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口才训练与演讲艺术
6416400000001

第1章 口才基础培训(1)

1.口才培训的意义、要求和原则

口才培训和书面语训练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口才培训的意义,掌握口才培训的要求,以找到更快捷实用的培训方法。

一、口才培训的意义

(一)口才培训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生活的内容增多了,节奏加快了,彼此间的交往日趋频繁了,并且越来越讲究交际的效率。因此,口才在交际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对口才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化,要求人们把话讲得清晰、简洁、易懂、讲究效率。现在一些国外的会客室里常挂块牌子“谈话不得超过五分钟”,节约谈话的时间,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方面,那种“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的谈话,显然是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张的节奏不相适应的。高效率的谈话,要求人们思维敏捷,说话的针对性强,能一语破的,而且言简意赅,废除套话、空话,能出口成章,语脉清晰,用语严谨。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交际的范围愈来愈大,这对口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符合语盲规范和口语语法规范,用语要准确,符合逻辑。因此,进行严格的口才培训,尽快提高整个民族的口才素质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口才培训是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

口才培训是进行以说为重点的听、说能力的训练,它不仅可以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而且可以带动读写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可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说”和“写”二者是相通的,也是互相促进的。叶圣陶先生说:“我们说某人善于说话,并不是说他能够花盲巧语,只是说他能把一些意思说出来,通体完美,没有拖沓、脱节、似是而非等毛病。假如是这样一个善于说话的人,他写的文字尽可以直录语言,怎么说就怎么写。”这就是“我写我口”,作文其实就是写话。把话说得准确、有条理、有意味,写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反之,把写好的文章试着念一遍,运用“口语”的语感去品味,去推敲,再进一步修改,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好方法。这正是“说”对“写”的促进作用。

(三)口才培训可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思维和语言是密切联系的,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思维是借助语言进行的。从“听”和“说”的心理过程来看,思维都起着决定作用。所以进行听说能力训练的过程,也就是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语言的发展必然促进思维的发展,口才培训可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逻辑性,提高思维品质。比如有不少教师把学生的演讲录了音,再放给他们听,许多学生惊奇地发现;凡是讲话时结结巴巴停顿时间过长的地方,准是思想上卡了壳;凡是颠三倒四,语无伦次的地方,一定是思想乱了。思维混乱是造成语盲混乱的根本原因。所以说,口才培训是一种最好的思维训练。

同时,口才培训也有助于观察力的锻炼及注意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二、口才培训的要求

口语能力训练,是专门研究口语表达的特点、规律,并在口语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系统而严格的口语表达技能训练,以培养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语言实践活动。主要是培养“说”的能力,以及和说有关的“听”的能力。

具体要求:一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书面语,并能运用语调、重音、停顿、语速等因素的变化技巧,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二是经过较短时间的准备,能当众进行较复杂的成套讲话。做到中心明确,有条理,声音宏亮,语态大方。三是能掌握演讲的技巧,提高语言的说服力、感染力。四是谈话时能根据对方的心理,恰当采用说话的方式,能较好地展开话题,懂得一些论辩的技巧,提高交际的效果。

三、口才培训的原则

能力是练出来的,口才培训如果离开科学地、严格地训练是难以奏效的。练,是培训口才最重要的方法。但不是盲目地练,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去练,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系统地练。具体说来,就是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一)循序渐进,系统训练。

口才能力的提高和其它能力的提高一样,需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即由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的程序进行,达到有计划、有系统地提高口才。

(二)以练为主,突出实践

“练”,是口才培训的基本活动,必须突出的重点,因此必须注重在理论指导下的语言实践,这是培训口才的根本环节。

(三)听说兼顾,全面提高

口才培训虽然以说为主,但不可忽视听的训练。听和说两者关系密切,听是说的基础,听好才能说好,说好为听好提供方便,又促进听的能力的提高。所以听也是我们学习语言的最重要最方便的途径,听和说不可偏废,必须兼顾。

口才培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日久天长,一定能练就一副好口才。

2.掌握口才培训的训练点

口才是一个人德、识、才、学的试金石。如果你渴望步入口才家的行列,就必须掌握以下培训口才的训练点,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单项练习

口才培训要先进行针对性的单项练习。一般情况下人们只是欠缺口语表达能力的某个方面。所以,初步培训应当针对自身的主要弱点进行。这种着重解决某一两个方面的问题和练习,就是单项练习。比如有的人语音含混不清,语流一过速就会把某些音节吃掉了,这就需要练绕口令和快速朗读;有的人声音弱小,吐字不饱满,缺少力度,就要多练气息控制、声音共鸣和吐字归音;有的人讲话语调平板,节奏感不强,就要着重练习以声传意的基本技巧;有的人讲话不够连贯,不善于即兴构思、随机应变,那就要着重练习快速反应,即限定时间把某个事物说清楚;有的人与人交际或当众讲话,往往手足无措、体态不佳,这就需要经常对照镜子练习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姿态,并练习体态语言与有声语言的密切配合。如此等等,就是针对自身主要弱点,进行单项练习。加强单项练习后,口才表达的各方面就会比较均衡了。

