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实用健身方法手册
6187500000014

第14章 器械健身篇(4)

20.单腿蹲

两脚开立,肩负杠铃,两手正握,握距宽于肩;然后一腿侧屈下蹲,另一腿向另侧伸直;稍停后起立,两腿交替做。这个练习主要发展腿部和踝关节的力量以及柔韧性。练习时,每组做10次左右,做2~4组。做动作时,腰部要挺直以保持身体平衡。下蹲时动作稍慢,起立时动作要快。

21.静蹲

两脚开立,肩负杠铃,两手正握,握距宽于肩;然后屈膝成半蹲姿势静止不动,待一定时间后还原。这个练习主要发展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的力量。练习时,每次静蹲时间为30秒左右,做4次。以后可以逐渐增至每次静蹲1分钟左右。初次练习者,最好先进行徒手的静蹲练习,待有一定基础后再逐渐增加负重。挺胸、抬头、紧腰、呼吸自然。

利用壶铃健身法

壶铃一般用铸铁制成,按重量分别有10千克、15千克、20千克、25千克、30千克等几种。在我国民间也有外形似锁状的石头制品,叫石锁。它的使用方法和作用类似壶铃。用壶铃进行健身锻炼时,可以做各种推、举、提、抛和蹲跳等练习,通过锻炼可以有效地增强上肢、躯干及下肢等肌肉的力量。由于壶铃的大小和重量不同,练习者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用。在练习中,要注意动作的准确性。下面介绍壶铃的几种健身方法:

1.坐势推举健身法

坐在方凳上,两手屈臂持壶铃置于胸前;然后,两臂用力伸直,将壶铃举起至手臂充分伸直。这个练习主要发展肱三头肌、三角肌及胸背部肌群的力量。练习时,每组可以做15次左右,做4组。推举时,上体应保持正直姿势。整个动作要快速有力地完成。推举时吸气,还原时呼气。

2.双臂屈伸健身法

用绳将壶铃系在腰部,两手握双杠,跳起成双臂支撑,身体自然伸直;然后,双臂弯曲,身体下降至最低点后随即双臂用力伸直至双臂支撑姿势。这个练习主要发展肱三头肌、胸大肌和三角肌的力量。练习时,每组可以做6~8次。以后逐渐增至每组10~15次。初学者可以先进行不负重的双臂屈伸,待有一定基础后再进行负壶铃的双臂屈伸练习。练习时,最好有同伴保护并在双杠的杠中或杠端面向外进行,以免出伤害事故。两臂伸时吸气,屈时呼气。

3.直臂侧平举健身法

两脚开立,两手各持一壶铃,两臂体侧自然下垂;然后,双臂用力向两侧平举至手部平于肩的部位。这个练习主要发展三角肌的力量。练习时,每组可以做10次,做4组。以后逐渐增至每组15次左右。侧平举应直臂进行,两手举至平于肩肘时稍停后再还原。侧平举时吸气,还原时呼气。

4.仰卧上举健身法

仰卧在凳上,两手各持一壶铃,拳心向上,两臂体侧平举,肘关节略屈;然后,双臂用力上举至胸前部位。这个练习主要发展三角肌和胸大肌的力量,对背阔肌的发展也有帮助。练习时,每组可以做6~8次,做4~6组。以后可以增加壶铃重量。两手上举时,身体应紧贴凳面,上体不能抬起来。上举时吸气,还原时呼气。

5.前臂屈伸健身法

两脚开立呈直立,双手各握一只壶铃,两臂侧平举,拳心向上;然后,两上臂不动,两前臂同时做屈伸动作。这个练习主要发展肱二头肌的力量。练习时,每组可以做10次左右,做4组。以后逐渐增至每组15次左右。在做前臂屈伸动作时,两上臂应始终保持侧平举姿势不变。前臂屈时吸气,伸时呼气。

6.腕屈伸健身法

用一根绳的一端系在壶铃把上,另一端系在一根棍的中间,将棍置于长凳端;然后,两手紧握木棍,两手交替向前(向后)扭转手腕,将壶铃向上卷起。这个练习主要发展屈手肌群和伸手肌群以及前臂中部屈肌群的力量。练习时,每组做向上卷起壶铃10次左右,做4组。每当手腕卷动木棍时,要达到完全弯曲。手腕和前臂肌肉感到高度紧张后再换另一只手来做。上卷至壶铃触到木棍为止,再慢慢放下重做。

