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童骨与关节损伤
6570600000002

第2章 儿童骨关节损伤的特征与处理原则(2)

Nicholson曾报道1例儿童因踢足球发生胫骨近端骨骺分离,伤后不到1小时来到急诊室,其膝关节高度肿胀并有明显的压痛,在胫骨结节水平出现凹陷,表面干骺端相对于骨骺向后移位。尽管足部皮肤温度正常,患者的足趾却不能主动活动,足部脉搏消失。闭合复位后,足部脉搏仍未恢复搏动。急诊探查发现,胭动脉、静脉完全断裂。曾试图修复胭动脉、静脉,但未能成功而导致截肢。

(四)延迟复位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一般认为在骨折后96小时,不适宜实施切开复位,特别是肱骨髁上骨折,1周后才进行手法整复,很难改变骨折的移位。而采取切开复位,却存在发生骨化性肌炎的危险。因此,许多学者主张等待骨折愈合,并在恢复关节功能活动之后,再考虑手术治疗问题。由于在骨折愈合、恢复关节功能之后,很容易实施矫形手术,与延迟手术冒着产生骨化性肌炎、从而导致关节活动功能丧失的危险相比较,显然前者更为明智。

累及骺板的骨折延迟一周以上者,无论采取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都存在加重骺板损伤、产生骺板骨桥的危险。

四、儿童骨折复位成功的标准

解剖复位无疑是最理想的复位结果。然而,由于骨折的部位、移位的严重程度、伴有的软组织损伤等因素,并非总能实现解剖复位,而且某些部位的儿童骨折,即使不能解剖复位,不仅对肢体的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而且随着生长所发生的塑型,能够自行矫正某些成角矫形。因此,应该从儿童的塑型潜力、肢体功能的需要上,确定可接受的复位问题。

一般认为,累及骨骺、骺板的骨折,需要实现解剖复位;关节内骨折也需要解剖复位;四肢长管状骨的骨干及干骺端骨折,允许存在一定的成角畸形,但不允许存在旋转畸形。

儿童骨折复位后所遗留的成角矫形,并非都能得到满意的塑型,因此,应该充分估计儿童骨折后的塑型潜力。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探索,发现了儿童骨折后塑型的一般规律:塑型潜力与儿童年龄、骨折部位,以及成角方向有着密切关系。多数学者认为:至少还有2年以上生长潜力;邻近骺板的成角矫形,与关节运动方向一致的成角矫形,将会获得满意的塑型。而上下肢骨骼的旋转移位,膝内外翻、肘内外翻,却几乎不发生塑型。儿童四肢长管状骨可接受的成角。

五、复位方法的选择

(一)一期闭合复位

多数儿童骨折经过一次或二次的手法整复,可使骨折获得满意的复位。通常根据骨折的发生机制、创伤产生的解剖改变,确定骨膜完整一侧的所在部位,作为骨折复位的软组织折页。采取与发生机制相反方向的手法整复,矫正短缩、旋转、重叠和成角移位,从而重建骨骼的连续性,恢复解剖轴线及肢体的长度。

闭合复位的操作要点:

(1)采取适当的麻醉,使骨折周围的肌肉处于完全松弛状态。

(2)根据骨折的部位,以骨折近端为基准,实施牵引与对抗牵引,克服肢体的重力及肌肉的收缩力,依次矫正短缩、旋转、重叠移位。

(3)通常需要依照X线片显示的骨骼及体表标志,矫正旋转移位。

(4)最后矫正成角畸形。因为成角对侧为骨膜完整的一侧,充分利用骨膜完整侧的软组织折页作用,通过改变关节的伸屈角度,或者采取加大成角,使骨折断端的一侧保持接触,然后向骨膜完整一侧推挤,不仅可矫正成角畸形,还能够使软组织折页紧张,有助于骨折复位后的稳定。

(5)确定复位的稳定。完成骨折复位的操作后,根据骨折不同部位,摄取正侧位或特殊种体位的X线片,或者进行X线电视透射,确定骨折复位后是否稳定。

(6)如果经过一次或两次闭合复位操作,仍未能获得满意的复位,表明存在影响骨折复位的潜在问题,例如骨折断端有骨膜、肌腱软组织嵌入,是引起闭合复位失败的常见原因,则需要改变治疗方法。

(二)逐渐复位

既往对10岁以上儿童的股骨干骨折、长管状骨折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肱骨髁上骨折伴有严重软组织肿胀者,常规采取骨骼牵引,使骨折逐渐复位,也都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由于牵引使骨折逐渐复位,需要比较长的住院时间;儿童在骨折急性期之后,变得更加活跃,使骨折断端难以保持良好的轴线,容易发生成角、旋转畸形,从而产生家长和医生都不能满意的结果,甚至出现医疗纠纷。因此,过去这种常用治疗儿童骨折的方法,在临床上已经逐渐减少使用,大多被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所替代。

