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科学常识书
6666300000014

第14章 医学世界(1)

人体的司令部

人的大脑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我们不论做什么,都必须经过大脑这一神经总站,大脑指挥着人的一切行动。我们的坐立行走、呼吸心跳、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等一切工作,为什么能在同一时间内有条不紊地运转呢?这一切功劳都得归功于大脑。大脑是人体最高级的部位,它是思维的器官。大脑的分工特别细,左右脑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这样和谐的分工协作都是大脑这一司令在统筹指挥。

人脑能记很多东西的原因

从懂事开始,我们就在大脑里记忆很多东西,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记忆的东西会不断地增加,如我们知道辣椒很辣,糖很甜,火很烫……我们的大脑为什么能记忆这么多的东西呢?这是因为我们在感受周围事物时,感觉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每一次兴奋都会在大脑半球留下痕迹,刺激越大,次数越多,痕迹就会越深,记忆也就越牢固。刺激的事物越多,记忆的东西就会越多。

老年人的记忆力会下降

和爷爷奶奶谈话时,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事:当我们和他们谈起一些新近发生的事时,他们往往会记不起来。而当他们谈论起自己年轻时发生的事时,往往记忆非常清晰。这是什么原因呢?由于人的大脑皮质会对事物产生条件反射,而老人的大脑皮质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不稳定,所以很容易健忘。他们之所以能记住年轻时的事,是青少年时期建立和巩固起来的条件反射。

争辩为什么会面红耳赤

第一次上讲台演讲,你有没有感觉自己面红耳赤,很不自在呢?与人争辩的时候,你有没有面红耳赤呢?也许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事,为什么遇到这样的场合就会面红耳赤呢?原来,这是由于情绪激动、精神紧张造成的。情绪和精神上的波动会对大脑皮质产生刺激,引起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多,使心率和血压上升,血管扩张,因此我们会变得面红耳赤。

显微镜下的美丽细胞

生物课上,我们经常使用显微镜来观察一些动植物的细胞,在普通显微镜下,细胞的模样差不多,很难区分。后来,科学家发明了利用基因改造细胞和给细胞染色的技术,呈现在显微镜下的不再是单调的细胞,而是五彩斑斓的美丽景象。荣获2007年奥林巴斯生物数字成像大赛一等奖的图片,就是研究人员采用一种全新技术——“脑虹”技术拍摄的。

看见蛇怎么会毛骨悚然

无论在影片中还是在动物园中,我们看到蛇就会害怕,这是什么心理呢?在医学上,这种心理被解释为“恐惧症”。那么,恐惧症是如何产生的呢?一项新研究表明:人类已经进化成天生对蛇和蜘蛛特别害怕。在人的直觉中,有一些东西让人有怕蛇的感觉。

霍夫抗冻之谜

霍夫是一名荷兰人,他长期以来被人们冠以“冰人”的称号。之所以有“冰人”之称,是因为他有超常的抗冻能力,能承受对常人致命的低温。他能赤脚在北极圈内完成半程马拉松、只穿泳裤在冰下游泳、只穿短裤和鞋攀登珠穆朗玛峰、裸体站立冰中72分钟,这些举动都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一般人体体温低于32摄氏度时,人体各项功能就开始停止,甚至可能死亡,但霍夫是个特例。科学研究认为,霍夫抗冻秘密在于他的心理。

人的寿命和知识有关吗

曾经在美国有这么一则医学报告: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美国人寿命越长。报告说,高中或高中以下文凭的人寿命长短没有变化,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平均寿命会延长约1.6年。报告作者米尔拉说,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能够更好地获取疾病和医疗信息,采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利用先进技术克服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从而更有效地防治疾病。科学证明,米尔拉的报告是合理的。

猛地站起来会感觉头晕

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蹲久了猛地站起来时,会觉得头晕、眼冒金星。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种症状是因为突然改变姿势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反射。头晕,是因为脑缺血,神经细胞的活动受影响;眼冒金星,是因为眼睛视网膜的血液供应量减少。这两种现象都是由于姿势改变,头部突然发生暂时性贫血造成的。

晕车是怎么回事

小鸟在天上可以任意飞翔,游鱼在水中可以自在游动,这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非常灵敏的平衡感受器。有的人晕车也是因为她们有一个过度敏感的平衡感受器。这种平衡感受器位于耳朵里面,当身体受到震荡时,敏感的平衡感受器会受到刺激,受到强烈的震荡、摇摆之后,就会产生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晕车不是一种疾病,只是一种反应性症状。

吹笛子也会头晕吗

音乐课上,你是否学过吹笛子呢?初学吹笛子的时候,你是否感觉笛子连着吹久了会头晕。这是因为我们平常的呼吸均匀而有节奏,而吹笛子的时候,吹气很长,吸气很短,消耗的氧气比呼入的氧气多,时间长了脑部就会供氧不足,脑部神经细胞的活动受到障碍,头晕就开始产生。吹气的时候,更会加重头晕。因此,初学吹笛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吹气适当,掌握口型。

