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主义艺术家们的创作兴趣涵盖了所有的艺术样式,包括绘画、雕塑、诗歌、戏剧、音乐,甚至延伸到烹饪领域。意大利诗人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内蒂最早于1909年发表《未来主义者宣言》一文,宣扬他的艺术观点。宣言最先在米兰发表,之后刊载于法国的《费加罗报》上。马里内蒂总结了未来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对陈旧思想的憎恶,尤其是对陈旧的政治与艺术传统的憎恶。马里内蒂和他的追随者们表达了对速度、科技和暴力等元素的狂热喜爱。汽车、飞机、工业化的城镇等等在未来主义者的眼中充满魅力,因为这些象征着人类依靠技术的进步征服了自然。
马里内蒂这种狂热的艺术观点立刻征服了那些米兰的画家们。波丘尼、卡拉和鲁索罗等人在视觉艺术领域发扬了马里内蒂的未来主义观念。鲁索罗同时还是一位作曲家,他将未来主义元素引入了音乐领域。画家巴拉和塞韦里尼于1910年结识了马里内蒂。这些人构成了第一批未来主义艺术家。
未来主义对20世纪其他文艺思潮产生了影响,包括艺术装饰、漩涡主义画派、构成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思潮从20年代开始衰落,如今已经基本绝迹,很多未来主义艺术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丧生。然而,未来主义所倡导的一些元素至今仍然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主义对年轻、速度、力量和技术的偏爱在很多现代电影和其他文化模式中得以体现。马里内蒂至今仍有很多思想上的追随者。比如,他的“人体金属化”的艺术主张在日本电影导演冢本晋也的影片中有所体现。未来主义对网络化的现代社会也产生了影响,所谓的“赛伯朋克”就是在未来主义的影响下出现的。
1909年在意大利涌现的未来主义虽然由于战争的原因昙花一现,但他们所留下的史诗般壮丽的篇章直到今天仍在激励着人类的进步。
(2)现代新理性主义建筑风格
新理性主义酝酿、发源于60年代的意大利,主要成员包括C·艾莫尼诺、G·格拉西、A·罗西和卢森堡的R·克里尔、L·克里尔等人,其中尤以罗西和克里尔兄弟为代表。它与诞生在美国的后现代主义构成了当今世界建筑思潮的两大倾向。新理性主义又称坦丹萨学派,是从两本特别具有创新意义的著作发端的,这就是罗西1966年的《城市建筑》和格拉西1969年的《建筑的逻辑结构》。
罗西对新理性主义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试图以类型的探索找出建筑的本质,把建筑现象归源于人类普遍的建筑经验的心理累积,建筑的生成联系着这种由集体记忆所形成的文化原型,具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深层结构,也即他所理解的类型。罗西认为,从由历史形成的传统城市建筑中可以抽取出基本自建筑类型和典型的形式元素,它们反映了人们心目中的“城市形象”。罗西的类型学不是仅把类型作为单纯客体进行研究,而是强调了人的心理因素,他提出的“类似性城市”思想反映了主体对客体的主观感受,体现了人类共同的心理结构与创造建筑艺术永恒性之间的关系。
不同于美国的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元素作符号化拼贴的做法,罗西建立的类型学理论具有深层的理性,不仅揭示了现代建筑无视城市与建筑的历史关联的弊端,同时还给出一种基于文化与历史的发展逻辑、合乎理性的建筑生成原则。因此,罗西的理论在欧美广泛流传,唤回了众多建筑师们的职业信心,引领了更多新理性主义思想的追随者和贡献者。
米兰加拉拉泰西公寓是罗西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他试图实现建筑构成场所的愿望。住宅的形式来自米兰传统公寓的意象,长182米,进深仅12米,由于地形高差而分成两部分,连接处是几根粗大的圆柱体立柱。住户大都在二层以上,沿长走道两边布置,底层由扁平的柱列支撑的长廊形成了大片阴影,仿佛无始无终地延续着,“意味着一种浸透了日常琐事、家居的亲切感和变化多样的私人关系的生活方式”。但同时,建筑的形式又被抽象到了最纯净的层面,素面的外墙、正方形的窗洞、长方形的柱廊以及圆柱体支柱,造成一种简约超脱的效果。
罗西在此所注重的形式反映的是建筑中的秩序而非内部功能,因为形式是“集合的表征”,是真正属于这一场所的。
