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清的角落: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碎片
6567400000030

第30章 附录

清朝皇帝的先后顺序

一、入关前

1.太祖,努尔哈赤,年号天命,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谥号: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葬于沈阳福陵(今沈阳东陵)。

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努尔哈赤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大业,对后来满族共同体的形成,对加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辽东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太宗,皇太极,年号天聪、崇德,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昭陵(今沈阳北陵)。

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注意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确定满族族名,建立清国,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后来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入关后

1.世祖,顺治皇帝,年号顺治,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年)。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孝陵(河北遵化清东陵)。

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在位l8年。6岁继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清初满汉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极为激烈,而至顺治朝结束时,清廷击败了各种抗清势力,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圣祖,康熙皇帝,年号康熙,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河北遵化清东陵)。

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在位60年。他平定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雍乾盛世。

3.世宗,雍正皇帝,年号雍正,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于泰陵(河北易县清西陵)。

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他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4.高宗,乾隆皇帝,年号乾隆,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河北遵化清东陵)。

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在位60年。他在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的同时,也亲手将它带向低谷,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

5.仁宗,嘉庆皇帝,年号—嘉庆,爱新觉罗·甬琰(1760—1820年)。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爱新觉罗甬琰。葬于昌陵(河北易县清西陵)。

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在位25年。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顒琰亲政后,立即铲除贪赃枉法蠹国肥私的权臣和砷,使人心大快,复多方采取措施,力图保持康乾之盛世,但内忧外患重重,积重难返。由于腐败势力甚强,又缺乏新生机制,终难摆脱江河日下的命运。

6.宣宗,道光皇帝,年号—道光,爱新觉罗·珉宁(1782—1850年)。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葬于慕陵(清西陵)。

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在位30年。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期间,由于国力开始衰落,故极力提倡节俭,改革盐政,部分弛禁开矿,并整顿吏治。但由于腐败成风,阻力过大,奏效甚微。对鸦片之害,他最初力主抵抗,但因他本人对时势无知,主要大臣懦弱无能,战略动摇无定,反而迫害禁烟主力,不能抵抗列强的侵略,酿成百年遗憾。

7.文宗,咸丰皇帝,年号—咸丰,爱新觉罗·奕(1831—1861年)。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定陵(清东陵)。

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在位11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在位期间,正逢清朝乱世,国库空虚,危机四伏。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国即在金田起义,且三年左右就危及北京,咸丰帝屡派兵将镇压太平天国及各地农民起义。战火未息,英法联合侵略军又迅速攻占天津、北京,奕詝从圆明园逃往避暑山庄。只命奕欣留北京与英法讲和。侵略军竟野蛮地焚掠了圆明等园。不得已奕与英法等国签订了数宗不平等条约。奕詝纵有重整江山之心,已无回天之力。

8.穆宗,同治皇帝,年号—同治,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葬于惠陵(清东陵)。

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在位l3年。5岁即帝位,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9.德宗,光绪皇帝,年号—光绪,爱新觉罗·载恬(1871—1908年)。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葬于崇陵(清西陵)。

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在位34年。醇亲王奕譞之子,因其冲龄践祚,导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10.恭宗,宣统皇帝,年号—宣统,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没有谥号,葬于清西陵。

清朝末代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在位3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11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后,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皇宫。1924年11月5日,被冯玉祥驱逐出宫。

清朝官员顶戴、服装

一品——红珊瑚顶戴(纯红),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补服仙鹤,武官补服麒麟。准乘八人抬绿呢大轿。

二品——红起花珊瑚顶戴(杂红),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补服锦鸡。武官补服狮。准乘八人抬绿呢大轿。

三品——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顶戴(亮蓝),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补服孔雀。武官补服豹,准乘八人抬绿呢大轿。

四品——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顶戴(暗蓝),八蟒五爪蟒袍,文官补服雪雀。武官补服虎,准乘四人抬蓝呢轿。

五品——水晶及白色明玻璃顶戴(白),八蟒五爪蟒袍,文官补服白鹇。武官补服熊,准乘四人抬蓝呢轿。

六品——砗磲及白色涅玻璃顶戴(白),八蟒五爪蟒袍,文官补服鹭鸶。武官补服彪,准乘四人抬蓝呢轿。

七品——素金顶戴(白),五蟒四爪蟒袍,文官补服鸂鶒,武官补服犀牛。

八品——起花金顶戴(白),五蟒四爪蟒袍,文官补服练雀。武官补服犀牛。

九品——镂花金顶戴(白),五蟒四爪蟒袍,文官补服练雀。武官补服海马。

未入流——镂花金顶戴(白),王蟒四爪蟒袍,黄鹂补服。

清朝官员制度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