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法家眼中的孙子兵法
6282500000075

第75章 实战策略

对方部队在前进的过程中能够保持相对安静是由于地形优势。移动部队必然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噪音、痕迹、是否骚扰沿途居民,而静悄悄的逼近对手就会产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效果。一支部队能够做到“近敌而静”是需要条件,在地势上不容易被对手察觉是一个关键因素。而在现代战争中双方都可以实现远距离监测,因此隐形技术逐渐成为奇袭的基本条件。

对手部队的部署距离我们很远却派兵前来挑战,对手这样做是希望引诱我们前进,说明对方已经安排陷阱,计划在前方对我们进行伏击。所以没有仔细分析、派兵打探,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轻易出兵,更不要冒险带兵追逐对手诱饵式的小股部队。放弃险要的地点而驻扎在地势相对平坦之处,对手这样做必然有利可图。我们要分析对手行为的原因,放弃易于防御的位置而选择易受攻击的地点,对手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对手可以得到什么?这是我们首先在脑海里面要思考的问题,而不是认为对手头脑简单,因一时冲动就冒然出兵。一时的想法需要经过反复思索,我们不能根据一时想法就做出决定、采取行动。因为如果那样做事,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是草率、就是鲁莽。

部队的移动必然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要监测对手部队的调动,需要派出侦察小队近距离观察对手部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装备可以扩展人类感官的观测范围,而一些古老的观察手段也可以沿用,比如:宿鸟惊飞必然有人经过。在泥土道路中行军,可以远距离看到尘埃飞腾。但是随着工具改进,需要使用新的装备观察对手部队的移动情况。如果我们现在仍然依靠肉眼来进行观察,那么我们的观测距离很近,信息反馈的时间周期较长,我们知道对手部队情况后自己的反应时间过短。现代装备就是给我们更远的观测距离,更早的信息反馈,因此我们才会有更长的反应时间来进行积极准备。

两军相遇有两个方面的考量:外交言辞与实际行为。对方的外交言辞礼貌谦虚,根本不像是打仗,而实际行为上对方部队正在积聚物资、训练部队、装备武器。这说明对方已经计划进攻,正在积极备战。外交言辞谦虚只是迷惑我们,这是一种拖延时间的手段,是在为战争争取准备时间或者等待适当时机。对方措辞强硬,看似部队在进行战前准备,但这种情况下对方部队撤退的概率并不低。但要注意一点,就是重型装备的调动代表对方部队准备开战。两军相遇各有优劣,如果对方部队没有完全的劣势却开始主动讲和,这属于非正常情况要小心应对。因为对方可能在使用一些谋略、计策,我们要多注意自己的补给和后方防御。军队出征是要攻城略地,军事行动上的停顿说明战略层面在进行调整、重新部署。

对方迅速派出所有士兵、重型武器,说明对方想要与我们进行决战,这是对方的奋力一搏。那么“对方为什么要孤注一掷”是我们采取下一步行动之前要深思的问题。对方要决战并不代表我们也要做出同样的决定。对方是补给已经不足以支撑下去,还是我们的援军快要到来?对方的决策者感到不耐烦,想要急于结束战争?对方的行为肯定有原因,我们要分析事实之后再决定如何应对。而对方部队似乎在进退之间犹豫不决,那可能是在引诱我方出兵。

部队的补给出现问题,部队的战斗力会迅速下降。士兵是人,他们需要饮食、休息。如果连最基本的饮食需求都无法及时补充,那么结果就是部队会为了食物放弃战略目标、偏离行进路径。而切断对手部队的补给线,那么对手部队士兵的体力会在几天之内迅速下降。身体在没有饮食的情况下保持战斗力的时间会很短暂,这样我们不用进攻,等待一段时间对手部队便会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