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世界上最美的人生哲理书
647500000003

第3章

第2章 高山景行,于烦琐尘世间修行

最好的养生是养心,内心清净则自然明澈,就像静止的水能倒映事物一般。品行高洁便能远离物累,就像无云的天空一般一览无余。闲看庭前花开落,漫随天外云舒卷,当心灵不为俗世而奴役,顺着生命的变化而走,除了欢喜,又哪里会有什么惆怅和悲伤呢!

心灵的空间——周国平

泰戈尔写过一段话,意思是说:一个富翁并不表现在他的堆满货物的仓库和一本万利的经营上,而是表现在他能够买下广大空间来布置庭院和花园,能够给自己留下大量时间来休闲。同样,心灵拥有开阔的空间也是很重要的,如此才会有思想的自由。接着,泰戈尔举例说,穷人和悲惨的人的心灵空间完全被日常生活的忧虑和身体的痛苦占据了,所以不可能有思想的自由。我想补充指出的是,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类例证,就是忙人。

凡心灵空间的被占据,往往是出于逼迫。如果说穷人和悲惨的人是受了贫穷和苦难的逼迫,那么,忙人则是受了名利和责任的逼迫。名利也是一种贫穷,欲壑难填的痛苦同样具有匮乏的特征,而名利场上的角逐同样充满生存斗争式的焦虑。至于说到责任,可分为三种情形:一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另当别论;二是为了名利而承担的,可以归结为名利;三是既非内心自觉,又非贪图名利,完全是职务或客观情势所强加的,那就与苦难相差无几了。所以,一个忙人很可能是一个心灵上的穷人和悲惨人。

这里我还要说一说那种出自内在责任的忙碌,因为我常常认为我的忙碌属于这一种。一个人真正喜欢一种事业,他的身心完全被这种事业占据了,能不能说他也没有了心灵的自由呢?这首先要看在从事这种事业的时候,他是否真正感觉到了创造的快乐。譬如说写作,写作诚然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但必定伴随着创造的快乐。如果没有,就有理由怀疑它是否蜕变成了一种强迫性的事务,乃至一种功利性的劳作。当一个人以写作为职业的时候,这样的蜕变是很容易发生的。

心灵的自由空间是一个快乐的领域,其中包括创造的快乐,阅读的快乐,欣赏大自然和艺术的快乐,情感体验的快乐,无所事事地闲适和遐想的快乐,等等。所有这些快乐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共生互通的。所以,如果一个人永远只是埋头于写作,不再有工夫和心思享受别的快乐,那么他的创造的快乐和心灵的自由也是大可怀疑的。

我的这番思考是对我自己的一个警告,同时也是对所有自愿的忙人的一个提醒。我想说的是,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唯有在这个心灵空间中,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如果没有这个空间,你永远忙碌,你的心灵永远被与事业相关的各种事务所充塞,那么,不管你在事业上取得了怎样的外在成功,你都只是损耗了你的生命而没有品尝到它的果实。

【心痕笔记】

人人心中都有一汪清泉,洗濯你的灵魂,滋润着你的生命。但是因为日常的琐碎,生活的纷杂,掩盖了她的环佩妙音,朦胧了她的清碧透明。

守护心灵的空间,你不需效仿屈平引吭高呼“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你只需漫步原野,投身自然;守护心灵的空间,你不必跟随周敦颐吟唱“出淤泥而不杂,濯清涟而不妖”,你只要沐浴清泉,洗礼阳光;守护心灵的空间,你何苦承继刘禹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你不妨独坐窗前,顺着绿茶的缕缕幽香与文人墨客筑建起沟通心灵的桥梁。

一壶清茶,足以净心;一曲民调,足以怡情;一盘残局,足以明智。停下疲惫的脚步。舒缓急促的呼吸,不要让自己在忙碌中迷失了方向。

精神的三间小屋——毕淑敏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自惭形秽。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哪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甚至那句恨不能人人皆知的中国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也让我们在敬仰之余,不知所措。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终是可望而不可即,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两句关于人的心灵的描述,不约而同地使用了空间的概念。人的肢体活动,需要空间,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那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

人们常常说,安居才能乐业。如今的城里人一见面,就问:“你是住两居室还是三居室啊?”……“喔,两居室窄巴点,三居室虽说也不富余,也算小康了。”

身体活动的空间是可以计量的,心灵活动的疆域,是否也有个基本达标的数值?

