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世界建筑文化
6611700000046

第46章 欧洲建筑文化(18)

1945年2月3日,歌剧院在攻克柏林的炮声中再度被摧毁。6月,柏林国家歌剧院进行了重新组建。1953年,艾伯特签了长期合约担当主任,歌剧院再度整修,以原设计为基础的新剧院落成。并于1955年重新开幕使用。新修复的剧院有1450座位,是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无论外形还是内部装饰,都有很浓重的德国风格。剧院外观端重大方,希腊式的主立面,上有浮雕和塑像,剧院后还设有办公大楼和布景大楼,观众大厅由一层池座和三层楼座组成,布置得金碧辉煌,整座剧院里布满了精美的艺术品。休息厅更有名,叫阿波罗大厅,大厅以白色为主,饰以金色,上面悬挂着巨大的枝形水晶吊灯,典雅和谐,为剧院增色不少。

(2)办公大厦

德国柏林国会大厦是一座巍峨而又雄奇的建筑群。建于1884至1894年,是保罗·瓦洛特在德意志帝国成立之后为帝国议会建造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

1992年,德国决定将国会大厦作为德意志联邦议会的新地址,并为此举行了设计竞赛,世界著名建筑师福斯特及其设计事务所在全球800多名建筑师中脱颖而出。福斯特胜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为国会大厦设定了这样的一个改建目标:要将国会大厦改建成一座低能耗、无污染、能吸纳自然清风阳光的典型环保型建筑。其中顶部直径40米、高23米的玻璃圆顶是这座生态建筑节能、环保的关键。圆顶首先与增加自然采光有关。其中央是一个嵌有360块镜面玻璃的锥形体,圆顶与锥形体二者之间的透光和反光作用,可使国会议事大厅得到充足的自然光。圆顶内还有一面可随日光照射方向变化而自动调整方位的遮阳板,用以避免直射阳光的热度及晃眼的光线对室内的影响。圆顶与自然通风也有很大的关系。其中央的锥形体类似一个烟囱,滞留在室内高处的暖空气自然地从这里排出去,而附设在锥形体内部的轴流风机及热交换器则从排出的空气中回收能量,供大厦循环使用。暖空气流走后,室外的新鲜空气则由建筑物西侧位置较低的门廊送入,以低速气流在议事堂内扩散,慢慢地到达各个角落,然后静静地上升。锥形体与一系列的其他风口、风道共同构成一套自然的、能耗极低的通风系统。圆顶还与清洁能源相关。圆顶上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可作为大厦的部分动力来源。同时,福斯特建筑师还利用地下蓄水层循环利用热能:夏季将多余热量储存在地下蓄水层中,以备冬季使用;冬季将冷水输入蓄水层,以备夏季使用。最后,大厦的动力燃料由矿物材料改为植物油,使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由7000吨降至440吨。在改建国会大厦的设计中,由于广泛使用了将自然采光及通风联合发电及热回收组合起来的系统,由此做到了可用最少量的能量、最低的运转费用取得最大效果,成为德国乃至全世界生态建筑的样板之一。

(3)音乐厅建筑

西柏林爱乐音乐厅的设计者是德国建筑师H·夏隆。他的设计方案获得了1956年举行的设计竞赛一等奖。1959年西柏林众议院做出实施的决定并委托夏隆主持此项工程。1959年秋开始动工,1963年全部落成。

建筑造型的基本信息是三重多边形,结构为钢筋混凝土骨架。主要内部空间演奏大厅高34米,所有其他空间都安排在演奏大厅所留出的空间内。除演奏大厅外还包括声响室、合唱排练厅、指挥室、独唱者室、管理室、舞台监督办公室、技术室和广播、唱片及电视转播室等。

演奏大厅的中心是演出场地,四周布置了2218个座位,座位分布在大小和形状不同的梯台上,最远视距不超过30米,演奏者与听众之间的交流直接便捷。这种不规则分层分组的坐席群增加了厅内的亲切感和人情味,也丰富了室内的视觉空间。这种造型夏隆称之为“葡萄山”,是一部“多空间的合唱”,它本身就反映出两种音乐性,有着动态、变幻和不定形之感。他的构思来源于人们在非正式场合听音乐时常围成圈子,音乐成为焦点,在视觉上和空间上也是如此。大厅像个山谷,底部悬舞台,周围座位像梯田似的层层升起,顶棚与下面相应。

夏隆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倡导“有机建筑”理论,他常按照功能自身的不同要求去组合空间形体,创造既符合功能要求形式又丰富多变的建筑。这座建筑反映了夏隆的设计思想,代表了战后联邦德国建筑设计的一种新倾向,也是战后世界范围内成功的作品之一。

