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童骨与关节损伤
6570600000021

第21章 儿童开放性骨折(3)

儿童开放性骨折不愈合并不常见,一般与骨骼缺损,或者发生创伤后骨髓炎有关。如果有骨骼部分缺损,应该密切观察3-4个月,然后,考虑实施骨移植手术,促进骨愈合。年幼儿童的节段性骨缺损,特别是骨膜仍然保持完整者,最好采取自体松质骨移植。对于年长儿童的节段性骨缺损,进行骨骼牵拉延长则是可靠的方法。

1.开放性骨折内固定的原则与方法

开放性骨折内固定不仅可减少疼痛,防止骨折断端对周围软组织的继发性损伤,还有助于减少细菌的扩散,允许软组织及骨折的早期修复。一般认为,开放性骨折内固定的指征,与闭合性骨折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开放性骨折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骨折稳定性差,还需要反复清创和换药,或者伴有其他器官的损伤,因此,更需要对骨折采取内固定或外固定器固定。将骨折内固定后,具有容易更换敷料,允许早期进行关节功能活动,减少住院时间的优点。

选择内固定还是外固定器固定,主要取决于临床医生的经验和兴趣,但多数学者主张,对严重污染的病例、DIB型开放性骨折,早期使用石膏夹板或外固定器固定。当创面变得清洁,并形成软组织袖后,再采取确定性手术,包括钢板、髓内钉或外固定器固定。

虽然使内固定和外固定器固定的原则和方法,成人与儿童没有明显区别。然而,儿童骺板仍然开放者,具有塑型潜力大,骨折愈合迅速等特点,允许采取更为简单的内固定。有些适用于成人骨折的内固定,却不允许用于儿童相似的骨折。

(1)钢板和螺丝钉固定:由于需要作更长的切口,产生外观难以接受的切口瘢痕;钢板螺丝钉容易发生感染;在实施钢板内固定和取出钢板手术,都可能产生受累骨骼过度生长问题,限制了钢板螺丝钉在儿童骨折中的使用。

儿童有移位的开放性骨盆及髋部骨折,不稳定的肱骨、前臂开放性骨折,特别是10岁以上的儿童,使用钢板螺丝钉固定,明显的优于外固定器固定。

(2)髓内钉内固定:主要适用于儿童开放性股骨干骨折。直径2.04.0mm的弹性髓内钉,也适用于年幼儿童骨干部位的开放性骨折。但是,髓内钉固定不能很好的控制旋转移位,术后需要使用石膏外固定。8岁以上儿童的股骨近端骨突,能够耐受髓内钉固定所产生的损伤,因此,可以使用儿童带锁髓内钉,经股骨大粗隆置入治疗不稳定的股骨干骨折。标准的带锁髓内钉,需要从梨状窝置入,则是14岁以下儿童的禁忌证,因为可产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这一严重的并发症。文献资料显示,使用实体的髓内钉,比带槽髓内钉的感染率更低。使用髓内钉治疗年长儿童稳定性胫骨骨折或骨折不愈合,也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3)外固定器固定:这是治疗儿童不稳定性开放性骨干骨折的理想方法,因为穿入的克氏针远离创口,不影响清创手术和软组织重建手术的操作。即使简单的外固定器构建形式,也能提供足够的稳定,因此,允许维持骨折的解剖轴线和早期负重。由于儿童骨折愈合迅速,通常不会产生有关针道的并发症。如果在开放性骨折的初期处理,使用外固定器固定,还允许根据需要,更换钢板螺丝钉或髓内钉固定。

年长儿童可以使用为成人设计的外固定器,而年幼儿童也可以使用为成人设计的外固定器,但需要使用更细的克氏针或螺纹针,特别是螺纹针的直径不能大于骨骼直径的1/4,12岁以下儿童通常使用直径2.50mm的螺纹针。

为了増加外固定器的强度或硬度,出现了超大的双平面的单臂、双平面的双臂外固定器的设计。除了体育运动员和肥胖的年长儿童,单平面的单臂外固定器足以提供一定的强度,允许早期直接负重。环形外固定器和张力细克氏针固定,适用于邻近关节的骨折和粉碎性胫骨干骨折。有时在完成软组织覆盖后,再用环形外固定器和张力克氏针固定。一般需要持续用外固定器固定,直至骨折完全愈合。由于某些原因而提前去除外固定器,改用石膏固定,容易产生继发性成角畸形。

为了获得理想的功能,防止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在使用外固定器时,应该坚持3个基本原则:避免损伤神经血管结构;有助于初期清创手术操作、二期重建性手术操作;为骨折提供机械性稳定,足以允许患者负重。増加外固定器机械强度的简单方法,包括使用直径更大的螺纹针、尽可能増加两个平面穿针的距离、尽可能使纵向螺纹支撑杆邻近骨骼,以及建立另一穿针平面。