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于是,宜选月冷风清竹木潇潇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间不容发。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血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阴风惨惨,厉鬼出没,你的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

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哪怕是只多一个百分点呢,也是希望永恒在前。所以,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

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

一个人从25岁开始做工,直到60岁退休,他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整整35年的时光。按一日工作8小时,一周工作5天,每年就要为你的职业付出2000个小时。倘若一直干到退休,那就是70000个小时。在这个庞大的数字面前,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始于惊骇终于沉思。假如你所从事的工作,是你的爱好,这70000个小时,将是怎样快活和充满创意的时光!假如你不喜欢它,漫长的70000个小时,足以让花容磨损日月无光,每一天都如同穿着淋湿的衬衣,针芒在身。

我不晓得一下子就找对了行业的人,能占多大比例?从大多数人谈到工作时乏味麻木的表情推算,估计这样的幸运儿不多。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

适合你的事业,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这不但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样,俯拾即是,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你很难预知,将在18岁还是40岁甚至更沧桑的时分,才真正触摸到倾心的爱好。当我们太年轻的时候,因为尚无法真正独立,受种种条件的制约,那附着在事业外壳上的金钱地位,或是其他显赫的光环,也许会灼晃了我们的眼睛。当我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将事业之外的赘生物一一剥除,露出它单纯可爱的本质时,可能已耗费半生。然费时弥久,精神的小屋,也定需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这好像是一个怪异的说法。我们自己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又住着谁呢?

可它又确是我们常常犯下的重大失误——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羊肠小道;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我们说出的话,无论声音多么嘹亮,都是别的喉咙嘟囔过的;我们发表的意见,无论多么周全,都是别的手指圈画过的;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好好的,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

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塌了。它纸糊的墙壁化为灰烬,白雪的顶棚变作泥泞,露水的地面成了沼泽,江米纸的窗棂破裂,露出惨淡而真实的世界。你的精神,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

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非常世界,建立精神的栖息地,是智慧生灵的义务,每人都有如此的权利。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因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的辽阔啊。

【心痕笔记】

心不需要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博大,只需要留下三个空间,装下我们的爱和恨,装下我们的事业,装下我们的自身即可。这样的心,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放宽心怀,努力营造出美丽的三间小屋,世界豁然开朗!

点一盏心灯——[美国]刘墉

小尼姑去见师父:“师父!我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已经多年,每天在这青山白云之间,茹素礼佛,暮鼓晨钟,经读得愈多,心中的个念不但不减,反而增加,怎么办?”

“点一盏灯,使它非但能照亮你,而且不会留下你的身影,就可以通悟了!”

数十年过去……

有一所尼姑庵远近驰名,大家都称之为万灯庵,因为其中点满了灯,成千上万的灯,使人走入其间,仿佛步入一片灯海,灿烂辉煌。

这所万灯庵的主持,就是当年的小尼姑,虽然如今年事已高,并拥有上百的徒弟,但是她仍然不快乐,因为尽管她做一桩功德,都点一盏灯,却无论把灯放在脚边、悬在顶上,乃至以一片灯海将自己团团围住,还是总会见到自己的影子,甚至可以说,灯愈亮,影子愈显;灯愈多,影子也愈多。她困惑了,却已经没有师父可以问,因为师父早已死去,自己也将不久人世。

她圆寂了,据说就在死前终于通悟。

她没有在万灯之间找到一生寻求的东西,却在黑暗的禅房里悟道之时,她发觉身外的成就再高,灯再亮,却只能造成身后的影子。唯有一个方法,能使自己皎然澄澈,心无挂碍。

她点了一盏心灯!

