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国学经典
6703600000002

第2章

酸suan苦ku甘gan(1),及ji辛xin咸xian,此ci五wu味wei,口kou所suo含han(2)。

注释

(1)甘:甜。

(2)含:容纳,包含。

译文

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辨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原文

膻shan焦jiao香xiang,及ji腥xing朽xiu,此ci五wu臭xiu,鼻bi所suo嗅xiu。

译文

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原文

宫gong商shang角jue,及ji徵zhi羽yu,此ci五wu音yin,耳er所suo取qu。

译文

“宫、商、角、徵、羽”为古代五音,这五音,是人们听觉能够分辨的。

原文

匏pao土tu革ge,木mu石shi金jin,与yu丝si竹zhu(1),乃nai八ba音yin。

注释

(1)笙、竽等吹奏乐器属匏类,埙属于土类,鼓属革类,祝等打击乐器属木类,磐属于石类,钟、铃等属于金类,琴瑟等属于丝类,箫笛等属于竹类。

译文

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黏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原文

曰yue平ping上shang,曰yue去qu入ru,此ci四si声sheng,宜yi调tiao叶xie。

译文

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原文

高gao曾zeng祖zu,父fu而er身shen(1),身shen而er子zi,子zi而er孙sun。

注释

(1)身:本人、自己。

译文

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原文

自zi子zi孙sun,至zhi玄xuan曾zeng,乃nai九jiu族zu,人ren之zhi伦lun。

注释

(1)玄曾:孙子的儿子叫曾孙,曾孙的儿子叫玄孙。

(2)乃:是。

(3)伦:人伦,指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译文

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原文

父fu子zi恩en(1),夫fu妇fu从cong,兄xiong则ze友you,弟di则ze恭gong(2)。

注释

(1)恩:恩情。

(2)恭:恭敬,尊敬。

译文

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原文

长zhang幼you序xu(1),友you与yu朋peng,君jun则ze敬jing,臣chen则ze忠zhong(2)。

注释

(1)序:次序,顺序。

(2)忠:忠诚,忠心。

译文

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原文

此ci十shi义yi,人ren所suo同tong,当dang师shi叙xu,勿wu违wei背bei。

译文

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原文

斩zhan齐ji衰shuai,大da小xiao功gong,至zhi缌si麻ma,五wu服fu终zhong。

译文

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原文

礼li乐yue射she,御yu(1)书shu数shu,古gu六liu艺yi,今jin不bu具ju(2)。

注释

(1)御:驾车。

(2)具:具备。

译文

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原文

惟wei(1)书shu学xue,人ren共gong遵zun(2),既ji识shi字zi,讲jiang说shuo文wen。

注释

(1)唯:只有。

(2)遵:遵照,遵从。

译文

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原文

有you古gu文wen,大da小xiao篆zhuan,隶li草cao继ji(1),不bu可ke乱luan(2)。

注释

(1)继:连续,紧接着。

(2)乱:混乱。

译文

我国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请要认清楚,不可搞乱了。

原文

若ruo广guang学xue,惧ju(1)其qi繁fan(2),但dan略lue说shuo,能neng知zhi源yuan(3)。

注释

(1)惧:害怕。

(2)繁:繁多,繁杂。

(3)源:基本的,源头。

译文

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作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原文

凡fan训xun(1)蒙meng(2),须xu讲jiang究jiu,详xiang训xun诂gu,明ming句ju读dou(3)。

注释

(1)训:教导,训诫。

(2)蒙:启蒙。

(3)读:断句。

译文

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原文

为wei(1)学xue者zhe,必bi有you初chu(2),小xiao学xue终zhong,至zhi四si书shu。

注释

(1)为:作为。

(2)初:开头,开始。

译文

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原文

论lun语yu者zhe,二er十shi篇pian,群qun(1)弟di子zi,记ji(2)善shan言yan。

注释

(1)群:量词,用于成群的人或物。

(2)记:记载,记录。

译文

《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的一部书。

原文

孟meng子zi者zhe,七qi篇pian止zhi(1),讲jiang道dao德de,说shuo仁ren义yi。

注释

(1)止:停止,终止。

译文

《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原文

中zhong庸yong者zhe,子zi思si笔bi,中zhong(1)不bu偏pian,庸yong(2)不bu易yi(3)。

注释

(1)中:不偏不倚。

(2)庸:平常,常道。儒家认为处理事情无过与不及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3)易:改变。

译文

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子思,“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

原文

大da学xue者zhe,乃nai曾zeng子zi,自zi(1)修xiu齐qi(2),至zhi(3)平ping治zhi(4)。

注释

(1)自:从。

(2)修齐:修身(提高自身修养)、齐家(治理好家庭)。

(3)至:到。

(4)平治:治平,治国、平天下的意思。

译文

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原文

四si书shu熟shu,孝xiao经jing(1)通tong,如ru六liu经jing(2),始shi可ke读du。

注释

(1)《孝经》: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所写。主要宣传封建孝道和宗法思想。

(2)《六经》:儒家六部经典,《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周易》、《乐经》。

译文

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原文

诗shi书shu易yi,礼li春chun秋qiu,号hao(1)六liu经jing,当dang讲jiang求qiu(2)。

注释

(1)号:号称。

(2)讲求:修习研究,追求重视。

译文

《诗》、、《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原文

有you连lian山shan(1),有you归gui藏cang(2),有you周zhou易yi(3),三san易yi详xiang。

注释

(1)《连山》:相传是伏羲氏写的易书。

(2)《归藏》:相传是黄帝写的易书。

(3)《周易》:相传是周文王、周公、孔子所著。

译文

《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原文

有you典dian谟mo,有you训xun诰gao,有you誓shi命ming,书shu(1)之zhi奥ao。

注释

(1):即《尚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尚”即上古,“书”是指书写于竹帛上的历史,“尚书”即上古的史书,主要是商周两代统治者的讲话记录。