这里详细介绍一下吐字发音的单项训练。汉语每个音节起头部位的音素大多是声母,(有些没有声母作字头,那就直接发出韵母的声音,“安”ān,“稳”wěn)所以,声母的发音一定要准确,有弹力,主要是嘴唇要有力。在起头发声准确的基础上,要在过韵的发音上响亮、饱满,有一定强度。过韵是指过渡到韵母中的主要元音上的声音。如“悄”qiāo中的ā,即要让ā音很饱满,又要迅速过渡,使人听不出音素间有什么界限。在过韵的发音上要特别注意三点:一是气息充足而平稳,字头一打出头,就要把气息控制住;二是口腔要打开,口腔打开不是简单地把嘴张大,而是口腔内部要有很强的开合能力,要挺软腭、提颧肌、松下巴,使口腔成筒状,再加上唇舌的配合,过韵的声音就会饱满了。三是注意用音。用音是指字尾的音素要咬得住,控制得稳,能收到家。其关键在于口形的变化与气息的控制。

2.结合练习

单项训练的目的达到后,就必须进行综合练习,在练习中仍然可以以改正自身某些缺点为重点,但要求能够较全面地掌握表达的技巧。在训练中最好能有人指导帮助,也可与别人交流,甚至可以采用对手赛的方式。综合练习的方法主要有模仿复述、口头评述和解说;演讲练习、快速反应(回答)、论辩练习和谈判练习等。大家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灵活掌握这些方法,以便提高自己的口才表达能力。

3.当众练习

利用一切时机当众练习,也是促进个人口才进步的好方法。口才和交际能力终究是为了与人打交道,所以只有经常与别人交往,经常面对听众,才能练出真功夫,在和别人的实际交往中发挥作用。

林肯喜爱朗读,另一方面,他善于演讲也是人所共知的。他经常利用公开的场合,面对听众大声朗读。有时他半夜醒来,会随手拿起一本书读几段,并常常找他的秘书来听,像是代表作品的作者与人畅谈,读得有声有色,忘乎所以。有一次,他妹妹结婚,他便拿出自己写的一首诗,音调铿锵地读给大家听。即使在南北战争那最紧张繁忙的岁月里,他也要忙里偷闲诵读点文学作品给别人听。正如马克思对林肯的赞颂:他一生时时伴随着朗读和演讲活动,“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目标。”

要取得最快的进步,必须要抓住一切机会当众练习。一个有自信心、进取心的人,他必定是个抓住一切时机、敢于行动、敢于自我表现的人,而不会以观望、等待的消极态度任凭生活赐于的各种机会白白地丧失。而且,一个人也只有敢于当众表现自己,才能更好地了解别人,和别人交朋友,学习别人的长处,增强自己的本领。所以,抓住一切机会当众练习,既是最好的培训方式,也是一条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最佳途径。

有一个年轻人从农村考入大学,初进大学校门的时候口才很差,他暗自羡慕和崇拜那些有口才的同学,并为自己远远不如人家而感到痛苦和自卑。后来,他为了“整治自己的草地”渴望见贤思齐,拜师求教。于是,他主动和那些能言善辩的人物接近、交往、相聚。起初,他主要是洗耳恭听他们的慷慨陈词,相互论辩;继而,他又琢磨自己该怎么说,寻找时机与他心目中的“老师”交手比赛,在实践中锻炼。结果,仅仅一两年后,他就在大学的演讲比赛中夺得了第一名的桂冠。他压魁后说:“我的起步和进步,与那些口才出众的朋友分不开。我的成绩是他们以往教练和陪练的结果。”这个事例对我们很有教益:事在人为。贵在进取。一个人不下水,永远学不会游泳;一个人不敢当众表现自己,无法练出真本领。苏联作家柯切托夫曾说:“假如你的周围是一群鹰,那么你一定也是一只鹰。”你要取得成功,必须要坚持勤学苦练,坚持与别人交往。居林习鸟音,比试长才干,让你的亲友做你的第一听众,抓住一切时机当众练习,这就为自己的成功创造了有裨益的机遇和条件。“思风发干胸臆,言泉流于唇齿。”一个人不论是日常说话、与人交际,还是参加论辩、进行演讲,都需要临场思维敏捷,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应和即兴构思的能力。良好的以至高超的口才交际艺术与其说是一种技能,不如说是一种智慧和修养,用苏联作家康·巴乌斯托夫斯基的话来说,是一种“精神昂扬、清新的感觉,敏捷地感受现实,思想丰满和对自身创作能力的自觉的心理状态。”因而,我们要掌握语言,具备良好的口才,唯一的决窍就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心理素质。说到底,口才和实际能力这个无价之宝,只属于在自己的土地上不断耕耘的人,只属于高素质的人!