【心痕笔记】

圣者认为:“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得欲之谓狂。”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他心灵的纯净和一尘不染;凡人之所以是凡人,就在于他心中的杂念太多,而他自己还蒙昧不知。所以,圣人了悟生死,看透名利,继而清除心中的杂质,纯净的心灵就得以重新显现。

宁静的静心——[印度]奥修

动态静心是十分活跃、十分费力的。一个人单靠静坐不能进入静心吗?你可以单靠静坐而进入静心,但是,只是静坐,什么也别做。如果你能只是坐着,那么,它就会变成静心。要完完全全地坐着,没有运动就是你唯一的运动。事实上,Zen(禅)这个字就是来自zazen,即只是坐着,什么也不做的意思。如果你能只是坐着,你的身体什么也不做,你的头脑什么也不做,它就成了静心,但这是困难的。

你在做别的事情的时候,是很容易坐下来的,但是当你只是坐着而什么都不做时,问题就来了。身体的每一根纤维都开始运动,每一根血管、每一块肌肉都开始运动。你会开始感觉到一阵微妙的颤动,你会觉知到身体上许多以前从未觉知到的点。你越是试着只是静坐,你就越会感觉到身体内部的运动。所以,要静坐,你只能是先做点其他的事情。

你可以先只是走路,那比较容易一些。你可以只是舞蹈,那甚至更容易一些。当你做了别的比较容易的事以后,你才能够坐下来。用佛陀那样的姿势坐着,实际上是最后要做的事,它从不应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做。只有当你已经开始感觉到与动完全融为一体时,你才能够开始去感觉与不动融为一体。

所以我从不教人一开始就打坐。哪儿容易,就从哪儿开始,否则你会不必要地感觉到许多东西——无中生有的东西。

如果从打坐开始,你会感到内部有很多干扰。你越想只是坐着,你就越会感觉到干扰。你只会觉知到自己神经错乱的头脑而没有别的什么。这会产生沮丧,你会感到失望。你不会觉得非常幸福,相反,你会开始认为你自己疯了。有时候你真的可能会变成疯子。

如果你真心诚意地努力“只是坐着”,你可能真的会发疯。发疯的事并不那么多见,只是因为人们并不真心诚意地在做。用一种打坐的姿势会让你开始觉得自己内部有那么多疯狂,以至于你真心诚意地继续坐下去,你可能真的会发疯。这种事以前发生过许多次,所以我从不建议任何足以导致沮丧、失望、悲伤的事,不建议任何会让你太多地觉知到自己疯狂的事情。你或许还没有心理准备,来觉知自己里面的疯狂。有些东西必须让你慢慢地认识。知识并非总是好的,知识必须随着你的呼吸能力的增长而慢慢裂开。

我从你的神经错乱开始,而不是从一个坐着的姿势开始。我容许你的神经错乱。如果你疯狂地跳舞,那个相反的就会在你的内部发生。疯狂地跳舞,你会开始觉知到自己内在有一个宁静的点。而静坐,你会开始觉知到疯狂。那对立面永远是那个觉知的点。你疯狂地混乱地跳舞,一面叫喊,一面混乱地呼吸,我听任你的发疯。接着,你开始觉知一个微妙的点,在你内在深处的一个点,它是宁静而不动的,它同外围的疯狂截然相反。你会觉得非常幸福,在你的心中有一个内在的宁静。如果你只是坐着,那么内在的状态就是疯狂的状态。你在外表上是宁静的,但是你的内在是疯狂的。

如果你以某种活跃的、积极的、活生生的、运动的事情开始,那会好一些,然后你会开始感觉到一个内在的宁静在增长。它越是增长,你就越有可能采用一个坐的或卧的姿势,宁静的静心也就越有可能。但到那时候,情况会不一样,完全不一样。

以活动、行动开始的静心技巧对你还有其他帮助,它成了个宣泄。你只是坐着,你会觉得挫折;你的头脑想要动,而你却只是坐着。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神经在扭动,你在把对你来说是不自然的东西强加在你自己身上,这样你就把自己分裂成两半,一半是强加者,一半是被强加者。其实,被强加和受压抑的那部分倒是比较真实的你,它比施压者占据了你更大部分的头脑,而大的部分必然会赢。

你正在压制的东西其实应该被扔掉而不是被压抑。它因你不断压制而在你内部积聚。整个教养、文明、教育都是压制性的。你压制了许多东西,换一种教育,换一种更有意识的教育和更觉知的父母,这些东西是很容易扔掉的。假如对头脑的内在机制有更好的觉知,那么文化就会允许你扔掉许多东西。

