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样说话最招人爱听
6406500000012

第12章 多给别人一些赞美——真心赞美的话别人最爱听(3)

汽车驶往饭店途中,推销员打开公文包,取出颜色已经泛黄的合影照片,双手捧着,恭恭敬敬地展放在将军面前。“将军阁下!您看这个人是谁?”

“这不是圣雄甘地吗?”

“是呀!您再仔细瞧瞧左边那个小孩,那就是我。四岁时,我和父母一道回国途中,曾经十分荣幸地和圣雄甘地同乘一条船。这张照片就是那次在船上拍的。我父亲一直把它当作最宝贵的礼物珍藏着。这次,我要拜谒圣雄甘地的陵墓。”

“我非常感谢您对圣雄甘地和印度人民的友好感情。”将军紧紧握住了推销员的手。很自然的,那位推销员得到了他所想要的东西。

用巧妙的赞美来满足对方的自豪感,让别人真诚地坐下来与你交谈,你的目的便达到了一半,成功就唾手可得了。

6.赞美坦诚才能获得下属的合作

赞美需要坦诚,不能只注意语言的“甜蜜”表达而忽视内心的情真意切。

本·琼森说:“为得到庸俗的赞美而抛弃诚实是得不偿失的。”同样,赞美如果变得虚伪则一文不值,真诚且坦诚的赞美别人最爱听。

赞美必须真诚,真诚是人与人之间顺利交往的基础,真诚是实现协调融洽交际气氛的关键所在。管理人员在不了解下属的情况下,只能讲些“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干得不错”之类缺乏感情的公式化语言,这是很难打动人心的。人们希望得到赞美,但这些赞美应该能真正表明他们的价值,人人都希望真诚的赞美。也就是说,人们希望你的赞美是你预想的结果,是真正把他们看成值得赞美的人而花费了精力去思考才得出的结论。真诚地赞美要有一定的前提,失去以下所论述的前提,真诚便带有了虚假性质。

言之有物的赞美真正表露出对方的心血、精力之所在。对一位下属如果只说很能干,倒不如说某件具体事办得很漂亮更实惠些。一位工作有成就的人,他听到恭维话自然很多,你泛泛地称赞他的工作、能力,好似把一杯水倒进海中,毫无影响。不能激励他的工作不说,没准还会打消人家的积极性。如果你对他的工作确有了解,或者你作为外行能了解他的工作性质、意义、术语,那么这种称赞的效果就会强烈得多。

赞美的动机要纯。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赞美者动机不纯,使措词失去了作用。就像人们深恶痛绝的阿谀奉承、“抬花轿”之类,一般明智的人总是很警觉的。“溢美之言”、“胡吹乱捧”,尤其是赞美者希望通过赞美得到好处,听者的防范大多很明显。如果你赞美下属一定有适当的动机再去赞美,否则会引起下属的反感。

赞美下属不可过于频繁。一个人如果一个月之内受到多次表扬,也许会使他产生自满的心理,总认为自己是不错的,一旦缺乏压力,人就会自傲、自满、懒惰,不思进取,容易犯错误或做错事。

精明的管理人员都应该巧妙、合理地运用表扬这一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武器,指挥有方,随机应变。

如果该批评时不批评,反而显得不认真负责了,这也是不正确的做法。该批评时尽量批评,这样才能显出互相之间的亲切。因为亲切不是恩宠,更不是虚伪,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体贴。这种体贴足以使属下如同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渐渐茁壮成长。对于属下,既要予以真诚的赞美,又要施以体贴的责备,这才是具有说服能力的管理人员。

当一位管理人员常常是一副老好人的姿态,不论对方表现如何,都是赞扬,对方就会从赞扬者的动机上去找原因:拉拢人、不诚实、挖苦人、不怀好意等,形成一种反向思维方式。

一位管理人员应该懂得何时需要赞美,怎样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而不是滥用赞美误人误已。

的确,表扬是鼓励下属士气,激励下属进取的一种有效手段。如果属下总是挨上司责骂与批评,必定带着不愉快的心情去做事,而这种心情又会带来工作上的失误,造成恶性循环,使工作毫无起色。

应该懂得,表扬下属也不可滥用,否则,同样会产生负面效应。正如任何一种良药,如果剂量超出,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会有害身体。

表扬也罢,赞美也罢,都要提高它的“含金量”。如果有十个下属,有八九人都得到表扬,表扬就会使人觉得没有什么份量,几乎人人有份。而如果只有一两人才获殊荣,得到表扬的人才会珍惜,没有得到的人也才会努力争取。这就是“连锁反应”。

赞扬下属只有恰当而且适当,才能取得积极而又正面的效果,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上司的赞美下属才爱听。

7.鼓励和表扬能更易说服对方

海豚训练师都知道,他们不可能用训斥的做法来说服海豚完成精彩的表演,只有鼓励和表扬才能获得海豚的积极回应。其实人又何偿不是如此,多给别人一点鼓励和表扬,就会有积极的效果出现。

一位教师经常批评油画班的学生不完成作业,出于对训斥的反感,有个学生礼貌地建议老师,是否能以表扬完成作业的学生来取代批评没有完成作业的人。老师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几个星期后,他不仅看到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而且,看到一个充满欢乐气氛的集体。

可见,赞扬对说服成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哈佛大学藻类学专家斯金诺博士的实验也充分地肯定了这一点。他认为,鼓励不仅仅是一种奖赏,它是和一些行为的发生相联系的东西,它有着促使某种行为重新出现的趋向。当动物的大脑接收到鼓励的刺激,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调动起各个系统的“积极性”,潜在的力量能动地变成了现实,行为发生了改变。他说:

