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李想的北宋
6532600000136

第136章

十一娘站在土丘上往远处张望着,身边的蒿草很高,把她的身影遮蔽了大半,尽管如此,她还是小心翼翼的不敢完全直起腰,她甚至把从不离开头发的金花摘了下来,又用青色的帕子裹住了头发,免得自己的发饰太过显眼被人发现。

“阿杜姐,你回船上歇歇吧,都看了大半天了!”叫做乔七的男仆小声喊她。杜十一娘摇摇头:“我还是看着点儿,这片儿草太高了,阿郎回来,万一找不到地方怎么办?”乔七暗暗叹了口气,拿出了一块儿布铺在地上:“阿杜姐要是累了,就坐下来歇歇。”

十一娘站了半日,确实挺累的,便坐了下来。

下午的时候她回船上随便吃了点东西,便又跑到土丘上张望,乔七知道劝不动她,索性也就不管了,只是拿了大水壶跟一些点心过来放到杜十一娘身边。

杜十一娘心里有些不安,她从土丘上能看到远处的小路上,逃难的人群越来越少。这情况不太对,早上的时候一个时辰能过几百人,可是半下午以后,人就越来越少,刚刚大半个时辰,竟没有一个逃难的百姓路过。这很不对劲儿,周边的百姓或许可能逃得差不多了,可是还有从更北面过来的人呢!这种情况绝对不是没人逃了,而是……这条路,怕是被金人发现了。很可能,在路的那头的某个位置,被人截断了。

杜十一娘越想越害怕,她简直想牵了马追过去,又默默安慰自己,再等等,再等等,兴许阿郎已经掉头回来了呢!她不能急,不能自乱阵脚。

乔七把剩下的那匹马从船上牵了下来,让马儿在土坡下面吃草,这马儿在船上呆了好多天,下来走了几圈儿才算不那么晃荡了,倒让十一娘看了忍不住笑了一下,可笑容立刻又被满心的担忧遮盖住了。

正胡思乱想着,十一娘发现小路的一头似乎远远的有人影走近,她努力的看着,影影绰绰是两个骑了马的人,又看了一会儿,离得近了,她不禁心花怒放,啊,阿郎,阿郎平安的回来了!十一娘正想跑下土丘迎过去,可却忽然听到乔七抽了一口冷气,他的声音在发抖:“阿杜姐,阿杜姐,你看后头,后头……”十一娘眯着眼睛朝路的拐弯看去,影影绰绰的似乎有一大片的人影,她搓搓眼睛,风把远处的尖细的声音带了来。

“金人的哨音,是金人的哨音,十一娘,十一娘,他们,他们发现阿郎了!”乔七的脸色惨白,腿已经开始打颤了。他没有说错,十一娘在高处看得很清楚,远方的那片影子已经比较清楚了,是骑马的人,而且在哨音过后,那群人的速度一下子提了起来,直奔李想跟程九而来。

李想跟程九显然也意识到了,他们下了马,放了马往前头走,自己则钻进草丛。十一娘脸色惨白,扭头看看乔七,乔七嘴唇直抖:“这两匹马,跑的太慢,他们追上去看不到马上的人,一定会拐过头搜草丛的……”

十一娘咬咬嘴唇,猛地冲下土坡,跑了几步,又猛地回过头来冲乔七轻声道“你去船上,等阿郎,他们一上船就赶紧开船!”

乔七愣了一下,看到十一娘去牵马,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冲了过来拽住缰绳:“阿杜姐,你要干什么,你,你不能……”他话音未落,十一娘一鞭子抽在了他的手上,乔七条件反射的送开了缰绳,十一娘已经纵马而去:“让阿郎莫要等我,快走!”

