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人际沟通
6238800000009

第9章 想让别人喜欢你就赞美对方吧(2)

他们又走了很长一段路程,走得人困马乏时,还是没有看到那个部落的影子,但就在他们濒临失望的时候,会看到一个路边小店。有人便会又问店主说:“请问,这里距那个部落还有多远呢?”店主笑眯眯地说:“不远了,再坚持一会儿你们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了。”于是,旅行者们立刻又高高兴兴地往前赶去。

终于在经过一段段丛林小路,以及路边的小店后,旅行者们赶到了那个部落。有的人不禁心生疑惑:不是说只有五英里的路吗,可为什么却走了大半天?其实,他们一直被蒙在鼓里,这段距离远不止五英里,从小城到部落起码有五十英里远。而这一切,只有当旅游者们返程时,路边小店的人才会告诉他们说:“其实,你们最少已走了五十英里远。”

五十英里?想想都叫人发怵!旅行者们知道真相后大吃一惊,觉得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平常,很多人连十英里都走不了,怎么又能够跋涉五十英里远呢?所以,他们宁肯相信这段路程最多只有五英里。

一个七十多岁的法国旅行者在得知自己确实一步一步走了五十多英里远时,他说:“要不是说只有五英里和路边小店里那些距离越来越小的回答,我是不可能走完五十英里的,五十英里,对于我来说,简直是个奇迹了。”

如果诚实地告诉每位旅行者:“这里距那个部落至少有五十英里远。”那么,或许其中有一大半的人都会打退堂鼓。但你告诉他们只有短短的五英里时,他们肯定不会有一个望而却步的,毕竟五英里对于一个旅行者来说,那并不是一个望而生畏的距离。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鼓励,就能催生出奇迹。奇迹者成功的最大秘密是:在崎岖而漫长的道路上,他幸运地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鼓励。

7.只需要一句赞美的话

汪小娥周末和同伴去逛商场,逛到一家鞋店,发现鞋架上各种精致的鞋子很艺术地摆着,红的、紫的、蓝的、黄的,炫人眼目。

汪小娥看中了一双橙色的凉鞋,摸上去质地细腻,鞋跟也不高,汪小娥兴冲冲地取了下来试了一试。感觉十分舒服,于是又低着去试穿营业员小姐拿出的另一只鞋。就在弯腰瞬间,汪小娥脖子上戴的小熊链子亮晶晶地从衣服里滑了出来。

“你的小熊链子真漂亮!”蹲在汪小娥面前的营业员小姐笑着说道。她的眼睛里流露出真诚的喜悦,那是一个女孩对一件精致饰品的不加掩饰的喜欢。汪小娥看着营业员小姐,内心也是一片欢喜,因为自己得到了真诚的赞美。

汪小娥觉得之前单纯的买卖关系忽然就淡了下去,她一改往日要多逛几家店的习惯,很高兴地立马就掏钱买下了这双鞋。整整一下午,汪小娥的心情都好极了,连阳光好像都明媚了许多,好几次汪小娥都不由自主地笑了出来。

陌生人的一句真诚的赞美,居然成就了一个下午的美好。细细想来,岂止是陌生人之间需要发自内心的夸赞呢?我们的亲人、朋友,谁不需要呢?

原美国总统林肯说的好:“人人都喜欢被赞美,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表扬”。一句“真是神童啊!”的赞美,使考试不及格的华罗庚成为杰出的数学家。一句“他读的真好啊!看来他和我们大家一样棒啊。”就使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爱读书了。

当美丽与我们擦肩而过,我们都应该及时地说出那句已经在心里盘桓许久的话——一句真诚赞美的话,你只需要付出一点点,就能给人带去很多很多。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与和谐,有时候只需要一句赞美的话来点缀。

8.贝多芬之吻

李斯特在12岁的时候就展现了他过人的音乐才华,那年他在维也纳举行了一次成功的演奏会。当时音乐大师贝多芬也在台下看李斯特的表演,当演出结束后,贝多芬走上台去,为了祝贺李斯特的成功,贝多芬把他搂在怀里,并在他额头上吻了一下。

要知道这是世界音乐大师的吻,这一吻对于年少的李斯特意义非凡,他像是得到了什么宝贝似的,激动得快要昏过去。这个吻成为李斯特终身都不能忘怀的大师给予他的最高奖励。

后来,李斯特成为了着名的音乐家,他有了自己的学生。难能可贵的是他把“贝多芬之吻”延续了下来,对于那些成绩显着的学生,他总是以贝多芬的方式——吻额头来奖励他们。

李斯特觉得应该继承贝多芬传给自己的东西,把它继续发展下去。于是李斯特把贝多芬的“吻”传给了他的学生,而他的学生又不断地传递下去。

就拿冯·萨尔来说,他就是李斯特名下的一位优秀的学生。一次,上完第一堂课以后,李斯特在他额头上吻了一下说:“好好照料这一吻,它来自贝多芬。”冯·萨尔成年后,也成为了着名的钢琴家,他也有了自己的学生。其中一位叫福尔德斯的学生曾一度对学琴失去信心,但冯·萨尔知道他是位很有才华的学生。

一次,冯·索尔先生要求福尔德斯为他演奏一曲,于是福尔德斯尽全力演奏了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悲怆》和舒曼的《蝴蝶》。

当演奏结束时,冯·索尔先生站起身并在福尔德斯的前额上吻了一下说:“我的孩子,当我在你这么大时成了李斯特的学生。在我的第一课后,李斯特先生吻我的前额说‘好好记住这个吻,这是贝多芬先生听完我的演奏后给我的’,为了把这份神圣的遗产传给后人,我已等了许多年,现在我认为你应该等到它。”

