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样说话最招人爱听
6406500000008

第8章 说话中勿忘优雅礼仪——谈吐得体的话别人最爱听(2)

“11年前,我到芝加哥去参加欢迎格兰特将军的庆祝活动,第一个晚上设了盛大的宴会,到场的退伍军人有500多人。坐在我旁边的是玻尔先生,他耳朵不是很灵便,有个聋子常有的习惯,不是好好说话,而是大声地吼叫。他有时候手拿刀叉沉思五六分钟,然后会突然一声吼叫,吓你一跳。”

说到这里,道奇夫人那边桌子上的嘈杂声果然小了下来,人们开始好奇地看着马克·吐温,寂静沿着长桌,蔓延开来。马克·吐温用更轻的声音一本正经地讲了下去:

“在玻尔先生不作声时,坐在我对面的一个人对他邻座讲的故事快讲完了。在结尾的时候那位先生露出了身上的几处伤痕,真是让人大吃一惊。”

此时,餐厅里一片寂静,马克·吐温的目的已经达到。他见时机已到,便开口说明为什么要玩这个游戏。他是想请大家记住:参加宴会的人要有素养,要注意必要的礼仪,还要顾及他人的感受,在谈论的时候最好一个一个来,而其余人都要全神贯注地倾听。

人们愉快地接受了马克·吐温的建议,在晚上的其余的时间里,大家都过得很开心。而马克·吐温先生也很得意。

马克·吐温不但是个伟大的文学家,看来也能算得上个心理学家,知道怎么用人们的好奇心来表达到自己的目的,让人们在微笑中接受他关于礼仪的劝告。

谈话中的礼仪是有很大讲究的,特别是在一些公共场合,如果只顾自个的高谈阔论而不顾及他人感受,必然会招致他人的厌烦和反感,那么即使你的口才再好,也只会增加一点别人鄙夷的眼光。说话要分场合,要注重礼仪,要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这样的说话方式别人才爱听。

5.演讲之中勿忘优雅礼仪

演讲之中若想吸引住听众的注意,仅有涛涛不绝的口才,妙语连珠的句子是远远不够的,演讲者还必须要有恰当而又得体的礼仪,才能真正打动听众,真正征服观众的心。

演讲者要想真正吸引观众,一定要有良好的气质风度和优雅礼仪。一个人的气质和风度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靠后天培养和陶冶的。良好的礼仪和风度能够真正地从心里打动观众。

尼克松在其著作《领导者》一书中,有一段对1954年6月英国首相邱吉尔访美的描写:“飞机机门打开了,过了一会儿,邱吉尔独自出现在舷梯顶部,头上戴着一顶珍珠灰的汉堡帽……他的助手们在他身后手忙脚乱地搀扶他,准备走下舷梯。他迅速地向下面扫视了一眼。当他看到欢迎的人群和许多照相机镜头时,便立即拒绝了任何人的帮助。他拄着手杖,开始缓慢地走下舷梯,径直朝着照相机镜头和话筒走去,开始发表抵达演说……演说结束,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他亮了亮他那表示胜利的V字型手势,然后大步走向那辆黑色林肯牌敞篷汽车……”事后尼克松回忆道,他很惊奇这位不久前患了中风、刚刚从横跨大西洋飞了一夜的飞机上下来的79岁的老人竟能如此注重自己的礼仪和形象。

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尚且如此,作为普通人来说更应该注意了。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显示,人接受信息更多地来自视觉形象。一个人如果“形象”很糟,往往会让别人“以貌取人”,导致失败。

一般来说,演讲者的姿态和动作也代表着人的形象,它作为一种非语言沟通的方式,有着积极的意义。它能辅助有声语言更准确、更有效地表情达意;它也能使听众形成一种动态的印象,从而引起注意,减少由于单调而带来的疲倦。

演讲中若想保持优雅的礼仪,一般来说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注意。

从站立的姿势看,一般提倡丁字步:两腿略微分开,前后略有交叉,身体的重心放在一只腿上,另一只则起平衡作用。这样不显得呆板,既便于站稳,也便于移动。不少演说家讲究站姿。站立的姿势适当,演说者会觉得全身轻松、呼吸自然、发音畅快,特别有助于提高音量,作慷慨激昂的演说。也只有站姿,才能使身姿、手势自由地活动、“造型”把自己的形象充分地显露出来。

