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睡眠才是最好的?睡眠应该是一种无意识的愉快状态。睡眠时间因人而异,成年人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8小时,但其实足够的睡眠不是从时间上的多少来分别,而是视乎能否达到熟睡的状态。专家建议的睡眠时间一般应维持7至8小时,视个体差异而定。如果入睡快而睡眠深、一般无梦或少梦者,睡6小时就可完全恢复精力;而入睡慢而浅,睡眠多、常多梦者,即使睡上10个小时,精神仍难清爽,应通过治疗,以获得有效睡眠,单纯延长睡眠时间对身体无益。
人体内真的有瞌睡虫吗?
影视作品《西游记》中,孙悟空随手拔下几根毫毛就可以变出许许多多的瞌睡虫,这些瞌睡虫附着在谁的脸上,谁就会在短时间内呼呼大睡。那么,世界上真的有瞌睡虫存在吗?那些容易犯困的人是因为体内有瞌睡虫吗?
人体内也有“瞌睡虫”存在,只不过它不是什么虫子,而是一种潜藏在人脑内特殊的物质——睡眠肽。当人感到疲倦时,体内组织就会分泌出睡眠肽,睡眠肽和脑的特定部位结合后,就会发出要睡觉的信号,人就会睡着。而在我们熟睡的过程中,睡眠肽又会被脑细胞分泌的酶所分解,人就会醒过来,这样反复循环后,就形成了人晚上睡觉、早上起床的作息规律。
科学家研究发现,睡眠肽不仅存在于人体内,很多哺乳动物的体内也含有睡眠肽。当科学家将人工合成的睡眠肽注入实验动物的体内时,就算动物处于清醒状态,也会在短时间内呼呼大睡。
打瞌睡有危害吗?一般人都有过打瞌睡的经历,除了因为空气不流通、屋内缺氧、长期睡眠不足等原因外,也可能是身体正发出警示讯号。打瞌睡除了会让人精神无法专注,记忆力减退之外,甚至会造成安全上的隐忧,如果边开车边打瞌睡,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打瞌睡的频率过于频繁,就要及时找医生诊治了。站着打瞌睡为什么不会摔倒?
很多上班族会有这样的体验,早晨上班途中,因为还有困意,会在公交车或地铁上站着打瞌睡。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就算是站着打瞌睡或看上去已经睡着的人,即便身体随着车摇晃得很厉害,也不会突然摔倒在地上,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人的耳朵深处的内耳中,有一个被称作“半规管”的器官,名字奇怪的它具有维持人身体平衡的重要作用。人体内耳中有三个半规管,当人体失去平衡的那一瞬间,三个半规管会马上发挥其作用,令身体本能地恢复到安全的姿势上。三个半规管相互垂直,三度空间可谓面面俱到,所以任凭你的身体或头部处于任何姿势,三个半规管都可以照顾得到。也正是因为有了三个半规管的存在,人们在公交车或地铁上站着打瞌睡时,才不会摔倒。
内耳在哪里?内耳位于耳朵的最深处,被颞骨包围着。内耳可分成两个部分:一个叫做耳蜗,是听觉器;另一个叫做前庭,是平衡器。因此内耳又叫做平衡听觉器。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打哈欠是人类的一种正常反应,特别是在深夜或是劳累时,我们常常会哈欠连天,那么,人为什么会打哈欠呢?关于打哈欠的原因,有不同的解释。
有人认为打哈欠是为了给大脑降温。原来,当困意来袭时,人的大脑思路会渐渐变得迟钝,为了调整人体的这种状态,大脑就会下达打哈欠的命令。人在打哈欠时会吸入一些空气,这些空气能降低鼻腔内的血管温度,当相对来说温度较低的血液进入人的大脑时,大脑会在低温血液的刺激下保持清醒的状态,以达到良好的运作效果。
也有人认为打哈欠是表示身体缺氧了。人体通过打哈欠的深呼吸运动使血液中增加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提高大脑的活动能力,使人精力更加充沛。同时,打哈欠也是提醒人体,表示大脑已经疲劳,需要休息了。
还有人认为,人打哈欠是原始祖先传下来的,是为了露出牙齿向别人发出警告。蜷伏在草丛里的蛇,常常打完哈欠再行动;水中的河马也会先打个哈欠,之后再从水中走出来。
无论哪种说法是对的,总之,打哈欠是人体的一种本能反应,它像心跳和呼吸一样,不受人的意志所控制。打哈欠对保护脑细胞,增加脑细胞的供氧,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具有良好的作用。
打哈欠时为什么会流眼泪呢?人在打哈欠时嘴会张得很大,而此时面部、舌头和咽喉部位的肌肉收缩,口腔和鼻腔的压力随之增大,鼻腔内压力的升高会阻止鼻泪管排泄泪水。等人们打完哈欠时,面部就会放松下来,这个时候鼻泪管会再次通畅,于是眼泪就流出来了。人一直不睡觉的话会怎么样?
