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一年,刘小乐曾经也一直信心百倍地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一直认为没什么不可能。虽然木讷的他要长相没长相,家里要银子没银子,可考到了这个大学读书,这对他们河北白洋淀老家那个偏远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来说可是个奇迹,刘小乐也喜出望外。谁知临行前,他爹给他东挪西凑才借了500元钱做路费和添置生活用品的花销。这时刘小乐才意识到了上大学的奢侈。原来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通路,就是走贫困大学生的绿色通道,只能靠银行贷款直接打入学校账户,才勉强注册入学。
报到那天,刘小乐穿着后背印有××中学大字的洗得发白的蓝运动校服,背着用了5年的小书包很快就吸引了广大报到新生和家长的眼球。他一进校门就来到排着长队的体育馆,站到了贫困大学生绿色通道的排尾。有几个记者用相机和摄影机对着他猛拍,记录贫困大学生如何借助绿色通道顺利入学的场景,羞得他很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还有个穿着浅粉白领套裙的出境女主持,用娇滴滴的声音要对他做专访,被刘小乐一把抢过话筒来,紧紧攥着不撒手也不出声,脸通红眼也通红地望着那个电视台主持美女。
最后采访变成了刘小乐和女主持的话筒争夺战,结局当然是女主持脸红脖子粗地抢回了自己的话筒。
大一一年的时间里,刘小乐一丁点儿也没机会享受其他大学生那种悠哉的愉快生活,饭量很大的他,要吃饱饭,甚至勤工俭学去女生寝室做公共卫生间的清洁工,收拾那些纸篓里女生们生理期护理后红红白白的东西,尽管戴了口罩,穿着蓝工作大褂,但眼睛始终是没办法裹上,造成的那种心灵伤害还是没法跟外人道。
有一次张小扬早晨醒来,看见他刚干完活儿,坐在对面的上铺默默地流泪,也跟着伤心不已。虽然自己家也不富裕,可父母养几头猪卖点粮食还能勉强供自己上学,别的不敢奢侈但也是衣食无忧。那一刻,张小扬没敢惊动默默流泪的刘小乐,但下决心要帮助他渡过难关。于是张小扬就也去校勤工俭学管理中心报了名做清洁工,和刘小乐一起扫女生宿舍的厕所。听说他要跟刘小乐一起去扫女生宿舍的厕所,沈京兵和范僮羡慕得不行,于是到处放言说张小扬家里不差钱,干这活是别有用心。张小扬就干脆说自己就是别有用心。
只有刘小乐知道张小扬是给自己打气的,感动得捏着张小扬肩膀劝道:“别去干了,那活儿太脏,有你这份心我都不知道怎么报恩了。”
“我真的想借机去看看女生宿舍,我是出于自私心理。你不知道,我这叫为钓不为鱼。我是想观察好地形好泡美眉呀。”张小扬笑着用诚恳的表情躲过了刘小乐的阻拦。
为了报答张小扬,刘小乐买第一件棉袄时,还特意喊上张小扬一块儿去,说好是两人共用的。其他衣服也让张小扬随便穿,反正也没什么好的衣服,除了运动服就是牛仔裤,破自行车也是两人共用。隔三差五地还用勤工俭学时捡的垃圾换来的零花钱请张小扬下个小饭馆啥的。这些都被张小扬记在了心里,大西北人实诚,他虽然从来没一句感谢话,可一旦有什么好吃的,总是自己忍着也要等刘小乐回来时共享。刘小乐让他替写个作业,他比给自己写还认真,真是不患难不兄弟。他们就是这样在长期的患难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刘小乐的一句话触发了张小扬那原始生物的伪脚。他一下突发神勇,居然逛出了校门,然后不知不觉中走了一个多小时。穿过操场的时候,张小扬看见刘小乐所谓的喜欢过的女孩和她的男朋友拥抱在一起,很紧很紧。为了帮刘小乐找点平衡,张小扬心想他们只是在互相取暖,没有别的企图。
也许是看见别人抱着刘小乐喜欢的女人张小扬有些不愤,也或许是别人有地方取暖自己太冷没地方取暖,总之他冒着寒风一口气爬上学校的后山。山顶的风很大,而张小扬却觉得浑身发热,就是脸有点冰凉。围着山头转了一大圈后他就去了市区。他想狂欢夜,市区应该更热闹。
就这样,在那个寒冷的夜晚,张小扬坐在市区的一个角落里静静地看着别人热闹。
当然在看热闹的空当里他同时也看见了另外一个以前不愿意承认的残酷现实。这个故事和于文静有关,也就是韩可可一直念念不忘,人家却从来记不起他是谁的那个女生。张小扬看见的残酷事实是这样的:那晚上于文静从一个五星级酒店里出来又进去,香风阵阵,褐色头发,黑色的旗袍和银色的狐裘,红色的高跟鞋和亮晶晶的钻戒,昂着头,一副目空一切的模样。出来的时候一个陌生的男人的手一直搂着她的腰。进去的时候另一个男人勾着她的背。“这也许就是她再一次回去的原因。”张小扬想。
如果用形容女人的词语来形容于文静,她是属于身材高挑、貌美如花的那种。更加公正的说,她应该是女性中的佼佼者。自从那次帮韩可可送过钱之后,张小扬就认识了她,此后在校园里还不止一次地看到过于文静。有一次,张小扬还亲眼看见她拿着一本四级词典匆匆的赶往教室,不过不是这身打扮。然而此刻,她却在都市的最繁华处,在金钱如流水般汹涌的酒店里。于是张小扬想起辛弃疾的一首诗:“东风夜放花千数,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不过看来在几百年后无比辉煌的今天香满路的已不再是宝马雕车,却是宝马轿车。张小扬心想,于文静肯定也是坐着名贵的轿车来到这里的。因为在学校音乐系和外语系女生宿舍楼前,每到周末,总是会停一些宝马奥迪之类的名车,然后就看见不少腰细得像妖精的女生跟着油头粉面的男人坐进车内。所以校园里很多人都在议论,说音乐系和外语系的不少女生被大款包养了。但也有人辩护说,那些开车来接女生的老板,大多数都是女生的家长和亲戚。
