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风华落之代嫁皇后
652400000006

第6章

毓敏从来没有如此忤逆过父皇的意志。

她一直都是个乖孩子,不多言,不乱语,不会耍太子脾气,不会随意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事,而是什么事情都听从父皇的安排,遵从父皇的决定,只有征得父皇允许的事情她才会做。

她知道自己是父皇唯一的孩子,是古越皇朝唯一的继承人,她有她不可逆转的使命。包括她必须以男孩身份活在这个宫中,她甚至还有一门婚约,指腹为婚的婚约,陈国的若馨公主,将在她十八岁的时候嫁给她这个太子殿下。她不知道,女人怎么可以娶女人,但是,她知道娶一个女人做皇后,也是她不可逆转的命运。

但是,她从来不知道,每个人,自从出生就都有着自己不可逆转的命运,就像辰寰。

她一直以为她与辰寰的缘分,应该会更长久一些,至少,可以一起长大,他们不是很要好的朋友么?他们又都是无心的学生。

的确像她说的一样,辰寰于她,是朋友,是平等的关系,在辰寰面前,她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太子,而辰寰,也从来没有怀疑过她的身份,他们只是共同在无心面前学习的两个孩子,辰寰不会刻意对她恭恭敬敬,不会刻意对她惟命是从,不会讨好她,不会隐瞒自己真实的想法。这些对于辰寰来说,也许是平常的事,但是对于从来都是被人尊崇得高高在上的毓敏来说,却是极其珍贵的财富。

她忤逆父皇,只因为,父皇将辰寰视为奴仆,视为低他们一等的人,而她,在她稚嫩的心里,辰寰与她并无区别,他们为什么做不得朋友?

她跪在这烈日下的大院中,至少想象父皇证明,辰寰在她心中的地位,是如此的重要,而不是像父皇所期望的,只是奴仆。

她非常清楚自己的父皇是一个心很手辣不择手段的人,不然,为他留下唯一血脉的她的母妃,不会连自己的孩子一面都没有见到,刚刚生产后,便被一尺白綾结束十九岁如花的生命。

所以,父皇的决定,谁也改变不了,辰寰,作为国师的命运,谁都改变不了。

她想改变的,或者说,她想证明的,是她对辰寰的心,她的心从来没有当辰寰是奴仆,就是如此单纯的心,让她顶着烈日一直跪在院中。

已经两个时辰了,毓敏仍挺直脊背,直直跪在太和殿前院的正中央。

毓琳透过太和殿侧殿的窗,默默看着毓敏清瘦的背影,几度想走过去,劝毓敏起来,但是,他迈不开脚步。

他深知毓敏的倔强,一旦毓敏决定的事情,几乎没有改变的可能。

他也不能去劝说皇帝,他知道他的劝说可能会给毓敏带来更坏的结果。

所以,他能做的,只是默默地注视着毓敏的背影,看着毓敏的衣裳一点点被汗水浸透,又一点点被阳光晒干,留下白花花的痕迹。

他是礼亲王,越国最年轻的亲王,当今圣上的义子,太子的义兄,但是,他深知,圣上对他更多的是利用,而太子反而真正当他是兄长,但是,仅仅是兄长而已,而毓敏对与辰寰的关系,却是如此的执著,这让他有点吃味。

太和殿是历代皇帝议事和接见朝臣的地方。

每个经过前院去觐见皇帝的臣子都会看到跪立于前院中的毓敏。

玄亲王毓仪听宣到太和殿觐见的时候,也看到了院中跪立的毓敏。

毓仪是毓祁一个远方亲戚的儿子,与毓琳同年,十四岁。玄亲王是世袭的封号,毓仪此次来觐见就是因为刚刚受封,而前来答谢毓祁的恩典的。

毓仪一直待在自己的封地,玄都郡,基本上没有皇帝的旨意是不得进京的,所以,他从来没有见过太子毓敏。

看着院中跪着的小男孩,明显看得出男孩体力已经透支了,但是还是不肯低头不肯认输的样子,让毓仪觉得很有趣,这个孩子着装非常讲究,服饰华丽,应该不是宫里太监或者侍卫,会是谁呢?被罚跪在院中?