举例来说,当一个小孩子生气时,我们对他说:“不要生气。”于是他就开始压抑怒气。久而久之,原来只是刹那间的事,现在变成了永久性的。他不再表现出生气,但是他依然在生气。我们把仅仅是瞬间的事情积聚成大量的愤怒。没有人能够一直生气,除非他的愤怒已经是压抑的。生气是瞬间的事情,来了就去了:只要发出来,那么你就不再生气了。所以与我在一起,我会允许孩子很真实地生气。要生气,但是要深入其中,不要压抑它。

当然那会有问题。如果我们说“要生气”,那么,你总得有个生气的对象。你可以给他一个枕头,对他说:“跟这个枕头生气,粗暴地对付它。”从一开始,一个小孩子就可以被另一种方法带大,你可以把愤怒引开。给他某一样东西,让他扔这个东西,一直扔到怒气消尽。不出几分钟或者几秒钟,他就会发泄完他的怒气,怒气就不会再积累了。

你积累了愤怒、性欲、暴力、贪婪,每一样东西!现在这种积累就是你里面的疯狂。它存在着,在你里面。如果你从任何压抑的静心开始,例如只是坐着,那么你是在压抑这一切,你是在不允许它们释放。所以我从一个宣泄开始。首先,让这些压抑被抛到九霄云外。你能把愤怒抛到云霄之外,你就变得成熟了。

如果我不能独自一个人而爱,如果我必须有一个我爱的人才能爱,那么,我真的还很不成熟,甚至在爱的时候我还是在依赖某个人,必须有某个人在那儿,我才能够爱。那样的爱只能是一件肤浅的事情,它不是我的本性。如果我独自待在房间里,我根本就没有爱,这样的爱的品质不会深入,它不会变成我的存在的一部分。

你的依赖性变得越少,你就变得越成熟。如果你能够独自生气,你就比较成熟了;你不需要任何对象而能生气。所以,我把宣泄作为开始的必要条件。你必须把一切抛到云霄之外,抛到广阔的天空中,不要意识到任何对象。

要在没有会引起你生气的对象在场时生气,要无缘无故地哭泣。只是哭,不需要任何可哭的事情。这样,你就能把积压的一切抛弃掉——你就可以扔掉它。一旦你懂得这种方式,你就会卸下整个过去的重负。

不用多少时间,你就可以卸下整个一生,甚至几辈子的重担。如果你准备好抛弃一切,如果你能容许你的疯狂发出来,不用多久,就会有一场深入的情况。这下你干净了:清新天真,你就重新成了一个小孩子。现在在你的天真之中,你可以坐着静心了,只是坐着,或者躺着,或者怎样都行,因为你里面已经没有疯子在干扰你的静坐了。

第一件事必须是清洗——一个倾泻,不然,练习呼吸也好,只是坐着也好,练习阿萨那瑜伽姿势也好,你都只是在压制某种东西。会发生一件怪事:当你容许一切抛出来后,静心正好会发生,阿萨那正好会发生,它将是自发的。

【心痕笔记】

心灵的宁静有助于减轻快节奏生活造成的压力,使你拥有安详平和的心境。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被朋友、同事围绕着,耳边充满喧闹声,每天神经都绷得紧紧的,忍受着繁忙工作及其他琐事的无穷折磨,得不到一丝喘息的机会,那么,你真该好好调整一下心态和生活状态,让自己的心重归宁静。

万般烦恼皆因心动——星云大师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从这句话而契入悟机,彻悟后隐居大梅山。有一天,马祖派侍者去试探法常,对他说:“法常,你领悟了老师的‘即心即佛’,但是老师最近又说‘非心非佛’呢!”法常听了,不为所动:“别的我不管,我仍是‘即心即佛’。”马祖禅师听了侍者的报告,欣然颔首道:“梅子成熟了!”

