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皇后千岁
6500000000020

第20章 别恋

“可那些阻碍又是怎么回事?”一直没开口的张夫人突然说道,“你们没怎么样吧?”

“娘,您放心,我和延龄都没事。”他顿了顿又转向张峦说道,“爹,莫公子告诉我们,之所以没有米商肯卖米给我们,是因为附近几个县城的官府给所有的米商下了密令,谁要是敢把米卖给我们谁就准备关门大吉。”

“哼!岂有此理!”张峦重重一拍桌,“这简直没天理了。他们不愿收容这些灾民,还看不得我收了?”

“爹,您别生气。他们下了密令又怎样,我们还不是照样弄到了大米,该气死的他们!”郁书赶忙走到张峦的身边轻拍他的背。

“唉!爹这不是生气,是心寒啊。想他们食君之禄却不分君之忧也便罢了,如今却还……唉。”想来他们是想联合起来给他一个教训,谁让他这么不合群呢?

“……”众人默然,常言道官场多黑暗,看来一点也不假。

“那那些百姓呢?他们总不至于大胆到如此地步吧?”

买不了米,他们大不了去远一点的地方买。可这利用群众的无知,恶意散播谣言、制造社会****……呃……这个……在大明朝不知道是不是这么说的,总之,就是这个意思,真要出什么事,罪不小吧?

“莫公子说那些拿着画像散播谣言的人并不是县衙的人,还问我们是不是得罪过什么人。”

张鹤龄刚说完这句话,张家六口面面相觑,脑子里都转着同一个人。

“可是……她不是安分很久了吗?”张夫人迟疑地说道。

“也许她只是在等待时机。”张峦一脸严肃。

“这么说她还没放弃?”张夫人忧心忡忡。

“也许。”张峦蹙眉,“可她这一次的动作却不同以往,不知是何用意。”

“也许她不是冲着您来的。”郁书说。

“那是冲着谁?”张峦不解地看着郁书。

“……”太子妃。郁书回望着张峦,却没把答案说出口。

看来祐樘是安全回到宫里了,恐怕也已把她的事禀明了皇上。虽然她这个皇太子亲自选中的太子妃万贞儿未必放在眼里,但也绝不会没有丝毫动作静待她入宫。

她要是万贞儿就不会把能在宫外解决的人和事放到宫内解决,哪怕对手再不堪一击。

更甚者,想必那万贞儿还希望能以此来打击皇太子。

倘若此事闹大,便能治爹一个办事不力的罪名,这好事没做成反倒惹了一身腥,最好能让皇上勃然大怒直接驳了婚事。当然,这就少不了她万妃的枕边风了。这样一来皇太子的婚事吹了,她暂时也就无需担心会蹦出个皇孙来了。

要是这皇太子正巧够喜欢未来太子妃,说不准还会从此一蹶不振。想来这万妃打的正是这样的如意算盘。

当然,倘若事情不幸败露,她也高枕无忧。无凭无据的,是怎么也查不到她那里的,彻查到最后也只会是几个县官背了黑锅罢了。

皇宫里的女人果然让人不能小觑啊!郁书暗暗叹了口气。

幸好!想当初在二十一世纪时她很爱看宫廷剧。俗话说戏如人生,其中还是有不少地方是值得学学的。起码,宫廷的黑暗认识了不少,总不至于会吃暗亏。

“算了,不论她针对谁,总之大家小心为上,也不知她还会耍什么花样。”张峦交代,“好了,天也晚了,鹤龄、延龄才刚回来也该累了,还是早点休息吧。我们眼下只要把灾民的事处理好,其他的多多小心便是了。”

“是。”众人回道,便各自散去了。

郁书走出大厅,抬头看着黝黯的天空。一切才刚要开始吧,不过她并不担心,她知道大家都会好好的,倒是那个女人的命不长了。

“姐姐,还不回去吗?”玉凌出来,只见郁书直盯着天空瞧,可这大夜里的有什么好瞧的?

“回去了,等你呢。”郁书回头朝玉凌一笑,伸手拉过她的手,一起回了绿园。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查青县县令张峦为官清正、百姓爱戴,安置献县灾民功绩卓著。悉其长女张氏郁书温婉端庄、娴雅淑德、巧捷福慧,有不栉进士之才,其义诊之义行铭感于朝堂上下。酌其品行,堪为天下臣女之表率,特赐封太子妃位,于成化二十三年二月大婚。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张家一家偕同所有家丁丫鬟领旨谢恩。

“郁书姑娘恭喜了。”怀恩上前把圣旨交给郁书,“各位请起吧。”

张峦起身后来到怀恩身旁一拱手:“怀公公一路幸苦了,如不嫌弃,不妨上座喝杯茶水。”

