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缓解生活压力
6202700000026

第26章 缓解来自家庭的压力(1)

家庭虽不是压力的直接来源,但起着催化作用。好的家庭是每个人努力工作的坚强后盾,但不少人一回到家便把工作中的愤懑和烦躁宣泄出来,也有不少人以爱为名义埋怨家人这不行那不好。每个人对家庭的需要都是不可替代的,每个人都应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与自己的现实生活“隔离”开。

过度关心家人反而造成负担

行为表现

有时候过度的关心是种负担,它会让人无力辨别“体谅”和“怜悯”的区别,甚至会让人对这种无缘无故的同情和怜悯感到痛恨。过多的关心会让对方产生负担。夫妻双方应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不应该有谁驾驭谁的表现,让对方在你太多的关心下无法呼吸。

生活案例

李先生和吴女士是结婚多年的夫妻,但是他们的夫妻关系却很不乐观。吴女士过多的关心让李先生觉得是种负担,管他吃喝不说,还管他回家和工作。吴女士总是骄傲地对同伴说:“我管着这两孩子,累死了。”可是李先生越来越不服管了,总是吵吵闹闹,俩人关系也因此越来越紧张。

每次李先生出差,动身的前一天晚上,吴女士会问他准备何时启程,又问他的飞机何时起飞。接着,她在脑子里进行了一番盘算,胸有成竹地警告李先生:“你没有留出足够多的时间,不能及时坐上飞机”。吴女士认为是在关心他,而李先生感觉到的却是自尊受到了侵犯。李先生在世界各地授课,迄今为止,乘坐飞机出行已经十几年,从来没有错过航班,哪里用得着别人提醒。次日早晨,在李先生出发之前,妻子不厌其烦,又问了他一大堆问题,诸如:“你带上机票了吗?”“钱包在身上吗?”“你的钱够用吗?”“你袜子够穿吗?”“你知道在哪里转机吗?”吴女士觉得这是爱他的表示,而李先生却认为她对自己缺乏信任,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因此感到恼火。他经常对妻子做出暗示,不希望她以这样的方式传递她的爱,婆婆妈妈地指点对方。他对彼此的感情充满了疑惑。

心理诊治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家庭生活是一座围城,天天过着上班、吃饭、睡觉的平淡的程序化的生活,像白开水,淡而无味。结果导致婚姻关系破裂呈愈演愈烈之势,原本相爱的夫妻成了陌路人,上演着一幕幕悲剧。但是建立一个家庭不容易,我们要善待它、呵护它,对它负责,不要轻言放弃。婚姻中的两个人应该深入地交流,把自己的不满告诉对方,比如告诉妻子不应该凡事操心,不要像母亲那样,为对方提供过于细微而繁琐的照顾和保护。

每个人渴望的爱与对方的信任是分不开的。所以,不要对他(她)说:“我都跟你说过了,你不该……”诸如此类的话。要相信,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夫妻应该正确把握彼此在婚姻中的角色。良性的婚姻是一种人性的互助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因此要忌有争做家庭老大的不良心态。夫妻关系出现裂痕的原因,既有来自夫妻俩人关系本身层次的问题,也有来自夫妻各自家庭背景、民族与文化差异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夫妻双方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性格特征,彼此应该互相谅解和宽容。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将家庭建成幸福的港湾,无疑将对千千万万夫妻的身心健康、工作与事业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都有重大的意义,而这无疑需要千千万万的夫妻共同的努力。在婚姻生活中,对方总想把自己的爱全部地奉献给对方,但这种奉献有时变成了毫无芥蒂的管束,结果使得太多的人在过度的关心中饱受煎熬。家是累了可以在此休息、疗伤的地方,多一些尊重、包容,少一些指责,多一些鼓励,让紧张疲惫的身心在这里得以放松。

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和安于平实的生活态度都是价值观,关键是你自己想选择什么。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不同,就会有对生活方式的多种选择。做妻子的有时想不断追求更高更好,而做丈夫的有时却满足于已经得到的平实生活。不断追求更好品质的生活、追求更成功的事业,成为社会主流的价值观,这种观念深刻影响和左右着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男主外女主内,传统的夫妻生活模式遭遇挑战,关键是夫妻之间要学会寻找一种新的平衡。我们的文化强调“男主外,女主内”,男人更应该比女人进取。一个社会中,当某种价值观占据过于主流和强大的位置时,必然对相当多的社会成员造成伤害,因为它压制了其他的价值选择。对于个体的每个人来说,做自己想做的人,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妻子从不断追求更高中找到生命的快乐,丈夫从平常的点点滴滴中找到生活的乐趣,他们都按着自己的需要自由地发展,并且尊重另一半的意愿,这才是真正的平衡。夫妻如果存在着发展的差异,完全不必惊慌,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才会有真正的和谐。两个陌生男女之间存在着发展的差异是无所谓的,女人可以强,男人可以弱,男女的森林,只有高低不同才会风光摇曳。问题是我们面对这样一种危险:夫妻间的差异,自由发展下去的结果,很可能是越走越远。两口子在一起过日子,你往东,我往西,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将带来情感上的冲突,夫妻间的矛盾将是不可避免的。