胫骨是使用单臂外固定器的理想部位,在其前内侧经皮穿针,是比较安全的地带,没有损伤神经血管和肌腱的危险。有时需要经骨骺穿针,值得注意的是,应该垂直骨骺穿针,因为骺板为起伏不平的结构,通常有1-2cm的非安全区。在X线电视透视监视下,经骨骺穿针则比较安全,是处理干骺端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为了避免发生关节感染,务必防止螺纹针或克氏针进入关节腔。

(4)单臂外固定器的技术操作:一般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对整个下肢进行常规消毒、铺手术巾单,但应使整个肢体暴露在手术野内,以便判断肢体的力线。在X线电视透视检视下,首先经皮穿入最近端和最远端的螺纹钉,注意避免损伤骺板。然后,分别经皮穿入骨折两端的螺纹钉。在穿入螺纹钉之前,使用适当直径的钻头进行钻孔,在螺纹钉套管的保护下,拧入适当长度的螺纹钉,使其恰好超过对侧皮质。应用带有万向关节的单臂外固定器,允许调整肢体的轴线。如果使用无关节的单臂外固定器,需要避免旋转移位,因为置入螺纹钉后,很难矫正旋转力线异常。最后,摄取骨骼全长X线片,确认恢复骨骼的正常轴线、置入螺纹钉的适当长度术后每日用温肥皂水清洗1次穿针部位。除非有骨骼缺失,一般允许完全负重行走,或者保护性负重行走3周。

在骨折愈合之前,因延迟愈合或针道感染,试图去除外固定器,

使用管型石膏固定,则容易发生骨折的继发性成角畸形。因此,面对这种情形时,应该继续保持外固定器固定,加强针道的护理,并静脉输入抗生素。与此同时,还可以采取自体松质骨移植,促进骨折的愈合。如果采取上述措施,仍不能控制针道感染,需要更换螺纹钉,但保留外固定器固定。每日用酒精或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1次穿针部位,通常能够防止针道感染的并发症。

2.特殊部位骨折的处理

(1)关节内或关节周围骨折:在适当的清创之后,对开放性关节面骨折和骨骺骨折,实施解剖复位,使用克氏针或螺丝钉固定,保持骨折的稳定。术后使用石膏托固定,防止骨折受到外力和重力的作用。当软组织愈合后,再使用管型石膏固定。如果患者有广泛的软组织损伤,使用经骨骺穿针的单臂外固定器固定,不仅比石膏托固定更可靠,而且有利于软组织的处理。

(2)骨干部位的骨折:稳定性骨折的处理,根据解剖部位选择治疗方法。如果为稳定的上肢骨干骨折,软组织损伤也比较轻(I型和n型开放性骨折),早期允许使用石膏托固定。当软组织愈合后,再依照闭合性骨折的处理方法,使用管型石膏固定。

对于稳定的股骨干开放性骨折,可采取骨骼牵引,直至软组织愈合。根据儿童的年龄,年幼儿童也可以使用急症髋人字石膏固定,而年长儿童可选择外固定器、弹性髓内钉,或者使用经股骨大粗隆置入的儿童带锁髓内钉固定。

开放性胫骨干骨折,在软组织愈合之后,一般允许采取闭合性骨折的处理方法,使用管型石膏固定。如果有稳定手术的指征,应用外固定器固定,明显优于髓内钉、钢板螺丝钉固定。

不稳定的开放性骨干骨折,特别是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m型开放性骨折),最好使用外固定器或内固定,实现骨折的稳定。开放性肱骨干骨折,根据儿童的年龄,允许采取石膏托、支具,或者微型钢板、外固定器固定。年幼儿童的不稳定前臂开放性骨折,使用外固定器固定是一种理想的方法,甚至暂时性固定都有助于骨折的处理。10岁-12岁以上儿童的前臂不稳定骨折,应用钢板螺丝钉固定,比外固定器固定更为可取。开放性手、足部骨折,根据儿童的年龄、伤情,可以选择采取克氏针固定、石膏托、微型钢板或外固定器固定。

以往多采取骨骼牵引,治疗不稳定的股骨干开放性骨折,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多发性损伤病例的治疗,而且还有住院时间长之虞。因此,多数病例适用于切开复位和钢板螺丝钉或髓内钉固定。外固定器在控制骨骼长度、旋转力线及矫正成角,也都非常可靠,因此,适用于各年龄组儿童的开放性股骨干骨折的治疗。带锁髓内钉固定适用于8岁以上儿童,而且需要从股骨大粗隆处置入。常规从梨状窝置入的带锁髓内钉,不能用于14岁以下的儿童,因为有引起儿童股骨近端生长紊乱,特别是容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不稳定的胫骨开放性骨折,也是外固定器固定的良好指征,比钢板螺丝钉固定损伤更小,并能更好的保留胫骨的血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