威尼斯双年展水上剧场是罗西为1980年威尼斯双年展设计了水上剧场,这是他将类型学理论运用到公共建筑设计实践的又一代表作。在水城威尼斯,为纪念黑死病结束而形成的节日庆典活动中,就有在圣玛丽亚教堂附近的运河上用木筏搭建浮桥的传统。罗西以一座集楼与船于一身的剧场延续这种城市文脉,将纯粹几何体的静穆与水城节日的欢快意象结合起来,严谨的八角形屋顶与崇高的教堂大穹隆交相辉映,突出了纪念性主题。水上剧场的精彩之处在于其漂浮性,即在建筑中表现一种生命流传的意识。它从建造地沿水路拖到威尼斯,与沿途经过的意大利城市景观融合为一体,这一漂流过程体现了“类似性城市”的思想。
(第三节)意大利建筑类型和典范
意大利中世纪的建筑代表了欧洲建筑的辉煌。说到特点,一般为拜占庭式、罗马式、哥特式和巴洛克式建筑的4个不同特点。若以建筑类型分,则包括教堂建筑、府邸建筑、文化场馆建筑等。
1.意大利教堂建筑
意大利教堂并不强调高度和垂直感,正面也没有高钟塔,而是采用屏幕式的山墙构图。屋顶较平缓,窗户不大,往往尖券和半圆券并用,飞扶壁为少见,雕刻和装饰则有明显的罗马古典风格。
意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是米兰大教堂,它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之一,14世纪80年代动工,直至19世纪初才最后完成。米兰大教堂大量采用尖塔来强调垂直线,尖拱等装饰手法带有哥特作风,而它的三角形立面和面纱式空券廊却仍有罗马风式的特征。
米兰大教堂是意大利最大的哥特式主教堂,也是世界第三大教堂。米兰大教堂又称“杜莫主教堂”和“圣母降生教堂”。它位于意大利米兰市。米兰大教堂始建于1386年,是米兰第一任大公加米西佐·维斯孔蒂下令建造的。1813年,教堂的大部分建筑基本完工。但最终至1965年,大教堂正面最后一座铜门安装完好,工程才算全部竣工,历时5个世纪之久。
教堂正面有67.9米高,高大宏伟,主要由6组大方石柱和5座威严气派的大铜门构成。每座铜门上分有许多方格,里面雕刻着教堂的历史,《圣经》、神话故事,令整个建筑层次分明、尊贵显赫。左边第一个铜门于1948年完成,镌刻的是君士坦丁皇帝的法令;第二个铜门是1950年所做,讲述的是圣·安布罗吉奥的生平;第三个铜门,也是最大的一扇,重达37吨,描绘的是圣母玛利亚的一生;第四个铜门是1950年制作,讲的是从德国皇帝菲德烈二世灭亡到莱尼亚诺战役期间米兰的历史;第五个铜门则是1965年完成,表现的是从圣·卡罗·波罗梅奥时代以来大教堂的历史。
这座大教堂长168米,宽59米,塔尖最高处达108.5米。拱形鏖顶重达1.4万吨,由4根巨大圆柱和62根较小圆柱支撑。整个建筑由白色大理石构成,石材采自意大利12处采石场,用了许多人力物力运送而来。
教堂内部由高约26米的4排巨柱隔开,宏大开阔。中厅高约45米,内部比较幽暗。圣坛周围支撑着4根花岗石圆柱,每根高40米,直径达10米,外包大理石。所有的柱头上都有小龛,内置工艺精美的雕像,造型各异、千姿百态,展示着艺术的精粹。在横翼与中厅交叉处,拔高至65米多,上面是一个八角形采光亭。教堂内外共有人物雕像3159尊,其中2245尊是外侧雕刻;有96个巨大的妖魔和怪兽形的排水口,顶上有135个尖塔。
教堂大厅就供奉着15世纪时米兰大主教的遗体,头部是白银铸就,躯体是主教真身。大厅两侧有26扇玫瑰形状的巨大而精美的玻璃窗,全部用五彩玻璃拼缀,奢华富丽,色彩鲜艳。每一扇窗都有30多个画面,绘制着圣经故事。
米兰大教堂旷时500年方才建成,高耸林立的尖顶充满了法国哥特式向上的动感;白色大理石又具有了罗马式的风范;细部精美的雕饰,又洋溢着意大利独有的浪漫奔放的激情。它充满奇迹、矛盾和集锦等特色,反映了时代的风格和品位。
2.意大利府邸建筑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称得上是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圣地。它不但最早开始文艺复兴运动,而且也是最为轰轰烈烈。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成,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建筑,对以后几百年的欧洲及其他许多地区的建筑风格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就建筑来说,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著名建筑,大多数都集中在这里,如育婴院、伯齐小教堂、圣玛利亚主教堂、潘道芬尼府邸、美狄奇府邸、比齐府邸等。
15世纪后中叶,佛罗伦萨的富豪们把资本从业已颓废的工商业中抽出来,建造大府邸,这种府邸大都是临街而建的封闭的四合院,一般有三层,第一层住着富豪贵族的雇佣亲兵。建筑物有很强的防御性,府邸的立面大都用石块砌筑,很沉重,按楼层水平地划分为三层。檐口挑出很深,与房屋的整个高度成柱式的比例。内院柱廊环绕,比较轻快华丽。多数房间没有预定的功能,楼梯间是封闭的。结构多用拱券,屋顶坡度较平,在正面不易看到。建筑物的窗子不大,而窗子间的距离比较大,因为楼板是拱券结构,所以上下两层窗子间的墙面很宽。府邸的外貌很封闭,加之以大石块砌筑,更显得沉重。这种封闭而沉重的外貌是贵族化了的资产阶级所要求的,他们力图表现出自己的身份高于平民。
