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修脚、泡脚、按摩全集
6192200000022

第22章 修脚有技巧,技术需掌好(4)

嵴棱趾(指)甲甲板由甲根向游离缘起纵行嵴棱,数目多少不等,呈平行状,形成纵沟,使表面凸凹不平,故称之为嵴棱甲。此甲形属病理性甲,多见于中、老年人,与外伤、穿鞋过紧,压迫足趾甲板有关;或继发于某些疾病。中医认为是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所致。

1.操作步骤

步骤一:施术者左手握住脚趾,用板刀削平甲背嵴棱,并将游离缘削薄至所需厚度,使整个甲背平整。

步骤二:用斜口刀断甲,刀锋从趾甲的、左侧甲沟前游离缘进刀,然后沿甲青线前缘走刀,行至另一侧甲沟前游离缘出刀,将多余的甲游离缘去掉,再用刀将两侧角的趾甲削圃。

步骤三:用钎指刀修甲上皮前缘,按线去垢。

步骤四:用趾甲锉将甲缘锉整齐、圆滑,将甲背锉光滑。

2.技术要领

要领一:削甲刀法宜轻巧,去甲削嵴一条条,甲板厚薄要适中,平整光滑最为要。

要领二:断甲按线不走线,行刀流畅不起茬,推刀向前宜慢行,出刀手稳不乱滑。

要领三:甲根修整看清线,轻刀压线不走眼,上皮护皮分清楚,修去污垢光明现。

要领四:锉刀锉甲齿要细,手重手轻要适宜,手腕摆动需协调,甲背甲缘锉均匀。

3.注意事项

凡见有此甲者,建议去医院诊治,除去病因,治愈原发病,病甲可望恢复正常。

扭曲甲修整法

扭曲趾(指)甲甲板扭曲变形,故称之为扭曲甲,此甲形多属病理性甲,其甲板无光泽,多见于外伤,久病之人。中医认为多因肝气不足,或血不荣筋,以致指甲失荣而成。

1.操作步骤

步骤一:施术者左手握住脚趾,刀锋从趾甲的左侧甲沟前游离缘进刀,然后沿趾头的外形走刀,行至另一侧甲沟前游离缘出刀,将多余的甲游离缘去掉,再用刀将两侧角的趾甲削圆,使甲趾外观整体协调。

步骤二:用钎指刀修甲上皮前缘,按线去垢。

步骤三:用趾甲锉将甲缘锉整齐、圆滑,将甲背锉光滑,

2.技术要领

要领一:断甲走线,一定按趾(指)外形修削,严格遵守“按趾舍线”原则,尽最大程度地纠正歪斜扭曲,达到整体外观协调美观。

要领二:锉甲时去垢要净。

要领三:修甲上皮时,也要配合整体外观修削,尽最大努力纠正扭曲的外观视觉。

3.注意事项

建议到医院诊治,除去病因,治愈原发病,配合修脚,病甲可望恢复正常。

脆甲修整法

脆趾(指)甲甲板不坚,失去韧性,易于断裂,或呈层状分离,故称之为脆甲。此甲属病理性甲,现代医学认为是先天性生甲作用不全或后天性甲母损伤所致。甲母损伤常于外伤、湿疹、放射性皮炎、黑棘病、甲癣,以及久浸热水、肥皂和碱水中等。中医认为是气血瘀滞或血虚风燥,不能荣润指甲而成。多见于小儿和妇女。

1.操作步骤

步骤一:施术者左手握住脚趾。伴厚甲者,宜先打薄,后断甲。先用板刀将游离缘甲板削薄,再用斜口刀断甲,刀锋从左侧甲沟前游离缘进刀,然后沿趾甲的弧形青线前缘走刀,行至另一侧甲沟前游离缘出刀,再将两侧角的趾甲用刀修圆。

步骤二:用平口刀修甲上皮前缘,按线去垢。

步骤三:用趾甲锉将断甲后的甲缘锉整齐、圆滑。

2.技术要领

要领一:削甲刀法要轻巧,脆甲削整宜慢调,甲板厚薄当适中,平整光滑需加药。

要领二:断甲动刀需按线,刀行流畅不走线,推刀前进慢慢行,出刀稳手要兑现。

要领三:甲皮修整看清线,小刀压线不走眼,甲板上皮分清楚,修去污垢光滑现。

要领四:锉刀锉甲齿要细,轻重手法要适宜,手腕摆动需协调,甲背甲缘锉均匀。

3.注意事项

凡属病甲者,建议去医院诊治,除去病因,内外合治,配合修甲,病甲可望恢复正常。

纵裂甲修整法

纵裂趾(指)甲甲板上有纵行的沟纹,甲板变薄,沟纹加深形成部分或全部由前向后纵行裂开,故称之为纵裂甲。此甲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先天性多呈家族中遗传;后天性多见于斑脱、肺气肿、甲状腺功能减退、肝炎、冻疮等患者,也有因热水、碱水、干湿交替等外界刺激而造成。中医认为是先天禀赋不足,或气滞血瘀,或血虚风燥,不能荣润手甲,以致甲薄纵裂。多见于妇女和儿童。

