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执掌天下
6347000000882

第882章 经济训政

算算时间,刘禅被正式授权治理江东以及交州全境,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加上前期入驻秣陵城到刘备称帝前的那段时间,刘禅进入江东已经有了两年的时间。

这段时间以来,江东大体上维持了比较平静的状态,只是在交州地区以及建安郡境内,还会有蛮夷部落的叛乱发生。但是因为规模比较小,很容易就可以被镇压下去,所以危害性并非很大。

在对曹魏方面的前线地区,也大致维持着比较稳定的局面。

襄阳郡方面,关兴出任了太守,王甫则是继续留任在襄阳城帮助他治理民政,军事方面大多由关兴和关索他们兄弟二人操刀。所以,在襄水一线跟曹仁麾下的于禁已经对峙了超过三年的时间,双方一直都维持着目前的均势。这种平衡暂时是很难被打破的。

长江上面,全琮的人马早就被正式批复,以豫章水军大本营作为自己的基地。

他们的主要任务,一则是以水军对濡须口的朱治水军进行强势压制,让他们只能够龟缩在濡须口的两个湖泊里面,无法进入长江的航道;二则,便是以水军拱卫秣陵城北面的安全。因此,全琮的水军当前最重要的一个任务,自然就是控制长江水道。

徐盛的水军则是一直在陆口港训练。

他们的地位也很重要,是全琮军队的最重要策应部队,同时也要守住鄱阳湖以西,包括了洞庭湖,以及到江陵城一线的长江水道的安全,特别是针对长江以北的开始出现的敌军港口,必须要有所防备。

江陵城附近的港口,大多属于商人私有。他们早就从官府的手里购买到了沿江的不少地块,在那里修建了大量的仓库,逐渐建成了商业转运基地。

所以,刘禅本来是想要将周承下辖的水军,驻扎到江陵城东面的长湖,但是那里显然已经变得并不适合。所以,转而将周承的舰队调往了公安城由江口附近建立水寨。

这支舰队的任务其实很繁重。他们的任务主要是用来保卫航道的安全,使商人的船只免于受到出没的水贼的侵扰。

加之,周承的舰队本身是江州水军的前身,所以就必须也同时担负起来防卫江州到江陵城一线的任务。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从荆州进入江州必然要经过长江三峡,丰水期还好些,要是到了枯水期可就难办了。加之战船巨大,其实很难逆流而上,周承方面往往只能够派遣小型战船进入江州巡航。

当然,此时的水军对于维护荆州和扬州的安全是如此的重要。好在扬州方面拥有众多的技艺娴熟的造船工人,建造和维修并非难事。

加之在刘禅大力鼓励发展造船业的背景下,也同时出资让不少造船厂研发和改进新型的战船,倒是颇有些成果。刘禅一直很担心的楼船还水面的稳定性,总算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海船方面,技术也有所进步。刘禅命人制作出了可以用来指示方面的指南针,大大提高了海上航行的安全性。那些进行海上贸易的商船,终于不必再如同以往那样,总是要贴近海岸线航行才能够免于迷失方向。

而且,刘禅已经开始让各个造船厂实验在船体内运用隔水舱的设计。

这样的话,一旦各种船只发生碰撞而导致进水,也不至于会轻易发生灾难性后果。应该说,这样的设计绝对是提前历史上千年的创新性之举,能够极大地提升各种船只的安全性能。

但是,由于刘禅本身并不具备专业知识,所以只能够将这样的理念交给各个造船厂自己去实验,然后形成足以运用的技术。

当然,刘禅方面可以对此进行拨款,支持造船厂的研制工作。

由于以上这些技术的改进都取得不错的尽展,刘禅已经着令全琮,开始秘密在钱塘江出海口以北的海盐附近的舟山群岛秘密修建海军港口。

一旦技术和资金到位了之后,就要在那里开始组建海军舰队。

这支舰队可能并不够在初期,发挥多么大的作用,但是对将来要进行的对占城的征服战争,一定会有所帮助,能够从海上对交州提供战力和物资的支援。将来北伐的时候,也可以配合陆战部队在东部沿海进行登陆作战,乃至于可以一直杀到朝鲜和倭国。

刘禅的最终构想是,能够废除掉当前的所谓只能够在内河运行的“水军”,而建设出足以在海上横行的海军。

这样的一支海军,他们所要担负的使命,当然也要随之上升很多。

他们必须要能够保证,我大汉的商人的商船抵达的地方,就有我大汉的海军的舰船存在。我大汉海军所到达的地方,就能够以武力保证我大汉子民在当地的利益。

否则的话,民众干嘛要缴纳那么多的赋税,去养活一支昂贵的海军呢?他们不是用来当摆设好看的,更加不是建造起来随时要对付普通民众的!