7.腰绕环健身法

两脚开立,双手同握一只壶铃;然后,双手直臂拉动壶铃做向体侧上摆经头上方还原的腰绕环动作;腰部应随壶铃转动。这个练习主要发展腰肌的力量。练习时,每组做10次左右,做4组。腰绕环动作要左右两方向交替进行。

8.直背提拉壶铃健身法

两脚开立,面向台阶低处,站在一台阶上,两手各持一壶铃;上体直背前屈,两臂垂直于体前;利用腰背力量带动双臂将壶铃提拉起来直至身体呈站立姿势。这个练习主要发展腰部肌力和背阔肌及冈下肌力量。练习时,每组做10~15次,做4组,以后逐渐增加壶铃重量。两臂上提壶铃时,一定要用腰背肌力量来完成动作。无论上体前屈或伸展,上体始终挺胸直背。上提时吸气,前屈时呼气。

9.腿上举壶铃健身法

坐在凳上,手扶凳边,一腿置于凳侧,另一腿用脚勾住壶钤;然后,小腿用力上举至腿充分伸直,稍停后再还原重做。这个练习主要发展股四头肌力量。练习时,每组可以做10次左右,做4组。练习时脚要勾牢壶铃,上举壶铃时动作要快速有力,还原动作缓慢些。两腿交替进行练习。

10.深蹲跳起健身法

两腿分开,两脚开立;双手在体前持壶铃下垂于两腿间,成吊悬下蹲姿势;然后,蹬腿伸膝向上跳起。这个练习主要发展腿部肌群,特别是股直肌和臀大肌的力量。练习时,每组可以做15次左右,做4~6组。整个动作练习中,上体始终保持正直。跳起落下时要屈膝缓冲。

11.负重矮步走健身法

半蹲姿(不得全蹲),大小腿之间角度始终保持不超过90度,两前脚掌着地,两手各持一壶铃,两肘部弯曲置壶铃于体两侧:然后向前做矮步行走。这个练习主要发展腿部肌群的力量和增强膝关节的力量。练习时,每次行走30米~50米,做4次。初练者壶铃重量可轻些,行走时两臂可随行走节奏而摆动。

12.抬腿提壶铃健身法

两脚开立,双手叉腰,脚前放一壶铃;用一腿的脚尖勾住壶铃,随即向上抬大腿直至最大限度;稍停后放下重做。两脚交替练习。这个练习主要发展股四头肌的力量。练习时,每组可以做10~15次,做4组。高抬大腿时要挺胸、收腹,不得借用上体摆动的阻力,上体保持正直姿势。腿放下时肌肉放松。抬腿时吸气,还原时呼气。

13.直立后屈腿健身法

面对桌子或墙壁直立,一脚套住壶铃,另一脚站立,双手扶桌子或墙;连续做向后屈小腿动作。两脚交替练习。这个练习主要发展股三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的力量。练习时,每组可以做10~15次,做4组。做动作时,要抬头挺胸,上体不得摆动阻力。屈腿时吸气,还原时呼气。

用弹簧棒健身法

弹簧棒又称弹力棒,它是80年代在我国出现的一种健身器材。弹簧棒长75厘米,呈圆棒形状,由于棒的中间部分有25厘米长的强力弹簧,所以,它可以借外力弯曲,是锻炼上肢肌力的一种很好的健身器械。下面介绍弹簧棒的几种健身方法:

1.头上弯举健身法

两脚自然开立,双手正握棒的两端,拳眼相对,两臂上举伸直;然后,两肘微屈,两臂用力向前将弹簧棒在头上弯曲;弹簧棒的弯曲部位指向头后方。这个练习主要发展臂部肌群的力量。练习时,每组可以做10次左右,做4~6组。以后逐渐增至每组20次左右。两手握弹簧棒在头上弯曲时,应抬头、挺胸,保持上体正直姿势,不能收腹借力。两腕关节用力向内弹簧时,两肘关节同时向内靠拢。

