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待人处世的学问
6264200000006

第6章 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待人处世要懂得赞美别人(2)

阿德姆森从上午10点一刻走进伊斯特曼的办公室,那位工程师曾警告他最多只能留五分钟,但是一个钟点、两个钟点都过去了,他们还在滔滔不绝地谈着。

最后伊斯特曼对阿德姆森说道:“上次我去日本,在那里买了一个能自己回家漆油漆的椅子,在阳台上,日子一久阳光就把漆给晒退了,我才到商店里买了一桶油漆回家,自己动手把椅子上退的漆重新漆上,你想看我自己油漆的成绩吗?好极了,就同我回家去吃中饭吧,我给你看看。”

饭后伊斯特曼把从日本带来的椅子拿给阿德姆森看。那椅子只不过值1.5元美金,而伊斯特曼虽富有千万,却对那椅子异常满意,只因它是他自己油漆的。

凯伯恩剧院的坐椅定货价额共计9万元。你猜会是谁得到了定货的合同——阿德姆森或是别人?

从那时直到伊斯特曼去世,伊斯特曼与阿德姆森还是极关近的朋友。

总而言之,赞美是全世界最有震撼力的营养品。恰到好处的赞美是待人处世的润滑剂。真诚的赞美一个人引以为荣的事情,不仅可以使人更好地与对方相处,而且极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报酬。

3.赞美之辞有如沙漠之泉

没有人是天生的蠢才,也没有人愿意让别人说他是傻瓜,一顶高帽子,尽管他的头不合适,可是和他一样,没有人不愿意戴,也没有人愿意戴上了,又把他摘下来,与人交往或求人办事,不妨先给他一顶高帽子,让他沉浸于喜悦中,帮你把事情办好。因为“高帽子”其实是一种变相的鼓励和赞美,更是待人圆满,处世成功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

当别人处于两难境地的时候,你的一句赞美往往可以为人指点迷津。戴尔·卡耐基是闻名于世的成功学大师,他对推销自己的书就有一套绝妙的方法。

有一天,卡耐基从朋友那儿回来,他边走边思考。这时有一个穿着较为朴素的年轻人朝他走了过来,激动地问:“你是卡耐基先生吗?”卡耐基对年轻人特别是处于贫困之中的年轻人特别有好感,他回答说:“是的!”

原来,这位青年买了本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一书,但他想找卡耐基给他买的那本书上签个名,卡耐基取出笔在他的书上签了个名,于是他突然觉得这又是一个促销活动的好办法。

于是,他和学生们商量了一阵,便开始在纽约市进行卡耐基签名活动,这次活动对于本来就畅销的形势更加锦上添花,竟创下了每周销售五千本的记录,以后两年里,卡耐基的好几本书一直畅销不衰。

他的《人性的弱点》一书风靡全球,拥有五十余种不同文字译本、《读者文摘》加以郑重推荐。他的《影响力的本质》一书被称为“攻无不克、成无不胜”的人际交往中的新武器。

由于卡耐基的才华,他的朋友都很愿意同他在一起,与他交谈不仅可以得到很多的知识还可以得到不少有关于人际交往方面的技巧,也是美国式的为人处世的方圆之道。

有一天,卡耐基应邀到洛厄尔、托马斯家里去作客,对托马斯,卡耐基的评价是:“他在人际关系方面是一位超级大师,他会给你以信心和勇气,你可以轻而易举地发挥你的潜力做出你原本认为做不到的事。”

卡耐基与托马斯夫妇度了一个周末。

那天晚上,他们谈得很投机,他们坐在炉火边,托马斯太太突然建议要打桥牌。

“不,我不会,我对桥牌一点儿也不懂。”卡耐基说:“那游戏要动脑筋,对我来说太艰深了。”

“那有什么关系?”

