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八位革命女前辈的故事之四
6185800000015

第15章 王光美的故事(8)

少奇于1969年逝世。你来信说到刘少奇家祖坟的事,我的意见是:在运动中中被掘掉的刘家坟墓,一律不要重新修复。我们应把所有的力量用于搞生产,以逐步搞高大家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这封信集中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豁达胸怀和政治眼光。

一天的时间转眼就要过去了,王光美怀着依依惜别的深情,和乡亲们挥手道别,祝愿乡亲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不是家庙”

1988年11月24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是已故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90寿辰纪念日。

也就在这一天,经中共中央批准,邓小平亲笔题写馆名的“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举行开馆典礼,并为刘少奇同志铜像揭幕。

这些活动,都在刘少奇的家乡——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乡炭子冲进行。

王光美自然是这些活动的主角,自始至终参加了活动,对这里,她已经是非常熟悉了,这里就是她的“婆家”嘛!

这天上午9点左右,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国家主席杨尚昆一行来到了刘少奇故居。按当地风俗,叫做先到故居“拜寿”。

王光美早已来到这里,杨尚昆握住她的双手,亲切地问候。王光美高兴地向杨尚昆介绍身旁的亲属。随即,陪杨尚昆一行参观刘少奇故居。步入酒房,王光美向杨尚昆介绍说:

“从前,少奇家以务农为主,兼营谷米和米酒生意。青少年时的少奇有时也来这里卖酒,经常瞒着家里人将米和酒送给当地农民,不收一文钱。”

杨主席点头笑了,说:“噢!他就是这么一位无私奉献的人。”

“这就是1961年少奇回乡调查时,召集当地群众开座谈会的地方。”来到堂屋,王光美接着介绍,大家的思绪好像又回到了那段困难的岁月,只是默默地沉思不语。

开馆典礼开始了。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坐北朝南,傍山而建,离刘少奇故居约400米,呈分散自由群体型。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显得朴实大方,庄重典雅。

在典礼上,杨尚昆讲话,高度评价了刘少奇的一生,充分肯定了刘少奇的丰功伟绩。当他讲到“刘少奇同志在他的晚年,横遭迫害,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使我们一想起来便感到难过”时,他动了感情。

坐在主席台上的王光美听到这里,眼眶也湿润了。

开馆剪彩后,王光美又陪杨尚昆一行进入馆内参观。纪念馆内设展厅8个,还有序厅、音像厅、水榭和纪念亭,详尽而完整地向人们展示了刘少奇光辉而伟大的一生。

杨尚昆边走边说:“这样全面介绍少奇同志的纪念馆,全国目前还是第一座。”

王光美说:“陈列上有点新突破,不以展室分割内容,连贯性强,整个馆都是大背景,还有几个大的复原模型。”

走着走着,杨尚昆在刘少奇和王光美在西柏坡的合影照片前停住了脚步,对王光美说:“那时候,你是挺精神的。”

王光美笑了,说:“您当时也是挺年轻的,现在是国家主席了。”

开馆仪式结束之后,前往炭子冲参观的人越来越多。

第二天,宁乡县的领导去省委接待处拜会王光美。王光美反复强调说:“这是一个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课堂。这是国家主席的纪念馆,不是家庙,你们一定要管理好,利用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是啊!刘少奇作为一代伟人,既属于他的家庭,更属于中国,属于中国人民。王光美的一句“不是家庙”,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这既是她的心声,也是一个崇高的要求啊!

“放心吧!光美同志!”宁乡县委的同志这样回答。

少有的序言

王光美极少为别人的书写序言,尽管请她的人不少。为什么呢?她说:原因是,知识不足,读书时间不足,信笔写来不好。

这当然是谦逊的说法,其实,是她不愿意宣传自己。但是,当王玉如向她提出,为其专着《实事求是——我们事业的根》作序时,她答应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是这本书的命题深深吸引和打动了她。

王光美和王玉如相识于1957年5月。

那时,王玉如22岁,大学毕业后,留母校北京地质勘探学院任团委副书记,曾带领50位地院毕业生代表到中南海看望刘少奇。刘少奇对他们说:“我打个比喻:我们是打过游击的,从1927年算起,到1949年,打了22年,没有丢下过枪?那时候打游击很苦,是野外生活,还要行军,吃饭、穿衣、住房、结婚都有很大的困难。我们是战争时期的游击队、先锋队。建设时期也要有人打游击,也就是说,要派一支队伍去侦察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宝藏。你们是建设时期的游击队、侦察兵、先锋队。凡是要搞建设的地方,总是需要你们先去,等那个地方的房子盖好了,你们又走了;其他地方你们也要去普查,看到底有没有矿藏。总之,你们总是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还要过野外生活,是比较苦的。将来全国的地质工作人员要有几十万。你们几十万人吃一点苦,就能使6亿人民得到幸福。”

说到这儿,刘少奇停了停,望着这些年轻活泼的大学生,高兴地问道:“这样的‘游击队’生活,你们干不干?”