(4)博物馆建筑

犹太人博物馆位于柏林市区、与柏林博物馆相邻,由里勃斯金德设计。

里勃斯金德,1946年生于波兰,现为美国公民。他曾经在以色列、美国和英国学习音乐、建筑和历史。作为建筑师,他参加过多次国际竞赛,被认为是“解构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里勃斯金德称他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方案为“线之间”,因为这个建筑表现了两种几何线形,两种建筑空间和两种含义的对话。这两种线形,其一是一条蜿蜒曲折而连续的“之”形折线,它变形于扭曲的“大卫之星”——即犹太标志的六角星之间;另一条是被分割为许多片断的直线。折线形表现为建筑平面的轮廓,包含博物馆的使用空间,其1~3层为展厅,4层为办公,地下层为库房和部分展厅;断续的直线构成了一个非连续性的“虚空”(Void),它纵贯整个公共区域,以墙和其他空间硬性分割开来,人们只能从底层及地下层的开口或上面的天桥进入它的各个片断。建筑的使用空间主要是展厅,用有形的物品记述犹太人的历史;而“虚空”所表现的虚无与断裂,隐喻着柏林历史中那些物质形态虽已消失,但其内容却十分丰富的犹太遗产。这两条相互独立的线和建筑空间的对话,构成了犹太人博物馆的主要特色。其中,“虚空”在这个设计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建筑立面依然是线的艺术。锌质面层的垂直和斜向的拼缝似乐谱的五条线,衬托着它的音符——那些看似随意分布的斜向的线性窗户。若干年后,当锌随着时间流逝而褪色成为平凡的蓝灰色时,这些窗子仍将以其独特的造型而保持视觉魅力。里勃斯金德把曾居住在柏林的犹太名人的地址在地图上标出,并将它们连接成窗户的形状。这种处理,使博物馆的外墙面变成了柏林犹太人历史的缩影。立面上窗户的数量超过一千,而相同的只有5个,艰辛的设计工作带来的不仅是建筑形象和象征意义上的成功,同时,这些窗户将光线过滤到建筑物的室内,形成了非常奇妙的空间效果。

(5)剧院建筑

曼海姆国家剧院建于1957年。它有大小两个观众厅。剧院的造型很特别。因为在建筑用地下面原有的防空避弹室不能拆除,所以舞台只得设在第二层高度上。两个舞台背对背地紧靠着,并由一条可运送物品、操纵布景并可以隔绝舞台之间声音干扰的通道分隔开来。外观上形成一个带有高出的舞台塔楼的简洁而严整的立方体形象。

两个舞台下面的大型开放空间是两个剧场共用的入口及休息厅。休息厅可同时容纳2000人。在幕间休息时其吸引力表现得特别明显。

大观众厅主要为演出歌剧用,可容1200人,有楼座和两侧包厢,地面形成一个升起幅度较大的弧形。舞台宽而深,台口尺寸20×10米。还设有一个双层升降式的17米直径的大转台。

小观众厅主要为演出话剧用,其特点是可利用乐池和池座前部可升降的台板,随使用要求的不同改变成各种布置形式。侧台同时可作为演出舞台使用。布置形式有六种:600座的带乐池的景深舞台;600座的有扩大台唇的舞台;660座带坡向观众席的台阶式舞台;755~871座的为演讲或音乐会使用的舞台;660座在观众席之间(两边为观众席)的舞台和674座斗兽场式的四周为观众席的舞台。它被认为是用最少投资建造优秀剧场的实例。化妆室集中布置在建筑物一侧,可为两个舞台服务。办公室和大多数排演厅都设在离剧场不远的综合建筑物中。

4.德国宫殿建筑

俗话说“中国的厨子,西洋的房子”,可见欧洲的建筑是非常的漂亮。而欧洲的宫殿建筑又是欧洲建筑中的精华之一。德国和法国都是欧洲的大国,他们的宫殿建筑也各有千秋。法国总是引领着欧洲皇室的风尚,欧洲各国总是模仿法国的宫殿或园林。德国宫殿相对来说数量众多,但精品却不多。波兹坦与柏林的宫殿与庭园中,以无忧宫、什未林宫和维尔茨堡宫为经典。德国的宫殿的奢华与法国不同,它是华而不腻的。

(1)家族宫殿建筑

无忧宫位于德国波茨坦,为勃兰登堡地区波茨坦最著名的霍亨索伦家族宫殿。1745至1747年根据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草图所设计的洛可可式小型夏日宫殿。这个草图授权给建筑师乔治·温彻斯劳斯·冯·克诺伯斯多夫设计。到1840年至1842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将建筑物规模再作扩大,并将两边侧殿延伸。由建筑师路德因·佩修斯设计,东侧建筑则由建筑师费迪南·冯·阿尔宁监工。