手势的运用在演说中也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达到语言代替不了的效果。而手势的运用是否恰当,将会直接影响到演说的效果。手势在演讲中的运用有多种复杂的含义。手向上、向前、向内往往表达希望、成功、肯定等积极意义的内容。手向下、向后、向外,往往表达批判、蔑视、否定等消极意义的内容。

演说家的经验表明,手势的运用要注意适当有节。说话连着动手是许多人的习惯,但多了就不好。一般来说,我们日常生活中说话多数是无须用手势的。演说因为有鼓动性,根据需要可以多一些,但也不要滥用。有的演说者认为有手势比无手势好,手势多比手势少好。这实际上是误解。令人眼花缭乱的手势只能显露出自己的慌乱,别无任何意义。不要以为把手呆板着不动是可笑的,世界上最可笑的是说话时无节制地挥动手臂。另外也有人认为,有说服力的手势是根据演说中带有情感的声音而定的,如果演说者一开始就频繁地运用手势,那就会使人厌烦,手势也就丧失了效果。

此外还要注意的是,演说者的服装衣饰对演说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俗话说,人要衣裳马要鞍。演说者的服饰,对树立演说者的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演说者的服饰应整洁大方、朴素端庄、轻便协调、色彩和谐。此外,演说者的服饰要与演说者的思想感情和演说内容协调一致。颜色给人的感觉是很敏感的。深色给人深沉、庄重之感;浅色让人觉得轻爽舒展;白色使人感到纯洁;蓝色使人感到恬静;红色、黄色则使人感到刺激、愉快。演说者应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演说内容和演说对象来选择服装。服装过于随便,不仅会破坏演说者在听众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也是对听众不礼貌、不尊重的表现,演说的效果也不会太好了。

演讲中注意适当的礼仪和细节对于演讲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适当的举止和良好的礼仪能为你的演讲增辉不少。

6.推销礼仪:让顾客第一眼就记住你

推销员在推销过程中礼仪形象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良好的形象和举止能够吸引住顾客的注意,博得其好感,也就为一次成功的推销打下了基础。

商界中有一句名言,叫做“顾客就是上帝”,的确如此,推销员要做的事就是要向“上帝”推销自己的产品,来自于“上帝”的第一印象对推销是否成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闯过了第一关,那么你的推销也就成功一半了。

当你上门推销时,门一开,你要神态自若地走进去,一副强健有力、正面积极而给人好感的形象。这才该是客户眼光所能看到的第一景象,这是他的第一个最重要的印象,一个停留不变的印象,除非日后被你自己毁掉!

第二个重要的印象来自于目光相会。身为推销员,一定都举目直接望向客户的脸,并且要面露亲切微笑。这等于向客户表示:“你是个能体谅人的好人,我喜欢你。”这种眼神同时也是在表示:“我自信十足,敢直视任何人,我不怕你。”

第三个重要的印象是声音。如果是清晰道出自己的姓名,表示:这个名字是我的词汇中最重要的一个观念,且是我最好的资产。

带着自信、果断的态度出现在客户面前,也就是差不多决定了客户对待你的态度。

当你初次见到一个人时,喜欢或不喜欢的程度,通常都是靠第一眼的印象。如果你看到一个陌生人,你第一个反应可能是,看看这个人的穿着,他是否长得好看?或这个人的信仰和兴趣是否与你相似?假使这个人再随口赞美你一句,你可能会对他也留下更好的印象。

作为推销员来说你必须把同样的准则用到对顾客推销产品的任何事物上,辅助推销的器材、产品简介以及简报档案资料,都必须呈现专业形象。当这些物品开始显得又脏又旧时,就该注意要换新的了。许多生意的成交来自顾客心窝的感觉、情绪和第一印象。

7.危急时刻,曲解、妙解也是“礼”

曲解一句话的意思能让彼此心领神会,付之一笑。这种找台阶下并且自圆其说的说话方式不但是一种智慧的体现,运用得好时能让对方倾倒和赞叹。在尴尬和危机的时刻不妨一试。

清代大才子纪晓岚才华横溢,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他不但才思敏捷,而且经常有令人赞叹的急智口才表演,在“危急”时刻经常能化险为夷。

有一次,乾隆皇帝带着几个随从突然来到军机处。此时的纪晓岚正光着膀子和军机处的几个办事人员闲聊。其他人老远就看见皇上来了,连忙起身迎上前去接驾。可见纪晓岚是高度近视,刚开始没看见走在最后面的乾隆,等他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乾隆就快到了。纪晓岚心中暗想:如果就这样光着膀子接驾,岂不是冒犯龙颜?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纪晓岚趁着别人不注意钻到桌子底下躲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