而且,从医国院调到益阳城的数科学生,早就已经转到了秣陵城。

刘禅再次对他们进行了必要的数学和几何,乃至于物理学方面的必要培训后,将他们分配到了造船厂去参与各种新式的战船和商船的研发工作,特别是各种战船的设计图纸的精确制作。

这些经过几何学培训的人的东西,当然要远远超越史书上面的那种草草线条,如同小孩子涂鸦的图,一定要划出非常精确和详细的船体各个部分的解剖图。

精确性真的非常重要!

当然,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刘禅现在意在培养人才,让他们累积出足够的专业知识,为日后形成完备而严格的科学知识体系做好准备。虽然,那应该是很久很久以后,才能够看得到的事情了,属于百年性的愿景。

而且,鉴于随着刘禅的鼓励商业发展的各种措施,陆续被下达,特别是在税收制度进行了很多改进。他虽然不可能实行出口补贴政策,但是至少可以做到一次性征税,避免以前肆意发生的多次重复征税。出口商人只需要到市舶使办理一次征税,货物即可出港了。

而且,刘禅不仅设立了专门针对对外出口商人服务的市舶司,也开始在扬州和交州让商人自行组资,规划和建设各种类型的海港。

——话说,一个国家内部的制度设计,除了法律制度制度之外,实在想不出还有比合理的税收制度更加重要的东西了。

但是这些海港都统统归私人运营,市舶司只是进驻里面进行税收和商业秩序管理,同时也管理港口工人的运行秩序,严厉禁止出现如同后世的漕帮之类的东西作怪。

最后,市舶司还必须负责收集商人所收集到的各种海况和海外地区的相关信息。

所以,市舶司更多的是体现一种服务机构和海外信息收集机构性质,他们被严厉禁止参与进海港的运营工作当中去。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出现官商勾结以及贪污腐败现象。

市舶司得到的这些信息经过汇总后,会全部直接送交刘禅手里。

然后,再被抄写城几份,一份送给蜀汉掌管图籍的秘书郎,一份则是送交给医国院,一份送交石广元的镇军军师下辖各培训机构使用。

若是具有实际用途的讯息,则是直接公布给全部商人使用。这样的话,也就大大地鼓励了商人进行资讯收集和共享的热情。而医国院和江陵城那里,早就已经陆续建造多个图书馆。

而且,刘禅当时无论是在南阳郡还是在荆州境内,乃至于在扬州和交州境内作战的时候,在战争过程中严格要求各个将军所制定的各种报备文件,如今已经全部送到了石广元那边。为他即将开始运行的军事学院的军事人才的培训,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准备。

这样的实战性的资料,绝对不是那些被说得神乎其神的兵书战册所能够比拟的。

可见,刘禅是多么的有预见性,早就在为这一天的到来,默默地做好了各种完善的准备工作了。

而扬州、荆州和交州的市舶司当然是个统一的管理机构,首任的市舶使的人选也有些出人意表,乃是董和之子董允。

董允和费祎都曾经被刘禅授命开通蜀身毒道,他们历经千辛万苦,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还是给刘禅带回来了不少交州南部地区的详细信息。

这也就可以为将来征服占城后,转而继续开拓交州以西和以南的广大东南亚地区,提供不少有用的信息。

费祎后来继续进入丞相府任职,董允则是被刘禅从丞相府征调出来,出任了管辖荆州、扬州和交州三州的市舶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汉“海关总长”!

最后,刘禅再度发挥出他那天马行空般的行政能力,也针对了江东的众多的豪门大族,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但是刘禅使用的不是如同曹魏那样的严厉打击手法,刘禅给于了他们以鼓励性措施。但是绝对不是鼓励他们继续追求权力控制,而是鼓励他们走出大汉,利用自己家族充足的人力和充足的财富,去海外开展商贸。

这样的话,这些当地的豪门大族,应该会逐渐转变为商人阶层。当然,这是有前提的,刘禅必须保证商人的财产不受国家权力的肆意侵犯,要立法保证“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才可以。

但是这是有难度的,刘禅一直就此在跟成都方面进行着艰难的磋商,想要设立明确版本的“个人财产保护法案”,将私人财产的保护扩展到任何一个国民的身上。

如果刘禅能够成功推进这样一个法案的话,那绝对是继“江东和解协定”之后,又一个历史性法案。这已经不单单是江东地区能够一直实现持续的安定的问题,因为这个现在已经问题不大,而是事关能否实现民众权利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