在无忧宫的一侧,有一座虽不宏伟但金碧辉煌的亭楼,该建筑被称为“中国楼”。中国楼是一座圆亭,周围站立有各种亚洲形态的人物雕像,这些雕像都确确实实是镀金的,(因此现在的普通旅客都禁止触摸),包括整个亭楼外壁都用镀金装饰。中国楼顶部有根据中国传说而想象制作的猴王雕像。腓特列大帝喜好各种文化,对东方古国中国也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因此而建造此楼。他尽力搜集了各种来自东方的物品如丝绸和瓷器,以此装饰自己的中国楼,在布置上力求奢华以对应自己心目中那个富裕华丽的东方世界。但遗憾的是,他本人一生从未真正离开过欧洲,而同期的欧洲人对当时中国的相互交流又相当有限,因此在布置包括设计雕像时,都大量掺杂了西方人包括大帝本人对东方的想象成分,如果仔细观察那些雕像,会觉得虽和所谓的中国人有些形似,但很多人物特征都还有欧洲人的影子在里面。

腓特烈大帝从小受到“士兵国王”父亲的严格管教,作为王子,亲眼看到自己最好的朋友被父亲处死,作为政治交易的不幸的婚姻。弗里德里希大帝在无忧宫里度过了他的大半生时间,但却长达40年禁止自己的夫人步入无忧宫,把无忧宫变成了无妇宫。连年的征战,与其说是腓特烈大帝的野心,我倒希望是他作为一个国王注定无法逃离的选择!1786年8月17日,他安然的在无忧宫的沙发椅上与世长辞,享年74岁。弗里德里希大帝没有子嗣,被他的侄子埋葬在了波茨坦格列森教堂下的墓室里。1944年又移往马堡的伊丽莎白教堂。1952年又送到霍亨索伦城堡。直到1991年8月,这位国王死后也像他的一生一样,征战南北,最后终于回到了他想去的地方,和他的11条爱犬安葬在了一起。弗里德里希大帝相信狗比人忠诚。可以想象他内心对世态的失望!

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无忧宫宫殿建筑与其宽广的公园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原因为:无忧宫的宫殿与公园,可视为普鲁士的凡尔赛宫。她是十八世纪欧洲艺术运动的合成品,结合了当时君主制背景精神下的建筑创意与地景设计。

(2)王室宫殿建筑

维尔茨堡宫是德国最大最漂亮最奢华浮夸的宫殿,位于法兰克福和纽伦堡之间河谷盆地里的维尔茨堡,是1720年在两位先后继位的王室大主教的资助下兴建的。整个宫殿竣工于1744年,包括宫殿、花园和广场三部分。这座号称“万宫之宫”的建筑平面呈马蹄形,长与宽分别为175米和90米,两翼有环绕两个庭院而建的宏大侧楼。主楼三层,配殿二层。外部装修的重点在中央和两端,屋顶轮廓和窗户都是波浪形曲线、曲面以及波折流动的形体,采用非理性的组合。维尔茨堡宫有四座“名誉之院”、五个大厅和300多间房屋。

主楼有大理石雕刻装饰,突出的门庭朝向花园。主楼最终的设计者是天才的巴洛克建筑家,德国最负盛名的建设家巴尔塔萨尔·诺依曼。他在设计上运用了椭圆与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巧妙结合,配以富丽堂皇的立柱、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呼之欲出的壁画。侧楼中央部位正面也有椭圆形大厅,属于典型的巴洛克风格。主楼最为著名的是阶梯之厅南侧楼的阶梯,这不光是指这里的阶梯,而是走向二层的巨大屋顶壁画部分,有600平方米由当时威尼斯著名壁画家提埃波罗所画的世界上最大的穹顶壁画。阶梯室巨大的角形圆顶,长33米,宽18米,没有任何支撑物。二楼的皇帝之厅是楼最为豪华的房间。金色的装饰、大理石风格的柱子、优雅的壁画,造就出洛可可式的室内空间。

在宫殿的东侧是一片宫廷花园,在修建宫殿之初对于花园的设计并不十分重视,但花园里大大小小的雕塑却引人入胜。公元19世纪时,花园被重新修缮,改变了布局,在东侧增建了一座堡垒式的建筑,使得花园与古堡相映成趣,这在当时的花园建筑设计中不多见。由许多巴洛克式建筑围成的正方形广场至今仍保留原来的石造路面,是今日德国屈指可数的几座保存完好的宫廷广场之一。

5.德国城堡建筑

城堡对德国人来讲,是“美好的古老时代”和“浪漫主义德国”的象征。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德国那样拥有如此众多的城堡,时至今日,还有将近15000个。莱茵河两岸的山头上差不多都屹立着一个古老的城堡,有时两个毗邻城堡上人们的叫喊声都可以互相听见,可见德国的城堡建筑密度之大。

(1)古城堡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