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钱币鉴赏及收藏
6313800000012

第12章 鉴定方法(5)

真钞的印刷一般是采用凹印与胶印相结合的方法,票面上主要图案、面额数字等部位多用凹印。有手工刻板和机器刻板,印制的图像墨层厚,有较强的光泽,线条精细,层次分明,凹印部位的油墨用手摸有凸起感。假钞一般是通过照像制版胶印的(平版印刷),不具有真钞雕刻凹版印刷的特点,线纹油墨不凸起,手感平滑。真钞的底纹图案一般多用胶印,由于应用高性能专用印刷机和先进的工艺,胶印的花纹图案和社会上普通胶印图案是不同的,线纹精细,颜色复杂,看上去彩色绚丽,变化万千。假钞是照像制版,真钞上的细线纹有的照不清楚,票面有线纹空白或断线,显得发白。比如美元假钞正面人像面部线条粗糙,光亮处虚线看不清楚,光暗处线条又太粗,显得过黑。从总体上看,假钞的印制质量远不如真钞,有的假钞仿制较精,有一定欺骗性,但有经验的鉴别员还是可以看得出来的。

鉴别真伪钞一般使用比较法。有比较才能鉴别。首先我们要熟悉真钞的特点,另外也要了解伪钞的一般特点,经过比较就能识别伪钞。比较就是对比纸张、水印、图案、颜色、凹印线纹油墨的凸起感、防伪标志等。由于伪钞的仿真能力不同,在它仿真能力最弱的一个方面识别它和真钞的不同,再进一步识别其他不同点,就可剥其全部伪装。在检查钞票时,一般是通过手摸和眼看同时进行的,手摸主要是摸纸张,因为纸张有与一般纸张不同的质感和手感,眼看主要是看人像(或主景)特点,因为钞票一般都是凹版印刷,人像(或主景)线条精细清晰,有层次感。

古稀币定级标准

目前世界上各国对古稀币的定级标准都是在“国际钞票评级委员会”(在美国)指导下进行。对于古稀币的定级标准,通常分为六个等级:①未流通过(UNCIRCULATED)简写UNC;②极好(EXTREMELYFINE)简写EX.F.;③很好(VERYFINE)简写V.F.;④较好(VERYG00D)简写V.G.;⑤好(G00D);⑥一般(FAIR)。

末流通过:从未使用过的纸币,保存完好,纸张清洁挺直,图案花纹清晰,没有褪色,无折痕。铸币,毫无损坏,看起来如同刚出厂一样新。

极好:纸制,看起来很吸引人,纸面清洁,有轻微折痕,图案花纹清晰,带原始光泽。铸币,全部图纹清晰可见,凸纹几乎末受任何磨损,凹面部分光泽如新。

很好:纸制,看起来吸引人,纸面稍有污染或颜色稍褪,边缘略损但无裂口,图纹清晰。铸币,凸制花纹和铭文有某种程度的磨损,凹面完好。

较好:纸币,已流通一定时间,折痕较多,但纸面不很脏。有一些模糊的线纹,边缘有短小裂口,但图文没有损坏;颜色清晰,但光泽差。铸币,虽经长期流通,但图案的纹路线条仍然清晰。

好:纸币,流通时间长,纸面脏但完整无损,四角磨损较多,而且弯曲,有裂口且较长,有大头针眼,纸质变软,但没有缺边少角。铸币,流通时间很久,磨损较多,图案字迹变得有些模糊不清。

一般:纸币,流通时间很长,损坏严重,皱折、污点、针眼多,票面很脏,边缘破裂,中间有洞,四角卷起,常被涂写玷污,但无大片残缺。铸币无此级。

在买卖交易中,一般纸币古稀币常分为:很好、极好和未流通过三级。另外,对于某些珍品或者成套的钞票,在等级上要作适当调整。

各国纸币不同等级的价格制定,一般是经评级委员会成员提出评级价格,然后加以平均,取得一致意见,最后定下来。有些图案“奇特”的钞票,事先并无估价,一旦出现在市场上其价格由买卖双方议定。各国货币价格一般都是根据美国标准评定,并由美元标价。由于行市不断变化,已定的标价只起参考作用。

铸币,一般分为五个等级;好、较好、很好、极好和未流通过。定价一是看它的质量、金属成分,金银币售价最高;二是看是否属于稀币。在实际买卖交易中,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搜集者的兴趣大小。

四、鉴定千作应具备的知识

多看实物,加深感性认识

鉴别古钱应从多看开始,多看,又要从普通常见钱开始,要仔细看它们的文字书法、轮郭肉好、铸工精粗、钱体成分等等。这一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就是加深感性认识的过程。这一学习过程艰苦而又枯燥,但又是不可逾越的,是书本学习无法替代的。这是鉴定工作的根本。具备这样的基础,才有可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古人尝说:“合抱之木,起于毫末。”是说知识的积累从一开始,就要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地学习,只有坚持不懈地钻研,才能够有所成就。