睡觉打鼾的秘密

你可曾注意到,有的人睡觉的时候鼾声如雷,常常惊扰别人的美梦而自己却酣睡不醒。打鼾是因为睡觉时全身肌肉松弛,小舌受到呼吸时进出空气地冲击,产生鼾声。其次,打鼾还可能是因为人的鼻子不通气,当改用口呼吸时,气流会振动软腭,软腭颤动,打出呼噜。再次,鼾声还可能是由于睡觉姿势不当或某种病变造成的。

睡觉时为什么会做梦

在梦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奇异的画面。因为睡觉时,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如果这种抑制程度特别深,人就睡得很熟;如果抑制程度浅,大脑皮层仍会有所活动,大脑会对白天所发生的事或一些想象产生再现,这些东西刺激大脑皮层后,就会形成一个一个的梦境。

人为什么会流口水

有时,我们在睡觉醒来以后,常会发现自己流了口水在枕上。口水是由口腔内的三对唾液腺——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分泌出来的。但为什么白天不会流口水呢?白天,是因为人在有意识地控制着它。晚上睡着以后,全身肌肉放松,脑子也和你一起休息了,睡着以后就会忘记咽掉分泌出来的唾液,唾液会趁你不注意偷偷流出来。

刚出生的婴儿怎么会哭

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哇哇大哭,这不是因为他们感到不开心,而是因为他们呼吸到的第一口新鲜空气时,吸进的空气冲到他们的喉咙,空气猛烈冲击声带,令声带震动,然后发出哭叫的声音。

睡觉为什么要闭眼睛

看过《三国演义》后,我们都对张飞睁着眼睛睡觉的习惯感到很惊诧,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在睡觉的时候都是闭着眼睛的。睡觉的时候为什么要闭上眼睛呢?这是由于人脑对外界的刺激会产生反应,当外界刺激作用于人脑时,脑神经细胞就会不停地工作。睡觉时闭上眼睛后,外界光线对人眼的刺激会减少,有利于大脑皮质的扩散,大部分神经细胞都进入抑制状态,人就容易睡着。

午休有什么好处

炎炎夏日,经过一上午的学习,我们常常会感觉很困,中午往往要美美地睡上一觉。午休是为了补充消耗掉的体力、脑力和体内的大量热量,消除疲劳,恢复精力,以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更好地进行学习。小孩子尤其要午休,由于小孩子的器官组织稚嫩,生理机能不完善,容易产生疲劳,通过午休,可以让我们变得更有活力。

臭汗也有好用处

汗留给我们的印象是浑身湿热、臭汗熏天。但是你千万别小看它们,如果没有它们的陪伴,我们是不可能健康生活的。汗到底有什么重大作用呢?一是汗可以湿润皮肤,使我们的皮肤不至于干燥皲裂;二是汗液排出时可以带走人体内的一些废物,如尿素、乳酸、脂酸等,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三是汗液蒸发时可以带走身体多余的热量,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使我们的体温永远保持在37℃左右。

高枕无忧

你听说过“高枕无忧”这个成语吗?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示“平安无事,不用担忧”之意,但它的本意是指垫高了枕头睡觉,无所忧虑。为什么说睡觉垫上枕头就无所忧虑呢?这是因为如果头下面没有枕头,头部位置低,头部血管会发生充血,时间长了,就会头昏脑涨。如果枕个枕头睡,能让下半身的血回流慢,心脏的负担就会减轻,而且睡觉醒来不会觉的头颈酸痛。

右手力气比左手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都习惯使用右手。而且一般人们的右手力气总比左手大,这是什么原因呢?人的神经路径是中途交叉的,人的左脑控制右手,右脑控制左手,由于人们经常使用右手,渐渐地,人的左大脑活动变得复杂起来,左大脑的发达反过来又促使人们更经常地使用右手。所以,右手的力气显得比左手大。

眼保健操预防近视

在学校课程表的安排上,我们发现眼保健操也被列入其中。我们经常做眼保健操主要是为了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眼保健操是针对造成近视的原理,运用医学中的推拿、针灸、穴位按摩等方法来预防近视眼的。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穴位处的经络,引起条件反射,加强血液循环,消除眼睛的紧张,恢复人体的生理机能,从而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

人为什么要呼吸

炉子要燃烧,不仅需要有煤,而且需要通风;人要存活,不仅需要充足的食物供应,而且需要不停的呼吸。人摄取食物后,必须经过氧化才能被吸收。氧化后的物质要想送到人体的各个部分,必须要有一个交通运输部门,完成这项工作的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肺部把二氧化碳甩掉,然后携带新鲜的氧气送到人体的各个器官。这时,肺部里由于二氧化碳过多,向外一呼,二氧化碳就排出体外。一呼一吸,使人体排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人们才能存活。

