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向东大致分成三部分:占境内12%面积的西部和西北部多由沙岩、花岗岩、片麻岩组成的高原和高地构成,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占境内44%面积的中部地区多由山地和台地构成,海拔高度位于200─1,000米之间;余下的44%面积的南部与东部地区由低地构成,海拔高度均在200米以下,由热带草原、沼泽地带、沙洲林地、海岸湿地组成,并包括两个主要的冲积盆地:北方的鲁伍马盆地(Rovuma Basin)和南方的莫桑比克盆地(Mozambique Basin),二者均为地壳运动产生的结果。著名的东非大裂谷(Great Rift Valley)东支向南直切入赞比西河入海口,巨大的断层带将莫桑比克从中部一分为二。
莫桑比克的地理元素构成决定了高原和山区多集中于西部与西北部地区,如西面的佩尼亚隆加(Penhalonga)、乌巴(Vumba)和希马尼马尼(Chimanimani)山脉,西北部的戈龙戈萨高地(Gorongosa Highlands)、太特高地(Tete Highlands)以及北面的马孔德高原(Makonde Plateau)。较有名气的山峰有:宾加(Binga),是与津巴布韦交界处希马尼马尼山的主峰,以2,436米的高度成为莫桑比克全境最高的山峰;纳穆利(Namuli),位于赞比西亚省,以2,419米的高度排列第二,信奉原始宗教中拜物教的地方居民常在顶峰附近的岩洞里举行宗教祭拜活动;马莱马(Malema),位于楠普拉省,几近垂直的山峰,无遮无掩的花岗岩峭壁,成为白人登山爱好者聚集的伊甸园。戈龙戈萨,位于戈龙戈萨国家公园(Gorongosa National Park)内,高1,868米,栖息着为数众多的鸟类,其中包括一些珍稀品种,是游客们观察鸟群的理想场所。
莫桑比克主要的河流有25条,如赞比西河、林波波河(Limpopo)、萨韦河(Save 长330公里)、鲁伍马河(Rovuma 长650公里)、马普托河(Maputo 长150公里)、因科马蒂河(Incomati)、利龚戈河(Licungo 长336公里)、利戈尼亚河(Ligonha)、卢里奥河(Lurio 长605公里)、卢任达河(Lugenda)、布热河(Buzi 长320公里)、蚌圭河(Pungoe)等。这些河流多发源于非洲大陆地势较高的中部地区,途径广博的卡拉哈里盆地(Kalahari Basin)时,挟沙裹砾向东而流,在到达地势低下的莫桑比克平原后,沙子沉淀下来,形成冲积平原。莫桑比克东部的土壤表层明显带有卡拉哈里的沙丘地貌,这一特征在海岸线上的河流入海口处体现得更为充分。
赞比西河是继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之后的非洲第四大河。它发源于安哥拉高原,流经赞比亚、津巴布韦、最后经莫桑比克的赞比西亚省注入印度洋,全长2,574公里,其中流经莫桑比克的长度为820公里。赞比西河是南部非洲的一条生命河,它那滔滔不绝的河水造就了两岸肥沃丰饶的土地,惠泽沿途世世代代的生灵,形成远近闻名的赞比西流域。赞比西河沿岸风光旖旎,景色迷人,椰子、香蕉、菠萝、腰果、剑麻等经济作物构成热带草原气候下奇特的景观,赞比西亚省因赞比西河而有了更多的文明,成为莫桑比克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教育大省和资源大省。赞比西河流域地势多变,植被茂密,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乐园,栖息于河中的鳄鱼与河马也为赞比西河增添了更多的野性与传奇色彩。
尽管赞比西河与林波波河是南部非洲的第一和第二大河,尽管莫桑比克自南至北均匀分布着25条主要河流及其分支、湖泊,尽管境内尚有270公里长的卡奥拉巴萨水库和尼亚萨湖,尽管莫桑比克看来有着充足的淡水资源,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国家仍然时不时地遭受严重的干旱。
莫桑比克东南部平原为非洲最大的平原之一。莫桑比克海峡以1,670公里的长度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海峡,海峡最窄处也在300公里之外,大部分水深2公里以上,莫桑比克暖流经此南下。地理学家们相信在125,000年之前,莫桑比克南部和中部地区沉于海水之下,大约到了7,000年前的冰川时期,地壳运动使海水开始后退,直到缩至现在的水平位置。这种观点强有力的证据是化石层的研究和一些地质上的特征,从东部海岸向西120公里的内陆莱邦博(Libombo)山区,发现了只能生长于海洋里的甲壳类动物化石群。另外,为数众多的内陆湖及其周围的沙洲均有很高的含盐量,周边环境的其它物理变化也说明了在远古海洋逐步退却的过程中,一些低洼地区的海水被自然截流,形成湖泊并保存至今。
