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侯门嫡妻:锦绣权色
6501400000303

第303章 阴魂不散(1)

“毕竟是太子的骨肉,本宫自会做好万全准备,圣公主多虑了。”太子妃要笑不笑地阴深答道。

乔蓁早就知道她也不是个善茬,太子应该接到消息,可是至今仍连个影儿也不露,可见并没有太上心。

她沉思了一会儿,即掀帘子进了产房,里面十分闷热,看了一眼窗户,这空气并不流通。

这不利于孕妇生产,她忙让人打开半扇窗,让空气流通,耳里听到乔芷的痛呼声,她的心一紧,赶紧过去。

那给乔芷接生的稳婆一看到她,即微微一怔。

乔蓁没看她们,而是握住乔芷的手,安抚她不安的情绪,“你们可得尽心才行,若是婕妤有个三长两短,我可不会轻易放过你们,不管你们背后有何人撑腰。”

她放话出来,接生的稳婆都微微一怔,敛下眉眼,忙应“是”,这公主背后有永定侯府,也不是个好惹的,她们不得不暗暗叫苦,摊上这差事。

就因为听闻这一胎是儿子,东宫的女人们都是卯足了劲。

乔芷感激地看了一眼乔蓁,好在有她进宫给她坐阵,不然她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这东宫太黑暗了,哪怕她做好万全的准备也还是应付不来。

“婕妤,你别怕,安心把孩子生下来。”乔蓁鼓励道。

乔芷点点头,又再度屏息使劲把孩子推出体外……

时间不停在流逝。

外头的女人等得不耐烦,在不停踱步的时候听到里面婴儿的哭声,她们均对视一眼,乔婕妤生了?

正在这时候,有太监急匆匆进来向太子妃禀道:“娘娘,不好了,太子殿下出事了——”

乔蓁接过稳婆手中乔芷刚生的孩子,正要仔细打量,就听到外头闹哄哄的一片嘈乱,眉尖皱了皱,朝凝雁看了一眼。

这永定侯府最稳重的侍女不露声色地就出了产房,躲在暗处看到外厅正一片忙乱,太子妃与萧侧妃顾不上去问乔芷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而是一致严厉地看向那个慌乱前来禀报的太监。

“太子殿下出了什么事?快说!”太子妃罗氏柳眉倒竖地紧张一问。

其余的小妾面面相觑,都有不好的预感。

“娘娘,殿下他……他趴在周美人的身上动也没动……”太监总算是说出了最艰难的那句话,那个疑似“死”字他不敢说出来。

太子妃的眼睛睁大,太子真个在女人的肚皮上出事了?顾不上里面的乔婕妤,急忙掀起裙摆就走出去,沿途传来她厉声喝问,“宣太医就诊没有……给皇上与贵妃娘娘报信……”

萧侧妃等人也不敢再迟疑,纷纷跟上去,太子再不好也是她们共同的丈夫,如今老皇帝年事已高,只等老皇帝前脚一伸,她们就能正式主宰后宫,运气好的妃位可能会更高,运气不太好也比现状要强,这几乎都是她们最大的期待。

万一太子真去了,她们也不敢想象自己的后半生会如何?尤其是没生产的妾侍。

凝雁急忙进去给乔蓁耳语几句,乔蓁低声吩咐,“你且跟上去看看,有事赶紧回来向我禀报。”如今东宫正混乱着,没人会注意到凝雁这个小小的侍婢。

凝雁点点头,拉紧身上宫女的衣裳,快速地走出乔婕妤的屋子,没入黑夜当中。

外面的雷声越来越大,似要震聋人的耳朵,接着是大滴的雨水打在屋瓦上,发出的声音听来让人极为烦躁。

年彻翻来覆去睡不着,摸摸另一边的床位,没有妻子在,这觉果然就是不好睡,实在睡不着,起身披上外衣,推开门准备到书房去。

值夜的侍女赶紧点灯在前方引路,哪敢再困也不敢打呵欠,就是怕会惹主子动怒,尤其这个男主子表情十分的紧绷,一看就吓人的那种。

书房侍候的人赶紧点灯,然后去沏茶准备送进来。

墨院的雨夜透着湿气与低气氛,年彻也心情理会,总觉得心情烦躁,着人磨墨,他写起大字定定心神。心里算着乔蓁进宫也有几日了,那个该死的乔婕妤到底生了没有?

突然,门外有人禀报,他放下笔,坐到圈椅内,接过侍女递上的香茶,沉稳道:“进来。”

果然是从宫里传消息来的人,看样子乔芷应该是生了,他拨了拨茶叶,斜睨那人一眼,“生的是男还是女?”

“回世子爷的话,乔婕妤幸运生了个男孩。”

他拨茶叶的手一顿,眼睛微微一眯,到底还是生了个男孩,抓着杯盖的手挥了挥,表示自己知道,示意他出去。

那人却没动,而是扔下一句极具炸弹效果的话,“世子爷,太子殿下似乎死在女人的肚皮上,东宫正一片慌乱,圣驾已经到了东宫……”

年彻正在喝茶的动作一顿,猛然站起来,将茶碗放在桌上时,一时没放平稳,茶碗翻过来,茶水瞬间就染湿了桌上刚写好的大字,桌面顿时好不狼狈。

太子死了?

这个消息,无论什么人听到都会难以置信,老胖太子的身体素质是不咋的,可也不能走在老皇帝的前头,尤其是大魏风雨飘摇的时刻。

永定侯府的灯火似乎都在这一夜点亮,年老侯爷的院子厅堂上,年家的大老爷们都爬了起来,再大的温柔乡也抵不过在大魏继承人死了的消息带来的冲击。

年复这个永定侯当即道:“爹,我即刻给我们的人下密旨,太子去了的消息必定人心浮动,那东陵国陈兵边境,也是一个大隐患……”

“彻儿,你怎么看?”年老侯爷看向孙子。

年彻仍是那副平常的脸孔,似乎收到消息在震惊中打翻茶水的人不是他,“祖父,爹说得对,太子一去,皇室的格局必定生变,只怕各方更要蠢蠢欲动,我们还是极早做好准备为妥。”

年老侯爷没有做声。

三老爷年咎晃了晃手中的茶杯,“爹,给二哥去一封信,着他暗中备妥兵马,以备不时之需。”

年家惟有庶出二老爷年故在外地任职,为了表示忠诚,他连妻儿都没带,只身在外,已有三年没回卫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