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法家眼中的孙子兵法
6282500000060

第60章 战场变化

两支军队相遇并展开厮杀,战斗中的物资损耗、人员伤亡将不可避免。但是时机的恰当选择可以将我方部队在战斗中的损失降到最低。军队由人组成,而人是情感动物,人是会受到情绪影响。将领的管理能力、部队日常训练的结果、在战场中的表现就是部队秩序井然或是乱作一团。一支部队中的将领、士兵在遇到困境、无法突破的情况下会逐渐失去耐心,开始变得烦躁。那么他们就会贸然行动,增加出错的概率。在实战中一个很小错误所产生的后果也许就是全军覆没。

部队的实力包括:人、武器、补给。部队从建立开始就在不断消耗、需要持续补给。长距离调动部队、短期补给消耗很大,这些都会损耗部队实力。而消耗对手部队的补给,使对手部队中将领、士兵身心疲惫,这种策略是弱化对手军队的有效做法,为我们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战场上充满变化因此存在许多时机,我们要根据变化趋势来调整我们的战略战术。对手部队治军严谨、补给充足,这是其攻击、防御最强盛的时候,因此我们要耐心等待、避强击弱、顺势而为。

战场上一些重要的位置、地点需要先行占领。比如高地容易防御,但是攻取高地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我方部队的资源有限,人、武器、补给都有数量限制。为了攻取一个高地而付出过多代价、伤亡惨重,那么我们的剩余兵力是否能够应对接下来的战斗,这是我们需要慎重考虑的因素。对手部队败北退却的时候我们要仔细观察,此时要判断对方战败的真伪。假败意味对手已经设下埋伏,引诱我方部队入局。而事实往往是真假难以判断,关键信息需要成本付出。

对手派出小股诱饵式部队,不要轻易攻击。因为这是对手想要了解我们兵力虚实的手段。对方希望通过很小的损失来了解我们的整体部署、运转、应变策略。一支部队调动回国,他们的整体实力没有受到削弱并且补给充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要对其进行正面阻截,因为对手部队的攻击能力还是保持在很强的状态。但是我们可以对其采取侧面袭击,不断截取对手物资补给的策略。小规模的消灭对手部队的一部分,这样逐步削弱对手部队的整体实力。但是当对手部队已经山穷水尽,就不要步步紧逼。对手已经走投无路,而我们继续逼近,那么他们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同归于尽。无路可退就不必再退,忍无可忍则无需再忍。这时对手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最坏的结果就是被消灭,奋力一搏也许还有转变局势的可能。如果对手怀着必死的决心选择与我们同归于尽,那么对手部队士气上升、攻击力接近峰值。就算我们实力较强能够消灭对方部队,也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资源损耗。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围困对手、消磨其意志,使对手部队的士气逐渐降低。将领丧失斗志,士兵士气低落,这样的部队无法持续很长时间就会崩溃,他们会不攻自败。

所以围困对手一定要给他们一条出路,这样做是避免对手部队以死相拼。当大势已去只要还有一条路可退的时候,大多数人会选择离开而不是顽抗到底。因此对手部队的整体实力会逐渐减弱,到最后或崩溃或被消灭只是时间问题。两军相遇于战场上厮杀,都是一步一步争夺微小的优势,通过不断积累直到整体趋势出现明显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