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益往直前:水均益看世界
6405800000027

第27章 日本,听我对你说(续)(5)

日本问题专家刘江永有一番话让我很有感触。他说:“为什么现在日本突然冒出这么多对于历史胡说八道不着边际的言论,即我们所说的极右势力?其实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此类言论在日本也很盛行,但是经历了邦交正常化这一转折点,两国领导人排除困难,压制了这种右翼思想。然后中日两国开始经贸往来,日本也给中国提供了贷款和贸易机会,看着中国一步步发展起来,日本便出现了以恩人自居的态度。直至今日,很多日本人仍然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是由所谓日元贷款奠定的,中国能有今天离不开日本。反过来他们还会指责说,你们中国现在长大个儿了,发展起来了,就开始刁难日本,这是忘恩负义。而中国在迅速发展的这些年,日本自身却出现了经济低潮,于是当它发现它处于下风时,就开始担心起来,认为中国是它最大的威胁。”

而我们恰恰相反,我们一直延续着田中角荣和周恩来所缔造的,那种中日友好关系的界定。在很多人心目中,包括唐家璇国务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他们内心会觉得,中日友好是几代人用心血培育出来的一种关系,来之不易,需要珍视。简言之,对于中国来讲,你日本曾经侵略了我们,但是我们原谅了你,和你们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在很多问题上我们并不纠缠,但是我们会严守底线。在你不逾越底线的前提下,我们才能继续发展外交关系。

所以,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我对日本却又很反感。虽然,今天的日本社会已经变了,但我感觉日本对中国的态度,在骨子里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他们依然仿佛还停留在甲午战争的时代,认为中国比它矮半头,中国人好欺负,加上他们现在又有美国的保护,于是有恃无恐,钓鱼岛就是明显的例证。

5.钓鱼岛会引发中日战争?

2012年,中日两国围绕着钓鱼岛的争端全面升级。中日之间可能爆发战争的说法也是铺天盖地。

其实,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的主权争议长期存在,只不过,从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之后几十年里,由于两国关系总体发展平稳,这个问题被搁置起来并不显现。即便是两国关系出现困难的时候,主要纠结的还是围绕着那场战争和台湾问题。比如日本对侵略战争的认识和态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教科书问题,以及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种种小动作。

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完成的,它的重要性仅次于尼克松访华和中美关系的解冻。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二十年里,虽然我们和广大的亚非拉“穷哥们儿”广交朋友,但我们遭遇了西方世界普遍的封锁、制裁和抵制。那个时候,我们迫切地需要打破西方的“筒子阵”,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在世界更广泛的范围内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位和合法性。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国际安全和国际地位出现重大变化。一方面,中苏交恶,毛泽东担心苏联入侵,选择与美国进行接触,中美关系从此解冻;一方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这两方面为中日关系的改善提供了可能。

1971年,中方抓住日本内阁更迭、对华政策调整的契机,采取“以民促官”的民间外交,陆续邀请日本政界人士访华,探索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途径。中方为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可谓用尽心思。为争取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进行会谈,中方与日本政界人士沟通阐明中方立场时,就尽量压缩邦交正常化的前提条件,对于当时双方立场差距过大的钓鱼岛主权问题、《日美安保条约》等问题则采取了搁置态度;同时为了争取日方的支持,主动放弃了战争赔偿的要求。而与田中政府进行邦交谈判中,中方又做出了诸多让步。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日本这个当时西方世界的标志性国家向中国露出了笑脸,北京则以“快刀斩乱麻”的简单化操作,迅速地和这个曾经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的邻邦,实现了“邦交正常化”。现在公布的史料和档案都显示,中国政府免除了日本的战争赔款(当时估算是4亿美元左右),换来了日本对新中国(包括台湾)公开的承认,和对当年那场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麻烦”的反省。除此之外,还有在那样一个十年浩劫末期弥足珍贵的大量物质援助,以及后来助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日元无息贷款”。而在这当中,唯独将只有6.5平方公里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争议留给了后代。

当时,为了不让这个一时难于解决的问题成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障碍,周恩来表示:“现在还是不要讨论,地图上又没有标。出了石油就成问题了。”用当时周总理的话说,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如果没法解决这个(钓鱼岛)问题,那就留给下一代、再下一代人吧。尽管如此,中日双方还是搞了一个“君子协定”,即:中日双方谁也不要改变钓鱼岛的当时现状,不派人上岛,不再在岛上修建任何设施等等,诸如此类。