杜十一娘的骑术并不算好,她的父亲在世的时候,曾经给她买过温顺的小马,手把手的教她骑马,可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儿了,她多年没骑过马,此刻被马颠的浑身都要散架了。她死命的拽着缰绳,手被蹭的生疼,马在草丛里窜了几十丈,窜上了路,杜十一娘正好看到了李想跟程九那两匹没人骑的马正在她前头不远处,它们没了主人驾驭,跑了一小段便放缓了速度,现在正在路上溜达。

十一娘往身后一看,后面的几匹马已经转过了弯出现在小路上,只是他们似乎有些犹豫,在李想下马的地方站住了。十一娘略一思忖,便明白了这些人怕是看到了李想下马处草儿弯折的痕迹了,十一娘顾不得许多,路过那两匹马的时候一手拽紧了缰绳,一手冲着那两匹马胡乱的抽了几鞭子,两匹马嘶叫着加快了速度。她狠狠的咬咬牙,一手把裹在头上的布拽了下来,一头青丝散了开来,顺手拽出怀里揣的金花插在鬓边。她做完这一系列的动作,抓着缰绳的手已经有些掌握不住平衡了,险些从马上栽下去。

十一娘索性伸出手死死的抱住马的脖子,免得自己真的被甩下马去,她的眼泪刷刷的流着:阿郎,我喜欢你,喜欢你啊……

夕阳的余晖下,白马黄衫的女子长发飘飘,头上的金花熠熠生辉,在僻静的小路上格外的醒目。

十一娘已经能听到后面的马蹄声了,甚至能听到男人粗野的怪笑,那些人果然追了上来。她害怕得要命,又狠狠地抽了马几鞭子,她绝对不能落在这些人的手里,绝对不能。

马儿又匆匆的跑了一段儿,可是身后的追兵似乎故意放慢了速度,并没有很快赶上。她能听到那些人嬉笑着,像猫捉老鼠一般。十一娘知道阿郎应该安全了,因为这些人现在正在追着她呢,等他们转回头去,阿郎的船应该已经开走了吧?这么想着,十一娘心里的恐惧似乎减少了一点儿,她的马有些累,毕竟不是战马,所以速度降了下来。

我不想死,我真的不想死。可是阿郎,如果我的命,能换回你的命,我愿意情愿去死。

杜十一娘咬咬牙,抬头看看,路边的荒草已经很稀少了,很容易就能看到河岸,她猛的拽了一把缰绳,指挥着马儿冲着河岸冲了过去。

马的天性是怕水的,尽管是十一娘使劲儿挥着鞭子,它的速度还是降了下来,身后的追兵似乎意识到十一娘的意图,猛地加快了速度,十一娘拔出腰间防身的匕首,猛地朝马儿的屁股上戳了下去,一声马嘶过后,那马疯了一般朝河里去。

噗通的一声,她随着马掉进了河里。

“阿郎,这下子,你安全了吧,我跑了这么远,这么远呢。”水是冰冷彻骨的,可十一娘的心却有些暖。

阿郎,谢谢你救了我,谢谢你这么多年的照顾。

阿郎,如果有来生,你可不可以,分一点点爱给我,十一娘不贪心,只要一点点就行了。

河水灌到十一娘的嘴里,又苦又涩,她伸出手,湍急的河水冲散了她的头发,她觉得自己在慢慢的往下沉,可头上的金花却飘了起来,她眼睁睁的看着金花慢慢的浮起来,离她越来越远。

阿郎,我害怕了,我不想死,我不想死,死了就再看不到你,阿郎,阿郎。

李想跟程九连滚带爬的爬上船,惊魂未定的喘着粗气,程九便喊那几个船把式:“快开船,咱们往南走走,停在这里太危险了。”

船晃了一下,缓缓地开动了,李想的心里却蓦地升起一股不安来,他慌张的往船舱里四处张望,跌跌撞撞的跑到船舱一边掀起帘子往里头的隔间看,里头空荡荡的,他又冲到另一间隔间,还是空荡荡的,他冲出船舱跑到甲板上,只有两个渔夫划着船,周围静静的,只有水哗啦啦的声音。他身上微微发抖,喊着:“十一娘,你到哪里去了?你快出来,别吓唬我啊……”