2.腹前弯曲弹簧棒健身法

两脚自然开立,双手正握弹簧棒两端于腹前,拳眼相对,两肘微屈;两臂用力弯曲弹簧棒;弹簧棒中间弯曲部分指向前方。连续做。这个练习对发展三角肌、肱桡肌及上肢肌群有很好的效果。练习时,每组可以做10次左右,做4~6组。以后逐渐增至每组20次左右。弯曲弹簧棒时,应从腕、前臂、上臂依次用力。练习时,身体始终保持正直姿势。

3.两臂胸前弯曲弹簧棒健身法

两脚自然开立,双臂弯曲,两手反握弹簧棒两端,拳心向上,置弹簧棒于胸前;然后两手用力向内靠拢,拳眼向上,两肘向上抬起,将弹簧棒弯曲。弹簧棒中间的弯曲部分朝下。连续做。这个练习主要发展上肢肌群,特别是肱桡肌、腕肌群的力量。练习时,每组可以做10次左右,做4~6组。以后逐渐增至每组20次左右。两手臂用力时,上体应保持挺胸、直背姿势,动作还原时要控制速度。

4.颈后弯曲弹簧棒健身法

两脚自然开立,两手正握弹簧棒两端,拳眼相对,两臂上举置弹簧棒于颈后;然后两臂用力弯曲弹簧棒;弹簧棒中间的弯曲部分朝后。连续做。这个练习主要发展手臂肌群的力量。练习时,每组可以做10次,做4~6组。以后逐渐增至每组20次左右。两手臂用力弯曲弹簧棒时,肘决节可以向前靠拢,还原动作时要控制速度。

5.背后弯曲弹簧棒健身法

两脚自然开立,双手反握住弹簧棒弹两端置于体后,拳眼向外,屈两肘;两手臂用力向内弯曲弹簧棒;弹簧棒中间的弯曲部分向后。连续做。这个练习主要发展手臂肌群力量及三角肌力量。练习时,每组可以做10次左右,做4~6组。以后逐渐增至每组20次左右。两手臂用力弯曲弹簧棒时,两肘要上举并稍外展,上体不得前屈借力。

6.抬肘肩上弯曲弹簧棒健身法

两脚自然开立,双手正握住弹簧棒两端,拳眼相对,屈两臂,上臂呈侧平举,置弹簧棒于胸前;两手臂用力弯曲弹簧棒;弹簧棒中间的弯曲部分向上与头顶齐平。连续做。这个练习主要发展手臂肌群的力量及三角肌力量。练习时,每组可以做10次左右,做4~6组,以后逐渐增至每组20次左右。两手臂用力弯曲弹簧棒时,两大臂应始终保持侧平举姿势,上体保持挺胸、直背姿势。

用太极棒健身法

人生活在世界上,眼、耳、鼻、舌、身随时随地都在感知着周围的一切,并把感知的各种信息通过神经系统输入大脑。因此,人的大脑很难平静,总是处于紧张地活动状态,甚至在睡眠时也不能很好的休息。于是人们就想出各种办法,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让人在高度入静的状态下,自身调节人体器官的功能,以达到健身和益寿的目的。

太极棒是通过两手夹持的小短棒,反复做轻松柔和的动作,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入静,让大脑得到休息。它是以外动求内静,由动到静的整体性健身方法。

太极棒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传统健身法,作法虽不尽相同,但功理一致。当代已故的百岁老人赵中道擅长此功,他在太极棒的继承发展和传播上做出了贡献。早在20年代,他就著书介绍太极棒;50年代,亲自在北京创办健身社,大力推广和普及太极棒;70年代,他的学生在香港出版了一些这方面的书籍,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

太极棒健身法简单易行,不需什么特殊条件,根据个人体质情况,可以站着练、坐着练,还可以躺着练。其操练法总的包括转、摇、晃、抖等。可选一两种方法,反复练。

操练前需准备一个小木棒,长约30厘米左右,比肩的宽度稍窄,直径约3厘米左右,两端稍凸起。

操练时,用两手掌心夹持太极棒,两掌心相对,全身放松,两眼可微闭,呼吸自然和顺。练坐式时,把太极棒置于大腿上;练站式时,屈肘把太极棒置于脐下;卧式置于腹上。刚练时,意念集中在动作上,待熟练后,意守丹田(肚脐下寸许小腹部位)诱导入静。

