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会说话巧办事的好孩子
6277200000012

第12章 孩子的沟通能力是办事的高速路(3)

苏琴高兴地说:“今天上绘画课,我和几个同学画得比较快,老师让我们离开座位看看其他同学的画,于是我们在班里转了一圈。当老师让我们评价一下同学们的画时,有个同学说:‘老师,他们画得很糟糕,我的画比他们的好看多了。’而我是这样说的:‘老师,很多同学的画都不错,都比我的好,特别是陈玲的画,我觉得是最好看的。’这时老师高兴地表扬了大家,点名表扬陈琳,还表扬了我。我发现大家都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好开心。”

懂得真诚地赞美、表扬别人的孩子一定会给人留下好感。可是现在很多孩子经常是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找不到自己的缺点,当老师表扬同学时,他们会露出不屑的神态:“这有什么稀奇?我比他好!”“这有什么吗?我才不稀罕呢!”这种想法、这种做法严重地阻碍孩子的进步,使孩子得不到好的人缘。因为谁都不愿意和一个自高自大的、目中无人的孩子做朋友。

父母应该及时地帮助孩子改掉这种不好的习气,教孩子学会对别人多一点赏识、赞美和表扬,这样既可以给别人动力和喜悦,也可以让孩子谦虚、谨慎进步更快一点,更重要的是这样做会受到别人欢迎,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也容易获得别人的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鼓励孩子找到赞美、表扬别人的理由,不失时机地赞美、表扬身边的人,例如,让孩子对奶奶说:“奶奶做饭多累呀,我亲亲奶奶!”对邻居家的大姐姐说:“大姐姐的裙子真漂亮!”这样孩子就会获得别人的喜爱。

有一次,上四年级的刘萍和父母到叔叔家做客,婶婶烧了一桌菜,但是很难吃。刘萍的父母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好,婶婶也觉得不好意思,满脸尴尬,坐立不安。这时,刘萍乖巧地说:“婶婶烧的菜味道很特别,我有个同学就爱吃特别味道的东西,下次请他来您家吃饭好吗?”饭桌上尴尬的气氛立刻消失了。

让孩子学会真诚地赞美、表扬对方,就是让孩子学会一种为人处世的艺术。孩子在赞美、表扬别人时,也会反省自己,从而虚心地向别人学习。学会真诚地赞美和表扬,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工作都是有益处的。赞美和表扬了别人,别人也会适时地回报,这会使孩子生活愉快、学习顺利、人际关系融洽。

想让孩子学会真诚地赞美、表扬别人,家长首先要学会赞美、表扬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在父母的赞美、表扬声中感受到了前进的动力和内心的甜蜜,同时教孩子学会赞美别人、表扬别人获得别人好感的方法。

第一、表扬应针对事,而不应针对人。

赞美、表扬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明白他的哪些行为是好的,激励孩子的好行为。所以,赞扬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针对孩子做某一件事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效果。如当孩子把自己的被子整理好了,父母可以赞扬孩子:“你真能干,可以自己整理被子了。”这样孩子就会明白这种行为是好的,以后还要继续这样做。

第二、表扬要及时。

及时地赞美如生病时及时服药一样,都要及时,才会对孩子产生更大的作用。只要发现孩子有好的行为,就应及时表扬,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父母也要教孩子及时地赞美、表扬别人,让孩子知道及时地赞美、表扬才会有效果。

第三、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

在生活中,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可以巩固孩子的好行为。家长可以这样教孩子:“当你看到同学、朋友有进步的时候,你要真诚地赞美他们、表扬他们。”

通过以上几点,家长既可以让孩子在赞美、表扬中获得进步,也能让孩子学会恰当地赞美、表扬别人,让孩子在赞美、表扬他人的同时获得他人的友好相待,从而获得好人缘。

10、教孩子学会倾听别人谈话

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表达能力上,还需要有善于倾听的意识和能力。倾听别人谈话是一种礼貌,是一种能力,是尊重别人的表现。不懂得倾听,只知道滔滔不绝地讲话的孩子,是难以赢得别人的好感的。因此,父母应该教孩子适时地闭上嘴巴,学会沉默,学会倾听。

有位顾客在一家商店购买了一套礼服,由于掉颜色的问题,要求退货。售货员一听要退货,便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说不能退货。顾客很生气,便和售货员争执起来。商店经理听到争吵声,连忙赶过去。

这位商店经理有5年的销售工作经验,非常懂得顾客心理。经理赶到顾客面前后,先是微笑和诚恳地静静地听顾客的抱怨和发泄;等顾客说完,才让售货员说话。当彻底了解清楚争吵的缘由后,经理真诚地对顾客说:“真是万分的抱歉,我们不知道这种礼服会掉颜色。现在怎么处理,本店完全听从您的意见。”

顾客说:“那么,你知道有什么法子可以防止礼服掉颜色吗?”于是经理告诉了顾客一个防掉色的方法。

之后,经理微笑着说:“能否请您试穿一周,然后再作决定?如果到时候您还不满意,那么我们无条件给您退货。好吗?”