“十一娘,十一娘……”他用尽力气去喊,以为会是很大声的,可喊出的声音却支离破碎。

乔七冲出船舱跪倒在地,早已经满脸是泪:“阿郎,方才十一娘爬到一边儿的土丘上看你,发现后头有金人,便牵了匹马,沿着河往路那边去了,她要我跟你说,莫要等她,快走。”

李想顿时呆住,呆了半晌,他猛的扑到船舷边,正想喊船夫停船,却看到远处的河面上晃晃悠悠的飘来一朵儿金灿灿的牡丹花儿,飘到离船不远的地方,忽然打了个旋儿,被卷进了水中。

靖康元年七月,溃败至黄河北的完颜宗望部,在经过两个月的休整之后,重新南下,八月份来到开封城下;而完颜宗翰部则沿大同,中山,沁县一线至开封城西。

在上一次开封保卫战后,宋朝的勤王大军没有安放到应当去的地方,一部分被遣送复员回西北,一部分参加太原解围战而遭到损失,还有一部分被投降派大臣唐恪、耿南仲以经济上的理由遣散。以致第二次围城时城内守军不满七万。各地勤王军早已受到唐恪、耿南仲的命令而裹足不前。只有南道总管张叔夜与两个儿子伯奋、仲熊违抗这一投降式的朝命,募兵一万三千人勤王,在颍昌府遭遇完颜宗翰部,大小十八战互有胜负,最后全军突入开封城,这是第二次围城之役中唯一的一支能够进入开封城的勤王军。然而这只是杯水车薪,整个战局不可能这最后只剩下几千人的勤王部队而有什么好转,特别是在宋钦宗这个比他父亲的脑袋清除不了多少的昏君的领导下。

此时宋钦宗已将李纲逐出开封,种师道则因被贬斥病死,宗泽尚在应天府,偌大的开封竟没有一个撑得起大局的将领。宋钦宗与其父宋徽宗迷信妖人郭京的六甲神兵,一面让一个骗子协助守城,一面又派了冯澥到完颜宗翰军中求和。

完颜宗翰答应了宋钦宗的求和,提出了天价的赔偿: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显然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大宋的朝廷根本拿不出来,于是宋钦宗准备答应了用城内的女子来充数的条件,他准备以这样的价格出卖他的家人与臣民:以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

然而这个合约最终没有实施,因为在他们召集了城中的女性,甚至已经把一些女子打扮的漂漂亮亮准备送出城外的时候,宋徽宗,宋钦宗这两代昏君戏剧化的双双被李师师毒死。

彼时投降派的代表李邦彦正带着兵士逼着才搜罗来的几百个良家女子换上鲜艳的衣服,涂上胭脂,好送给金人享用,两帝死去的消息传出,宰相何栗率众而来,宣布皇帝驾崩,命人将投敌卖国的李邦彦斩杀。

何栗是坚定的主战派,但是他的军事才能实在是平平,虽然有岳飞的辅佐,但是开封可用的兵实在太少。靖康元年九月三十日,开封东门被破。何栗使人点燃了护城河中的猛火油,将大部分敌人据之城外,岳飞则率禁军与已经打入城内的两千金兵缠斗,终于将这两千人全歼。

十月一日,护城河的大火完全熄灭,金人攻入开封。惨烈的开封十日开始,金人经过整整十天的巷战,才算占领了这座城市。岳飞见大势已去,率残部护卫着莘王妃李念从南门杀出,逃离了开封。

耶律宗翰与耶律宗望进驻开封的宋朝皇宫,当日夜,皇宫爆炸,耶律宗翰,耶律宗望以及数十金军将领身亡。次日,侥幸逃生的剩余金国将领匆匆的挟持了城中大部分大宋宗室成员撤出开封北上。

十月二十日,在应天府筹备粮草的莘王赵植见到了从开封逃出的妻子,得知开封沦陷,两帝驾崩。

十一月十日,莘王赵植在宗泽,种师中,岳飞等人的拥戴下登基为帝,史称宋武帝。次年,宋武帝率部撤至杭州,立杭州为陪都,改年号为建业。

历史上把建业元年作为南北宋的分割线,至此,北宋灭亡,中国历史跨入了南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