关于这种事情,在此前张小扬一直不大知道。往本质上说,是不想承认。直到后来在学校放寒假的前一天,他遇到了一个跑到学校想包养女生的老板。那天苏小米让张小扬和她一起去学工处处理一些事情,于是张小扬到苏小米宿舍门口等她。苏小米还告诉过张小扬,如果等她的话,必须要有耐心,因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她化妆可能需要两个小时左右。
在苏小米宿舍楼下站了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张小扬看见一辆白色宝马在前面不远路口处停了下来。车的后窗打开了,从车窗内探出一个油光闪闪的光头来,如果不是司机走下车来冲那个光头喊了一声老板,张小扬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那是一颗人的脑袋。只见那个光头老板对那个司机嘀咕了几句,那个司机便走过来,在女生宿舍楼下来回溜达。
当时张小扬根本没怎么留意,但后来他却起了好奇心,因为那个司机站在路边逢人就打听,问路过的人知不知道苏小米的手机号码。
当时张小扬并不知道他是谁,但见他一副很着急的样子,就以为他是苏小米的亲戚,所以就走过去说自己知道苏小米的手机号码。
那个司机很兴奋的样子,连忙让张小扬将号码告诉他。哪知道就在张小扬正要开口的时候,突然见苏小米怀抱着一本书从楼上走了过来,于是张小扬向她打招呼,说:“苏小米,有人找你。”
苏小米神情略有变化,她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睛里也是疑惑的神色。她走到张小扬身边,轻声问谁找她。
张小扬指了指那个司机,说是他。
苏小米有些好奇的样子,看了那个司机一眼问道:“你是?”一副压根就不相识的样子。
那个司机看着苏小米,双眼大放光彩,扫视了她胸口好几眼,两个眼珠看得都快要掉了出来,他说:“苏小米同学果然名不虚传,比照片上还要漂亮啊。”
名不虚传?还威震江湖呢。张小扬心里想。
苏小米问:“你找我有事吗?好像我们不认识啊。什么照片?”
那个司机说:“你不认识我,但我认识你啊。我在网上见过你照片,我们老板特想认识你。”
苏小米大学里经常做一些校园活动的节目主持,她的照片肯定会以各种形式见诸于大小网络媒体,所以在网上见过她的照片也不足为怪。
苏小米给了司机一个疑惑加莫名的表情说:“你们老板是谁呀?他干吗想认识我啊?”
那个司机语气坚定地说:“苏小米同学,我们老板个人资产有上千万,好多女孩子想巴结他都还来不及呢。”说着,他伸手指了指路边不远处白色宝马中那个光头。
苏小米侧目扫视了那个光头老板一眼,表情扭曲,愤愤地说:“你们老板有上千万资产,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呀?”
那个司机有些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拉苏小米,说:“你过去见见我们老板,现在没关系,等会就会有关系了。”
苏小米虽然很愤怒,但还是使劲保持大学生应有的礼貌,说:“对不起,我还有事。”说着拉张小扬的胳膊,就要走开。
司机估计是急了,一看老板给的任务完不成,于是上前拦住张小扬,说:“这位同学,你先忙去,这是家事!你不要掺和。我们老板过来了!”
司机话刚说完,那个光头老板已经颠着个大肚子过来了。他的第一句话就特震撼:“苏小米同学,我想包养你!”
够直接吧?够震撼吧?
张小扬当时听了差点没抽过去,还好苏小米扶住了他。她好像是挺镇定的。从她很从容地处理这件事情来判断,估计苏小米是遇到过不少类似的事件了。
但苏小米回答他的话也特震撼,她说:“想包养我?明天拿张一千万的支票再来吧!”
不知道是苏小米的话震慑到了那位老板,还是他真的回去凑钱去了,总之,听完这句话后老板喊上司机驾着宝马就一溜烟走了。
这以后,在校园里看见穿名牌服装、戴珠宝首饰的女孩,张小扬总会自觉不自觉地与五星级酒店联系在一起。他当然知道,对于那些情愿被别人包养的女生来说绝对不是受教育少或生活逼迫的原因,她们只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而已。至于薪酬,也只是个概念而已。她们走在街头,俨然就是一副白领职业女性的派头,不张扬,不庸俗,与酒店的高雅氛围融为一体。坐在课堂上,当然还是冰清玉洁,清纯无比。谁也不知道她们去过那里,或者即将要去那里,传统的俗和现代的雅,都被她们集在自己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完美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