“我最初认识到这一问题,是在夏威夷海洋生物公司大型水族馆工作的时候。1963年,我在那里担任海豚教练员的负责人。训练马和狗,可以用传统的训练方法,但是,对于那些水生动物,不能使用皮带和马笼头,‘积极的鼓励法’是我们唯一的方法。

我们通常采取‘条件鼓励法。’运用条件反射原理,我们让一些原始的信号(声音、光等等),和一些基本的鼓励(给食物)联系起来,使这些信号在它们头脑中和鼓励的刺激建立稳固的联系,当信号一出现,鼓励的作用也同时出现了。海豚教练员们经常在喂食的时间吹口哨,口哨成了海豚的鼓励信号。我曾见到,在没有给食物的条件下,动物们听到口哨,表演了一个多小时的节目。

几年前,在纽约的布朗克斯动物园,看守人准备打扫大猩猩的笼子,唤它出来,猩猩不肯。无奈,看守人摇动手中的香蕉,想吸引它出来,可是,大猩猩不是不予理睬,就是抢到香蕉跑回原处。一个教练员看到这种悄况指出:‘这种摇动香蕉的鼓励方法,从前没有实施过,因此不能奏效。但是,运用‘食物鼓励法’,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奏效。你应该把香蕉放在门前,让香蕉吸引猩猩自己走出来。’果然,大猩猩见到门前的香蕉,乖乖地走了出来。

我把‘积极的鼓励法’应用到说服过程之中,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我的孩子不爱劳动,我经常大声地呵斥他,这不仅无济于事,家庭的气氛也非常紧张。于是我改变了教育方式,注意观察他令人喜欢的行为,例如,看到他帮助大人洗盘子的时候,就用赞许的口气鼓励他,果然,他开始热爱劳动了,家庭的气氛也和睦多了。

一般来说,鼓励有两种形式,肯定的和否定的。肯定的鼓励,出自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例如,给动物食物,抚爱、表扬等等。否定的鼓励,使用于禁止的、要它回避的事情。例如,打它,对它皱眉头,或者发出不愉快的声响。

只要发出肯定的鼓励信号,行为必然会得到改善。

假如你要某人打电话给你,他没有这样做,你不能鼓励他,因为这是没有出现的事情;当他打电话给你的时候,你高兴地按上述方法去做,他会经常打电话给你的。如果,你用否定的鼓励法,冷淡地对待他,也许,他从此便不会再给你打电话了。”

从斯金诺的这番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鼓励的积极作用。

鼓励是一种信息,通过传导的方式起作用。它准确地告诉对象,你喜欢、需要的是什么。在运动员和舞蹈演员的训练场上,教练的口令“对!”或者“好!”绝不是在训练结束后的更衣室内询问训练情况,事实上,它意味着发出需要动作的一个信号。

观看足球赛和篮球赛时,我们经常被运动员受到喝彩和鼓励的激动人心的场面所打动。每当一个跳篮得分或者精彩的险球之后,场下人群中爆发的雷鸣般的喝彩声使运动员和群众感情交流,融为一体,运动员们受到多么大的鼓舞啊!

鼓励要适时,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如果你说,“噢,孩子,昨天晚上你的行为多么高尚啊!”她会回答:“怎么,难道现在我有什么不高尚的行为吗?”当孩子们遇到挫折而灰心丧气的时候,你应该经常鼓励他们对于没有成功的事情进行尝试。

鼓励和赞美是促成别人行动的动力,多给别人一点鼓励和赞美,其结果往往会出乎你意料之外的好。

8.赞美要到点子上,让人如饮甘霖

赞美别人的话有时并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动听的声调,有时区区一句话,便能让人“龙颜大悦”,喜上眉悄。这种说话方式如若用到了巧处,会胜过千言万语,有如“一字千金”一样。

明朝著名画家周玄素,就曾经用一句话让开国皇帝朱元璋“龙颜大悦”,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不久,一天,他突发雅兴,派人召来宫廷画师周玄素,命令他立即着手在大殿的墙壁上绘制巨幅“天下江山图”,以显示自己的伟业和盖世功劳。

周玄素听后心想:这诺大的江山,仅凭一幅画怎么表现得了呢?假如自己动笔时稍有不合皇上心意之处,恐怕自己的脑袋就得搬家了。于是,他上前谢罪说:“微臣才疏学浅,又未曾走遍天下九州,实不敢奉诏。臣斗胆恳请陛下启动御笔,勾勒本图规模,臣从而润色一二。”

朱元璋见他说得在理,便当即提起御笔,唰唰几下,在墙上草画出一幅“天下江山图”的大致轮廓。随后,便对周玄素说:“朕已构建了草图,你加以润色吧!”

周玄素看了看草图,又启奏道:“陛下江山已定,岂可再有改动!”

这一语双关的话,让朱元璋听了大为高兴,重重的赏了周玄素一番,画画的事也作罢了。

这句让朱元璋大为高兴的话语,看似简单,其实里面有玄机的。它表面是说,这幅“天下江山图”陛下已经画好了,我不便改动;而更深的一层意思则是:陛下的政权已经非常牢固,是谁都无法动摇了。朱元璋是绝顶聪明的人,自然明白周玄素的话中玄机。但这深层含义很能迎合朱元璋的心理,把他说得心里甜滋滋的。所以,他不但没怪罪周玄素,还破例重赏了他。

封建王朝的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但是做皇帝也有做皇帝的难处,那就是时时刻刻担心自己的江山被别人霸占,因而竭尽全力要保住了。

周玄素的一句看似普通的话语。实则是说到了点子上,说到了皇帝的心坎里去了,让朱元璋如饮甘霖,舒心之极,因而重赏也就是必然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