古时的有道高僧说“竹影扫阶尘不动”,法常既悟了“即心即佛”的道理,就稳坐泰山,即便老师真的180度地改成“非心非佛”,对他来说也不过是阶前的竹影因风摇曳,扫不动一点尘埃。

心一动,世间万物跟着生起,纷纷攘攘,无时或了;心一静,浮荡人生复归平静,纷争遁形,尘劳消迹。心的动态千差万别,“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心的静态是“涅槃寂静”。所谓“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世间不管如何差别动乱,在悟道的人看起来,千差万别仍然归于平等,动乱颠倒终亦归于寂静。

佛教中常用“明珠在掌”比喻佛心般若并不在高远之处,而是人人可握之物。然而,“石中之火,不打不发”,石头虽可发火,不经敲打,火不出来;虽然人人心中都有佛性,但若不修不正,就如同怀中虽有巨宝而不知取用一样枉然。

日本铃木大拙在欧洲弘扬禅宗时,有人问他:“释迦牟尼佛对众生最后的希望是什么?”铃木大拙答道:“释迦牟尼佛对众生最后的希望就是:抛弃依赖的心。”人的心常依赖别人,自己不能做主,又常受外界牵引,自己无法把持,这就是万般烦恼的根源。如何来稳定我们的心,求得恒久的平静呢?

我们常有妄想心、是非心、恶念心、自私心……所有这些妄动的心,要用正动的心去对治它。比方说我们要有惭愧心、忏悔心,时时反省自己,要求自己;要有欢喜心,对别人的一切都以欢喜之心来包容。我们在生活中如果能常常抱存欢喜心,便可以接触到佛心。要有感恩心、知足心,要常想“我能给别人什么”,不能自私自利,只计念“别人能给我什么”。那些危言耸听、挑拨离间的言论,或讹言诋毁、言不由衷的人,实在是“别有用心”。

先有慈悲心,后能进入静心。什么是静心呢?平等心是静心,广大心是静心,菩提心是静心,寂静心是静心。

其一,静心就是对感情不执不舍。人是有情众生,要放弃感情不可能,但若过分执著也不好,所以我们要用理智来引导感情,要用慈悲来净化感情。感情太淡就冷冰冰,感情太浓就热烘烘,冷冰冰、热烘烘都不大好受,最好用中道的智能来处理。中道的智能可以升华我们的感情,可以使我们趋近于静态的心。

其二,静心就是对五欲不拒不贪。五欲是指财、色、名、食、睡。有人对五欲贪得无厌,有人却惧之若洪水猛兽。其实五欲并不可怕,“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可怕的是我们的心不知如何去化导五欲。若在欲海中打滚沉浮,当然会被吞噬,然而人在世间却应该有正当的五欲生活。吃得过多就太胀,睡得过多就太昏沉,但不吃不睡则力气无从生起,精进无从做起。所以,我们对正当的五欲生活要不拒不贪。

其三,静心就是对世间不厌不求。有人对世间多所要求,有了女儿就想要有儿子,有了洋房就想要有汽车,希求愈多,欲望愈大,幻灭的可能就愈大,就如小儿吹五彩泡沫,愈吹愈大愈美,同时也就愈危险。又有人过分厌世,离群索居,弃名唾利,一谈到跟名有关就说:“我不要名,就替我写个无名氏吧!”其实“无名之名”也是一种名。所以,我们对这世间要能不厌亦不求,而以平常心安然处之。平常心就是静态而又活泼的心。

其四,静心就是对生死不惧不迷。生者死,死者生,生生死死犹如旋火轮,哀莫大于心死。迷于生死,惧于生死,则有生死心;有生死心,则有轮回不绝的生死事。人们经常为生死所迷,对生死惧怕。其实生死何足迷?生死何足畏?我们看现在的年轻人,常有效法侠义小说中的勇莽气魄:“要杀便杀,有啥好怕?反正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然而,这只是匹夫之勇,没有真正的意义。正觉的人生观对生死的看法应是既不沉迷也不恐惧。死亡并不是结束一切,而是像搬家一样,这房子倒塌了,就想办法到另一个家。

总之,我们在这世间对感情要不执不舍,对五欲要不拒不贪,对世间要不厌不求,对生死要不迷不惧,如此就可在静心中过着美满的生活。

【心痕笔记】

心中要有根,才能开花结果;

心中要有愿,才能成就事业;

心中要有理,才能走遍天下;

心中要有主,才能立处皆真;

心中要有德,才能涵容万物;

心中要有道,才能拥有一切。

人淡如菊——郭春燕

友赠菊花茶,以为奇。既是花,又是茶,那该是怎样清逸俊朗的模样?

