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富爸爸财商培养—基金基础知识
6268600000016

第16章 基金投资常见的误区(2)

投资基金似乎是比较懒的做法,因为基金由专家进行操作,相当于代替自己在资本市场投资。但投资基金的懒人请注意,懒人理财的含义极其丰富,要有懒的理念,却要避免懒的行为。所以要尽力避开以下四个误区。

误区一:不用比较

懒人们大多认为,面对市场上的各类名目繁多的基金,只要听听朋友的意见,看看近期的介绍,大致了解一下行情,就能进行基金投资了。

改善方法:必须做好关键性选择。须事先对基金公司背景、过往业绩、产品类型、操作便捷等方面做好比较。最后选择一个优秀的基金公司,并保持对其产品充分信任,这样懒人们就可以在今后的理财中减少同类产品的比较,加速懒惰的进度。

误区二:无需计划

有人认为,选好了基金公司,只要将钱全部购买其基金产品就行了,也不去理会这些产品的优缺点。这种没有计划的理财方法,只能让自己的资金处于无序的状态。

改善方法:制订一个理财规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未来预期收益,来购买理财产品,并做到长期、短期相辅相成,才能做到懒而不盲目。

误区三:无需变动

懒人们不喜欢经常关注和变动其基金账户。但是,理财正是需要其不断变动配置来达到最优组合。

改善方法:懒人们应该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最大便捷的基金投资的操作工具,能在轻松的环境中时刻加强对基金产品的监控。

误区四:无视小支出

很多人认为对于日常的小开销无须多加控制。这正犯了另一个错误:小钱的过度支出往往是理财的盲区。

改善方式:用货币基金赚取小钱。货币基金申购赎回免费,流动性仅次于活期储蓄,收益率却高于税后1年定存利率。有了闲置的小笔金额,就买入货币基金,虽然赚的是小钱,但毕竟可以积少成多。

(第六节) 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四不该”

一、不该盲目听信银行员工

如今各银行都在打“为客户理财”的牌子,但实际上很多都是为了推销产品和完成存款任务。为达到这两个目的,有的银行员工会隐瞒一些基金产品的实际情况甚至有意误导客户。这就要求广大投资者掌握一些开放式基金的投资常识。货币市场基金属于开放式基金的一种,投资者可以关注银行、基金公司在各大报刊上发布的销售公告和消息,或采用登录银行网站、拨打服务电话等形式进行了解。另外,由于各货币市场基金由不同的银行发售,各家银行肯定都说自己发售的基金好。这就更是要求投资者掌握各基金的大体收益情况,做到货比三家,优中选优。

二、不该只认新货币市场基金

货币市场基金和其他开放式基金一样,投资者可以在发行时认购,也可以在开放之后进行申购。货币市场基金没有“基金净值”,只有“7日年收益率”,并且申购费率和认购费率无差别(均免),购买和赎回也不收手续费,在价格和手续费上新基金和老基金是一样的。不过,购买新基金有一个认购期,收益是按活期存款计算的,这样就不如买老基金合算了。另外,新基金没有经过市场检验,收益情况还是个未知数,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买业绩好的老货币市场基金更令人放心。

三.不该把它当成长期投资工具

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是投资央行票据、记账式国债、金融债、协议存款等稳健型金融产品,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像股票型基金那样会有“暴利”收益。货币市场基金投资者主要是看中它的流动性,而不是它的收益。但有的投资者却只看中收益,忽略了流动性优势,把货币市场基金当成了长期的理财工具。当前,人民币理财等高收益理财产品越来越多。这些产品可以说比货币市场基金更稳妥,收益也更高。所以,有长期投资意向的投资者,不应只认货币市场基金一条路,在保持稳健的前提下,应积极选择收益更高的理财方式。

四不该只认到网点购买

许多人认为只有到银行网点才能办理货币市场基金的开户、认购、申购、赎回等手续。其实现在金融服务不断完善,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推出了网上基金业务,只要开通网上银行,坐在家里便可以自助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其操作程序非常简单,登录网上银行后,点击“网上证券”下的“网上基金”,然后就可以即时办理基金公司TA账户和交易账户的开户以及认购、申购、赎回、销户、资金划转等业务。其特点是可以随时购买,这比传统的零存整取合算多了。网上购买基金省却了到银行排队的麻烦,在网上自助开立各大基金公司的TA账户均是免费的。网上买基金可谓多快好省。

(第七节) 基金持有人莫陷赎回误区统计显示,从2005年12月6日到2006年1月25日,股票型基金净值增长率平均达到了13.22%,最高的甚至超过了20%,但巨大的赎回压力也接踵而来。为了应对巨额赎回,基金公司不得不抛售手中的股票,取得现金而应对持有人赎回的压力。因为赎回原因,有的基金规模甚至已经跌破2亿的设立下限。中国基金业“业绩越好赎回越多”的怪现象,再一次提醒我们:市场澄清持有人对基金认识的误区已经迫在眉睫了。

误区一:大盘涨基金净值涨就应赎回大盘涨了,手中持有的基金净值也涨了,就应该赎回,这是一些基金持有人的认识误区。虽然“低买高卖”是股市中股票投资者应遵循的赢利原则,许多做股票短线的投资人也是习惯于在上涨趋势良好时便进行抛售。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及时套现,获得既得收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因为股价下跌而带来的风险。但这样的股票操作手法,套用在投资基金身上,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对于投资基金,是一个长期的投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基金的净值,是会随着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它的投资收益,不可能一步到位、立竿见影。

误区之二:别人赎回我的资产会受损失市场的巨额赎回潮,造成了一些持有人的恐慌心理:“别人的都赎回来了,我的那份是不是也应该落袋为安啊?”这种心理左右着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另外还有一些投资者担心,其他投资人的赎回,会导致基金净值的下降,从而使自己的资产遭受损失。

其实,这是对基金认识的一个误区,股票升值,许多投资人选择在高位大量卖出,会导致股票市值的下跌。基金不是股票,其净值并不会因为遭遇巨额赎回而下降,惟一影响其净值的是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即使基金规模跌破2亿元的设立下限,但只要其投资组合是赢利的,其净值依然在面值以上。

误区之三:基金也能做波段操作

波段操作,是一些短线客常用的股票操作手法,但此方法并不适合于基金。基金投资专家注重的是价值分析与基本面的研究,由于各路基金,都有各自不同的投资规划和投资组合,而且由于价值投资为主导思想,致使基金投资不可能马上见效,即使在面值之下徘徊也是正常的。因此,只要宏观经济是向好的,基金收益率就会呈现一个增长的趋势,这是不容置疑的。

另外,基金的持有人,其实也无法选择做波段操作的。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判断所谓基金的“高位”和“低位”,也就没有办法在“低点”买进和在“高点”卖出。

误区之四:分红后投资人收益会减少分红后,基金净值会有一个突然下落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基金投资人的收益会减少了。分红使得基金的净值下降,但是基金的累计净值依然是不变的,投资人的实际收益也是不变的。

实践证明,大部分投资者都是在赎回后,都会以更高的价格再赎回来,并且还要搭上一定的费用。根据规定,基金申购的赎回都是要交纳一定费用的,申购费率为0.25~0.5%,一个来回,1.5%~2%的收益率化为乌有。

投资于基金,除了应对基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之外,频繁地申购和赎回基金份额,对投资者来说,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因为你既然选择了基金这种理财方式,你就应该充分信任为你理财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