区、敏感点,其他四指扶住脚部,起到挟持的作用,拇指端采取一压一松的点按手法,连贯地、有节律地按动,将刺激力量均匀地渗透到反射区深部。

(2)拇指指腹按揉法:用拇指指腹紧贴于脚部反射区,其他四指扶住脚部,拇指指腹做按揉运动。

(3)拇指指腹滑按法:用拇指指腹按住反射区,由下向上滑动按摩,主要用于成带状的反射区。

(4)食指指节按压法:食指弯曲,突出食指近端指间关节,用拇指螺纹压住食指末节,使食指关节挺而有力,其余三指成握拳状,然后用食指关节按压反射区。

(5)食拇指挟按法

按摩时,将食指的第一、第二节压住反射区,拇指抽致反射区对侧,形成挟击姿势,然后食指用力按摩,其他三指起助力作用。

3.自制按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