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存在比拥有更幸福:与老子谈情说爱
6200400000003

第3章 与老子谈人生,人生是一本“易经”(3)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把自己“钉”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十字架”上,形形色色看似不同的“十字架”,实际上都是由我们的意识铸成的。比如“女人是弱者”“我是一个不幸的人”“命运对我如此不公”,诸如此类的“十字架”捆绑住了我们的手脚,让我们失去行动力,这样人生就变成了背负“喜马拉雅”的旅程。

所以那天,我在朋友空间留言道:坚决支持截掉十字架,轻松上阵。如遇沟壑,借别人的十字架过去,跟人说说好话而已。这叫借力!

网络上曾经流行一句话:不要相信哥,哥是个传说。我想借用一下:不要相信“十字架”,那只是个传说。遗憾的是,很多人在教导我们把“传说”当真理!

所以有言道:我们每个人出生时都是原创的,可悲的是,很多人渐渐成了盗版。

在“拿来主义”盛行的今天,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盗版人”的确比比皆是。可以说,一个没有质疑过自己信念的人,看起来过着“自己的”生活,其实过着“他人的”生活。

所以,如果你目前感觉自己的人生像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那么请反观、检视自己的那些信念,并对它们发出质疑的吼声。而一旦你对“十字架”产生怀疑进而否定它,你就是在释放自己身上的沉重与压力,这可谓是给痛苦人生的“回马枪”。

轻松自在的人生才是值得嘉许和期盼的,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或者是遗忘了,现在我们需要——“寻找回来的世界”。

质疑:终结痛苦的钥匙

烦恼痛苦往往“发源”于我们的头脑,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截流”。

“转念作业”的发明人、《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的作者拜伦·凯蒂是一个非常普通而又平凡的美国妇女。

据说凯蒂曾受过十余年忧郁症的折磨,从沮丧、愤怒、绝望,到最后陷入自杀倾向。一天早上,她突然开悟了,她观察到自己的痛苦是“如何”结束的。自此她一直活在了悟的自由中,并帮助无数痛苦的人依靠“转念作业”走出问题的阴霾,化解焦虑,重燃生命的活力。

凯蒂倡导“做真相的情人”。她一针见血道:“造成我们痛苦的,并非问题本身,而是我们对问题的想法。”

“转念作业”仅有简单的四句问话:

1.那是真的吗?

2.你敢肯定那百分之百是真的吗?

3.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4.当你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怎样?

这四个问题可以让我们以全新的眼光和角度去看待所发生的一切,从而认识到——问题不在外面,而在你的认知。正如张德芬的那句名言:亲爱的,外面没有人!

“转念作业”在程序上有三个步骤:一是觉知念头;二是质疑那些念头;三是种植正念,用正念覆盖负念。前两者是“破”的方法,后者是“立”的方法。终结烦恼痛苦,就这么简单!

可以说,这四个反问句是思维惯性的“回马枪”,有峰回路转之功效,对此我以及无数人已经屡试不爽。所以建议所有的朋友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学着给自己一个“回马枪”,从而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

由拜伦·凯蒂的“一念之转”,我联想到老子的“知止可以不殆”。

老子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道德经·第32章》)

意思是说:大道永远无名,处于质朴的状态。它虽然隐微,天下没有谁能支配它。如果我们能守此自然大道,万物将自然生长!就如同天地和合相感,自然降下甘露,不必去命令人为之,它已自然均匀。人类是经由名相来认识世界的,而名相是人类给予万物的,所以要知其所止。能够知其所止,才能免除祸患!

由此可见,老子的“知止可以不殆”同样在告诫我们:要善于停止、转变自己的想法,懂得脑筋急转弯,让事物自然发展,而不是横加干涉,这样才不至于落入自设的陷阱。

的确,往往我们一旦“认定”什么,就不管不顾地坚持和维护自己的观点。正像某位名人在微博上说的:“人们总是把自己的观点当作私有财产去捍卫。”

观察一下周围的人,或者是自己,是不是时刻像捍卫私有财产那样在捍卫自己的观点?而那些观点往往是片面的、局限的甚至是错误的。“一条道走到黑”的结果只能是万劫不复。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佛学里有句话叫“香象渡河,截断众流”,它比喻人的思想、情绪,是像水流一样连着的。香象就是象王,普通的象是两根象牙,菩萨骑的象王有六根象牙,体形也比一般的象大得多。象王渡过急流时,不转弯走,急流力量那么大,它用身体把急流切开。所以叫“香象渡河,截断众流”。中国人也有一句俗语形容有勇气的人,叫做“提得起,放得下”。

写到这里,我想起一首古筝曲,曲名叫《崖下息心》。我感觉叫“崖上息心”更合适。因为每个痛苦、烦恼来临的时候,我们都犹如身处悬崖之上,再往前走就是万丈深渊。这个时候需要停下来,退一步,甚至调头走。

的确,有时我们的思绪就像脱缰的野马,把我们带到了悬崖边上,此时唯有“息心”才能“回头是岸”。这就是“知止可以不殆”。

所以拜伦·凯蒂的“质疑法”,也可以叫作“悬崖勒马法”。

有人问凯蒂:人类集体觉醒,你认识到这个趋势了吗?

