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排毒护体养生
6264600000011

第11章 体质排毒法(2)

肥胖的原因有很多,临床上常见的有:多食、暴饮、胃肠吸收功能过高,营养补充过剩易导致快速发胖,又因常喝酒、过度劳累、工作压力过大或忍尿过度,而导致肾虚,发生水肿,进而导致肥胖。

那么,为什么肾虚会导致肥胖呢?中医认为,肥胖症属痰湿范畴,脂肪堆积在体内。所以减肥主要是祛痰化湿。

那么,如何祛痰化湿呢?我们先来说一下祛痰。这里的痰,并非指我们平常咳出来的“痰”,它是人体津液在体内异常积留所产生的一种病理性的产物。痰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痰的根最主要在脾上,因为脾主运化水湿之气,脾不运化水湿,湿积留成痰,故脾是生痰之源。

祛痰并不难,承山穴屡试不爽。承山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上,祛湿相当不错。为什么要找膀胱经上的穴位,因为膀胱是一个排泄的通道,水湿与膀胱不排泄有关。承山穴在小腿后面正中,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每天按压此穴1-3分钟,用力以有轻微疼痛感为佳。此外,如果你感到自己喉咙部有痰,但怎么也咳不出,特别不舒服时,只要按承山穴3-5分钟,很快痰就能咳出。无论是肥胖者,还是痰湿症状的其他患者,每天坚持按效果显着。

问:我的小腿经常抽筋,请问按什么穴位好呢?

答:小腿抽筋一般都因受凉引起,所以需要做好腿部保暖,抽筋时按压承山穴两分钟很有效。

【丰隆穴是祛痰湿、治胃胀大穴】

丰隆,象声词,为轰隆之假借词。本穴主要为条口穴、上巨虚穴、下巨虚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化雨而降,且降雨量大,如雷雨之轰隆有声,故名。其实,在古代,雷神就被称为丰隆。屈原在《离骚》中就曾写道:“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文中的“丰隆”便是指雷神。

中医经络学指出,丰隆穴的功效甚广,可以治疗头晕、眩晕、咳嗽多痰、胃胀,还可以减肥,消除啤酒肚。不过,在众多功效中,最为大众认知的功效当属祛痰和减肥。

这里所说的“痰”并非指我们通常所说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通常来说,脂肪肝、高血脂以及啤酒肚等,都与痰湿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通常来说,痰都跟气有关,气郁则生痰。脾胃运化功能不足,气化不足,水湿内停,则体内易生痰。

丰隆穴是脾经和胃经的络穴,刺激它,就好像春雷响起,促使气往上走,就可以行气化瘀,祛除痰湿。痰湿一去,啤酒肚自然也就消除了。刺激丰隆穴以按压为主,时间以1-3分钟为宜。

此外,揉、搓丰隆穴还可以消除胃胀感,增加食欲。生活中,有些人长时间以来感觉胃胀,食欲不佳,一般情况下不吃早餐,特别是饭后总感觉胃部不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胃部功能失调、消化力低下所致。而丰隆穴具有很好的治疗慢性胃肠病、调理胃脏的功能。因此刺激丰隆穴,可以起到消除胃胀、增加食欲的效果。那么,怎么按摩呢?

很简单,用大拇指以点按式按丰隆穴3分钟,然后沿顺时针揉丰隆穴10分钟,后用大拇指沿丰隆穴向下单方向搓(即只能是由丰隆穴向上,而不能是由丰隆穴向下然后由下到上这样地来回搓)10分钟即可。

问:我发现自己的丰隆穴旁边的肌肉丰满隆起,这是为什么?