“我还是看你们打吧。”卡耐基说道。

“戴尔,相信我,一点都不难,对你来说学会它只是小菜一碟,容易极了,就像你写文章一样,一学就会。桥牌只需要记忆和判断,这对你正合适。”

还没等卡耐基回过神来,他就不知不觉地坐在了桥牌桌前。那是他第一次打桥牌,本来他一点信心和心理准备都没有,可是正是托马斯先生的话使他有了信心和勇气。

尽管那次学习打桥牌,卡耐基不熟练,但据他后来说,托马斯先生给他上了人生的重要的一课。

卡耐基说:“这使我想起了伊斯·卡勃特斯,一位超级桥牌大师。他的有关于桥牌方面的书曾被译成各种文字,并畅销了很久,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如果不是一个青年女子,也许他走不上桥牌运动这条路。

“1923年末他在美国时,只身孤影,身上的钱也不多了,他想在美国找个工作,可是找来找去都没找到,后来终于经好心人介绍,他有了个勉强能谋生的工作。

“卡勃特斯会打一点桥牌,可技术差劲得很。他根本就记不住牌,常常把打出去的牌拿来翻看,所以没有人愿意跟他玩。

“后来一件事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遇到了一位漂亮的桥牌女教师,她叫约瑟芬·狄丝。这位女教师教卡勃特斯打桥牌时发现他虽然牌技平平,但是分析能力很强,对自己手里的牌总能做出比较准确的分析,狄丝认为这点素质很重要。

“于是狄丝就试图说服他,她说:“卡勃特斯,告诉你吧,你是桥牌界天才。”卡勃特斯说什么也不相信:“你说的是我吗?”狄丝就把她的发现告诉了卡勃特斯。

“在以后的时间里,狄丝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鼓励他,他的一点点进步都被她称赞一番。

“后来,卡勃特斯也逐渐地相信自己是个天才了,他的牌越打越好,后来果真成为了桥牌界的顶尖高手。

“经过长期的接触,卡勃特斯最后爱上了狄丝,并与她结了婚。”

卡耐基在这件事上很受启发,他的《人性的弱点》一书将近尾声的时候,他又加了一节叫做“‘高帽子’的妙用”。

卡耐基在这本书里对“鼓励”一词作了心理上的分析:

鼓励与其说是一种与人相处的方法,还不如说是一种心理上的暗示手段。人在潜意识和意识层面上有很多的困惑,由于长期得不到解决,所以就积压了下来。就会产生对自己的疑问,比如“我能行吗?”或“我应该做吗?”抑或“客观条件允许吗?”之类自己解答不了或急待选择的事情。

这种两难或三难选择会让自己拿不定主意。

而在这个时候,往往是外界的因素更能起作用,一个暗示或一个建议都可能叫你放弃徘徊,去按照别人告诉你的去做。

心理医生为病人治疗就用这个方法,对某个问题你在观念中固执己见,而心理医生又认为这些问题对你的心理健康不利,他会首先提出问题将你拖进疑惑的境地里去,然后用暗示的语言来点醒你,使你明了下一步你应该怎么做。

鼓励其实就是一种与此相类似的手段。一些话语比如“你行的,你一定行”、“你是个天才,你是个天分很高的人”、“你是个很美的姑娘”诸如此类的暗示性的语言能使人在举止不定的时候重新获得勇气。

有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在某一所中学里找了一个班,她向班主任说明了这个实验会让他看到一个奇迹,因为他在许多学校,许多人中间都做过此类实验,结果被证明很成功。

他在暗中观察了很长的时间,他发现了班上有一个相貌平平,很不起眼的姑娘,于是他找了一个机会,把全班除那位女生以外所有的学生都召集到了一块,他向他们说了他的打算。

这位心理学家告诉学生们,从今往后,他们所有的学生都要把那位未到场的女生当作全班最漂亮、最迷人、最美的姑娘,三个月后,学生们将会看到人们意想不到的效果,到那时,这个实验就结束了。