冯·萨尔的吻对福尔德斯产生了巨大影响,后来,他也成为了着名的钢琴演奏家。当福尔德斯年逾古稀的时候,他曾经说:“在我的一生中,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上冯·萨尔的赞扬。这赞扬是来自贝多芬的吻,这吻使我不久我也将把这来自贝多芬的“吻”传递下去。”

这里的“贝多芬之吻”代表了贝多芬的精神,代表了一个老师对他的学生的高度评价和肯定。这一吻是神奇的,能让人奇迹般地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以致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伟大的钢琴演奏家。

9.爱,要说出来

有一个小男孩,他总是遭到父母的批评,比如他的自由散漫,比如他的邋邋遢遢,经常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还有他的成绩总是阴晴不定,有的时候好,有的时候又非常差。好的时候,母亲告诫他别那么容易就满足,不要做一只井底之蛙,要不断地要求自己,再接再厉。差的时候,母亲和父亲就会轮番上阵来批评和要求他。总之,他很少听到过父母的赞赏之词。

母亲的“批评”伴随着他读完了小学和初中,后来到了高中,他开始住校,本以为可以不必再遭受母亲没完没了的批评,但现状依然没有多大的改观。母亲不但一周会打两个电话,而且周末回家的训话,也成为了男孩必修的功课。

这时的男孩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再也不会像小时候那样把满心委屈表现在脸上,而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任由母亲长篇大论。

但一件偶然的事,让他感触良多。一个星期天他回家,母亲正在和一个朋友聊天,谈到了他。他路过客厅的时候悄悄躲起来,想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让他意外的是,母亲竟然满口都是在表扬自己。说自己懂事了,从不给家里添麻烦,还懂得孝顺长辈。小时候从不乱花钱,大人无心放在桌子上的钱,一般的小孩早拿去买零食了,他呢,看也不看。6岁那年,我不开心时,他居然会安慰我。每次考试成绩不好我们骂他之后,他毫无怨言地回到房间认真学习……那整整一个小时的聊天,说的都是表扬他的话。

这些话,母亲从没对当着他的面说过,男孩听到这些,眼泪就那么不自觉地掉下来。那一刹那他仿佛真正长大了,第一次听见母亲由衷的表扬,他的心里升起腾腾的喜悦和自豪。

他也在心里自责,以前还总是抱怨父母不爱自己,对自己除了批评还是批评,可他们的用心我却不懂。但在男孩心里也有一丝小小的遗憾,如果我早一点明白,不更好吗?为什么你们如此爱我,却不让我知道?害我这么久以来对你们都存有误解……

幸福就像是一个玻璃球,玻璃球从天上掉下来,打碎了,碎片散落在每一个人的身旁。于是,周围的人就把碎片捡起来。有的人捡的多一点,有的人捡的少一点,即使是再努力,也没有人可以把全部都捡起来。可是只要你努力,多少会捡回来一些。

对于爱也是这样,要尽可能多的把爱意表达出来,多努力一些,别人就会多感受到一分你给予的爱。

当我们用各种的外衣遮掩着我们的爱时,你是否知道,你可能会被误解你不是在爱?所以,请一定要让人明白你的爱,不管你的爱披着什么样的外衣,戴着什么样的面具。抓紧自己的幸福--爱,要说出来!

10.一条蓝缎带

有个人从他的朋友那儿获得了三条蓝缎带,说是希望他送给那些他感谢的人。他把一条缎带送给了不苟言笑、事事挑剔他的上司,他觉得正是由于上司的严厉,才使他多学到了许多东西,而且他还多给了上司一条缎带,希望他的上司能拿去送给另外一个影响他生命的人。

面对这位员工所送的缎带,上司非常惊讶,因为所有的员工一向对他是敬而远之,可没想到竟然还会有人感谢他严苛的态度,把它当作是正面的影响,这个“礼物”使上司的心顿时柔软起来。上司望着缎带,一个下午都若有所思地坐在办公室里,下班回家后,他把那条缎带给了他正值青少年期的儿子。

想到自己平时忙于公务,没有过多的时间关心儿子,而且对儿子十分严厉,还经常责备他,很少赞赏。于是上司那天就怀着一颗歉疚的心,把缎带给了儿子,同时还对儿子道出了心里话:“我没有做到一个身为父亲的责任,我为我以前的过失道歉。而且,虽然我从未称赞过你,也少有时间与你相处,但我十分爱你我的儿子,也以你为荣,你的存在给了我这个父亲无限的喜悦与骄傲。”

儿子听完父亲的一番话,竟然嚎啕大哭起来。他对父亲说:“我还以为你一点也不在乎我,也不喜欢我,所以我觉得人生一点价值都没有,我恨自己不能讨父亲的欢心,还想着以自杀来结束痛苦的一生……”

这位父亲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自己差点失去了儿子却还毫无察觉。他庆幸自己及时对儿子讲出了心里话,打开了儿子的心结,也救了儿子的一条性命。从此他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调整了生活的重心,重建了亲子关系。就这样,整个家庭因为一条小小的缎带而彻底改观。

小小的蓝缎带是一面生命的旗帜,它让人们将爱说出来,将爱传递下去。它时时提醒拥有它的人去感恩周围的人,道一声赞美和感谢。

11.一朵栀子花

灵曦长得不好看,甚至还有些丑陋——皮肤黝黑,脸庞宽大,一双小眼睛老像睁不开似的。她在班上的成绩也一般,字写得东倒西歪,像被狂风吹过的小草。再加上她寡言少语,更很少参加班里的娱乐活动,所以不管是同学还是老师,都极少关注到她。

她太过平常了,她的位置,被安排在教室最后的那个课桌上,她就像一个隐形人,守着那个位置,仿佛守住一小片天,孤独而萧索,那是一个被大家遗忘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