3.口、耳、眼并用提高口才的诀窍

许多人以为口才只是口上之才,他们认为许多口才好的人,什么都可以说,谈什么都很动听,只是因为他们的口齿伶俐,这种看法是不大公平的。我们应当清楚地了解,一个理想的口才家,要懂得口、耳、眼并用。若光是口齿伶俐,也不能成为一个口才好的人。

一些人认为谈话是我说完了你说,你说完了我说。所以很多人在说话的时候是这样想的:我说完了,就完了。另外也有很多人在听别人讲话时只是单纯地听至于自己的看法应该怎样,应该怎样问个明白,应该怎样交换意见,以求达到一致的或是接近的看法,连想也没有想过。心中根本就没有准备你说完我说。这样,说的人,说完就算了,听的人,也就听完了就算了。说者自说,听者自听,各走各的路。这样,话是讲了很多,可是大家的距离,并没有因此而更接近一点。

在谈话时要你一句我一句地讲,你一段我一段地讲。只讲不听,只听不讲,都不能算是谈话。说到这里,我们就应该知道,我们所要追求的口才,不只是讲的问题,还有了听的问题。不只是口的问题,还有了耳的问题。

有良好口才的人,必须同时也有良好的耳才。很会说话的人,同时必须是很会听话的人。会说话的人,在说的时候,决不只仅凭自己的意思一味地说。他在未说之前,在说的时候,在说了之后,都有一件事情使他非常关心,那就是,他的话在对方听起来是怎样的。

口才艺术最后所追求的,就是自己的话在对方脑子里所发生印象及其效果——要对方明白自己的话,相信自己的话,想照自己的话做。

怎么知道对方心里怎样想呢?主要是靠听。要很小心地听对方讲话,要好好地练习听别人说话。一般人听别人说话时,真是太不小心了。听漏别人的话,听错别人的话。听走耳别人的话,这样自己关于对方的认识,就是片面的。那么,怎么能够希望自己的话,能抓住对方的注意,引起对方的兴趣。以及能够说中对方的心事,针对他心中的疑虑来进行有效解释呢?

许多人都以为谁能够滔滔不绝地、一大套一大套地讲个不完,谁就是有口才。我想这不一定是对的,有许多人只顾自己讲,一点也不知道别人听了会怎样。即使他讲得很不错,我们也不能说他的口才很好。口才很好的人,并不一定讲得很多。妙就妙在他了解别人的心情和看法,三言两语就能使人折服。而这种人很善于听别人说话。那么你会问了:“如果别人不说怎么办?”我会微笑地告诉你,口才很好的人,就有这样的本事,有办法使人说出自己的意见来。

你看这不是更复杂了?会说话的人,不但自己会说而且还要会听,而且要有办法使别人说,有办法使别人高谈阔论,有办法使别人对他畅所欲言,开诚布公,甚至于推心置腹。不要忙,无论多么复杂的东西,我们都有办法学会。不过我们要从最简单的开始。我们要练习,看我们能不能抓住别人说话要点。在别人说完一段话时,我们能对自己说:他这一段话的意思,主要有哪几点。试着把听到的话,事后记下来,或是转述出来告诉自己的朋友,或自己的家人,这就可以很快地提高自己听话的能力。我们要能抓住对方说话的细节。甚至于能抓住对方说话的用语、声调和表情。

一个口才好的人,不仅要用口、用耳,而且还要用眼。

那就是说一个口才好的人,不仅要有耳才,还要有眼才。一个口才好的人,无论在自己说话的时候,或是对方在说话的时候,他的眼睛,总是随时地留意着对方的面部表情,眼神,姿态以及各种细微动作。

对方说话时,你更是要把眼睛和耳朵都集中在对方身上。一个人并不是只用语言来传达他的思想感情,特别是一般人对说话,词语运用,都没有经过适当训练。他们说的话常常不能恰当地表达他们的心意。在他们的言语无能为力时,他们常常用神态和动作来补充。他们感觉自己说得不太正确的时候,常常用力地猛摇几下头。他们用手势强调他们自己认为非常重要的地方。他们一面说一面点头,常常是因为自己很满意自己正在说着的话,他们说话的时候,皱起眉头,有时是因为他们不晓得他们的话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