深呼吸的好处和坏处

疲劳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做深呼吸,但深呼吸也要适当,如果偶尔做一下深呼吸,会感觉很舒服,时间长了,就会觉得疲劳。平时呼吸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约是400~500毫升,肺里经常积存一些二氧化碳。深呼吸时,肺的通气量增加,这样可以充分供应全身组织所需的氧气,排除体内的二氧化碳。但如果深呼吸的时间过长,二氧化碳排出过多,大脑就会因为二氧化碳缺乏,而丧失紧张性,结果动脉舒张,动脉压下降,心波动减慢,呼吸会越来越慢,并最终停止。

什么是红细胞

你知道人的血液里都有什么吗?血液里55%是血浆,45%是血细胞。血细胞中含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又叫血小球,它很小,1立方毫米的血液里就有500万个,一个人全身的红细胞约有250亿个。红细胞是四周厚、中间薄的圆形状。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能很快地与氧气和二氧化碳结合,也能很快和它们分离。当红细胞流到肺里时,它会携带氧气送到人体各个部位。送到之后,它会放下氧气,领着二氧化碳回到肺部。红细胞在血液里是“运输船”的角色。

什么是白细胞

人体血液中除了红细胞之外,还有大量的白细胞。白细胞又被称为白血球。人体中的白细胞被称为“野战部队”。它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号,是因为它在血液中能不断跟细菌作战,不断消灭各种细菌。血液中,每立方毫米的正常血液中有5000~10000个白细胞。白细胞跟红细胞不同,它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够很好地追随细菌,这有利于它跟细菌更好的作战。如果我们身体某处被划破,白细胞这支野战军会马上汇合在伤口处,包围在细菌的周围,把细菌吃掉。

血液为什么会自动凝结

在人的身体里,布满四通八达的血管,血管里充满流动的血液。如果不小心碰破血管,血液就会流出来,但不一会儿,你会发现流出的血凝结成一团,堵住了划破的口子。为什么血液能凝固呢?这是因为它里面有许多血小板,血小板刚从血液里流出来时,会破裂放出血小板因子和血浆凝血致活酶原,在钙离子的作用下形成凝血致活酶,凝血酶元在钙离子和凝血致活酶的作用下,转变成凝血酶,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和血小板因子的作用下,变成网状的固体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很快凝固成细长的纤维,这些纤维相互交错、重叠,最后堵住流血的伤口。

血型和遗传有关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特定的血型,这些血型是由父母传给我们的基因决定的。我们的基因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因为基因必须是成对出现的,所以父母在遗传的时候,会把他们原来成对的基因一分为二,这两个基因在传给我们时,会自动组合成一对,成为我们自己的基因。血型是遗传的,所以可以根据父母的血型来判断子女的血型。

输血要输相同的血型

在医院,常会有人因过度失血而濒临死亡。这时,医生往往要给他们进行输血。但输血前必须化验血型,只有血型相同,才能进行输血,如果血型不同,输血后会引起血液凝集反应,红细胞皱缩变形,堆在一起,会导致生命危险。因为不同的血型混合后,血浆里含有黏和作用的凝集素,红细胞里含有能被粘合的凝集原,两种凝集原和两种凝集素碰到一起就会打架,产生凝集反应。

献血会伤害身体吗

对于献血,人们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献血会伤害身体,有人认为献血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那么,献血到底会不会伤害身体呢?人体内血液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白细胞的平均寿命十几天,血小板的平均寿命9.6天。所以,正常人体内每天都有一定量的血细胞死亡,又有一定量的血细胞诞生。一个健康的人,如果一次失血量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对健康是没有明显影响的。也就是说,正常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伤害身体。

心脏跳动的原因

每个人从胎儿阶段心脏就开始跳动,一直跳到生命的终结。心脏之所以能不停地跳动,与它的构造有关。心脏内有窦房结、房室结和束支,在左右两个心室肌内布满许多细支,这种特殊的组织可以自动发出信号,引起心脏肌肉的兴奋,从而引起心脏的跳动。但心脏跳动的快慢是由人体的神经来决定的,刺激心脏中的迷走神经,心跳就会变慢,刺激心脏中的交感神经,心跳就会加快。

紧张时心跳会加快

人在紧张时,心跳就会加快。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心跳的快慢取决于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人紧张的时候,大脑皮质会发出命令,通过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此外,精神紧张的时候,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也会促使心跳加剧。健康的人,心脏会根据需要做适当的调整,绝不会因为精神紧张使心脏跳得筋疲力尽。所以,人在紧张的时候,心跳虽然加快,但每分钟不会超过150次。

医学解释“死人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