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财色无双
637600000862

第862章 大局已定 (14)

“但愿如此!”西尔金长叹一声,说道:“不管怎么样,我不想与你为敌,更加不想与赵将军为敌!不仅仅是因为那恐怖的后果,而是为了那所谓的美好的理想!”

“好了,我们暂时不说这个了,在历史洪流的面前,我们呢只不过是这条小河当中的鱼儿罢了!”岳飞打马走了,西尔金紧随其后,十万大军排成了巨大的方阵,在草原上缓缓前进!

这个时候,起风了!草原上的荒草随风摇摆,渐渐的淹没了被战争消灭的人们!岳飞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忽然心中一动,脑袋里面竟然蹦出一首诗来!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这首诗当然不是岳飞的原创了,乃是前朝大诗人杜甫的大作《兵车行》。

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这连年不断的大规模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人民带来同样的不幸。

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这段历史记载,可当作这首诗的说明来读。而这首诗则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社会现实。

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