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童骨与关节损伤
6570600000026

第26章 儿童病理性骨折(1)

儿童病理性骨折是指骨骼发育异常或存在某种病变的骨骼,在轻微创伤或无明显的创伤时所发生的骨折。在病理状态下,骨骼正常的生物力学性能和粘弹性发生改变,在内部或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均可发生骨折。例如成骨不全或骨骼被肿瘤组织替代所发生的骨折,是内在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放射性损伤或在骨骼上钻孔,或者使用内固定所发生的骨折,则是外在因素削弱了骨骼结构及强度的典型例子。儿童病理性骨折还包括,因骨骼局部病变(骨囊肿),或骨骼系统性病变(骨石化病)所致的骨折。某些正常骨骼因血管入孔削弱了其正常的结构,从而可产生相似于病理骨折的骨折。

儿童病理性骨折的诊断和处理都有某些特殊的问题,也是临床医生所面临的最为困难的问题之一,因为骨折以及骨折之前所存在的骨关节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对这些骨关节疾病的理解,包括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的改变。因此,临床医生不仅应该熟知骨骼生理学和生物力学,还需要熟悉容易引起骨折的病理状态及骨关节疾病,才能避免选择错误的治疗方法,并且警惕可能为病理性骨折,特别是轻微创伤所发生的骨折。

骨骼生理和生物力学性质发生改变是产生病理性骨折的基础。骨骼是一种特殊的结缔组织,基质中主要由I型胶元组织组成。骨骼也是一种真正完全能够再生的器官,具有丰富的血供,骨骼接受20%的心脏血液输出量。儿童时期骨骼的几何性状和构筑,是骨生成与吸收不断作用的结果,并终生进行持续性的改建。大约到30岁时的骨量最多,成人骨骼含有数百万个骨改建单位,每个骨单位含有空间和时间上不同分布的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这些细胞受到局部和环境因子的刺激,发生骨吸收和骨生成反应。当骨骼处于不同的病理状态,将干扰骨改建的生理过程。骨吸收是由破骨细胞介导的生理性反应,骨生成是成骨细胞増殖的结果。在正常状态下,骨骼表面区域的88%15%处于静止状态,只有5%-12%的区域进行改建活动。青年人每个骨改建单位,需要200天才能完成一个循环的改建过程。一个骨单位的吸收通常只需要3周时间,但完成骨生成却需要3个月的时间。儿童骨生成的速度比成人更为迅速。骨傲的强度依赖于成分与结构,骨傲的矿物质决定着骨傲的抗压强度,而抗张强度却依赖于矿物质和蛋白质的联合作用。正常活动使骨骼受到压力、张力和扭力的作用,但骨骼抗扭力强度最为薄弱,甚至很小的骨皮质缺损,都能明显减弱骨骼的抗扭力强度,例如在胫骨骨皮质钻直径6mm的骨孔,却使腔骨的抗扭力强度减少50%。

肿瘤引起的病理性骨折,通常产生延迟愈合和不愈合,因为某些肿瘤细胞増殖超过骨骼修复过程,特别是转移性肿瘤,比局限性肿瘤病变产生更广泛的骨骼损害。许多文献资料证明,肿瘤产生的骨骼损害是由破骨细胞介导的病理过程。肿瘤细胞可直接和间接释放刺激破骨细胞活动的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以及白细胞介素11(IL-11),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17(IL-17)。在试管内,白细胞介素1是最强的骨吸收刺激因子。旁分泌因子也能刺激骨吸收,包括前列腺素E和甲状腺素相关蛋白(PTH-rP),都是恶性肿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最近发在转移性乳腺癌,高血钙性肺癌的病例,旁分泌因子是产生骨吸收的重要因素。

(第一节)儿童病理性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一、诊断

某些儿童因存在骨骼系统性疾病,或者肿瘤、肿瘤样病变而发生骨折,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X线及实验室发现,做出原发性疾病的诊断,其中病史能够提供重要线索。诸如服用类固醇激素、抗癫痫药物产生的普遍性骨质疏松,发生的病理性骨折,可提供服用药物的病史。表7-1列出了儿童肿瘤、肿瘤样病变的诊断要点。

Hipp于1995年提出定量分析发生病理性骨折的危险,其定义是指作用到受累骨骼的负荷,除以引起骨骼断裂所需要的负荷。还有对患骨骼疾病的患者发生病理性骨折危险性的其他测量方法。不幸的是,回顾性研究表明,基于可准确预测病理性骨折的X线表现,却不能提供任何预测方法。应用工程学原理处理CT扫描所获得的信息,是预测发生病理性骨折的非侵入的新方法。

通过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发生的病理性骨折,儿童的年龄也是诊断某些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线索(表7-2)。根据X线表现及受累部位(表7-3),对多数肿瘤或肿瘤样病变能够做出诊断。

为了明确原发性疾病的诊断,有时需要进行活组织检查,特别是通过肿瘤所发生的病理性骨折,才能对其原发性病变做出诊断。此时临床医生必须保证,切取的组织确实取材于骨骼病变区域,抑或切取的组织能够代表病变组织。