于是,从那天起,学生们对那位姑娘的态度变了,再也不是以前冷冰冰的态度了。

那位女生简直受宠若惊,她惊奇地看到男生们把别的相貌姣好的女生撇在一边不理而向她争着大献殷勤,而女生们将带着钦羡的目光经常向她这边望。老师们上课时的对她的态度也变了,每次提问时,总是叫她的名字,当她答对了的时候,便会得到表扬和夸奖。

这位姑娘就像坠入梦境中一样,她不明白自己这几天何以由一个灰姑娘一下子变成了众人心目中的白雪公主。

一个星期过去了,人们仍象众星捧月一样地对待她。于是她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了,她的眉头舒展了,她的胸脯挺起来了,由于笑声经常陪伴着她,她的心情也渐渐地开朗,愉快了起来,经常与同学们在一起尽情地玩乐。

两个月过去了,全班同学都惊奇地发现她与以前大不相同了,虽然容貌上不能算是美丽绝伦,但也楚楚动人,并且微笑常挂在嘴边,有的同学说那很象蒙娜丽莎的微笑。

后来,班上选班花,大家一致投票选那个姑娘,也许开始实验时,大家是在逢场作戏,可是到了后来,人们都是诚心实意的了。

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一书对鼓励所做的心理学上的分析很精彩,它说明了赞美、鼓励,也就是“高帽子”的力量。

那么就多鼓励别人吧,让人明白,其实事情是很容易做的。让别人知道你对他处理某事有信心。知道他有潜力,知道他会出色地完成任务。

当他出色的完成某件事或在某方面取得成功之后,你可能就成了他第一个要感谢的人,你仅仅通过“鼓励别人”,这一笔微小的“投资”却能得到非常大的“利润”。

4.适时的赞美可以拉近距离

在待人处世时,适当地赞美对方,总是能够创造出一种热情友好、积极肯定的交往气氛。这是因为:

(1)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赞许,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需要。

人们正是在别人的赞美声中认识自己的存在价值,获得非常重要的社会满足感。人在婴儿时期,就从父母的点头、微笑、拍手、抚摸等赞美性的动作中获得满足。成人以后,更多的是在别人、在社会舆论的赞许声中获得强烈的成就感。在社会心理学上,这就称为“社会赞许动机”。应该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长处,这些优点和长处正是个人存在价值的生动体现。人们一般都希望他人能看到和肯定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肯定自己的价值。因此,诚恳的赞美之声,总是能够赢得对方的欢心,同时也为自己打开局面创造了良好的气氛。

(2)赞美能促使对方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有利于相互交往向积极肯定的方向发展。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过:“你想要人家有怎么样的优点,那你就怎么样去赞美他吧。”这话很有道理。因为,在人和人的交往中,适当的赞美能束缚对方的缺点,引其向善。比如,对方本来具有优柔寡断的缺点,若听你称赞他很果断,那么他就可能鼓足勇气向自己的缺点挑战,努力朝你赞许的方向去努力。因为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你赞扬声的激励。

(3)适当的赞美对方,能够很自然地赢得对方同样友好的回报。

根据行为科学的理论,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大部分取决于你对他们的态度。有的人总是抱怨别人不热情、不友好。其实总该反省一下自己。打个不完全贴切的比方:面对镜子,如果镜子中的形象令你不悦,那原因最好从自己的脸上去找。一个热情友好的赞许,总能换取对方同样的态度,从而为相互沟通开绿灯。

可见,赞美对方的宗旨是尊重对方、鼓励对方,以及创造友好的交往气氛。因此应该真心实意,诚恳坦白,措辞适当。如果因为有求于人才表示赞许,会令对方感到你动机不良。所以,当你不需求对方什么的时候,表示赞许才显出诚意和可信。对别人的赞许也不必过于频繁;过于频繁就失去了鼓励的意义,并显得滑头、俗气,反遭轻视。赞美的话语不宜过分,言过其实的恭维话就成了“拍马屁”,只会被人耻笑。这都是说明赞美他人须掌握一定的“度”。