区划与气候
莫桑比克位于南纬2652—1027、东经3012—4051之间,属东2时区,比北京晚6个小时,北京时间中午12点是首都马普托市早晨6点。
全国分为10个省和1个直辖市。10省由南至北依次为:1、马普托省,省会城市为马托拉(Matola);2、加扎省,省会为赛赛(Xai—Xai);3、伊尼扬巴内省,省会为伊尼扬巴内;4、索法拉省,省会为贝拉;5、马尼卡省,省会为希莫尤(Chimoio);6、太特省,省会为太特;7、赞比西亚省,省会为克利马内;8、楠普拉省,省会为楠普拉;9、尼亚萨省,省会为利欣加(Lichinga);10、德尔加杜角省,省会为彭巴。1个直辖市即首都马普托市。
中国地图被人们形象地喻为一只报晓的雄鸡,莫桑比克地图则像一头撒欢的小马驹:尼亚萨省、德尔加杜角省和楠普拉省组合成马头的轮廓,圆柱形的赞比西亚省勾画出颈部的形状,旁逸斜出的太特省酷似马儿的前腿正在“自奋蹄”,狭长的索法拉省与马尼卡省共同构成马儿的腰身,伊尼扬巴内省是隆起的后臀,加扎省是绑紧的下胯,最后面的马普托省更像扬在空中的后腿。从地理位置上讲,莫桑比克有两种分法:一种是以赞比西亚河为界,将全国分为南方和北方。另一种是将全国分为南部、中部和北部,南部由马普市、马普托省、加扎省和伊尼扬巴内省组成;中部各省为索法拉省、马尼卡省、太特省和赞比西亚省;北部诸省为楠普拉省、尼亚萨省和德尔加杜角省。这两种分法在人们交谈中相提并论,并无歧义。
莫桑比克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南回归线穿过加扎省和伊尼扬巴内省,更为细致地分类是以此为界将气候分为两部分:南面是亚热带草原气候,北面是热带草原气候,赤道暖湿气流、印度洋季节风、莫桑比克暖流以及西北部的高原地势直接影响气候特别是风向的改变和降雨的变化。全年分雨、旱两季:10月至次年3月为雨季,多雨、温度偏高,平均温度在27—31C之间,12月和1月是季节中最热的月份,西部赞比西河河谷部分地区温度甚至会超过40C,成为全境最热的地方;4月至9月为旱季,干旱少雨,气温较低,平均温度在18—21C之间,6月和7月是一年中最冷的两月,北部的利欣加温度会降至12C,成为境内最冷的城镇。
全国降雨以萨韦河为界:北方省份平均年降雨量是1,500mm,其中尼亚萨的梅坦古拉(Metangula)月降雨量达到300mm成为降雨最多的地方;南方省份平均年降雨量为750mm,加扎省的帕夫里(Pafuri)年降雨量尚不到300mm成为降雨最少的地区。因南方降雨并无规律可循,加之河流的水利工程尚待建设,导致这一地区容易进入多点雨就涝、少点雨则旱的怪圈。在1982—1984年、1986─1987年和1992年,全国遭受严重的旱灾,粮食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人民生活主要依赖外援,特别是2000年初,莫桑比克又遭受历史罕见的水灾和飓风侵袭,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热带飓风是一种强有力的能够引起巨大破坏的大气环流。当印度洋上空温度超过27C后,气流会从南纬8°—15℃地区的半空下落,形成飓风。莫桑比克海峡一定时间内会有飓风周期性地掠过,但仅限于北部诸省或近海处,很少越过中部沿海城市贝拉到达南部三省。虽然飓风埃利内(Eline)与格罗丽亚(Gloria)于2000年登陆该国并引起相当程度的破坏,但气象部门长时间的观察和统计数据表明:飓风到达莫桑比克并导致严重破坏后果的情况并不多见。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洋地区发生的致使20多万人死亡的特大地震和海啸,虽然也波及到非洲东部的索马里和坦桑尼亚,却并未影响莫桑比克。
莫桑比克国家气象局对马普托地区的气候十年(1989─1998年)一周期的观察结果和资料数据如下:12月和1月为降雨最多月份,前者月平均降雨量147.25mm,后者为161.59mm,最高记录是1998年1月,单月降雨量高达365.5mm,而在干旱的1989年1月,降雨量仅为37mm。6月和7月是降雨较少的月份,1998年6月无降雨成为十年中唯一的一次零记录,令人意外的是该段时间内马普托省最多的一次年降雨量也只有962.5mm。1992─1994年,马普托遭受旱灾,年平均降雨量分别为586.5mm、541.5mm和458mm。1996—1998年最后三年的平均年降雨量为915.27mm,较为充沛的雨水虽缓解了旱情,却在马普托地区引发大面积洪涝灾害,冲毁农作物并数日中断沿岸渔民的海上捕捞活动。