沸水冲之,几枚干枯的花随波翻腾,渐至平静,霎时,一朵朵淡黄色的菊花盛开在透明玻璃杯中,如浴在水中的女子,爽洁清新,盈盈动人。于是,眼波盘桓,不忍移去。

投几块冰糖,待融尽,把盏轻饮,浅浅的隐隐的一股清香,顺喉而下,片刻便达肺腑,顿觉心骸俱松,一切释然。其茶淡,其人亦淡,渐渐地氤氲成一缕风、一絮云,在空中闲来荡去。细斟之,人生当何不凝成一杯菊花茶,滤掉俗尘,拂去杂念,独自逸然地开放?

茶香缭绕,隐约可见青郁的山上,飘下一人。他荷锄背笠,短衣绾裤,衣襟上斜斜地别着一枝嫩黄的菊花。他步风踏尘,来到自家竹篱茅舍前,推开虚掩的柴门,随手将那枝菊花插在竹篱上。隔壁邻人在瓜架下,支起一方小桌,两碟小菜,一杯淡酒,正自斟自饮。见他归来,忙不迭地招呼过来。他亦不推辞,洗盏更碟,相与推杯对酌,不胜欢悦,而面色渐渐微酡。此时,落日熔金,天边红透一片。晚风清爽,一阵阵袭来,篱上的菊花颤动身姿,面容晕染了一层猩红,似已醉在夕阳中……

他就是晋朝的陶渊明,以隐逸者著称。因为不愿向小人俯首,不为五斗米折腰,遂躲至村野乡陌,吟诗作文,经营一方田亩,不问世事,快活潇洒地打发着时光。其后的许多文人竞效其法,一旦失意落魄,便轻甩发须,仰天大笑出门去,寻山林,觅村舍,远离尘世,在自然中了度余生。也许中国文人向来处穷达用舍、水清水浊之间,自以为濯缨濯足、行藏在我,胸中一股清气,总想以己之志肆逞天下,却往往在现实中碰得头破血流,遭贬谪,便自嘲:天涯何处无芳草。拈一枝花,枫桥夜泊,寒江钓雪,将人生沏成了一杯淡茶,涵蕴味永,朦胧了秦时明月,清癯了唐宋诗词,那缕茶香绕过花丛,悠悠,淡淡,一直飘荡到今天……虽然他们称不上伟大,却“宁静而致远,淡泊以明志”,保持了内心的独立与完整,是无奈之举,也是明智之行。

菊,轻轻地脱口而出,唇齿之间无须费力,而那种清韵便随徐徐气息悠然淡出,一如其姿态的优雅与脱俗。在乡间,田埂上,小路上,车辙碾过,牛蹄踏过,泥泞中依然可见清瘦的野菊花,怯然,却坚毅地微笑着。拢在手里,沁出一股冷冷的暗香,未及盈袖,却萦回于鼻喉齿颊之间,舒缓而畅意。我相信它小小的体内一定吸取了天地自然的精华和灵气,澄清了尘埃和芜秽,莹心一片,于是韵致天成,佳趣横生。在城市里,菊并不鲜见,花瓣繁复,叶绿且阔,花容日渐丰美,却少了一种峭拔和秀挺,甫一照面,也不再会愕然惊诧、蓦然回首,而心中的那枝野菊花已悄悄摇曳,发出淡淡幽香……

东晋高僧慧远,独爱山林之幽,尤恋庐山秀美。当时刺史桓伊便为他建造了一座禅舍,名之“东林精舍”,据言其舍“洞尽山美,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清泉环阶,白云满室”,人居此,“神清而气肃”。原来自然间钟灵毓秀,比起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何啻天壤云泥!难怪隐逸之士慕梅兰竹菊,寻尘外幽踪,携松林清风洗濯心灵,沐朝露夕岚廓清耳目,绝尘弃俗,标示出一番高洁孤傲的风姿情采。