不管怎样,人总是喜欢被人赞美的。有时,即使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便是人性的弱点。也就是说,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夸赞,绝不会觉得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适时的赞美,博得他人好感、获得他人赞同的同时,也无形当中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5.寓赞美于嬉笑中

说实在的,当我们在赞扬一个人的时候,最担心的是对方的反应,因此,内心里难免有那么一点儿的不自在。如果漫不经心的去称赞人,很可能招来“哼!这个马屁精”之灾。

假如身边再有他人在的话,就更叫人感觉到难为情了,实在不敢大大方方的去称赞一个人。

然而话又说回来了,顾虑太多实就显得你太唯唯诺诺了。逢到必要的场合,你是应该大声而堂堂正正的去赞扬对方的成就、长处以及善行的。

只是不宜盲目的去赞扬人,不然,你就会看起来像一个十足的马屁精了。要赞扬一个人时,必须一本正经,打从心里头,抱持着信念的形态去赞扬。

当你对别人亲切,或者做了一桩小善事,而别人对你说出一些感谢话时,你总是会感到难为情,不过,既然是一位男士,你就必须忍受着尴尬之情,接受下来。

尤其是照顾老太婆之时,老人家总喜欢在众人面前,不断夸奖你,并不停的道谢。说实在的,这是叫人不敢领教的一件事。但是,你仍然要耐心的承受。

当你亲切的为别人做了一些事,而对他说“这件小事不值得挂齿”时,乍听之下,似乎是表示你的谦虚,然而进一步分析的话,可说是一种不逊之语。还是堂堂正正的接受对方的谢意,比较富有男人味。

英语有一句“谢谢您,对我说谢谢。”(Thankyouforthankingme.)这一句包含有“你高兴我为你做事,我也感觉到高兴”之意。因此,我奉劝大家多利用。

当别人对你说谢谢,而你绷着一张脸时,你势将给予对方“这样已经行了吧!”的印象,而使受惠者看到了你人格的局限。

如果你对别人施惠,而对方向你道谢的话,你不妨巧妙的如此回答:

“那么——今后你可以多多的依赖我。”

这么一说,不但能够表示出你的宽怀大量,而且,你也会感觉到非常的愉快。

当一位少女的纤纤玉手差点就被车门夹住的时候,一个青年快速如电的把门支撑住,使该少女的玉手得以伸出来。到她说谢谢时,他怜情万分的抚摸着她的手,然后,得意非凡的说:

“——哇!我占到便宜了!”

某一位男士丢了钱包,感觉到动弹不得之时,一个青年给了他二三十元买车票,及时救了燃眉之急。当对方频频地道谢之时,该青年以绝伦的口吻说:

“哪里,这不算是大不了的一件事。只要我回到了家里,要多少就有多少。瞧!我家在开银行呢!”

一个少女没有书写用具而感觉到尴尬之时,一个青年竟给了她一支圆珠笔。她用罢,刚欲谢并还笔之时,他如此的说:

“噢!不必物归原主了,你留着使用吧!——如果我再给你一支的话,你会说出更悦耳的莺声燕语吧?”

(就这样,他俩走进了一家吃茶店。)

一个接受道谢的男子向对方说:

“说谢倒不必,不过下次再生气的话,千万不要乱骂一通了……”

又如,阁下喜欢装腔作势的话,不妨照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李尔王那样大声疾呼的说——

“风啊!你吹吧!你尽情的刮吧!反正你是不会比不知恩情的人,更为不亲切的……”

一名等待看精神病医生的病人,感激涕零的对该医生说:“大夫,您真是一位再世华陀,我看过的所有医生中,没有一位比您更棒的”。听了这一句赞颂的话,该精神科医生堆满了满脸笑容说:“真谢谢您的夸奖。不过,请你告诉我理由好吗?”

这么一来,精神病患者自以为“是”的说:

“您跟其他的大夫不一样,倒是跟我不分轩轾,好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