马普托旱季时温度较低,6月和7月是最冷的月份,1996年7月气温低至13.1C、 高达23.4C成为十年来同时期温度最低与最高的记录。12月和1月是季节中最热的月份,温度稳定于20—30C之间,1992年2月温度高达32.2C低至23.9C成为同期温度最高与最低的记录。马普托雨季时湿度一般保持在70—80%,十年中最高记录是在1997年11月和1998年1月,湿度均达到83%,1994年6月温度降至66%成为同时期最低的一次记录。
人口与民族
截止2007年,莫桑比克的总人口为2千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7%,人均寿命48岁,其中30%的人口居住在马普托、贝拉及楠普拉等大城市中,60%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带,许多人依靠海洋资源为生。东部地区降雨充沛,河流众多,经济相对发达,交通较为便捷,连接南北交通的主干线—国道一号(Estrada Nacional 1简称 EN1)沿着或平行于海岸线而建。全国10个省中,就有5个省会坐落在印度洋岸边。西部地区较为贫穷,降雨稀少,容易发生干旱,交通非常不便。
莫桑比克约有60多个部族,占人口多数较有影响的民族有11个。北部的马库阿族(Makua)人数量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40%左右;南方的聪加族(Tsonga)和尚加纳族(Shangaan)排列第二,约占总人口的25%,荣加族(Ronga)是聪加族中最大的1个分支;中部省份的绍佩(Chope)、绍纳(Shona)、塞纳、尼扬加(Nynaja)和尼隆韦(Nyungwe)族人共占总人口的25%;余下10%的人口由马孔德(Makonde)、休阿博(Chuabo)、尧(Yao)、恩多(Ndau)、马茨瓦(Matshwa)和姆瓦尼(Mwani)等其他民族组成。
表一莫桑比克各省主要民族构成表
省(市)
主要民族
马普托市
尚加纳、荣加
马普托省
尚加纳、荣加
加扎省
尚加纳、绍佩
伊尼扬巴内省
马茨瓦、绍佩、聪加
索法拉省
塞纳、恩多
马尼卡省
绍纳、塞纳、恩多
太特省
尼隆韦、尼扬加、塞纳
赞比西亚省
休阿博、洛姆埃、马库阿
楠普拉省
马库阿
尼亚萨省
马库阿、尼扬加、尧
德尔加杜角省
全国总面积799.380KM
省(市),面积(KM),百分比(%)
马普托市,300,0.03。
马普托省,26,058,3.26。
加扎省,75,709,9.50。
伊尼扬巴内省,68,615,8.58。
索法拉省,68,018,8.50。
马尼卡省,61,656,7.70。
太特省,100,724,12.60。
赞比西亚省,105,008,13.10。
楠普拉省,81,606,10.20。
尼亚萨省,129,061,16.13。
德尔加杜角省,82,625,10.40。
总计:799,380
要想细致而准确地将莫桑比克人对号入座、纳入不同的民族类别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像非洲其他国家一样,由于历史上部族之间经年的战争、难以抗拒的自然灾害、逐水而居的生活习惯、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等,常造成人们或个体或集团地进行地区性迁移,部族融合较为频繁,从而导致民族结构十分复杂。追溯历史,早在远古的石器时代,这一地区居住着以打猎、采集为生的游牧部族,他们是非洲大陆最古老的民族。公元1世纪,班图各族从北方开始侵入,逐步取代原有民族,形成部落定居下来。至今,从非洲中部到南部地区,绝大多数的民族属于班图语系,分布极广,莫桑比克也不例外。在此语系基础上形成若干民族,而人口较多的民族中仍有不同的分支,这就是莫桑比克约有60多个部族的原因。公元3世纪,阿拉伯人乘着他们特有的独桅三角帆船到达莫桑比克海岸。他们大批迁入并融进班图社会,通过与当地土著人异族联姻,开始了莫桑比克历史上最早的人种融合,同时也带去了伊斯兰文化在印度洋沿岸的传播。公元8世纪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以及公元9世纪印度帝国的强盛均给莫桑比克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到了公元15世纪,繁荣数世纪之久的大津巴布韦走向没落,取而带之的是莫诺莫塔帕王国的强盛,随着卡兰加人大规模地向东南方迁移,莫桑比克与津巴布韦交界的西部地区绍纳—卡兰加族与塞纳族人也逐日增加,形成当今较多的人口规模。公元1498年,在通往印度寻宝的航海中,巴斯柯·达·伽马成为莫桑比克的“发现者”。从达·伽马的海上探险到500年后的今天,葡萄牙人带给莫桑比克的是方方面面的影响。虽然今天的莫桑比克随处可见印度和巴基斯坦人,但在上世纪外来人种中,除了葡萄牙人,影响莫桑比克的还有华人、荷兰人和英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