以我的想象,山林虽幽,田野虽阔,却也一定有其物质的不足,生活的不便。即使浪漫如屈原“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还是要吃要住要行,于是,这些隐者涉水攀山,伐薪煮炊,一袭青衫飘在风雨中,凄冷,孤寂,甘苦自尝,冷暖自知。在此情境下,他们微微一笑,挥毫落纸如云烟,风神散朗,一派闲适和逸然,其淡泊之心足以辉映时世,且光射当代。因为今人难再舍名利、弃富贵,拥一心恬淡,去山林村野听天籁之音,探幽壑之美了。

轻轻把杯,看一朵朵菊花开在水面上,深吸一口,那股馥郁荡然于胸,恍然见陶渊明正坐在自家的院内,时值重阳,亲手种植的菊花已静静地开放,给凋零的秋天抹上一层炫目的色彩。渊明环顾四周,一张竹椅,一架素琴,还有一篱菊花,蓦地,他竟有一丝丝寥然泛上心头,想要饮酒,伸手触壶,摇摇,却是空空。正兀自发怔,一白衫人飘然而至,定睛细看,原来是好友王弘提壶送酒来了。渊明欣喜地牵住王弘的手,然后落座、斟酒,畅然对饮,兴酣处,他移过琴来,抚琴高歌,以寄其意。渐渐,渊明醺醺然已有醉意,他斜斜地靠在椅上,抬手挥曰:“我醉欲眠,卿可去。”便沉沉睡去。看来,率真的渊明有花有酒有友,心亦足矣,也真该再做一个好梦了。

云淡风轻的日子里,怀里抱满菊花,笑在灿阳下,那实在是一幅纯美的图画,这源于淡泊无尘的心境,而这种淡泊又不是了无牵挂,因为渗透点点人性的温存,亦显其骨高格标。就像陶渊明和王弘的友谊,其淡如水,其味弥长,悠悠情谊似东篱之菊盛开在彼此心间,那种淡淡的蕴味香远益清,让人生也变得芬芳起来。

秋,霜降,众芳谢,唯有一枝枝菊怒放。枝叶俏然,花容清冽,皎然而超尘。尤在月夜,朗朗清辉泼溅花上,透剔晶凝,冷冷不可浸淫。此时,端详杯中的菊花,无言无语,悄无声息。它已从绚烂而归于平淡,却自然地伸展身骸,浴在净水中,清雅,和润,自成一格。臻此,又何尝不是一种升华?

茶已微凉,轻啜,却是沁透肺腑,神清目爽。

人淡如菊,菊淡似人……

【心痕笔记】

现代社会在追求效率和速度的同时,使我们作为一个人的优雅在逐渐丧失。那种恬静如诗般的岁月对现代人而言已成为最大的奢侈。内心的声音,便在这种繁忙与喧嚣中被淹了。特质欲望在慢慢吞噬人的性灵和光彩,我们留给自己的内心空间被压榨到最小,我们狭隘到已没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胸怀和眼光,我们开始患上种种千奇百怪的心理疾病……其实生活大可不必费很多周折,保持一份淡泊,人生就多了一分宁静。

风景不转心境转——林夕

1082年,苏东坡途中遇雨,没带雨具,常人只有狼狈二字,雨声打在竹林上发出巨响,不是不寒心的。好一个苏轼,就这样写下宋词中我的最爱: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不用不听,而用莫听。

不听,那种坚决,就要运用意志力,跟雨声抗衡,莫听,是你可以选择听,但声音也只是外物,你的心可以决定听不到、听不到,着一“莫”字,境界就从容自主起来。

何妨吟啸,那何妨也是一派优游,反正落汤鸡的现实无法改变,倒不如吟其当时的流行曲。无法改变的事情,就让它自然存在吧。

苏老当时只拿这竹拐杖,穿《倩女幽魂》中那种草鞋,从头到脚尽湿,没有坐马,只是一步一生。但他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从负面自嘲发掘出乐趣,雨中持杖穿轻便草鞋,比骑马还轻便。