二、治疗

病理性骨折与正常骨骼发生的骨折,在病因、自然病程都有明显的区别,治疗上首先需要考虑骨骼病变问题,因为使原发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是病理性骨折得到适当治疗的关键。骨折治疗原则通常依原发性疾病而有所不同,制定治疗计划应该包括骨折及原发性疾病的治疗。Schwartz建议在制定病理性骨折的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3个方面的问题,包括骨骼生物学,病变的病理性质和功能恢复问题。Schwartz将3个影响病理性骨折的结果,称为影响结果3角。骨骼生物学是影响结果的第一个因素,包括产生骨折病变的细胞组成和生物力学问题,例如先天性骨石化病产生的病理性骨折,因为缺乏破骨细胞,造成骨质硬化和髓腔闭塞,増加了骨骼的脆性,因而容易发生骨折。这种病理性骨折不适合髓内钉和加压钢板固定,因为很难将髓内钉置入闭塞的髓腔内,而加压钢板固定却能明显増加骨骼的应力,从而导致再骨折。缺乏破骨细胞是产生骨石化病的生物学改变,可以预测出这种病理性能够愈合,但不能获得很好的塑型。病理性质是影响结果的第二个因素,特别是肿瘤引起的病理性骨折,因为肿瘤的不同性质对骨折愈合能力有明显的影响。某些良性肿瘤和骨髓炎,需要治疗原发病,才能使病理性骨折获得满意的愈合。保持和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是最后需要考虑的因素,例如成骨不全所发生的病理性骨折,如果采取非手术治疗,长时间的不负重将加重骨质疏松,从而増加了发生病理性骨折的危险。

一旦发生病理性骨折,对以前未发现的疾病做出诊断,从而有助于防止再发生骨折,通常对患者提出避免骨折建议,医生适当的使用内固定,内固定术后使用石膏保护。保持切取活检骨骼的边缘为圆形,也能预防医源性骨折。

(第二节)骨骼的纤维组织疾病引起的病理性骨折

一、纤维发育不良

纤维发育不良是一种发育性疾病,表现为膨胀的纤维性病变,也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和畸形。通常有三种类型:单发性纤维发育不良、多骨性纤维发育不良和McCune-Albright综合征(MAS)。1937年McCune、Bruch和Albright描述患者有骨骨各病变、皮肤色素沉着和内分泌紊乱。后来Lichtenstein和Jaffe将这些病变称为纤维发育不良,再把无内分泌异常者分成单骨型和多骨型病变。共同的特征是骨骼内存在膨胀性纤维组织病变,主要由化生形成的编织骨和方向异常的骨小梁。

(一)单骨型纤维发育不良

(1)临床表现:虽然新生儿发病也有报道,一般为10- 15岁开始做出诊断。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发生骨折后,出现疼痛和局部肿胀,其中不完全性骨折更为多见。常见的受累部位依次为股骨近端、胫骨、肋骨、颅面骨。单骨性病变往往没有皮肤病变。尽管受孕可刺激病变发展,一般在初次就诊后,病变没有明显的扩大。可以发生肉瘤样改变,通常在初诊15年之后,其发生率为0.5%。

(2) X线表现:临床上主要困难是与其他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包括嗜酸性肉芽肿、骨囊肿、巨细胞瘤、内生软骨瘤、孤立性纤维瘤和骨髓炎。MRI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有时需要活组织检查,才能建立正确的诊断。

单骨性病变位于骨干中部,通常位于骨骼中央的卵圆形密度减低区,其周围有硬化缘,病变内含有骨小梁以“磨沙玻璃”样改变多见,胫骨受累时可能有轻度弓状变形,但受累的股骨却不发生骨骼变形。

CT扫描可见皮质变薄,并能测量病变中央的密度值,其CT值介于70-130单位,而嗜酸性肉芽肿、肿瘤和骨髓炎的密度比较低,其CT值为20M0单位。MRI检查有助于与骨囊肿等其他病变的鉴别。

(3)治疗:单骨型纤维发育不良并发的病理性骨折的发生率约为45%,但多为显微性骨折。长管状骨骨折通常没有移位。一般骨折能够迅速愈合,通常内骨痂形成不良,外骨痂却能正常形成。骨骼出现畸形时,其凹侧骨皮质増厚。不愈合者却非常少见。因此,单骨型纤维发育不良并发的病理性骨折,适用于非手术治疗,年幼儿童的股骨干病理性骨折,可采取骨骼牵引,继之用髋人字石膏固定。石膏或石膏-支具固定,适用于上肢和下肢其他骨骼骨折的治疗。

长管状骨有严重畸形或比较大的病变,并发病理性骨折时,则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包括骨移植和内固定。

骨膜外病变广泛切除和骨移植,能够使严重病变实现治愈。患者出现疼痛和面临骨折的危险,是刮出病变、骨移植手术的指征。

股骨近端病变并发病理性骨折,容易产生髋内翻畸形,因此,在治疗上有很大的困难。通过比较小病变发生的骨折,一般允许使用髋人字石膏固定,或者病变刮除和骨移植手术,遗留畸形可采取截骨矫形手术。股骨近端病变很大,并发生病理性骨折者,通常有移位和不稳定,需要使用拉力钉(lagscrew)、刃钢板(bladeplates)或Ender钉固定,术后用髋人字石膏外固定。脊柱病理性骨折很少见,可采取卧床休息,继之用脊柱支具保护。