译文

《尚书》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内容道理十分深奥。

原文

我wo周zhou公gong(1),作zuo周zhou礼li,著zhu六liu官guan,存cun治zhi体ti。

注释

(1)周公:名叫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他是鲁国的开创者,孔子非常崇拜他。

译文

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保存了周王朝的典章制度。

原文

大da小xiao戴dai(1),注zhu礼li记ji,述shu(2)圣sheng言yan,礼li法fa备bei(3)。

注释

(1)大小戴:大戴(汉儒,名德),小戴(戴德的侄儿名圣)。

(2)述:记述。

(3)备:齐备,完备。

译文

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原文

曰yue国guo风feng,曰yue雅ya颂song,号hao四si诗shi(1),当dang讽feng咏yong(2)。

注释

(1)四诗:《诗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风》《雅》《颂》。《风》就是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所以《国风》《大雅》《小雅》《颂》一起合称四诗。

(2)讽咏:背诵的意思。

译文

《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朗诵的。

原文

诗shi既ji亡wang,春chun秋qiu作zuo(1),寓yu褒bao贬bian,别bie善shan恶e。

注释

(1)《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时的历史大事。它的经文非常简略,每年记事最多的不过二十来条,最少的只有两条;最长的仅四十字,最短的只有一两个字,只有历史事件的综述。但是在文字中寄寓了褒贬之意,史称“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译文

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辨。

原文

三san传zhuan者zhe(1),有you公gong羊yang(2),有you左zuo氏shi(3),有you谷gu梁liang(4)。

注释

(1)传:解释经文的著作。此处指解释《春秋》的书。

(2)《公羊》: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写的《公羊传》。

(3)《左氏》:春秋时鲁国人左丘明写的《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4)《谷梁》:战国时鲁国人谷梁赤写的《谷梁传》。历史上把这三本书称为“春秋三传”。

译文

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

原文

尔er雅ya者zhe,善shan(1)辨bian言yan,求qiu经jing训xun,此ci莫mo先xian。

注释

(1)善:善于。

译文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一部分辨别古今文学的差别,另一部分解释文字的意义和给事物的名字下定义,所以我们要读经书之前,应当先读《尔雅》,然后才能读懂群经。

原文

古gu圣sheng著zhu,先xian贤xian传zhuan,注zhu疏shu(1)备bei,十shi三san经jing。

注释

(1)注疏:解释意义的文字。

译文

古代圣人著作的经典,经过诸先贤加以解释意义而成为完备无缺的经书共有十三部是《易经》、《诗经》、《书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公羊传》、《谷梁传》、《孝经》、《尔雅》、《论语》、《孟子》,这十三部书称为十三经。

原文

左zuo传zhuan外wai,有you国guo语yu(1),合he群qun经jing(2),数shu十shi五wu。

注释

(1)国语:书名,左丘明著。

(2)群经:指十三经。

译文

左丘明著作除了《左传》外,还有《国语》,称为《春秋外传》。《国语》记录周末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言论,以每个国家来记述,而《左传》是按年编排,侧重记事。十三经之外再加《左传》和《国语》便是十五经。

原文

经jing既ji(1)明ming,方fang读du子zi(2),撮cuo(3)其qi要yao,记ji其qi事shi。

注释

(1)既:已经。

(2)子:古代诸子百家的著作。

(3)撮:摄取,摘取。

译文

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原文

五wu子zi者zhe,有you荀xun扬yang(1),文wen中zhong子zi(2),及ji老lao庄zhuang(3)。

注释

(1)荀扬:荀子和扬子。扬子即汉代的扬雄。他学问渊博,仿造《论语》写了《法言》,仿造《易经》写了《太玄经》。

(2)文中子:隋末的大学者王通,唐代大诗人王勃的祖父。他主张儒道佛三种哲学思想融合归一,写有《中说》。

(3)老庄:老子和庄子。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继承和发展老子的道家思想,著作有《庄子》。

译文

诸子中最重要的是“五子”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

故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说:“小白鱼悠闲地游出来,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

庄子回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晓得鱼的快乐。”

惠子辩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准此而推,你既然不是鱼,那么,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很明显的了。”

庄子回说:“请把话题从头说起吧!你说:‘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云云,就是你知道了我的意思而问我,那么我在濠水的桥上也就能知道鱼的快乐了。”

原文

经jing子zi通tong(1),读du诸zhu(2)史shi,考kao(3)世shi系ji(4),知zhi终zhong始shi(5)。

注释

(1)通:通晓。

(2)诸:众多,各种。

(3)考:考察。

(4)世系:帝王、贵族世代相传的系统。

(5)终始:结束和开始,指历史的兴衰。

译文

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

原文

自zi羲xi(1)农nong(2),至zhi黄huang帝di,号hao三san皇huang,在zai(3)上shang世shi。

注释

(1)羲:伏羲氏,传说中我国最早的民族首领,他发明了结绳记事、演算八卦、教人们织网捕鱼、射杀鸟兽、饲养牲畜。

(2)农:神农氏,传说中的农业始祖和医药发明者。培育五谷,制作农具,引导人们学会从事农业生产;他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们治病。

(3)在:处在。

译文

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故事

神农尝百草

上古时,黎民百姓靠打猎生活,谁要生疮害病,无医无药,不死也要脱层皮!

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