原本已经被售货员气得发怒的顾客恢复了平静,态度温和地走了。结果,顾客穿了一周后,礼服果然没有再掉颜色。

其实,并不是每个场合都需要好口才的,仔细地倾听对方的谈话,是尊重对方的表现。在倾听中,说者的自尊得到了满足,对听者就会产生一个感情上的飞跃,认为听者能理解自己,并为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而感到欣慰。如此,彼此心灵间的交流就使得双方的感情距离缩短了。

这个事例对父母教育孩子也有启发意义。如果一个孩子不懂得倾听,不懂得沉默,而喜欢争辩,那么即使他的口才再好,也不可能赢得别人的好感。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孩子确实口齿伶俐,但是因为不能倾听别人谈话而不受人欢迎。

陈家兴是个活泼开朗、能说会道的孩子。在课堂上,他总是积极地抢答,老师都夸他聪明。但是后来大家发现,如果老师没有叫他发言,他就垂头丧气,甚至小声地发牢骚;而当其他的同学发言正确的时候,他便露出不屑的神情;当其他同学回答错误的时候,他便洋洋得意,还嘲笑别人,没有丝毫虚心倾听的态度。老师为此批评他,但是过一段时间,他又忘记了倾听。

在课下,在与同学的相处中,陈家兴喜欢发号施令,做游戏的时候,总是抢着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在别的同学发表意见的时候,他总是不正眼看人,对方一说完,他马上找出一堆理由将其否定。因此,陈家兴虽然成绩好、口才棒,但还是不受同学们欢迎。

说话是双方交流,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当别人表达想法的时候,听者就要“闭上嘴巴”,选择沉默,选择倾听。如果孩子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就难以受人欢迎。

在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之前,要让孩子懂得倾听的重要性。可以给孩子讲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孩子问爸爸:“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两只手,却只有一张嘴巴呢?”爸爸告诉他:“这是让人多看、多听、多做、少说话呀!”

父母要告诉孩子,倾听别人的时候不要有意地去找别人的漏洞;要心平气和、面带微笑地正视对方,一边倾听,一边作出回应,这样才能让别人说得愉快。安静、专心地倾听别人的说话,还有利于加深对讲话者的观点和思想的理解。

11、教孩子听话不要只听一半

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往往是在说话与听话之间两耳的距离。平日里,父母不妨提醒孩子:“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你真的听得懂了对方所表达的意思吗?如果没有听懂,那就耐心地听别人把话讲完。听话不要只听一半,也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掺和到别人所说的话里面。”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访问一位小朋友。

林克莱特问小朋友:“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

小朋友想了想说:“嗯……我要当飞机驾驶员!”

林克莱特紧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驾驶的飞机正飞在太平洋上空,可这时所有的发动机都熄火了,你该怎么办?”

小朋友皱着眉头很认真地想了一会儿,然后回答道:“我会先告诉飞机上所有的人都绑好安全带,然后我系上降落伞跳出去。”

听到这里,在场所有的观众都笑得东倒西歪。

林克莱特注视着这个孩子,不料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于是问孩子:“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小孩两眼泪汪汪地说:“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很明显,故事中的很多观众都误解了孩子的意思,他们错误地认为孩子是一个临阵脱逃、贪生怕死的逃兵,但事实上孩子不是这样想的。观众产生误解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听孩子讲完最后一句话。可见,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听众,不轻易地误解别人,那就应该教育孩子学会听别人把话说完,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别人的意思。

其实,听话只听一半不仅容易误解别人,还容易让自己惹上麻烦。父母应该给孩子讲讲生活中的事例,让孩子从中懂得完整地听别人说话的重要性。

母亲刘彤给儿子讲述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她说:“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在马路上挥手拦住了一辆出租车。一路上,我没和司机说话,车内蛮安静的。”

“突然,我发现包里有个苹果,就友好地递给司机:‘苹果,给你吃,很好吃的哦……’司机觉得我很热情,不好意思拒绝,又正好口渴,于是顺手接过去吃了起来。”

“接着我问司机:‘好吃吗?’司机说:‘好吃呀!’我又回了一句:‘记得我生前也很喜欢吃苹果啊……’‘哇……’司机一听,吓得大叫一声,并紧急刹车,脸色变得惨白。”

“我觉得莫名其妙,就把头伸向司机,说:‘但我在生完小孩后就不太喜欢吃苹果了!’”

引起这场虚惊的原因是这位司机没有耐心地听完后面的半句话。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不认真听玩别人的话而闹出的笑话还有很多。父母可以通过讲述事例让孩子从中受到启发,学会把别人的话听完整,这既是尊重别人的表现,也是对自己很有好处的。

有个男孩子特别马虎,别人都叫他“小马虎”,他听别人说话只听一半就不听了,大家都不喜欢他。

在幼儿园里,一天中午,老师说:“请大家……”小马虎马上接着说:“知道了,知道了,赶快去洗手!”小马虎说着就走到洗手间。午睡时间到了,老师说:“快点……”小马虎马上说:“知道了,知道了,睡觉时不许说话。”说着就钻进被窝。

星期六,小马虎来到公园,他刚要坐椅子,保洁阿姨马上说:“别……”小马虎说:“知道了,知道了,别躺着是吗?”说着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保洁阿姨笑着说:“我是说别坐,因为椅子刚刚刷完油漆……”

没有耐心地听别人把话说完而惹上麻烦,相信有了这样的经历后,小马虎会吸取教训的。只要父母早点教育孩子学会倾听,做到耐心地听完别人的话,孩子就不会犯一些不应当出现的错误。在人际交往中,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孩子不注意倾听,才会显得对别人没有礼貌,难以赢得别人的好感。所以,父母应该重视倾听的重要性,教孩子学会用心去听别人完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