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的密码
6567100000007

第7章 从改变自己开始(4)

1888年,美国银行家莫尔当选为副总统。在他执政期间,声誉卓著。当时,美国农业部的一位秘书威尔逊知道副总统本人原先曾是一个小布匹商人。从一个小商人到副总统,为什么升迁得这么快?他考察了莫尔的成长经历,发现莫尔在布匹生意特别好的时候,突然放弃生意,转向金融界,最终以此发家,走向政坛。可是当时莫尔为什么会放弃这么好的生意呢?威尔逊感到十分奇怪。

他带着问题拜访了莫尔。莫尔说:我做布匹生意真的很成功。有一天,我读了一本文学家爱默尔的书,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他说,一个人如果拥有一种人家需要的才能和特长,不管他处在什么环境什么角落,有一天终会被人发现。这段话让人枰然心动,冥冥中我觉得自己应该走向更广的空间发展。这使我想到了当时最重要的金融业,于是,我不顾别人的反对,放弃布匹生意,改营银行。在稳妥可靠的情况下进行运作,许多人和企业都愿意找我,因此,我的银行经营十分成功,最终成为金融巨头。

莫尔用智慧垒起人生高度,他成功的故事,让人想起小时候曾经听到过这样一首歌谣,“有智吃智,无智吃力”,一个人立于社会,说到底只有两种谋生手段,用智和用力,要么靠自己的智慧,要么凭一身力气,智慧是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人生中许多“枢纽”,有时是一句话,有时是一本书……你若意识了,就要紧紧抓住它,开创生命中的另一片天地。

意林札记

一个人立身于社会,要靠智力和体力,所谓“有智吃智,无智吃力”。当选了副总统的莫尔向人们展示了他走过的创业道路。当自己有能力有智力从事某一项事业时,就不应该只局限于现有的事业,而应该在新的事业中创立更辉煌的目标。当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时,你还有更高极限。(胡长佑)

让他去寻找自己刘墉

“你知道我高中时为什么那么叛逆吗?”有一天刘轩对我说,“因为我觉得我长大了,不应该什么都听你们的。所以你叫我往左,我就偏往右,我总要有点自己的想法,我总该找到‘自己’在哪里!”

“你找到了吗?”我问他。

“到现在还在找。”然后头一歪,好像很不服气地说:“因为你不让我自己去找!”

“你自己要怎么找呢?”

“背个包出去找!去流浪,”他大声地说,“你知道吗?我在哈佛有个同学,是英国的贵族,伊顿中学毕业的。在伊顿,平常都要穿燕尾服,功课更重得不得了,算是管得够严了吧!可是他去年暑假,居然一个人跑到澳洲去牧羊。还有那个有千万富豪老爸的罗布,他为了找到他自己,主动去参加急救训练,随身带个呼叫器,一有情况,即使在上课,也立刻冲出去,跟着救护车出去救人。有一天,我坐他的车,看到救生手册,天哪!恶心极了!罗布说,有时候为病人做心肺复苏术,病人会呕吐,吐得一身一脸,还得为他做口对口急救。我还有两个同学,今年背着背包,到印度自助旅行。刚才接到他们的电话,说好不容易活着回来了。他们一到印度,就遇上大雨,街上的水淹过膝盖,到处漂着大粪和小动物的尸体,他们上吐下泻了两个礼拜,居然还跑到一个无人岛上住了几天,过瘾极了!”

“过瘾极了?”我说,“差点送命!”

“当然过瘾,毕竟这是他们自己的旅行,不是跟在父母后面,住大饭店,坐黑礼车,吃大馆子。他们寻找自己的定位,他们找到了!”我怔了一下,笑笑:“好!今年暑假交给你自己,你自己去找吧!正巧,今年要为台南的德兰启智中心募款,你如果感兴趣,可以自己去参加活动。你不必再跟我一起演讲,完全自己挑大梁!你也不用住在家里,自己去找地方住!”再加强一句:“去不去,也由你自己决定,跟我无关!”