科学家通过实验得知,如果人一直不睡觉,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对身体非常不利。睡眠对于人来说非常重要,人的一生当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人为什么要睡觉呢?其原因在于,人在睡觉时会分泌生长激素,能够修复白天受损的细胞并制造新的细胞,使人的身体再次处于活力之中。此外,睡眠可以让大脑得到休息,令聚积在体内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为迎接第二天的学习和工作创造条件。如果人一直不睡觉,就如同一台一直在运转而得不到保养和休息的机器,随时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故障。
新生儿每天要睡20个小时左右,婴儿睡眠时间逐渐缩短,至2岁时约睡9至12个小时。成年人的睡眠时间因人而异,通常为6至9小时不等,一般认为7小时至8小时是合适的。
儿童的生长速度在睡眠的状态下会加快,这是因为在睡眠中,血浆生长激素可以连续几个小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因此,儿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健康地成长。
应该如何午睡?午睡可以消除疲劳,调节心情,是人体保护生物节律的一种方法。午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要饭后立即午睡,长期这样会引起胃病,也影响睡眠质量;午睡以右侧卧的姿势最好,这样可以减轻心脏负担,利于食物的消化;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
人在睡觉时为什么会流口水?
口水在医学上被称为唾液,它是无色透明、有泡沫、稍浑浊的液体。人的唾液分泌量和尿量差不多,每天平均约为1500毫升。人在睡觉时流口水可能与以下情况有关:
1.睡觉姿势不当,如趴在桌子上睡觉、侧卧位睡觉等都会引起流口水。
2.口腔内如果有炎症,会促进唾液的分泌。如果口腔被细菌感染了,感染处有很强的痛感,就很容易流口水。
3.牙齿畸形也是人在睡觉时容易流口水的一个原因,尤其是凸面型牙齿畸形的人,睡觉时嘴部很容易张开,进而流出口水。
4.口腔内不卫生,牙缝和牙面上有食物的残渣,容易发生龋齿等疾病,这些不良因素会在人睡觉时刺激口腔分泌唾液。
5.神经调节障碍也是在睡觉时流口水的诱因。唾液分泌是靠神经反射来调节的,但如果神经调节发生障碍,就会出现睡觉时流口水的情况。
如何防治睡觉时流口水?要想防治睡觉时流口水,首先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也可请口腔科医生诊治,采用洁治疗法,去除牙石,服用维生素C及B2等药,消除牙龈炎,减少不良刺激等。
为什么睡“回笼觉”会感到舒服?
周末休息时,很多人在起床后喜欢回到床上再睡上一觉,这就是睡“回笼觉”,为什么大家会觉得睡“回笼觉”很舒服呢?
实验证明,早上的“回笼觉”属于浅睡眠,它不同于深度睡眠,两种睡眠给人的感觉很不一样。深度睡眠时,人可能什么都感觉不到,但“回笼觉”这种浅睡眠,人的听觉和视觉可感觉到周围的环境,让身体处在一种游走于梦境和现实之间的快感中。晚上睡觉不正常时,如晚睡、加夜班、失眠等,睡“回笼觉”是必要的,会让人觉得很舒服。
但“回笼觉”睡多了对身体是有害的。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在晨练后最好不要睡“回笼觉”,这样会使身体感到不适;睡“回笼觉”会打乱人的正常作息规律,使人的生物钟发生紊乱,造成“白天不好睡,晚上睡不好”;经常睡“回笼觉”会降低人的记忆力,容易造成反应迟钝,体质也会变差,使人容易生病。
什么是深度睡眠?深度睡眠是睡眠的一部分,是指入睡以后大脑不进行活动的深度休息,也被称作“黄金睡眠”。在人睡觉的这一个晚上,先进入浅睡眠然后自然进入深睡眠,然后又是浅睡眠然后又是深睡眠,来回交替直到醒来。人在浅睡眠时可能会做梦,但深睡眠时不会。感冒是因为衣服穿得少吗?
很多人认为感冒和穿衣服多少有关,但其实穿衣多少只是患感冒的影响因素之一,人会感冒大多是因为病毒在作祟。科学家发现,感冒和鼻子有很大的关系。
鼻子的主要功能是给即将进入肺部的空气加温。人体内的血管将血液导向鼻腔内,会使鼻子吸进的冷空气变得温暖。但当气温变得较低时,身体便会调整状态以抵御低温,血液就会从鼻腔流到身体各处,以此避免热量的流失。
感冒病毒一直生活人的鼻腔内,它们一直处在与人体免疫细胞的对抗中,当感冒病毒发现了鼻腔内血液的变化后,就会向人体展开攻击。因此,冬天内鼻腔内的血液供应减少时,人抵御病毒的能力就会大大降低,感冒病毒就会趁机作乱,人因此便容易患上感冒。
青少年如何预防感冒?第一,营养均衡。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较多,营养不足会降低抵抗力,所以一定要做到营养均衡。第二,多喝水。多喝水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抵抗力。第三,多晒太阳,补充钙质。第四,多到户外运动,多呼吸新鲜的空气,少到人多的场所。第五,保证充足的睡眠。
感冒和流感是同一种病吗?
感冒可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而我们常说的感冒即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两者虽然名称相似,但它们的病原及流行特征却有所不同。很多人将感冒和流感看成是同一种病,其实这是不对的。
普通感冒是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它是一种很普遍的呼吸道疾病。普通感冒初期,鼻咽部会出现发干情况,病人会不停地打喷嚏,并出现流鼻涕、鼻塞等症状,身体发热一般不会超过39℃。普通感冒较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要弱得多,一般在受凉、淋雨、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所以普通感冒往往是个别出现,很少像流行性感冒流行时,病人成批出现。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发病快,病人的体温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病人会出现打战、头痛、全身酸痛无力等症状。流行性感冒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快速传播,另外,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也可以传播。
如何预防流感?一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感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二是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三是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四是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五是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六是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