最为著名的文艺复兴府邸建筑是美第奇府邸。15世纪30年代,佛罗伦萨的经济开始衰落,银行家美狄奇家族建立了独裁政权。文艺复兴的新文化转向书斋和宫廷。染了上贵族色彩。大量的豪华府邸迅速建立起来。美第奇府邸的设计师是当时的宫廷建筑师米开洛佐(1397~1473),府邸在1444~1464年建成。这座建筑为文艺复兴新型的府邸建筑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美狄奇府邸的墙垣,仿照中世纪一些寨堡的样子,底层的大石块只略经粗凿,表面起伏20厘米,砌缝狠宽。二层的石块虽然平整,但砌缝仍有8厘米宽。三层没有砌缝。它的形象很沉重。为了追求壮观的形式,沿街立面是屏风式的,同内部房间很不协调。底层的窗台很高,勒脚前有一道凸台,给亲兵们坐,反映着城市内部尖锐的斗争。
府邸的平面近似正方形,有一个围柱式内院、一个侧院和一个后院,建筑的平面并不严格对称,房间可从内院和外立面两侧采光。内院立面的底层是立在柱子上的连续券廊,顶层是柱廊,而中间一层用墙封闭,开着小窗。内院给人的印象是比较轻快的。
府邸只有两个经过建筑处理的外立面,高24.75米。立面作单一构图处理,檐口高度为立面高度的十分之一,挑出2.44米,为的是使檐口与整个立面成柱式的比例关系。它的基座很低,与人的高度相适应,衬托出整个建筑物的高度。为了纠正檐口大、基座低所产生的不稳定感觉,建筑师处理分层线脚的位置不在楼板处,而在上面一层的窗台位置,使立面第一层有10米左右的高度,以上两层的高度依次递减,建筑物因而显得比较稳重。同时,米开洛佐在第一层使用了非常粗犷的重块石材,第二层使用平整的石头而留较宽的缝,第三层则是严丝密缝的砌筑,这样,就更加增强了建筑物的稳定感。不过,过分沉重的墙面和小小的门窗,使这个府邸显得压抑。值得一提的是,建筑中带有窗楣山花的那些窗户是由著名雕刻大师米开朗基罗设计的。
装饰集中在檐口的承托部分,在平滑的第三层墙面上明显地表现出来,第二层的转角处有家徽纹章作装饰。中世纪以来,府邸建筑的楼板常用拱券承托,所以结构部分很厚,上下两层窗子间的距离很大。美第奇府邸的楼板虽然不用拱券结构,不过在立面上仍然保留了这个传统的特色,以致第二层的窗台在室内看起来很高,因而并不适用。
美第奇府邸的立面是“屏风式”(屏风式立面,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的建筑物沿袭了中世纪市民建筑的特点,着重正立面的设计,不重视体积表现。因为建筑物都是临街的,互相并肩立着。相应地,这时期广场中的雕刻也是放在边沿而不是中央。在这种情况下,佛罗伦萨的建筑发展了“屏风式”立面。屏风式立面的缺陷之一就是过于注重推求建筑立面的比例,而不顾及内部使用功能,有形式主义的倾向)的,它并不完全适合干建筑物内部的实际需要,除了室内窗台太高之外,第三层的室内空间高达8~9米,同样不适用。尽管如此,美第奇府邸仍是15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府邸建筑的代表,它的平面、立面构造以及风格都具有代表意义。
3.意大利文化场馆建筑
意大利城市的世俗建筑成就很高,特别是在当时许多富有的城市共和国里,建造了许多有名的市政建筑和府邸。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上的总督府被公认为中世纪世俗建筑中最美丽的作品之一。下面这种着重介绍其中的代表性作都灵展览馆。
意大利工程师皮埃尔·奈尔维,是位善于运用钢筋混凝土拱壳的结构大师,是当代几位使结构和施工发生变革,创造了新的空间形象的先驱者。奈尔维二战前著名的作品是几个飞机库,战后第一个著名的设计工程就是都灵展览馆。都灵展览馆是为一次汽车展览会而修建的。它有几个厅,其中最出色的是B厅。这个厅长100米,宽80米,尽端还有个半径30米的半圆厅。工程的进度要求很紧迫,奈尔维采用了他在战前就开始尝试的装配式方法,从设计到竣工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
展览厅的屋顶采取波形薄壳拱的形式,力学性能很好,用料很省。拱顶的波峰高1.5米,两波间距离2.5米。波形拱做成一个个预制构件,吊装拼接后,再在波峰和波谷处加钢筋,浇混凝土,形成拱肋,承受主应力,同时把各个预制构件连接起来。波形拱在腹壁处开窗采光,既减轻了结构自重,又收到良好的建筑效果。一条条肋拱像巨龙腾空而起,非常有力而又轻巧活泼,呈现出动人的空间形象。难怪它一出现,就被誉为自英国水晶宫以来一百年间欧洲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体现了现代建筑中结构与空间形象密切结合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