同学们响亮地回答:“干!”

当天深夜,王玉如和记者带着刘少奇接见大学生的新闻初稿,到了中南海刘少奇家里,因为刘少奇要亲自审阅此稿。

开始,刘少奇手握一支粗铅笔,戴上眼镜,非常认真地看稿,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得很仔细,一边看,一边还斟酌、修改。王玉如她们想,用这个办法,可能要看个通宵了。

王光美看在眼里,知道这法子比较慢,便向刘少奇建议:“还是让他们读给你听吧,边听边改,也许快些。”

于是,王玉如一句句地念给刘少奇听,刘少奇边听边改。

刘少奇审阅完稿子,让王光美给王玉如和记者同志做点吃的。他说:“他们肯定饿了,下午座谈一个下午,会后赶写了七八千字的稿子,又急急忙忙跑到这里,真是废寝忘食了。”

王光美被工作人员戏称为“烩饭厨师”,不过这一次却不是“烩饭”。她很快端来了热牛奶。又端出一盘点心,请王玉如和记者吃。王玉如真的无拘无束地吃起来了,像在自己家里。

王光美和王玉如就这样认识了。

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恢复名誉。王玉如闻此喜讯,激动不已。1982年冬的一天,王玉如去看望王光美。见面后,两人紧紧地握手,王玉如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她们畅谈了近两个小时,倾诉阔别25年坎坷不平的经历。临别,王光美送给王玉如一本精装的《刘少奇选集》,她在扉页上写着:“感谢你们对少奇同志的深切怀念。”

王光美在为《实事求是——我们事业的根》

所作的序言中,记述了她和王玉如之间的交往情况,强调“实事求是这个宝,不可或忘,不可背离”。

避寿农家

伟人虽逝,风范犹存。刘少奇虽然不在了,但是,刘少奇的家风还在,刘少奇所表现出来的那些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还在?1993年11月下旬,王光美乘飞机飞抵长沙。

她是来湖南参加刘少奇诞生95周年纪念活动的。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刘少奇的经济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因而,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刘少奇经济思想研讨会。

王光美高兴地与与会代表见了面,并合影留念。随即,她返回了省会长沙。

准确地说,11月24日,才是刘少奇的诞生之日。但大家不会忘记王光美“代人受过”的那次生日蛋糕事件,更不会忘记刘少奇从不搞祝寿活动。只是今天,刘少奇已逝世多年,人们通过这一天的一些活动,来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

王光美却不这么看。她认为,刘少奇从来不搞祝寿活动的规矩她应该遵循。因而,为了“避寿”,王光美一到长沙,就早早地把11月24日这一天的活动安排好了。她要和刘少奇当年一样,在这一天,到群众中去,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

11月24日,王光美来到了长沙郊区的一个普通农家,受到农民朋友的热情欢迎。他们若不是亲眼所见,真的难以相信在这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日子里,王光美会来到农民家中。

“打扰你们了。”

王光美笑着说,亲切地和主人握手。

“哪里,哪里,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今年收成怎样?家里收入多少?”王光美一一询问,与农民聊起家常来。

谈话中,大家都对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赞不绝口。农民们收入多了,日子好过多了。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王光美愉快地接受了主人的招待。普普通通的几个菜,王光美吃得有滋有味,席间笑声不断。

就这样,王光美在农民中间度过了11月24日这一天,她认为,这是对刘少奇最好的纪念。

老骥伏枥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叶剑英的诗,表达了许许多多老年人的心声。

年逾古稀的王光美,如今被人称为“王老”。

但看她的精神,看她那工作起来的劲头和参加社会活动时的忙碌身影,她的脑子里哪里有“老”的概念呢!

作为连续几届的全国政协常委,王光美不仅要经常参加政协会议,到全国各地视察,还时常要在各种会议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除此之外的各种社会活动还有很多,电视采访,刘少奇思想与生平研究者的访问、征求意见?真是忙啊!

但是,王光美却丝毫不在意,她始终坚持自己能做的自己做,并尽力为社会、为人民多做一些事情,多贡献一份力量。她始终认为,自己该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我们祝愿她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