(二)多骨型纤维发育不良

(1)临床表现:多数多骨型病变在10岁之前,出现疼痛、跛行、畸形或病理性骨折。病变累及部位依次为股骨、胫骨、肱骨、桡骨、颌面骨、骨盆、肋骨和指骨。病变通常位于一侧肢体,可能产生肢体不等长。多骨型纤维发育不良也可累及脊柱。血清碱性磷酸酶増高。多数作者认为,进入成人期后,病变不再进展;另有学者认为青春期对病变的发展没有影响。

多骨型纤维发育不良可并发肌肉黏液瘤、骨化性肌炎。在初诊10-12年之后,病变可发生肉瘤样改变。也有并发成骨肉瘤、软骨肉瘤、巨细胞肉瘤的资料。当出现局部疼痛加重和病变迅速増大,是恶变的前兆征象。

(2) X线表现:在X线片上,可见多个髓腔膨胀性病变,

并有皮质侵蚀性改变。X线片显示的磨沙玻璃样外观,是化生所形成的编织骨。病变内有10%的软骨组织,因此,可见斑点状f丐化。与单骨型病变比较,多骨型病变没有明显的硬化缘,因此,形成典型的梭形膨胀性病变。

将多骨型病变与单骨型病变鉴别,有时很困难。通常需要进行X线筛查,而核素骨扫描有助于多骨型病变的诊断。Harris提出,长管状骨病变伴有从骨骺至骨骺扩展、颅骨基底密度増高多骨型病变的标志。摄取骨盆、股骨X线片有助于发现多骨型病变,骨骺也可以受累。

(3)治疗:有作者报道一组37例多骨型纤维发育不良,其中85%的病例至少发生1次骨折,40%平均发生3次骨折。股骨、肱骨、桡骨、腕骨为病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骨折通常没有移位,也不出现延迟愈合,但可发生不愈合。多骨型病变的股骨近端,通常发生牧羊杖(shepherdscrook)畸形。

严重的病变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和畸形,通常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年幼儿童的骨干病理性骨折,多数可使用非手术治疗,

股骨干骨折牵引治疗后,再用髋人字石膏固定。年长儿童在病灶刮除、骨移植术后很少复发,所以,发生病理性骨折后,可考虑实施病灶刮除和骨移植手术,特别是比较大的病变,并伴有畸形的病例。Stephenson发现18岁以下的病例,对并发的下肢骨折,采取非手术治疗,或者病灶刮除、骨移植,产生的结果多不满意,使用内固定却能获得理想的结果。Sofield手术(截骨和内固定)适用于胫骨病变伴有畸形者。

多骨型病变伴有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最具挑战性。复发性骨折和畸形可产生“牧羊杖”状畸形。病灶刮除和大量骨移植,适用于轻度股骨近端畸形的治疗。病变比较大的病例需要使用内固定,股骨颈骨折和截骨矫形,也需要使用内固定。对于严重的“牧羊杖”状畸形,为了恢复股骨近端力学的稳定,需要采取内移型外展截骨和内固定。Fimk-Wells主张彻底切除股骨粗隆间病变,将髂腰肌和臀中肌前置。Breck建议用螺栓和垫圈固定侧方钢板,而不用螺丝钉固定。

(三)腔腓骨之骨与纤维发育不良(osteofibrous dysplasiaofthetibiaandfibula)

(1)临床表现:骨与纤维发育不良这一名称,是描述年幼儿童特殊、少见的胫腓骨纤维性病变。这些病变看似与单骨型纤维发育不良相似,但在自然病程、对治疗的反应,以及组织学表现,都有其特殊的表现。

一般在5岁前发病,但也见于5-15岁的儿童。主要表现胫骨増粗,并有程度不同的向前或向前外侧的弓状变形,但没有疼痛。病变总是限定在胫骨内,有时并有同侧腓骨病变。胫骨病变可累及远端和近端。如果伴有腓骨受累,病变则位于远端。

活组织检查有助于与纤维发育不良、造釉细胞瘤鉴别。病变中纤维组织多、细胞成分少,编织骨位于病变中央,新形成的骨小梁周围有活跃的成骨细胞,板层骨位于病变的周围。这种组织学结构与纤维发育不良有所不同。在比较大的活检标本中,可见特殊的区域性构筑,邻近病变边缘,骨小梁越大也越成熟。某些作者认为,本病与造釉细胞瘤有关联。

(2) X线表现:在胫骨干的中1/3的皮质内,出现偏心的溶骨性病变,并向远近端扩展(图7-4)。病变表面的骨皮质膨胀变薄,髓腔一侧有硬化缘,并有髓腔狭窄。虽然有单个、呈现“磨沙玻璃”样病变,但通常为多处病变,像似气泡样外观(bubble-likeappea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