答:这说明脾胃痰湿之气过盛。只要按下丰隆,那么,痰湿之气就有轰隆打雷下雨之势,将脾胃上的浊湿之毒排除,长期按丰隆穴还能消除女性阴部的细菌。

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判断】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面垢油光,口苦。

形体:中等或偏瘦。

常见表现:身重困倦、大便黏滞、小便短黄,男性阴囊潮湿,女性白带多。

皮肤:油垢油光,易生痤疮。

性格:心烦急躁。

【吃薏米、红小豆,夏天再热都不怕】

油垢油光、易生痤疮、心烦急躁、身重困倦,大便黏滞,小便短黄,男性阴囊潮湿,女性白带增多,这是典型的湿热体质。

湿热之毒聚积体内无法排出,是形成温热体质的重要原因。

在饮食上适当吃一些健脾、清热祛湿的食物,如黄瓜、苦瓜、红小豆、绿豆、鲤鱼、金针菜、莴苣、薏米、扁豆、冬瓜等。少吃羊肉、韭菜、生姜、辣椒、胡椒、花椒等甘温滋腻之品,像火锅、烹炸、烧烤等易生热的食物也要少吃。

“薏米红豆汤”,是湿热体质者首选的食疗方。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米”,《神农本草经》

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是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此外,常食薏米还能美容,皮肤会变得有光泽、细腻,对粉刺、雀斑、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以及脱屑、痤疮、皲裂、皮肤粗糙等都有良好的疗效。本品见效较慢,宜多服久服。但脾虚无湿、大便燥结及孕妇应慎服。

红小豆,在中药里被称作“赤小豆”,它的利水、消肿、健脾胃功效也很明显,特别是消肿,可以说适宜任何水肿患者食用。此外,红小豆色红入心,是养心的佳品。但尿多者应忌食。

具体做法:薏米30克,红小豆15克。把薏米洗净浸泡20分钟,把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用猛火煮沸,改小火煮至薏米熟烂即可。酌加冰糖,早晚分服,连续7天。

此外,居室环境宜干燥,通风。保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不劳累。可以选择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运动。

问:煮薏米红豆粥时,我想加些大米可以吗?

答:不可以。薏米、红小豆都是祛湿的,而大米是湿性的,放一起煮就无法起到祛湿效果,所有的红小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如果你精神不好,那就薏米、红小豆加桂圆;失眠,脸上起红疹、痘痘,则用薏米、红小豆加百合、莲子;脚气可以用薏米、红小豆加黄豆。咳嗽则可用薏米、红豆加梨。

【“土茯苓草龟汤”,痘派一族的福音】

脸上长痘痘你会想到什么原因呢?原因一:上火;原因二:吃了热性食物;原因三:压力大导致内分泌失调。但如果上面的三个原因都不是,就应考虑一下自己的体质。

从中医角度来说,爱长痘痘的人多是湿热体质,特别是脾胃湿热过盛。脾原本是排水湿之毒的,若脾失健运“水湿内停”亦会招来外湿,外湿也会阻碍脾胃功能使湿从内生,久湿就会生热。脾胃湿热犯肺,肺主皮毛,所以脸上就会长痘痘。

湿热体质的人鼻尖总是油光发亮,粉刺多长脸上,皮肤容易瘙痒,还常会有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女性常带下色黄,男性阴囊则总是潮湿多汗,脾气比较急躁。

每天晚上喝一次“土茯苓草龟汤”。土茯苓有清热、祛湿、解毒的功效。草龟一直是百姓公认的解毒良品。

具体做法:草龟100克,猪肉40克,新鲜土茯苓50克,红枣3颗。将草龟、猪肉、土茯苓、红枣一起熬3-4小时即可。每晚服一次,此量为一剂量,一次可服完。这款药膳清热祛湿及解毒功效相当好。但此方日常怕冷者忌食。

此外,生活起居要注意,避免在湿热的环境久待,不能穿湿衣服。饮食上应该以清热利湿为主,吃些性平和的食物,如鲫鱼、乌骨鸡、鹅肉、鸽肉、冬瓜、丝瓜、白菜、芹菜、圆白菜、莲藕、胡萝卜、菠菜、黑木耳、山楂、南瓜子、花生、黑芝麻等。

忌用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葱、大蒜等;狗肉、鹿肉、牛肉、羊肉、酒等温热食品和饮品宜少食和少饮。

问:夏季雨天增多,请问吃什么能祛湿热呢?