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接受事实,放弃强迫另一方接受自己的选择。两个成年人长到二十多岁结婚,又经过工作的打磨和婚姻生活的洗礼,世界观人生观已经定型,想要真正地做出改变,是难乎其难的事情。你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只会带来更大的冲突。也就是说,作为妻子的不能一味地逼迫丈夫成龙。其次,放任自流是婚姻的暗礁。两个人平心静气地坐下来交谈,就是说,每一方都充分理解对方的选择,理解这选择对于对方的重要意义,从而相互尊重彼此的选择。当然,如果在差异的潜流下已经生活得太久了,这种和谐不可能在一朝之内实现,需要花费时间耐心地协调。最后,要注重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更多地关怀彼此。以爱为基础,以理解和协调为手段,人生观并不一致的夫妻,其实是完全可以建立稳定和谐的婚姻关系。来检查一下你自己是否有逼夫成龙的倾向,如果有的话,你就需要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了。

1.平时老爱说丈夫不思进取。

2.暗示你挣钱比他多,要他加以努力。

3.指责他甘于平常生活甚至是窝囊生活。

4.喜欢在他跟前说谁家又换了房子,谁家又换了车子。

5.明示或者暗示丈夫不学习,不充电。

6.觉得跟他在一起看不到将来和前途,没有出头之日。

7.如果有好友的丈夫加薪或者升职,一定要告诉他,目的是让他有点压力。

轻松一刻

香烟的故事

有一次,几个哥们一起去一个朋友家看球。

男人看球,总离不开香烟,直到球赛结束,才发现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抽了三盒烟。朋友的妻也一直在旁边陪着他们。但是,她竟然什么也没说。只是在他们不注意的时候,打开窗子,让新鲜的空气进来。他们觉得很奇怪。妻子怎么就不管管丈夫和他们这么抽烟?一个哥们儿问道。

朋友妻微微一笑,说:“我也知道抽烟有害身体健康,但是,如果抽烟能让他快乐,我为什么要阻止?我情愿让我的丈夫能快快乐乐地活到60岁,而不愿意他勉勉强强地活到80岁。毕竟,一个人的快乐不是任何时候或者金钱可以换来的。”

当他们再看到这个朋友的时候,他已经戒烟了。问为什么,他憨笑着说:“她能为我的快乐着想,我也不能让自己提前20年离开她呀。”

没有好工作被家人看不起

行为表现

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都要花不少钱。在高投入之后,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当然都希望有一个好的回报。但不少人在毕业后,工作并不如意,有的甚至成为“家里蹲”。家里有待业青年,家人脸色自然不好看,常常因此而起争端。

生活案例

李某,男,25岁,毕业一段时间,刚刚找到一份会计的工作,由于是新人,所以也很辛苦。因为李某在家里读书是最多的一个,家里的人个个都以为李某从学校出来工作后工资会很高,好像个个都把李某当成是家里赚钱的工具一样,现在李某终于毕业了,好不容易凭自己的能力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但是李某家里人一听到李某的工资只有九百块,每个人都好失望,态度一下变了不少,还对李某说些不好听的话,说什么不上学的人比他挣得都多,这学都白上了……这让李某感觉受了很大的打击。李某感激家人供他上学,但也恨家人供他上学,如果不是这样,家人就不会对他如此冷淡。李某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自己的家人了。

心理诊治

赚钱多少不是靠读书多少来衡量的,有的人小学没毕业却赚了大把钱。现在大学生成千上万,找工作很难,找到如意的工作更难,关键是靠个人的智慧和努力的。赚钱的压力如影随形的跟着现代的男女老少。几乎没有一个活人不曾感叹过压力好大。忙碌是一种压力,无所事事也是一种压力。当你感叹压力大的时候,总会有人劝你,想开点,放松些,钱少赚点不就没事了吗?而正感觉自己被庞大压力镇住的我们都会觉得:他并不了解我,他在说风凉话。这些道理谁不知道?压力是难缠的东西,只是多和少而己。只要活着,就有压力,压力也常使我们陷入两难的困境,所以只要有一口气在,要除去它并不容易。有些人为工作而苦恼,成天说:“压力很大,真想辞职算了。为什么他每天叨念不休,怎么还霸着原来的位子不放呢?他担心的是,辞了职,少了工作压力,却多了经济压力。现在面临的是老板给的业绩压力,回家之后看家人脸色可能更有压力。”