学习理论、历史及有关知识,掌握规律性的东西

有了感性知识的基础,若无正确理论指导、或缺乏历史及有关知识,也不可能使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抓住规律性的东西。所以,要学好并精通理论,要懂得尽可能多的历史的和专业知识。这些知识掌握得牢固,又能融会贯通,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论学习,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助于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尽可能地占有资料,并下一番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工夫,完全消化,理解以后才能运用自如。理论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科研成果。

历史学习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要学习中外历史知识。学习中国通史,了解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重要历史事件,相关人物,典章制度,特别是有关钱币部分,要深入学习。这样的知识积累,对鉴别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尽可能多地掌握历史知识,在鉴别工作中才能心明眼亮,不至发生大错或少发生错误。学习外国历史,是为了了解外国,对世界各个历史阶段有所了解,作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对接受中国货币文化的邻国历史,要作为重点,学习得深入一些。总之,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才能对过去了如指掌,遇到问题知道来龙去脉,不至陷于茫然不知所措的地步。

边缘科学的学习收集古钱、研究古钱,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古钱研究,去揭示历史实际,部分地再现历史。因此,仅仅停留在钱币本身的认识上,就不能完成这项任务。为改变旧的研究方向,就要从钱币本身出发,利用其他学科研究的成果,反过来,认识钱币的各个方面,进而了解它在当时和在历史长河中所处地位。鉴别工作,也是要利用现成科研成果,来帮助进行鉴别丁作,就不得不研究、了解有关学科,这就是边缘科学的学习。这方面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不可缺少的。例如:古文字学,书法艺术、冶金、铸工、各类文物常识等等。从文字的角度来讲,钱文代表当时人掌握文字的实际水平。鉴别丁作就是利用这一客观现象,凡是符合于时代的,就是真品,否则,就可能是伪品。在文字学和文字书法方面,反映是灵敏的,比如:安阳三孔布,背文十二朱。朱字作,缺少下半垂笔,就成了丰()字,十二丰联文就失去了纪重的意义的。当时人决不会出现这种错误的,这是作伪者不通文字学的结果。汉五铢、莽大泉,背文长乐未央,是很能吸引人的东西。但是,“未”字作,便是朱字,“朱央”联文就失去文意,当时人对“朱”、“未”二字,不会分不清的,证以大量汉瓦文、砖文、都未发现过这类错误。而作伪者却因不识篆文,才发生了错误,给鉴别者提供了重要证据。前引大舜通宝之类的伪钱,更是明显的不知文字演变的例证。特别是先秦古币的鉴别,从文字书法判断,是个可靠的依据。因为,历代书法风格,是各具特征的,里手一看便知。而且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是一般作伪的人,是不可能掌握这方面经验的。他们只能摹仿具体点画,不能摹拟当时风格,即不能传神。后世钱文,也都与书法息息相通,不能品味书法,很难通过书法风格来鉴别古钱。伪造的“显庆重宝”“皇佑元宝”等钱,文字都无当时书法风格。只有多见,才能看出文字风格上的差异。可见文字学和书法艺术对鉴别所起的作用之大。此外,钱币的制造、铜合金的成分,铸工、模具等,也都因先后异时,而互不相同。所以,可以借助于冶金、铸造等专门知识和技能,从铸造工艺角度来判断真伪,或断代。这一方面,是建国后才逐步被人所重视,经验不多,需要大力研究。鉴别工作,和发掘墓葬、遗址一样。考古工作者,据以断代的是共出文物、墓葬结构等,他们对古钱币要有一定了解。我们鉴别古钱,也可利用各类文物,来印证钱币是否与时代相符。例如:清代孟麟,收集二百多张古代钞币,其中唐、五代、北宋钞很多,所用的印都是明清时的印风。在掌握古印演变情况的人看来,宋以前官印与明清官印,有明显的不同,而孟麟所收唐宋古钞的印文风格作伪者既不知道,孟麟也不知道,才将假钞当真钞,而信以为真。总之,在鉴别于作中,应当具备的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工作。

钱币专业知识的学习

①货币的起源,参看第一章第二节

②钱文书法的演变

我国古钱,以文字作纹饰,不用图画,是我国钱币文化独具的特点和风格,与西方以图画为主林的钱币文化,是迥然不同的。我国文字(指汉字而言)起源,虽和西方文字一样,是从象形文字演变而来,可是,我国文字,始终保持方块字的形式,与象形文字联系密切。西方文字则向拼音文字方向发展,形成声音符号,与象形文字联系疏远。我国文字还具有艺术风貌,书法本身是造形艺术的一大门类,这又是西方文字所不能比拟的特点。我国的象形字,例证极多,图形逼真,甲骨文的字,金文的字,实际是狗和鸟的图像。燕国刀币上的、等,都说明钱文中,确有象形文字存在,当钱币上出现文字的时候,象形文字还没有完全退出文字行列;所以,接在钱币上没有文字阶段之后,有过短暂的互相交错的象形文字阶段。在传世的和发掘所得的钱币里,都有不少实例,足为此说提供论据。

古钱文字,随着时间的消逝,也在逐步向前发展,它和文字发展基本是同步的。但有时却又反映出落后于文字发展的现象。例如,篆书钱文的长期延续,即其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