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财色无双
637600000568

第568章 封爵 (3)

汉朝的时候,爵位的体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西汉,沿用秦二十等爵,另增设王爵。初,王爵有功臣得之者,高祖时诛伐殆尽。此后,王爵仅皇族可得。早期的诸侯王国大者列郡数十,小的也有数郡,皆由诸侯王自治其国,汉廷仅为之置太傅而已,其余丞相、内史、中尉、御史大夫之类皆王自置。

经过七国之乱和汉武帝下推恩令、汉成帝绥和元年改制,诸王仅得食本国租税,不得预国政。尽废内史、御史大夫、郎中令、廷尉、宗正、太仆等与汉朝设置相同的官称,改丞相为相,治事如郡太守,令中尉治事如郡都尉。自此,王国与列郡无异。东汉王国制度与西汉后期一致,国与郡等,唯改太守为相、都尉为中尉,另置傅领王府事。

西汉初大封功臣,受封列侯(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彻侯为列侯)者一百四十三。列侯封地称国。侯国大者数万户、小者五百户。侯国置国相如县令,受命于所在郡守。列侯自置家丞、庶子、门大夫、洗马、行人等官治府事。

列侯居京师则主爵中尉领之,就国则郡太守时时巡察之。东汉侯制与西汉无别,唯侯国较小,大者不过四县、小者有仅食一亭者,东汉末年,曹操在列侯、关内侯下置名号侯十八级,关中侯十七级,关外侯十六级,五大夫侯十五级,以当时蜀、吴两国所辖邑名封之,受爵者无从收取租税,开后世虚封先河。

汉武帝时,为筹措战费,令卖二十等爵(关内侯以下),致使二十等爵为人所轻。于是为将士立功者另设武功爵十一等(一级造士,二级闲舆卫,三级良士,四级元戎士,五级官首,六级秉铎,七级千夫,八级乐卿,九级执戎,十级政戾庶长,十一级军卫),后亦卖之。

由于汉朝在整个中国历史中影响十分巨大,以后的各朝各代的爵位体系有基本上沿袭了这样的体制!

赵晋被封为伯爵,也算是不错的爵位了,其实爵位只是虚假的东西,主要是土地,黑妞山要塞,乃是赵晋的苦心经营的地方,现在竟然封给了赵晋当封地,这里面的文章就大有讲究了!

封爵的消息一出来,整个南征大军倒是出奇的没有人说任何的是非了,为什么?原因其实十分的简单,那就是,赵晋的功劳很大,他凭借不到两万人马,竟然在没有后勤的基础上,竟然在整个西部战线高的风生水起,就连整个北方战线一条线的功劳,也比不上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