在邦交正常化之后的很多年里,那片水域保持了相对的平静,双方也都心照不宣地遵守着那个“君子协定”。直到日本人率先打破了那里的平静:登岛、建灯塔、划出所谓“12海里”线;之后又发生了撞船和抓扣中国渔民的事件;再往后就是由石原慎太郎和日本政府一唱一和,“双簧”般上演的非法购岛闹剧。

至今,可能仍有不少研究中日关系的学者和专家困惑:以中日关系40年的基础和积淀,以两国庞大的经贸往来和相互依存,以山口百惠、真由美、高仓健、铁臂阿童木和数不清的“日本制造”(当然现在更多的是中日合资,甚至是“中国制造”)所构造起的两国“亲近感”,两国关系怎么可能因为一个小岛而如此不堪一击?

其实,我们现在可以这样理解,中国的对日邦交正常化,主要动机还是出于对抗苏联的战略考虑,另一方面还是力图利落地一刀斩断日本与台湾的关系,谋求日本确认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合法性。这种战略确实提高了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战略地位,但是也使得中国在谈判过程中,对日本做出了诸多让步。

在整个谈判过程中,诸多实质性问题被搁置或被以“政治方式”解决,这给日后中日关系留下了后患。钓鱼岛就是其中一例。这个当年和邦交正常化相比不是问题的问题,在今天却成了中日地缘政治和各自内政中超级敏感的大问题。

前不久,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杨伯江,对我讲了一个令他十分担忧的情况。他说,他最近访问了日本北海道的一所大学。几年前,那所学校里报名要求学习中文的学生接近三分之二,而他这次去却发现,这所大学里报名学习中文的学生,全校只有两三个!这印证了中日两国媒体这一阶段在各自民调中得出的结论——两国的“国民感情”已低于历史最低水平。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全面爆发,也反映出中日关系有多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

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无论从发现占有权,还是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以及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效的《大陆架公约》《海洋法公约》来看,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都是公认的和无可争辩的。钓鱼岛的争端完全是日方挑起的,这也是毫无疑问的。这里面有历史遗留造成的必然和现实地缘政治博弈的考量,当然,更有日本的“阴谋”。

“阴谋”一,树中国为威胁和敌人,以钓鱼岛牵制中国,借此顺理成章实现日本“正常”国家的目的。

以安倍为代表的日本战后新生代的奋斗目标,是使日本成为“正常”国家,名副其实的大国。虽然这个理想在亚洲并没有多少市场,但在国际上,特别是西方主流国家还是得到了相当的同情与理解。而在亚洲,真正能够阻止日本实现“正常化”的国家似乎也只有中国和韩国。

韩国基本属于雷声大雨点小。因为日韩同在美国的绝对掌控之下,某种意义上,他们是一条大船上的两个小伙计。日本相信,关键时刻韩国的公关工作是可以由美国来做的。于是,能够阻碍日本朝着“正常化”国家迈进的就只有中国了。

安倍不惜冒险在钓鱼岛问题上与中国翻脸,其实是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就是说,一方面在钓鱼岛问题上与中国寸土不让,针锋相对,保持僵持,而另一方面,拿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展示出的强硬和一系列举动说事儿,突出自身面临的所谓“中国动武”的威胁,紧锣密鼓地修改和平宪法,修改防卫大纲,升级自卫队以及集体自卫权,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等等。事实上,钓鱼岛争端爆发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中日之间虽互不相让,但日本方面却在上述领域实实在在地做了很多的铺垫和准备。人们发现,“安倍们”离他们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近。

“阴谋”二,将钓鱼岛争端纳入美国制衡中国崛起的布局中,配合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从而牢牢地将日本的安保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

钓鱼岛争端恰恰发生于美国全面启动“亚太再平衡”战略之际,日本不失时机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尽管《日美安保条约》只是美国对日本安全的一个承诺,但是安倍认为,在美国“再平衡”的总布局下,日本将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围堵和制衡中国的重要伙伴和堡垒,钓鱼岛一旦“有事”,美国定会出手。