1.操作步骤

步骤一:施术者左手握住脚趾,用板刀削平纵裂两侧嵴棱,并将游离缘削薄至所需厚度,使整个甲背平整。

步骤二:用斜口刀断甲,刀锋从趾甲的左侧甲沟前游离缘进刀,然后沿甲青线前缘走刀,行至另一侧甲沟前游离缘出刀,将多余的甲游离缘去掉。再用刀将两侧角及裂缝缘的角削圆。

步骤三:用钎指刀修甲上皮前缘,按线去垢,裂缝处少修,使皮甲紧贴为好。

步骤四:用趾甲锉将甲缘及裂缝两角锉圆滑,将甲背锉光滑。

2.技术要领

要领一:削甲刀法要轻巧,裂甲嵴棱宜削掉,甲板厚薄当适中,平整光滑最重要。

要领二:断甲动刀宜按线,刀行流畅不走线,推刀前进慢慢行,出刀稳手要兑现。

要领三:甲皮修整看清线,小刀踏线不走眼,裂缝之皮不要修,去掉污垢光滑现。

要领四:锉刀锉甲齿宜细,只轻勿重要适宜,手腕摆动需协调,甲背甲缘锉均匀。

3.注意事项

凡有此甲者,建议去医院诊治,除去病因,内外调治,配合修甲,病甲可望恢复正常。

筒状甲修整法

筒状趾(指)甲甲板卷曲如筒状,故称之为筒状甲,亦称为葱管甲。此甲多伴有甲板薄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生理性常见于长期安逸少劳之人,或穿鞋过紧所形成;病理性常见久病体虚、营养不良之人。中医认为是气血虚所致。

1.操作步骤

步骤一:施术者左手握住脚趾,用斜口刀从趾甲的左侧甲沟前游离缘进刀,然后沿趾甲的弧形青线前缘走刀,行至另一侧甲沟前游离缘出刀,再将两侧角的趾甲用刀修圆。若伴有嵌甲者,见有关章节。

步骤二:用钎指刀修甲上皮前缘,按线去垢。

步骤三:用趾甲锉将甲缘锉整齐、圆滑。

2.技术要领

要领一:断甲时行刀要慢,不可走线,防止滑刀。

要领二:锉甲宜轻,平整光滑。

横沟甲修整法

横沟趾(指)甲甲板出现凹陷的横沟,多少不等,甲背凹凸不平,甚则呈洗衣搓板样,故称之为横沟甲。此甲形属病理性甲,由局部疾病和全身疾病引发,局部的有甲沟炎、湿疹、皮炎、感染或外伤;全身的有砷中毒、急性传染病、心、肝疾患、神经性疾患或营养不良等疾病所致。从而引起甲生长障碍,或使甲皱襞游离缘位置发生变动。中医认为:邪热肺燥,气津不布;或肝气郁结;或气虚血瘀,以致手甲失养。

1.操作步骤

步骤一:施术者左手握住脚趾,用削刀轻削甲背嵴棱,并将游离缘削薄至所需厚度,使整个甲背平整。

步骤二:用斜口刀断甲,刀锋从趾甲的左侧甲沟前游离缘进刀,然后沿甲青线前缘走刀,行至另一侧甲沟前游离缘出刀,将多余的甲游离缘去掉,再用刀将两侧角的趾甲削圆。

步骤三:用钎指刀修甲上皮前缘,按线去垢。

步骤四:用趾甲锉将甲缘锉整齐、圆滑;将甲背锉光滑。

2.技术要领

要领一:削甲刀法宜轻巧,横削嵴棱一条条,甲板厚薄要适中,平整光滑最重要。

要领二:断甲动刀宜按线,流畅刀形要显现,推刀断甲慢慢行,稳手出刀看得见。

要领三:甲皮修整看准线,轻刀踏线不走眼,上皮不修去护皮,嵴垢都去光滑现。

要领四:锉刀锉甲齿宜细,只轻勿重要仔细,动腕摆刀需协调,甲背甲缘锉均匀。

3.注意事项

凡见此甲者,建议去医院诊治,除去病因,内外侧治,配合修甲,可获痊愈,伴有甲局部病变者,不能修甲。

点状凹陷甲修整法

点状凹陷趾(指)甲甲板背面呈点状凹陷,多为针尖大小,可为一个或多个,疏散分布或排列成线,甚则状如缝纫所用的“顶针样”,故称之为点状凹陷甲,又称为点凹甲。此甲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生理性多为家族遗传,属正常趾(指)甲范畴;病理性多见于银屑病、湿疹、高山病、维生素缺乏、霉菌感染、斑脱等疾病。中医认为:外感湿热火毒;或气血亏虚;或先天禀赋不足;以致手甲受损,或手甲失养而成。

