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真的需要勇气
——《召南·草虫》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旧说坚持认为这首《召南·草虫》是“托男女情以写君臣念说”,也许在儒家圣贤看来,女子惦念老公,这种思念之情写得再漂亮再深入人心,也是上不了台面,他们心中的情怀只有一种——臣子对君王的忠诚与怀念。
不知道古代有多少人认同这样的看法,但时代向前,现代人已经很少再相信这一套,很多注释的版本,都说这是一首描述女人思念在外丈夫的诗。
草丛里的蝈蝈不停鸣叫,不时还会有几只蚱蜢蹦过,没有见到那个我想见的人,我怎能不忧心忡忡呢?要是我真的能够见到他,我的心才会平静下来。登上高高的南山,来采摘蕨菜,见不到那个我想见的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又愁又烦无处宣泄。要是我真的能够见到他,我的思念才会停下来,我才会高兴异常。登上高高的南山,来采摘薇菜,见不到那个我想见的人,心里如此地悲伤。要是我真的能够见到他,我灼伤的心才能舒畅,我才能得以放心。
“我心则降”,“我心则说”,“我心则夷”,这几个排比句让人有一种窒息感,世界辽阔而多彩,诗中的女子却只有一个选择,等待丈夫,思念夫君,生活中,她紧紧地抓住一个想法——就是要见到他。也许,在男人的世界里,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不用来思念与自己共同历经磨难、共同生活的女子。她们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大多时候还有利用的意味,比如西施,比如貂蝉,她们被利用过后,便再也没有关注的价值,她们的悲喜,也就退出了人们的视野。还有谁管她们有多少的零落心事,寂寞残生?还有谁发出自己的呼声?
《诗经》中还有一首《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夫君去边疆服役了,何时才能回来?此刻太阳已经落山,鸡、羊和牛都回到自己的圈里去了。妻子只剩下心神不宁,望眼欲穿,不住地深情呼唤。
应该称赞那些首先关注自己所需、发出呼声的女子,我思念你,我要见到你,这是我一贯的坚持。诗中描写的场景化的东西,如蝈蝈的叫声,蚂蚱蹦跳,这些所引发的烦忧,在几千年的光阴里不过是昙花一现,甚至微不足道,但对自己内心的审视,由此引发的行为却流传不息,因为世世代代女子对离家的夫君思念不休。
思念一旦被明白地表示出来,便是一根看不见的导火线,引发一系列的后续情绪。在岁月的轮回里,那么多不经意的动作、手势、片段,都是因为思念才成为这个样子,许多时候,人们的烦躁、不安、恐惧、担心等等,竟然都是因为思念!
秋天,本来就是一个伤感的季节,当昆虫消溺、草木枯萎,寒冬将至,无疑将是最容易思家和思归的时候,《草虫》里的女子,在这秋天的氛围中,能不进一步加重想念的情结吗?远行的人啊,你是否能将我想起?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你身边凋零的花朵,你看见了吗?那也是我憔悴的容颜。
《草虫》里,本该是一个和煦宁静的春日,草长莺飞,卉木萋萋,蝈蝈在暗处弹琴,蚱蜢不时跳出来撒个野。在生机勃勃的季节里,周围的热闹与她无关,她的心里是哀伤的,她的眼里是灰暗的,只有她思念的那个君子,才是她全部的风景。只有见到他,她才能是四季的热闹中笑靥如花的另一种风情。
“见到你”成为《草虫》中的女子唯一的救赎之路。对这个女子来说,人生没有其他的追求,命运就交付在了夫君的手中,但他何时才能回到自己身边,这还是个未知数。生活本来就隐藏着众多的未知,无数的风险,自己唯一的想法也不让自己安生,世界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黑洞,那种不可知与不可能让人恐惧。
也许生活中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恋爱中的人通信,都会怕收不到对方的来信,会想到是不是哪个顽劣的小男孩向信箱里投进一根划着的火柴?百万分之一的可能,都会被当成现实,因此还会充满忧伤并深深绝望。
《草虫》的故事里,自分别之后,女子就莫名恐惧,会不会是哪里出了问题,会不会他已经负伤死去?会不会……?因为她感到绝不可以失去。所以,她的登高,不一定是真的是要去采蕨,在高高的山冈之上,最容易增强思念。伫望之中,她希望看见夫君的身影。
诗中的男女主人公最后见到了没,诗里没有说,也许他来了,也许他没来,他来与不来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女子在忙忙碌碌之中,无不是“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思念,她低首蹙眉之间也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风情,她对自身的关注和柔情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