答:祛湿热的食品有花生油、菜子油和粟米油,这些不容易惹出湿热问题。适合雷雨季节祛湿热的食品有南瓜、茯苓、荠菜、金针菜、莴苣、冬瓜、鲫鱼、红小豆、薏米、玉米等。少吃油条、炸鸡翅、烧鸭、烧鹅、辣椒、芥末、胡椒、牛肉、羊肉、狗肉等可能助湿热的食物。

【急性湿疹,祛湿排毒一治就好】

湿有内湿、外湿两种。若因脾胃功能不佳,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吸收,使湿浊之气滞存体内,引发肺热,而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的浊气不能及时排出,会通过大肠排泄,肺功能弱了,体内毒素便会在大肠经瘀积,所以出现了湿疹的一些症状。

有一味“加味大承汤”,适用于急性湿疹,肠胃湿热兼感外邪证。再加上按揉曲池穴。曲池归手阳明大肠经,主治热症。肺与大肠相表里,按大肠经上的穴位,就能补充肺经气血,增强肺经功效。

加味大承汤的具体做法是:取大黄、芒硝、枳实、厚朴、蝉蜕、赤芍、桃仁各9克,金银花15克,麻黄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3剂后改为隔日一剂,10天为一疗程,间隔5天后行第二疗程。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发物。

具体穴位按摩方法是:用拇指或者是中指指端来按揉曲池穴(位于屈肘成直角,在肘弯横纹尽头处),每次1-3分钟,每日按摩1-2次。

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判断】

总体特征:血行不畅。

形体:肥瘦均见。

常见表现:易出现色斑。

皮肤:灰暗没有光泽,肤质粗糙,有皮屑,干燥,甚者如鱼鳞。

性格:易烦、健忘。

【血瘀之毒,重在养肝】

上面我们已经介绍血瘀体质之人的特征,由此可见血瘀体质对人的寿命、健康、美容都有很大的影响,是一种足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体质。

中医认为,血瘀体质的人重在养肝。因为肝藏血,主疏泄,肝气足,气血通则不瘀。《张氏医通》言:“诸病虽多湿热,然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一旦肝受到邪毒侵犯,致使气机拂郁,营卫不和,瘀血内生。把肝脏疏理好就能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血通畅,瘀者得疏,滞者得行,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糯米甜醋炖猪脚”有益气活血通络的功效,特别适合血瘀体质的人食用。

具体做法:把猪脚洗干净,斩块,先用开水焯烫一下去血水。锅中放糯米甜醋半瓶,去皮生姜若干块(不要切片)、去皮熟鸡蛋若干个、猪脚,然后加入清水,放在火上炖上三四个小时。每天可以吃l-2小碗,喝醋吃猪脚、鸡蛋。

另外,日常还可以吃活血化瘀的食物,如山楂。如果瘀血体质者伴有肥胖症或慢性心脑血管疾病,那就更应该吃一些山楂。但胃酸过多、消化性溃疡和龋齿患者不能服。服用滋补药品,如人参等,忌食山楂。脾胃虚弱、气虚便溏者禁食。空腹、大病初愈者不能食。

问:血瘀体质的人能喝酒吗?

答:可以,但一定要少喝,酒虽然能活血,但多喝伤肝。可以少量饮用红葡萄酒、糯米甜酒,既可活血化瘀,对肝脏又构不成威胁,尤其适合女性。

【怒伤肝促生血瘀体质】

怒与五脏中肝对应,怒伤肝,不发怒就等于是养肝。养好肝,肝就能像一个称职的警察一样,把体内的交通管理得有条不紊,四通八达。这时我们才能“周身通泰“能吃能拉,不胀不闷,肢体灵活,情绪轻松,月经按时。

肝藏血,如果一个人经常地发怒、抑郁、压抑、有志难伸,那必然会引起肝气郁结。气结血不行,慢慢就会形成血瘀体质。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肝这个疏泄之官,正常的疏通,肝气又十分充足,我们体内血脉畅通,怎么可能会出现血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