1.操作步骤

步骤一:施术者左手握住脚趾,用削刀削平甲背凸突处,并将游离缘削薄至所需厚度,使整个甲背平整。

步骤二:用斜口刀断甲,刀锋从趾甲的左侧甲沟前游离缘进刀,然后沿甲青线前缘走刀,行至另一侧甲沟前游离缘出刀,将多余的甲游离缘去掉,再用刀将两侧角的趾甲削圆。

步骤三:用钎指刀修甲上皮前缘,按线去垢。

步骤四:用趾甲锉将甲缘锉整齐、圆滑,将甲背锉光滑。

2.技术要领

要领一:削甲刀法宜轻巧,削除凸突每点到,甲板厚薄要适中,平整光滑最重要。

要领二:断甲动刀宜按线,流畅刀形要显现。推刀断甲慢慢行,稳手出刀看得见。

要领三:甲皮修整看根线,轻刀踏线不走眼,上皮留住去护皮,去掉污垢光滑现。

要领四:锉刀锉甲齿宜细,只轻勿重要仔细,动腕摆刀需协调,甲背甲缘锉均匀。

缺甲修整法

缺趾(指)甲甲板部分残缺不全,或完全缺。完全缺甲者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均不属本专业内容,在此不予介绍。部分残缺者分为暂时残缺和永久性残缺,此甲属病理性甲,由长期咬甲、局部外伤、甲周病变等所致。

1.操作步骤

步骤一:施术者左手握住脚趾,用削刀削平甲背嵴棱,并将残缺的游离缘削薄至所需厚度,使整个甲背平整。

步骤二:用斜口刀断甲,根据甲青线和趾头外形实际情况分段断甲,去掉多余的甲游离缘,使缺口处光滑平整,保持外观整齐。

步骤三:用钎指刀修甲上皮前缘,按线去垢,不伤残缺口。

步骤四:用趾甲锉将甲缘锉整齐、圆滑,缺口深处勿乱锉;甲背稍锉平滑。

2.技术要领

要领一:此甲很特殊,必须根据该趾(指)具体形态及残甲情况而定,舍趾从线,或舍线从趾,均要整体协调,修整后的趾(指)甲外观要有美感。

要领二:使用的刀法特点,要领均同以上修甲法。

3.注意事项

凡新、旧缺甲修整过程中有可能出血者,均不能修,恐防感染;凡合并局部疾病者,不能修甲;合并全身性疾病者,建议去医院诊治,配合修甲、内外药物治疗。

4.常见脚病的修脚术

嵌甲症修整法

趾(指)甲板侧缘过度长入甲皱襞软组织内,称为嵌甲。又称为趾甲内嵌、硬潜趾、倒甲等。

病因

嵌甲发生的原因有三:一是由于穿鞋太紧,足趾处于挤压状态,甲板生长受到阻力,趾甲两侧压弯,于是趾甲侧缘中甲沟软组织内生长;二是修剪趾甲时,甲板砌缘修剪不整齐而留有小刺,或修剪太圆太薄,也可长入软组织内,发生嵌甲;三是患有甲癣以致趾甲变脆增厚、变形,变形的趾甲侧缘继续生长,挤压附近的软组织,而发生嵌甲。

表现

由于趾甲侧缘像硬刺般地插入甲沟软组织,可引起疼痛,尤其在行走或趾甲被压时尤重。嵌甲时间较长者,在内嵌趾甲的甲沟可产生坚韧的白色筋膜,紧紧地与甲沟软组织相嵌。趾甲挤压此白色筋膜时,可产生剧烈的疼痛。一般多发生在大踇趾(指),少数也可发生在第4趾甲的胫侧或手指甲的尺侧。