1.坐式练法

身体端坐在凳子上,身不要靠物,两脚与肩同宽,平放在地上,脚不能悬空,膝处腿弯要大于90度;含胸拔背,松肩垂肘,全身松弛,双掌夹持棒放在大腿上;两手齐动,在胸前上下提放,上提时吸气,提至胸口,然后呼气,同时把棒向前下方放下,像双手抛一重物,走半弧形曲线;两臂微屈,棒在小腹前。每分钟约做40次。这样反复做,待动作纯熟,提放与呼吸协调成一体时,意念从动作上引到丹田,即意守小腹部。气功家认为,丹田是静心调养气血的好部位。

另一种方法是双手夹持太极棒在胸腹之间由里向外划圈,两手运动路线是两个竖着的圆圈,速度轻缓、均匀,可不必配合呼吸,待熟练入静后,再意守丹田。意守丹田时,要似守非守,若即若离,不要用意过重。

2.站立活步划圈法

两脚前后开步站立,距离一步,重心后移,抬前脚,太极棒在身前由里向外划一圈;落前脚,太极棒在身前由里向外再划一周;重心前移,提后脚、落后脚同前一样,太极棒在身前各划一周,如此重复;也可以脚不抬起,重心后移,前脚脚尖翘起,脚跟不离地;重心前移,后脚脚跟离地,脚尖不离地。做时,双腿要弯曲,重心移动要明显,棒随重心移动划圈,棒的速度要均匀。

3.步行划圈

就是每向前走一步,太极棒在身前划一圈。

4.仰卧式练法

两手夹持棒两端,以肘关节为支点放在床上不动,可向头部方向上下晃动,像钟摆一样。每分钟晃动30~50次,动作幅度要适度。

练太极棒时,开始练5分钟,以后陆续加功,但最多不要超过20分钟,以练15~20分钟为宜。每天练习两次。练太极棒的反应与练习气功的反应基本一致,逐渐会感到全身发热,手指发胀、发麻,身上有气感等。太极棒通过手、意念、呼吸以及上下肢的运动,达到以动求静的目的,它对防治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慢性疾病,有较好的效果。

利用火棒健身法

火棒也叫体操棒,它是艺术体操运动员训练与比赛时所持的轻器械之一,也是健身锻炼的一种很好的器械。由于火棒的动作练习是各种幅度与半径、紧张与放松交替进行的摆动动作,动作优美、舒展大方,所以深受青年女性喜爱。火棒的重量一般在150克以上,长40厘米~50厘米,火棒小头的直径为3厘米。根据这种规格,可以自己动手制做,也可以在体育用品商店购得。用火棒进行健身锻炼主要是发展上肢和肩带的力量,配合上体与腿的动作还可以发展协调性。

火棒的握棒方法大致有三种:①固定握法。将食指贴棒,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弯曲握棒小头。适用于以肩、肘为轴的大绕环和中绕环等动作,以及以肩为轴的摆动动作。②虎口握法。将五指自然弯曲握住棒小头。适用于体前、体侧垂直和水平的小绕环动作。③三指握法。将棒大头朝下,拇指、食指和中指握棒小头,无名指、小指自然弯曲。适用于臂下向内和向外的水平小绕环动作。

火棒健身有以下几种做法:

(1)直立;两手各握火棒小头,两臂伸直垂于体侧;然后,右臂侧平举,左臂屈肘叉腰,随即右臂向下摆动,经体前摆至左侧平举,稍停后再回摆至右臂侧平举;两臂交替进行。连续做。

(2)两脚开立;右手握棒体侧垂臂,左手握棒叉腰;然后,右臂由下向左摆,同时重心移向左脚,右腿侧伸直,脚尖着地,随后再反方向摆回;两臂交替进行。连续做。

(3)直立;右手握火棒体侧垂臂,左手握火棒叉腰;右臂向下摆,经右侧上摆至上举;两臂交替进行。连续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