凯蒂的回答是:我不知道人类是否正在集体觉醒。你现在痛苦吗?那,才是我的兴趣所在。

的确,当下才是最重要的。烦恼痛苦往往“发源”于我们的头脑,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截流”。

如今,凯蒂交给我们一把去除烦恼、终结痛苦的钥匙,那就是质疑自己的念头。请紧握这把钥匙吧!

老子让我们站在更高处看人生、看世界,而凯蒂让我们通过“质疑念头”走向更高。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正当我学习《道德经》、迷恋老子的时候,突然邂逅拜伦·凯蒂以及她的“转念作业”,结果是,我将他们“合璧”了。

你可能觉得有点儿乱点鸳鸯谱:老子与凯蒂,一个是生活在远古时代的中国圣人,一个是生活在美国的当代女人,他们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我相信,冥冥之中他们是联合而来的,为的是让我“链接”。

直到某天猛然发现,我的这种“链接”并非无中生有。原来老子与凯蒂早已“心有千千结”。

那天在博友“自由的心”(她一直在翻译凯蒂的作品)的博客里,看到这样一篇博文,是凯蒂的丈夫斯蒂芬为凯蒂的另一本书《喜悦无处不在》所写的序言。以下是摘录:

本书的机缘是这样的。当我第一次遇到凯蒂,我被她那开放的心和智慧深深吸引,她的心就像透明的一样。她绝对单纯:她什么都没读过,对佛教、道教或者任何其他的精神传统一无所知,她只有自己的经验可以参照。最了不起的洞见,从她嘴里不经意就脱口而出,有时它们和佛经或《奥义书》中说的一模一样,可她自己却完全不知道曾经有人也说过同样的话。

婚后不久,部分出于好奇,我开始给她读那些伟大精神导师的书:老子、佛陀、禅宗大师、斯宾诺莎等……最后,我把我注释的81章《道德经》全部读给她听,并记录下她的回应,那些就是本书的素材。

当我们刚开始讨论《道德经》原文时,凯蒂问我“道”是什么意思。我告诉她,那字面的意思是“道路”,它是对最终极的现实的称呼,或者用她的话来说:那本来的样子——如实的存在。她听了非常高兴。“但我不理解‘最终极’这样的概念,”她说,“对我而言,现实非常简单,没什么在它背后,也没什么在它之上,它毫无秘密。现实就是存在于你面前的一切,就是正在发生的一切。如果你与之对抗,你将失败。不爱如实的存在是痛苦的,我不再自虐了。”

1973年我就研读过《道德经》。1986年我开始写我注释的版本时,对它尤其熟悉起来。我尊重《道德经》就如同我尊重世上任何一本书一样。它对我的帮助很大,我了解它的威力(有位朋友曾经告诉我,当他还是个深受情绪困扰的年轻人时,每天他都会把我注释的《道德经》从头到尾通读一遍,连注解都不落下,整整坚持了一年,那帮他度过了那段难熬的日子)。能发现一本如此智慧、如此实用,可作为生活艺术手册的书真棒。

但阅读如何与事物本来面目和谐相处甚至读懂它是一回事,把它实际活出来,则完全是另一回事。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做到?我们怎样才能学会做到这些?

凯蒂写了两本书,教大家如何通过质疑引起痛苦的念头(和现实对抗的念头)来终止痛苦。没人知道如何放下,但任何人都能学会如何质疑一个充满压力的念头。例如,当你生气时,要放下那生气的感觉似乎根本不可能,但你可以质疑这类的念头:“我有危险”“我做不了”“她不该离开我”“我太胖了”“我需要更多的钱”“生活不公平”。质疑之后,你绝不可能再和过去一样。或许你最终做了些什么,或许你什么也没做,但无论生活在你面前展现什么,你都将以更加自信和平静的心去面对。最终,一旦你的心变得清晰,你和生活融为一体,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轻而易举,就好像不是你在做,是生活带着老子为我们指出的那种喜悦和善,通过你活出了它自己。

凯蒂说,尽管现实本身无法命名,但喜悦有一千个名字,因为没有什么是分离的。在心底深处,喜悦是我们的本性。

说实在的,读到这篇博文的时候,我真的是百感交集、感慨万千。

什么是“头头是道”(指“道”无所不在)?什么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此也。

的确,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与拜伦·凯蒂以质疑为主的“转念作业”,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从不同的面向述说着同一个问题——我们所看到的、认识到的,都是这个世界在我们头脑中的投射,所以不必执着,要学会质疑与转念。