本病与职业有一定关系,多见于服务性行业、建筑业以及患有甲癣的人。

修整

(1)左手握住嵌甲趾,右手持消毒干棉扦蘸络活碘,消毒受术部,再用干棉扦脱碘。

(2)右手持钎指刀劈开潜入甲沟部分的甲板,由甲缘向甲根切去,但刀刃应始终在接近甲床的平面上,不能损伤甲沟及甲床,以免引起出血、疼痛。若甲板厚硬,宜先削薄。

(3)去除了肥厚和潜入甲沟的甲板后,用钎指刀小心地去除由于嵌甲期较长、经常反复摩擦而形成的乳白色坚韧筋膜沿青线进刀可除尽。使疼痛完全消除。即使有意挤压也不觉疼痛。

(4)除去嵌甲后,涂上络活碘消毒,以防乳白色筋膜生长。合并足癣者,应配合抗真菌药彻底治愈。

(5)用板刀修整甲沟皮肤角质肥厚部分,修整后不必包扎。

预防

穿宽松的鞋子,鞋头不能太窄。如有甲癣必须治愈。在修短趾甲时,要将甲缘修平、修齐,修成与甲游离缘相平的方角,即趾甲侧缘应修成直线,才不易嵌入;若修成圆角,趾甲太短太薄,人在站立或行走时,由于人体重量压在拇趾甲上,易使甲缘嵌入,可复发趾甲内嵌。

注意事项

(1)修整嵌甲,是脚病修整中最细致、最花工夫的技术。因此,在修整时思想应高度集中,做到手、眼、心三者紧密配合。任何轻微的损伤(如刀刃超越青线,或损伤甲床、甲沟及甲根)都可引起出血和疼痛。

(2)凡甲板向两侧甲沟垂直嵌入者,要用平口刀垂直切至甲床上缘;凡两侧甲沟的甲板边缘斜向甲床中心者,要将刀刃削去伸向甲床中心上缘的嵌入甲。

(3)合并甲癣者修治后,应及时治愈甲癣,否则易复发。

(4)一般经一次治疗可愈。少数足癣、甲癣未彻底治愈者,可能复发。若复发仍按上法修整。

皲裂修整法

由各种原因引起手足部皮肤的干燥和裂开称之为手足皲裂。这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中医称为“皲裂疮”、“裂口疮”、“干裂疮”等,常见于冬季,尤其是从事露天工作,经常接触石灰或碱性物质的人更为多见。

病因

(1)一般原因: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因女性皮肤不如男性坚韧,同时也与妇女经常用肥皂或碱性物质洗东西,冬天常接触冷水有关。②中年人发病较多,老年人、青年人发病较少。老年人发病率较少的原因,可能是与老年人皮肤趋于萎缩,硬度较差,或劳动时间和强度逐渐减少有关;青年人处于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掌跖皮肤在冬季不像成年或老年人那样干燥和粗厚。③工龄:工龄越长发病率越高。④工种:工种对皲裂发生有很大关系。在寒冷环境中劳动的人群,如农民、渔民、建筑工人、架线工、管道疏通工等;经常使用碱性肥皂的服务性行业的服务员、护士、理发师、木工、泥水工、洗衣工,炊事员;机械行业的产业工人,以及经常接触溶解脂肪或吸水性物质,如橡胶或水泥行业者均易发生。⑧其他疾病:某些皮肤病可促进皲裂的发生和发展,如慢性手足癣引起的皮肤增厚,在冬季易发生皲裂;由冻疮发生皲裂,这是由于体质因素,血液循环障碍,对寒冷反应异常的结果;素体皮肤干燥者,如患鱼鳞病、掌跖角化症,由于汗腺功能障碍,冬季皮肤更为干燥,则易发生皲裂;慢性湿疹或银屑病对皲裂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2)主要原因:①表皮增厚,发硬,失去弹性,故易开裂。②皮肤干燥:本病主要发生于冬季,由于天气寒冷,本来没有皮脂腺分布的掌跖,再加上出汗减少非常干燥,表皮更易脆裂。③劳动:这是发病的决定性因素。在表皮干厚的基础上,由于强力劳动使局部强烈牵拉而引起皲裂。

(3)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因素体肌热,骤被风搴燥冷所伤,导致血脉阻滞,肌肤失于濡养、燥胜肤枯而成;或素体血虚,复因局部经常摩擦,致肌肤破裂,或水湿浸渍而成此疾。

表现

皲裂好发于足跟、足趾(尤以趾缝及小趾腓侧缘等处)。初起皮肤微觉发紧、发硬,触之皮肤弹性减低,不如周围皮肤滋润、柔软和富有弹性,呈现较多线形裂纹;继之皮肤粗糙、增厚,触之刺手,同时出现直线或弯曲的条状裂纹,约2—3mm或1—2cm长度不等,严重者则深达真皮层或真皮下,伴有出血和疼痛,如有细菌侵入可感染化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