“张大人客气了,能向大人讨杯茶水喝是咱家的荣幸,只是皇上还等着咱家回话,不便久留,还是莫打扰了。”说着从袖口中拿出一封信双手捧着恭恭敬敬地递给了郁书,“郁书姑娘,这是太子殿下让咱家转交给您的信。”

“有劳公公了。”郁书接过信福了福身。幸好古装戏看得不少,郁书暗暗庆幸。

“姑娘客气了。”怀恩忙微偏过身。未来太子妃的礼,他区区一个太监岂敢受。

郁书想了想又道:“不知可否劳烦公公稍后片刻,容我写封回信。公公放心,绝不误了您给皇上回话。”

“既如此姑娘去写便是,想来为此误些时辰皇上也不会怪罪。”未来太子妃让等,他岂能不等?

“如此便请公公歇息片刻,郁书去去就来。”

“姑娘不必着急。”

郁书微微一笑,又朝着众人福了福身才转身离开。

怀恩忙又微偏过身,直到郁书出了大厅大门才转回身。

“怀公公请上座。”

“不、不、张大人请。”

“还望公公不要推辞,请上座。”

“张大人说的哪儿话,您可是未来的国丈,您这不是折杀咱家吗?”

“公公忒谦了,公公您肯上座那是下官的荣幸,还望公公给个薄面。”

“大人既然如此盛意,那咱家恭敬就不如从命了。”

“公公请。”

如此这般互谦一番后,怀恩在主位落座,其余各人各自按主次落座相陪。

刚坐定,丫鬟便陆续上茶上点心。

“怀公公,下官有一事不明,还望公公明示。”

“大人有话直言便是,咱家若是知道的定无不言的理。”

“敢问公公,皇上如何得知下官有郁书这个女儿?下官也是到冀州后才收她做的义女,还未曾上禀。”这突如其来的圣旨着实让他吃惊不小。再者,他早已默许君公子的提亲,这事该如何善了?

“张大人此言差矣。这圣谕上可没‘义女’二字,上面可是清清楚楚写着是张大人之长女张氏郁书。这‘义女’二字万不可再对人言。”若只是来历不明的义女,如何配得大明朝堂堂的皇太子?要不是太子喜欢,怎么轮也是轮不上她的。

“公公提醒的是,是下官疏忽了。郁书乃是下官名副其实的长女。”唉!一入宫门深似海,也不知道这到底算是好事还是坏事?

“大人明白便好。”怀恩顿了顿才又说道,“咱家只知道这郁书姑娘是太子殿下亲点的太子妃,其余的咱家也不甚清楚。”

“太子殿下亲点?”张峦大惊。怎么?太子殿下见过郁书?

“正是。”

张峦暗自沉吟,怀公公领着圣意过来传旨却还带着太子写给郁书的信,莫非太子和郁书早就认识?

“怀公公。”这时郁书回好了书信回来了。

“郁书姑娘。”怀恩看到郁书进门,忙放下茶杯起身迎过去。众人看到怀恩起身也忙跟着起身。

“还请公公务必亲手交给太子。”郁书双手递上书信。

“姑娘放心,咱家决不假手他人。”怀恩双手接过信仔细收妥后便说,“如此,咱家便告辞了。”说完拱手一礼。

“辛苦公公了。”张峦拱手还礼。

“张大人忒客气了。”怀恩爽朗一笑。说着两人便往外走,其余几人后面跟着。

“哪里,是公公不嫌弃。公公若有机会再来冀州,但愿还肯来下官府上坐坐。”

“这是一定要的。只是到那时大人怕是早已不再屈就此地了。”

“那就借公公吉言了。”说完二人相视一笑。

说说笑笑中,众人出了府衙大门,怀恩再次告辞了一番才上轿离去。众人一直看着怀恩的坐轿走出好长一段路才转身往回走。

“爹、娘,我先回房了。”郁书想着祐樘的信还没看,招呼了声便匆匆忙忙地走了。

“……郁书那孩子,这么急匆匆地做什么?”张夫人纳闷。

“姐姐不会想不开吧?”玉凌很担心。姐姐和君大哥的感情那么好,却突然来了个降旨赐婚,也不知姐姐会有怎的反应。早知如此,当初她就不劝姐姐接受君大哥了。

“……不至于吧,大姐向来坚强。”张延龄迟疑道。

“再坚强她也是个女子,所有女子在感情上都是脆弱的。”玉凌反驳。

“可她看上去挺乐呀。”张鹤龄说。

“不会是强颜欢笑吧?”张夫人忧心忡忡。

“……不像啊。”张峦也加入讨论,“更何况,听怀公公的意思,太子和郁书似乎本就认识。”

那是怎么一回事?该不会郁书她……移情别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