有一句话叫“境由心生”。很多时候,人的痛苦与快乐并不是由客观环境优劣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态、情绪决定的。你看路边的小草,被人踩来踩去,可它还是活下来了,它拼命地站起来,接受大自然给予它的阳光、雨露,所以,它比温室里的花朵更有生命力。

现在出现了不少待业青年,表面上看他们都闲着,也许他们“呆”得心里很“累”。刚面临就业的时候,好像一下子被从学校里甩了出来。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更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在校时,参加社会实践特别是专业实习的机会太少了。毕业实习就是走一个形式,很多同学是找一家单位带个名、盖个章。学校的就业指导无非是把几百人聚到一起,开一个大会,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种种因素导致了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脱节,使得学生虽然达到了毕业的年龄却没有做好就业的准备。

同时也要让父母明白,不要只盯着别人的高薪,要看到别人背后付出的努力和艰辛。能力与学历无关,中国有句俗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当发财致富的机会刚刚出现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立即看清.多数人胆子小,缺乏闯劲和拼劲,等看清楚了时,机会已经过去。该发财的人已经发了财,剩下的人只好望钱兴叹。而最能成为亿万富翁的人,是那些在发财时机根本就没有出现的可能时便开始干的人,这才真的是胆子大。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比的就是速度,步子慢了肯定会落后。改革开放初,国家一再提倡大家“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当时,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听见了这句话,但是只有那些动作快的人捕捉到了商机,成了富豪,他们不一定有学历,但他们有智慧,也肯努力。

想要摆脱不必要的压力,就必须面对现实。只有在实际生活中获得满足感和认同感,才能拾起久违的自信,而自信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的,烦恼缠绕,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

小贴士

能力决定你的薪水

虽说学历多少影响着毕业生刚参加工作时的收入水平,但过了一定时间后,个人能力逐渐显现,能力就成了影响收入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缺乏工作经历,对其个人能力较难判断,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能力高下即能从工作中体现出来,而这直接决定着个人能给公司带来多少效益。

现在大学文凭不再是高薪的通行证,在大学生数量逐年猛增,就业大军汹涌而来的背景下,这句话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来说,似乎显得有些沉重。很多大学生对职场薪水的认识仍然还是停留在过去国家对大学生实行统包统配、“高学历等于高薪”的观念上,这无疑是错误的。

随着用人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也日趋理性,即更注重于个人的实际能力。因为充其量文凭只不过是说明一个人曾经受过的教育程度而已,并不能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对很多招聘单位而言,一个岗位如果本科生能胜任就不一定要用研究生,否则,不但对求职者来说是浪费了资源,而对用人单位则极有可能是得不偿失。如某招聘人员就表示,高学历者往往更容易眼高手低,有野心而没有耐心,最终的结果是双方不欢而散。

实践证明,从基层做起并不会因此而扼杀了自己的才干,恰恰相反,是不少人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因为从基层做起,既是考验一个人的心理素养,也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如在英国读MBA的入学条件就有这样的基本要求:大学本科毕业,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其目的就是强调求学者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时间,才能从“管理”的一个高度到另一个高度的提高,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的纸上谈兵。而实际工作中不少踏实肯干的人最终“从士兵到将军”的经历也是最好的证明。

人才市场的竞争,无非就是知识的竞争。能力才是决定薪水的唯一标准,也应该成为每一个求职者的共识,大可不必对“学历与薪水”两者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而耿耿于怀。

在当前越来越流行岗位测评的年代,公司内部的薪金代表的是所处岗位的重要性以及个人未来发展空间是否广大。薪金应该包括非现金收入,主要有公司培训、休假、社会美誉度等。作为一个职场新人,应该更看重非现金收入部分。很多知名公司招聘时非常看重求职者的经历,有过大公司历练的人素养就会不一样,这给求职增加了获胜的筹码。因此,求职者应做好职业规划,对于第一份工作是要看收入,但更应重视工作中能力是否提高、知识是否增加,这是最宝贵的财富。因为薪水高低最主要的就是看一种稀缺性,看工作的不可替代性。

妻子总拿自己和别人比

行为表现

到了中年时期还处于工薪一族的人,往往要承受许多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领导,唯恐哪个照顾不周到。天天工作累,心也累。面对家人的埋怨只有消极的不理会,时间久了,做什么也提不起劲来,甚至出现一些疾病。

生活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