六月二十号清晨,刘轩搭了二十小时的飞机,到达桃园中正机场。我没去接,他自己坐车到台北,中午又上飞机去高雄,在文藻语专演讲。然后赶到台南,跟主办募款活动的水长流公司开会,并搭最后一班飞机回到台北。

大概前一天太累了,他脸色不太好。我问他一个人出去应付的感想。他居然又是一副不太服气的脸色说:“奇怪了!大家都叫我刘墉的儿子,为什么我总要活在你的阴影里?我还是没有‘自己我又一笑,拍拍他:“记住!你可能一辈子都脱不开别人的阴影,但最重要的是,千万别活在自己的阴影里。”

又隔了两天,他跟我吃中饭。

“你找到自己了吗?”我问他。

“你一天到晚用BBCall叫我,我怎么找自己?”他还是那个表情,“你能不能不要一天到晚打听我到哪里去了?我已经二十二岁了!”我想了想,可不是吗?他马上大学毕业,我在他这个年岁,都结婚了。

从那天起,我再也不查他的行踪。

后来知道,他在台湾的一个月,居然大部分时间在台南。除了到学校演讲,还去瑞复益智中心见习,再到德兰启智中心做义工。

当我去德兰时,他已经跟孩子们打成一片。更令我惊讶的是,当我和他应邀在台南市立文化中心举行座谈会时,他居然带着十几位义工,表演了一场舞蹈。他不但从纽约回到台湾,去了台南,而且完全融入那个社会,甚至台语都学会了不少。

而最让我高兴的是一一他说他已经不再活在我的影子里,他开始找到了自己!我将永难忘记,七月十号那天下午,在文化中心座谈时,他作的结语。

他提到在玉井乡的那段日子,提到那群智障的孩子。

当他讲到离开德兰那一天,看着孩子们的交通车开走,孩子向他挥手时,当着场内外四千多观众,他居然在台上泣不成声。

而那个跟我总是一毛、两毛,斤斤计较零花钱的他,竟把在台湾赚到的七万块钱,都捐给了台南德兰和高雄的观音县。

回到纽约,全家都觉得他一下子成熟了,更有礼貌、更会关心家人。

父亲节,他不但送我一个颈部的按摩器,还送给公公一副听音乐的耳机。而当我们要带他和妹妹去大冒险乐园玩时,他宁愿留在家里,陪八十岁的老奶奶。

更妙的是,他不再跟我“算小钱”。他的心胸变宽了,仿佛天地也变宽了。

我突然领悟,要一个年轻人寻找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主动地参与社会、关怀别人、贡献自己。

因为只有成熟的人懂得关怀,只有独立的人能够贡献。

人不是在“爱”当中成熟,而是在“施”当中成熟。而且给予别人的愈多,愈会去关怀。

我们做父母、师长的,常忘记自己的孩子和学生已经长大,大到不再需要我们的喝斥与监督。

他们不再喜欢我们带着走,而要他们自己走。

他们要寻找自己!

意林札记

只有成熟的人才懂得关怀,只有独立的人才懂得贡献。这是做真正的人的标准,是能够真正的将自己的生命溶入到了社会当中。不要阻挡孩子的闯荡,让他们出去历练历练,主动的参与社会,去关怀别人,贡献自己,找到真正的自我,真正的让自我成熟起来。(王颖)

尝试

流沙

戴维遇上了一个十分奇怪的老板,他并不要求他的雇员卖力地工作,而是要求他的雇员能够尝试不同的方法进行工作。

老板经营的是一家快餐店,如此大众化的快餐店要进行与众不同的服务,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戴维的一位同事向老板许诺,他可以在一个工作日之内接纳200位顾客。老板说:“这个消息令我兴奋,那你从明天开始就进行尝试吧。”第二天他便进行了接待顾客的尝试,但效果实在太糟糕,不是把顾客的咖啡倒了,就是忘给顾客的牛排里放咖喔粉了。在进行到中午的时候,老板自己穿上工作服,老板对他说:“真对不起,我害怕那些顾客不会再到这里用餐了。”

同事的尝试以失败告终。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人敢再向老板夸这样的海口。

当然,每个人月末的工资就被扣了一大笔。有一天,老板对戴维说:“你为什么不尝试一下。”

戴维说:“我一天最多只能接待50位顾客。”

老板问:“这么少吗?”