老子从理论上告诉我们,因为“道的恒在,名的相对”,所以要信任道,但是不要过于执着于你眼睛所看到的以及你所认定的。因为站在更高更远处观察,一切可能并非如此。

而拜伦·凯蒂从方法论上,进一步教导我们——如何质疑那些令人痛苦的念头,从而踏上解脱之道。“我们之所以愤怒、悲伤或失望,都是因为我们正在和现实对抗。”凯蒂让我们做一个拥抱现实的人。的确,不爱如实的存在是痛苦的,那等于在自虐。

由此可见,老子让我们站在更高处看人生、看世界,而凯蒂让我们通过“质疑念头”而走向更高。可以说,老子给予我们的是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凯蒂给予我们的是实际操作方法。

记得当我终于读到《喜悦无处不在》一书时,“惊喜地”发现序言中还有这样的话语:《道德经》准确地描述了一颗和谐于如实存在中的心。古代中国和现代美国又有什么不同呢?时间和空间并不存在。当你不再相信自己的念头,生活变得轻松自在。

的确,圣贤老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和谐于如实存在的美景,而现代人拜伦·凯蒂则“活”出了一个和谐于如实存在的人生!

如果老子代表“道”,那么拜伦·凯蒂代表“名”,他们一个是总体,一个是具体;一个是理(理论),一个是术(方法)。在我这里他们真的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有为”doing“无为”

我们一直强调“有为”doing,而忽略了“无为”being的存在与能量。

我的2009年可以用几个字总结,那就是“没有固着点”地活着。“固着点”往往意味着问题的所在,而“没有固着点”,也许意味着活在当下。

我曾经一直活在因为恐惧、焦虑而试图抓住什么以及对未来的向往中,而人生40年之后,才学会小孩子都会的“活在当下”。这样以来虽然生活显得有些平淡无奇,但是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内心的平静、喜悦和感激。

另外就是对自己的写作有了新的认识。以前的写作基本属于个人抒情化写作,现在更多意识到自己的使命。从个人化写作到使命化写作在我是一个不小的飞跃,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意识的提升。

很高兴可以看到读者朋友看了我的书而走向自信喜悦光明。而另外一些朋友因为结识我而发生了改变……

最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你的存在就是一种愈疗。这让我明白,自己之所以在影响着一些人,那是因为“愈疗自己伤痛的能量频率”,引起了对方相同频率的震动,从而达到了愈疗的效果……

以上是我在博客中写下的“年终总结”。

我经常跟朋友们说:现在我没有生活目标了。对于一个长期以目标为导向的人来说,失去目标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但是一旦你认识到人生的真相,尤其是坚信“道”的存在,就会发现:没有目标的生活其实很美、很诗意。它像流水一样平静自然。你不用努力去抓住什么、拥有什么,一切都是自然天成。这恐怕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吧。

记得在台湾作家胡因梦老师的博客中,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每天所忙碌的这些活动,也都是造作的doing,英文的doing。人有两种存在的形式,一个是doing,一个是being。一个是做,一个就是单纯地存在。这两种状态同时存在于我们的内在,但是因为地球上的教育以及主流文化的思维关键点,都放在“doing”上,就是“做”上。人有一个既定的概念,认为做就是积极向上的、有意义的。而“存在being”这个事情是消极的,被动的,没有意义的,无所事事的。那么事实上人是不能永远在做的,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能量可以消耗。就是说“做”跟“存在”必须交替出现,而且达成一种平衡,那么这个生命体才能永续利用,跟地球的生态能源是一样的。

但是现在全部都鼓励做,活动,活动,活动,积极向上。所以消耗到一个程度以后,身心失衡了,因为当我们不断地做的时候,我们是在运用我们的交感神经,我们没有办法用到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只有在我们存在安静,进入禅定的时候,才能恢复它的运作功能,而我们的副交感神经其实掌管的就是我们的呼吸,我们所有的排泄消化,也就是你不必用你的头脑去控制的一个自动化的运作。

回想自己的人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做做做,难以忍受只是自然而然地存在。而在我看来,“有为”就是doing,“无为(存在)”就是being了。

的确,我们一直强调“有为”,doing,doing,doing,仿佛做得更多更好才不辜负人生,而忽略了“无为”即being的能量和功效。这也许正是老子反复强调“无为而治”的原因。

如果年轻的时候,我们需要“做做做”这样一种“有为”的方式来证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当我们人到中年,就需要懂得“无为”的妙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存在。

“无为”就是停止一切人为的造作,从而启动内在系统的“自动化”机制,最重要的就是,不与现实对抗,活在当下。

当然“无为”的先决条件是,你必须信任、臣服于“道”,否则你无法安然地存在。这就好比一个没有主心骨的人,会因为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动不居;而一个有主心骨的人,会风雨不动安如山。

正如王蒙所说:“道”是世界和人生的主心骨。

不欲以静天下自定

老子强调“无为”,就是要我们“一念不起”地观察、认识事物。

暑假儿子先到厦门他姑姑家,然后回老家,与老公在老家会合。

老公回老家之前我就开始准备了,因为最怕他不在家又遭遇电脑罢工,所以提前把重要文件拷贝到U盘了。那几天晚上做梦都是没带钥匙、电脑出问题之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