一年多来,安倍已经成功地将美国几乎所有尖端武器悉数搬到了自己家里,并且还诱使美国各级高官或明或暗表达了美国在中日关系上的站队——日本有难,美国不会袖手旁观。有了这个“免死牌”,或战或和,日本都可以在钓鱼岛问题上掌握主动。

当然,日本所有这些算度的一个基本判断是,中国不会、也不敢因为钓鱼岛对日开战。

在央视新闻频道里目前有两档评论性的栏目,一个是白岩松的《新闻1+1》,另一个是我的《环球视线》,基本分工是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环球视线》采用演播室访谈的形式,邀请专家、学者和评论员对每日的国际热点进行点评,解疑释惑。自然,一年多来,钓鱼岛成了《环球视线》经常的话题选择。

我们演播室有一位摄像,平时大大咧咧、例行公事式地完成着他的分内工作,对主持人、嘉宾在演播室聊的话题多半没什么兴趣,所谓“职业性麻木”吧。但是,自从钓鱼岛事件后,刚开始那段时间,这哥儿们每天在播出前总会问我:“水哥儿们,今儿谈什么?谈日本不?”得到肯定答复后,在之后半个小时的直播中,他会聚精会神地听我们怎么谈,谈些什么,直播结束后还会不满足地问上一句:“打不打啊?”

渐渐地,他也干脆不再问什么了。直到最近,我和嘉宾在演播室里谈得火热,而我从余光里居然看见这位老兄打起了盹。也许我们让这位央视同事失望了,不过说实在的,中日到底会不会因为钓鱼岛开战,恐怕谁也不敢妄下定论。

争端爆发后,虽然人们看到中国政府表达了严正的立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划定领海基线、实行定期海上空中巡航执法等等,日本方面也是毫不示弱,甚至威胁还要将中国的飞机打下来,截至目前,双方基本上控制着态势,避免发生擦枪走火的危险。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危险,战的可能性是一直存在的。据我所知,双方军事层面都已经制定了相关的预案。中方甚至按照冲突级别预制了几套作战方案,其中包括:日方公务人员强行登岛、修建机场等如何应对;双方船只飞机发生碰撞摩擦如何应对;日本自卫队进驻钓鱼岛如何应对;发生局部冲突如何应对;爆发大规模战事如何应对;美国介入如何应对等等。从中国的角度看,出发点更多似乎是在如何“应对”。

言外之意,中国不会主动采取军事措施。但如果日本先发制人,采取突然袭击,中方可能迫不得已出手。

我所接触到的国内军事专家普遍的看法是,从中日整体军事力量对比来看,中国占有优势,但单从海空力量对比,双方互有优势,甚至某些方面日本超过中国。但如果问题这么简单就好办多了,中日之间最大的麻烦和变数是美国。

中日之间一旦燃起战火,美国会不会介入,怎样介入,多大程度介入,又会不会因此导致中美之间直接的刀枪“对话”,这些都是需要考量的。普遍的看法是,中美之间不会直接爆发战争,美国不愿意,中国更不愿意。但一旦中日之间发生冲突,美国定会以某种方式介入,而这也是中国不希望面对的。日本不会不明白这些。

中国领导人在领土主权和国防建设方面,展示出了坚强的决心和信心,中国老百姓要求扞卫祖国每一寸领土的意愿也是不容忽视的。但就像我常常呼吁的那样,战争不是好玩的游戏。对于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来讲,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让中华民族重新看到了几百年来都不曾实现的民族复兴梦想,我们从未如此接近这个梦想,所以,中国最好不要打仗,因为那肯定会再次将这个梦想推离我们远去。

但问题是,日本不是一般的国家,今天的日本政治家,也并非个个像安倍所信誓旦旦许愿的那样,是“和平主义者”。百多年不长的历史早已经告诉世人,有着强烈忧患意识和“岛国心态”的大和民族,擅长投机,精于偷袭,敢于冒险。这一点,中国和无数的亚洲人民记忆犹新,美国人民也应该不会淡忘。

今天的中国正全力以赴谋求发展,实现中国梦,避免战争是我们美好的意愿。但历史和现实都时刻提醒我们,当邪恶扑向良好意愿时,懦弱也会断送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