(三)切开复位

一般认为,累及骺板或累及关节面的骨折,伴有明显的移位者,通常需要解剖复位,未能实现解剖复位,可导致关节面不完整,通常在5-8年后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的症状。其次,如果获得的满意的解剖复位,还容易发生骺板早闭,导致骨骼生长紊乱。例如,胫骨远端生长紊乱,通常与没有实现解剖复位有关。1984年Kling等复习了32例胫骨远端Salter-Harrism型或IV型骶板骨折,并有骺板部分闭合,其中28例为闭合复位治疗结果。与此同时,一组33例急性腔骨远端Salter-Harrism型或IV型骺板骨折,其中手术治疗的20例中的19例,骨折愈合后没有生长紊乱;而闭合复位治疗的9例中的5例,在胫骨远端骺板有骨桥形成。因此,他主张所有的腔骨远端Salter-Harrism型或IV型骺板骨折,都应该切开复位和内固定,以减少生长紊乱的发生率。

六、复位后的固定问题

(一)石膏固定

这是一种传统的外固定方法,已有200余年的历史。由于石膏固定具有容易塑型、干固后比较坚硬、透气性好、对皮肤无刺激,以及楔形切除可矫正遗留的成角畸形等优点。目前仍在广泛的使用,尤其适用于儿童的上肢尺桡骨、下肢胫腓骨骨折的固定。

近20年以来,由于人工合成材料获得了重大进步,在保留传统石膏的固定原理、固定肢体范围以及关节的固定位置的基础上,使用玻璃纤维作为材料,替代由天然石膏煅制形成的石膏。与传统的石膏比较,这种所谓的纤维玻璃石膏,更为坚硬、轻便,容易包裹和拆除,透气性也非常好。但是,其价格比较昂贵,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应用。

石膏固定的目的,是维持骨折复位的稳定,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环境。其适应证包括:

(1)儿童长管状骨闭合性骨折,复位后比较稳定者;

(2)长管状骨骨干骨折,虽然复位后不甚稳定,但利用石膏的三点固定原理,能够使骨折获得稳定者;

(3)某些骨折切开复位和克氏针内固定后,因为内固定不够坚强,通常使用石膏作为辅助性外固定。

当石膏使用不恰当,也容易产生皮肤压迫疮、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长时间的石膏固定,还可能发生石膏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关节坚硬、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与成人骨折相比较,儿童骨折愈合迅速、关节顺应性好、骨骼代谢活跃,因此,骨骼发育正常儿童的骨折,使用石膏固定几乎不发生石膏综合征。

(二)骨骼持续牵引

利于患者体重与施加的牵引重量相互对抗,克服肢体的重力和肌肉的收缩力,使相互对抗的力作用于骨折部位,从而实现骨折逐渐复位,或者维持骨折复位。主要适用于10岁以上儿童的股骨干骨折;伴有广泛性软组织损伤的骨折,避免切开复位发生感染的危险;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很难使用内固定者。然而,由于牵引住院时间长,儿童在疼痛减轻后通常变得活跃,维持适当的牵引位置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这种方法在临床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且已经逐渐被其他方法所替代。但持续骨牵引仍然是治疗儿童骨折的有效方法,还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的价值。

常用的牵引方法、适应证,及其操作技术参见第八章临床常用的诊断与治疗技术操作。

(三)内固定

随着无菌技术、金属材料及工艺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手术技术的日臻完善,应用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儿童骨折也出现逐渐増多的趋势,并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A〇骨折内固定系统的建立及推广应用,使内固定已经成为治疗成人骨折的主要手段。与成人骨折的内固定治疗相比较,由于儿童骨骼比较短小,长管状骨的两端还有骺板及骨骺,骨折塑型的潜力较大,以及容易愈合等特点,使儿童骨折内固定的适应证相对较少,而且能使用的内固定物及内固定方法也比较简单。近10年来,来自学龄儿童需要尽早返回学校、住院费用的上涨这两种压力,以及家长希望解剖复位的要求,导致使用髓内钉和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胫腓骨和桡尺骨骨折不断増多,不仅明显的缩短住院时间,使儿童更早的返回学校,也没有増加感染和骨折不愈合的并发症。

儿童骨折内固定的目标,是使用简单的内固定物,实现骨折的解剖复位和维持复位的稳定。术后允许使用外固定,通常也不产生关节僵硬、骨质疏松等并发症。例如髓内钉固定是治疗成人股骨干、胫腓骨骨折的常用技术,在过去很少用于治疗儿童股骨干、胫腓骨骨折的治疗,现在却是年长儿童的股骨干骨折、胫腓骨和桡尺骨骨折的比较常用的方法。然而,应用克氏针内固定,仍然是治疗儿童骺板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最常的方法,有时使用螺丝钉固定m或iv骨骺骨折。

儿童骨折内固定的适应证、操作技术参见第八章临床常用的诊断与治疗技术操作。

(四)外固定器固定

骨外固定也是一种骨折固定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先在骨折两端经皮穿入数根克氏针或山茨钉,通过针夹与体外的金属连接杆或环,或与合成材料制作的连接杆或悬臂相连接,从而实现骨折复位和维持复位后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