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活是最好的修行:办公室里的修行课
6591000000002

第2章 没人看好我

生活:前辈们看不起我,我觉得毫无尊严。

修行:不需别人看得起,只要自己看得起。

“我入职一个多月,情绪越来越低落,每天都很怕睡觉,因为很怕第二天起床去公司我觉得自己很笨,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公司前辈告诉我很多遍,可还是记不住。现在我都不好意思再去问同样的问题了,可不问就会出错,以至于上司觉得我能力有问题。跟我一起入职的同事,他们见到领导都有说有笑,领导也常跟他们开玩笑,好像是老员工一样。可我不同我混在同事中就跟透明人一样,领导见到我只会点点头。我越来越自卑,觉得大家都看不起我,我该怎么办?”我每天都会收到几封类似这样的咨询邮件,大致概括一下,可分为两类:(1)认为自己能力差,得不到尊重。

(2)认为公司老员工倚老卖老,看不起新人。

这种新人自卑感很普遍,不必感到惊慌。初入公司,很多人会觉得陌生,觉得所有老员工脸上都刻着几个字——“这是我的地盘”,因而有了被排挤的感觉。为了不给老员工以威胁感,顺利融入新团体,新人会选择收敛的态度工作,具体表现为不发表意见、随声附和、做事不敢做到最好、避免发挥优势。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畏首畏尾的职场形象,胆识和魄力也得到了压抑。在领导看来,这样的员工缺乏主见,没有工作能力,不值得培养。于是,一个“压抑—被轻视—更加压抑—更加不受重视”的恶性循环形成了。

其实,入职的新人虽然需要谦卑,但更需要自信——自我肯定和自我鼓励。佛教也一直在鼓励众生要有自信,相信自己通过修行可以获得更圆满的结局。有则故事十分有意思,我把它传给了许多发来咨询函的职场新人。

从前有个人特别穷,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常常遭人白眼,他自己过得很苦闷,想用死来寻求解脱。就在他准备跳河自尽的时候,有个和尚正好路过。穷人看到和尚,突然心生祥和,一时间忘了自杀这回事。他跪在和尚面前痛哭不已。

和尚问 :“为什么哭?”

穷人说 :“我活得一点尊严都没有,很想死。”

和尚说 :“所以你刚刚站在河边是想跳下去吗?”

穷人说 :“是的。”

和尚说 :“佛门大戒就是杀生,自杀的人也是杀生,因为你的生命是父母给的,不完全属于你自己,你自杀就等于杀了父母的孩子。更何况自杀是带有嗔恨心的杀生,罪孽深重,死了也不能解脱,下一世也必然要受苦,而且是更深重的苦,比这一世还苦,你还是要自杀吗?”

穷人说 :“我活着没有尊严。”

和尚看了看穷人,指着河滩说 :“你看这河边有许多石头,你捡一块拿到集市上去卖吧。”

穷人一愣,不知道和尚是什么意思 :“大师是什么意思?这些石头哪儿都有,谁会买呢?”

和尚说 :“我没有让你卖出去,我只是让你拿着石头去市场坐着。记住,不管谁来问价,即使出再高的价,你都不能卖。过一阵子,你到附近的寺庙找我。”

第二天,穷人拿着石头坐在市场。开始几天没人来看,过了几天,人开始询价 ;又过了几天,有人开始出价,而且价格不菲,但穷人谨记和尚的话,始终没有把石头卖出去。

一个多星期后,穷人去找和尚。和尚这回让穷人拿着石头到金市上去卖,同样的要求,有人出再高的价也不卖。这次竟然有人出比黄金还高的价来买穷人的石头。

又过了一个多星期,穷人去找和尚。

和尚又说 :“明天拿到珠宝市场去卖,还是跟以前一样,无论谁出再高的价都不卖。

穷人拿着石头到了珠宝市场,此时他和他的石头已经小有名气,很多珠宝商都要买他的石头,可再高的价他都不卖。很快,各类市场都传出穷人有个无价宝的传言,所有人见到穷人都投以羡慕的眼光,有些功利的商人对他更是点头哈腰,送了他很多珍宝。

几天后,穷人找到了和尚。他很困惑,不明白一块石头怎么会卖出天价,而他怎么会一夜间变成了众人巴结的对象。

和尚说:“一块石头,你觉得随处可见,平平无奇,那它就不值钱。你觉得它是稀世珍宝,那就会卖出天价。人也一样,有什么样的生活,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自己。”

穷人点点头。

和尚接着问 :“你现在还觉得别人看不起你吗?”

穷人摇摇头。

和尚又说 :“还觉得别人是不是看得起你这件事如此重要吗?”

穷人想了想,忽然想通了,他高兴地说 :“别人尊重我,是被我的表象所骗。他们尊重的根本不存在,那就是块普通的石头啊。一切都是空的。”

和尚笑着说 :“这才是真正的解脱。别人是否看好你,又哪有那么重要呢?”

这正是我想传达给所有职场新人的信息:不要依赖别人的肯定,否则容易形成“自卑情结”。“自卑情结”这个概念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奥地利精神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提出的,他指出自卑情结源于婴幼儿时期对成年人的依赖。婴幼儿因为缺乏个人能力,所以生存全都依靠成年人。跟成年人相比,婴幼儿感到了自己的弱小,从而形成自卑心理。为了弥补自卑心理,婴幼儿会通过反抗、攻击等强烈的反应来表现自己的强大以及表达自己的需求。随着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变化,个体性格会有不同的发展,有人对自卑情结的克服比较擅长,容易获得成就 ;有人却无法克服自卑情结,从而导致生活交际的诸多不顺利。

自卑心理并不可怕,可以通过一些途径来解决,如下所述。

(1)客观认识自己和别人。发现自身优点,坦然接受自身缺点。同样,看到别人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短处。作为职场新人,不要只是仰望老员工,这样永远都会觉得有差距。要看到自身优点,并知道对方也有缺点,找回失去的平衡。

(2)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渐建立自信。不要一开始就企盼有好的表现,就去挑战那些无法完成的任务,因为一旦失败,就会增加自己的挫败感。要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这样容易成功,容易得到自我肯定,增加愉悦度,建立信心。

(3)努力地补偿。这种补偿法在克服自卑情结中非常普遍,比如失聪的人视力很好,失明的人耳力很好,这是生理对缺陷的补偿。职场新人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工作来进行能力不够的补偿,更快融入新环境中。

(4)自我暗示。经常鼓励、称赞自己,这是一种心理学上的自助行为。经常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可以”,事情会慢慢往好的方向转变。

(5)主动与人接触。问问值得信任的朋友“我到底有什么缺点”,这样有助于对自我认知的完善。同时要走出去,主动跟人打招呼,主动向别人请教,主动联络感情,这样会越来越有自信。

当然,如果能做到忘记别人的眼光,那是最自在的生活状态,如同那个穷人悟到的一样 :人所表现出的令人羡慕嫉妒恨的光环,都不过是虚空而已,有什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