毓仪走到毓敏跟前,伸手抬起毓敏的下巴,看到了一双漆黑的闪着泪光的眸子,像天上的明星一般璀璨,同时,也有着像星星一般锐利的光芒,透着倔强与坚定。

这双眸子深深将毓仪镇住了,如此纯洁的眼眸,记住了就永远也忘不了了吧?

毓敏正浑浑噩噩的跪立着,突然一人走近她,并伸手抬起了她的下巴,让她不得不看向眼前的人。

他是谁?身上竟然有着如此霸道的气息?

五官分明而帅气,嘴角挂着一丝几乎不可察觉的邪邪的笑,眼里却是看不清的深邃,似笑非笑,但是,可以看得出,这个人在打量她,研究她,像是要一眼看穿她。

不得不承认,这个人真的很帅,如果说毓琳哥哥的帅是温柔得像大海般深沉的帅气,那么眼前这个人,就是像龙卷风般霸道的帅气,总之,是让人不得忽视,也不得逼视的。

“你是谁?怎么会跪在这里?”来人问到。

“你还没有资格过问!”毓敏冷声说完,便闭上了眼睛。她感觉到来人的眼光在自己的脸上停留了片刻,然后松开捏着她的下巴的手,走开了。

这就是毓敏与毓仪的第一次见面,如果毓敏有先知,一定不会对毓仪抱着怒视的心情,一定会笑笑吧,毓敏想,如果当初对毓仪笑笑,而是没有给毓仪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也许以后经历的诸多事情,不会让毓仪陷得这么深,伤得这么透彻。

一切就像是一场预示,毓仪与她,原本就是撇不开的两个人,历经沉沉浮浮,却缘起于午后的一个相互敌视的眼神。

毓仪在太监的带领下进入太和殿。

他跪在殿门处,远远的像皇帝请安。

“玄亲王,平身吧。”毓祁和善的示意。在朝臣面前,毓祁一向是和善的,朝臣们都私下里称他为文皇帝,是因为他体恤百姓,关心百官,善理朝政,整个越国在他的治理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谢陛下!”毓仪起身立于一旁。

毓祁见毓仪一幅严肃的模样,笑道:“玄亲王果然仪表堂堂,气宇轩昂,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毓仪谦虚地说道:“陛下过奖了,臣年少无知,怎敢配皇上称赞英雄二字!”

毓祁哈哈一笑:“果然与朕的义子有得一比!”

毓仪道:“礼亲王知书达理,知人善用,将吏部管理的井井有条,微臣怎敢与礼亲王相比美?”

毓祁朝毓仪招了招手,“过来,到朕的身边来,让朕好好看看!”

毓仪走到毓祁面前,抬头看着他,不知毓祁想要干什么。

毓祁细细打量着毓仪,许久,幽幽说道:“你要好好为朝廷效力,假以时日,将与毓琳一样,成为我国的顶梁支柱。”

听毓祁这么说,毓仪忙回道:“是的,臣谨遵陛下教诲。”

毓祁又道:“朕听说你还有一个八岁的弟弟?”

“是的,陛下。臣弟毓炎,今年八岁。尚在玄都。”

“让他择日进宫,做太子伴读兼侍卫吧。”

“是,陛下,臣替弟弟谢陛下隆恩。”

“也不是什么恩典,只是,太子也不小了,需要一两个伴读了。你且退下吧,好好替朕镇守玄都。”

“是,臣遵旨!”毓仪退出太和殿,朝宫门外走去,经过前院时,见毓敏仍跪立在那里,心中隐隐觉得不舒服,又说不出所以然,便摇摇头,大踏步离开了前院,出了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