戴维咬了咬牙:“100位。”

老板说:“那就100位。”

戴维那天像一台机器一样运转起来,从早晨7点开始,他的笑容一直维持到下午6时,他真的接待了100位顾客,并且得到25美分的小费。这也是快餐店里所保持的最好的纪录。

戴维的老板对他说:“你看,只要肯尝试,你就会那么棒。”

戴维说:“我还有一件事情没有告诉你,我还在上中学,并不是我所说的16岁,而是12岁。”

老板说:“天啊,12岁就能做16岁的工作,我真为你感到骄傲!”二十多年后,这位名叫戴维·托马斯的12岁小孩成为全世界拥有4300家快餐店的温迪国际公司创始人。他说,他一直在找寻这位教他尝试完成工作的老板。戴维说:“也许他已不在人世了,但我十分感激他,他教我成功是怎么样争取来的。”

意林札记

能够懂得尝试是成功的前奏曲。成功的道路上不仅要有智慧和机遇,更要有一种敢于去尝试的信心。当机遇应运而生之时,要适时的去浅尝,但不是一触即可而是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这样才能达到成功的阶梯。(王颖)

失败是最好的指南针

叶倾城

那已是他在一年里失去的第三份工作,北风呼啸的寒冬里,他窝在滴水成冰的小屋里,向朋友诉说自己的沮丧。

他拥有英语八级证书,第一家公司却认为他口语不过关;他是电脑二级程序员,第二家公司却嫌他打字速度太慢;第三家他与部门经理不合,他主动炒了老板;接连地,第四家、第五家、第六家……

他黯淡地说:“一次次全是失败,让我浪费了一年的时间。”朋友一直耐心聆听,待他倾诉完了才说:“讲个笑话给你听吧:一个探险家出发去北极,最后却到了南极,当人们问他为什么的时候,探险家答:‘因为我带的是指南针,我找不到北极。’”

他说“怎么可能呢,南极的对面不就是北极吗?转个身就可以了。”

朋友反问:“那么失败的对面,不就是成功吗?”他蓦地愣住了。

朋友接着说:“你输在口语差、打字慢、人际失和,也就是说,如果你转个身,以相反的姿态出现,口语优秀、打字快捷、人际关系处理得当,你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北,是不是?你看,你已经掌握了成功的必经之路,怎么还能说,这是一场浪费?”原来这一年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

所谓成功与失败,本是同一片旷野,会令你溺水的深潭,也是能为你解渴的甘泉。而年少的我们,莽撞上路,却在万千条道路里迷失,一次次踏入不可知的旅途。

谁能在一开始便明察秋毫,寻觅到那通往柳暗花明的小径?必得经历失败,仿佛教学里的排除法,当把所有不可能的结论、荒谬的推论、曾寄予莫大希望的假设一一排除,剩下的,才会是惟一的正确。

而失败便是我们的指南针,在我们一次次晕头转向、头破血流里,以它恒久不变的指针,说明着错误的方向,然后提示我们:转过身去,对面便是成功。

意林札记

所谓成功与失败,本是同一条线的两端,前进了就接近了成功,失败了接近的还是成功。让你拥有辉煌保障的指南针也许是你生活错误的指南针,让你看不到成功的路途。但是在失败面前你只需转过身来,成功就在你的面前,那时的路还远吗?(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