雨停了,金句来了。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境界较低的是:好了,雨停了,身干了,雨后自有晴天,做人无须在逆境中乱了头发。

苏东坡却更通透无碍,雨可以不是雨,逆境中凭心境自乐,于是,晴也不是晴天,万法无常之变与他心境无关。

我常常想,万一时运低见鬼,也会学苏老,心里无鬼,于是,看不见、看不见,然后转身走开,吟啸:“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七个字的境界,值得我们在无常变化的处境中用来做口头禅。

【心痕笔记】

其实,幸福是一种感觉,虽然有外在的因素,但更多地取决于自己的内心。当你内心拥有一份豁达,乐观之时,即便处于逆境之中,也能坦然面对;而不觉其是逆境,内心通透无碍。常怀此心境,便能以苦为乐,享受“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

爱护心灵——廖建斌

有人说:

心灵脆弱,像早春三月绽放枝头的桃花,经不起狂风暴雨的吹打;

心灵纯洁,像隆冬腊月大雪弥漫的原野,经不起污泥浊水的冲刷;

心灵善良,像青青草原嗷嗷待哺的羔羊,经不起野蛮仇恨的倾轧;

心灵宽广,像浩浩大海,如朗朗青天,包容万物、吞吐八荒……

又有人说:

心灵残忍,如恩将仇报的毒蛇,常常落井下石、见死不救;

心灵污秽,如藏污纳垢的酱缸,常常良莠不分、男盗女娼;

心灵阴暗,如乌烟瘴气的酒吧,常常黑白颠倒、暗无天日;

心灵狭隘,如绣女手中的针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其实,心灵的原色调不过是张“白纸”,一方面“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另一方面,又可能被信笔涂鸦,弄得一塌糊涂。

人之初,心更像是一株稚嫩的花苗,关键看我们怎样养护,养分充足、修剪得当,它便开出美丽、洁白的花朵;养分不足、发育不全、管理不当,它便只能开毒花、结恶果,甚至枯萎。

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心灵健全的程度,与生活幸福与否有着直接的联系。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现代人的心智在不断提高,可是心灵健康程度的提升却没能与之成正比。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人们早已失去了田园诗般的栖息境界,在铺天盖地、汹涌咆哮的物质大潮的压力面前,众多的心灵正日益变得浮躁不堪、惶惑迷惘、无所适从,对自然界的风起云涌、草长莺飞、雁去燕回变得麻木不仁,对生活中的道德沦丧、腐朽没落、世风日下变得熟视无睹,心思全花在了对名和利的追逐上,却又一个个大喊:“活得真累!”累是心累,一颗疲惫的心,即使拥有再多的物质,也很难有幸福的感觉。相反,保有年轻的心态,即使物质再贫乏、生活再困苦,也会活得别有滋味。

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有种种说法,六祖慧能与高僧神秀的两句著名的偈语其实也与心灵修养有关。神秀说:“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叫惹尘埃。”慧能却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所言在参禅悟道方面,固然显得比神秀更加大彻大悟,但就生活层面而言,我更倾向于神秀的态度。生活的真谛也许是从无到无,生命不过是白驹过隙,在时空的历史长河中一闪而过,但生活的过程是实实在在的,活着就得面对衣、食、住、行,玄想与空谈只能导致虚无,认真对待每一天、每一事、每一人,才可能活出真正的意义,而一颗面对纷繁世事能做到“时时勤拂拭,莫叫惹尘埃”的心灵,我想是平常心,是健康的心。

评论家摩罗有句名言:心灵常常因为细腻而伟大。让我们细心呵护心灵的每一根神经、每一条触角,细腻、敏感地对待生活,欣然享受生活赐予的每一点幸福和快乐,坦然承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忧伤和痛苦,也许此生我们与伟人无缘,我们却完全可以拥有伟大的心灵。

【心痕笔记】

我们的心灵也如同善变的大自然,有时阳光普照,有时暴雨来袭,有时纯净剔透,有时复杂阴暗,需要我们悉心地去呵护照顾它。当它滋生杂草时,我们要时时勤拂拭,莫叫惹尘埃;当它欢快幸福时,我们便好好珍惜,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