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传说经典
6703700000006

第6章 中国民间传说(5)

开始,大黑龙根本没有把小白龙放在眼里,他寻思,我身强力壮,五大三粗的,对付小白龙,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吗?它只拖上一条预备着捆绑小白龙的锁链,一路上呼风唤雨,撒着欢儿似的来到莲花湖。半路上,为了显威风,他还故意把锁链儿抖得哗哗响,这一抖不要紧,电闪雷鸣的,给小白龙送了信。大黑龙走累了,便停在半空中歇息。这时,鸡蛋大的冰雹劈里啪啦地掉下来,积了三尺多厚,小白龙早有准备,它把鱼呀、蛤蜊呀填了满满一肚子,吃饱喝足后,就躲在暗处。胆壮心粗的大黑龙,在莲花湖中闹腾了半天,也没见小白龙的影儿。等它饿了乏了,劲也懈了,那小白龙猛地蹿上来,用尖尖的龙角连攻带撞,没费劲儿地就把大黑龙打到了三江口。

大黑龙刚一来就打了败仗,于是打算下次再来时,就顺着江底前来。可让它没料到的是:它到哪儿,哪儿的水就变成黑的,泛着乌黑乌黑的浪花,染得云彩雾气都跟黑漆似的。于是小白龙老远就知道敌人来了,赶忙又把肚子塞得满满的,养足精神,藏在湖礁后面。大黑龙一来,电闪雷鸣,大雨瓢泼,把莲花湖掀了个底朝天,足足折腾了大半天,还是没看见小白龙。这时,它肚子又饿了,又累又乏。只见小白龙飞身跃出水面,没几个回合,就凶神恶煞似的把大黑龙撵到东海口。

大黑龙这时才反省自己总给对手送信号,只有想个办法,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它擒住。可到底用什么办法呢?这一想,就到了第二年夏天了,地面上开满了洁白的松树花,一片一片的,落在水面上,把江河湖泊都盖住了。这可把大黑龙给乐坏了。“哈哈,我可以到山上去借松树花呀!”于是它吃饱喝足后,便来到长白山和兴安岭,飞来飞去,连扒带抓,折腾好几圈,不一会儿,就把松树花全打落了,然后兴起一阵龙卷风,洁白的松树花就全聚到湖面上了。嗬!整个江面那是白茫茫一片,大黑龙偷偷地离开东海,来到莲花湖,一下子就降伏了小白龙。可锁链儿没锁牢,小白龙从东海口向南逃到了现在的兴凯湖。从那以后,大黑龙把山呀水呀的,都重新调整了一下,只留下三条大江,就是今天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那个莲花湖,水越来越少,后来就成了半月形的五大连池。兴安岭和长白山也分开了,南边一座,北边一座。大黑龙到过的地方,有的山被削平了,有的变成了沼泽地。

从那以后,松树就再也不开花了。人们为了纪念大黑龙,就把那条江叫做松花江了。

民间小语

小白龙很厉害,又很狡猾,但最后还是被大黑龙制伏了。这说明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分清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

松花江

松花江流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北部,东西长920千米,南北宽1070千米。流域面积55.68万平方千米。松花江是黑龙江右岸最大支流。东晋至南北朝时,上游称速末水,下游称难水。隋、唐时期,上游称粟末水,下游称那河。辽代,全河上下游均称混同江、鸭子河。金代,上游称宋瓦江,下游称混同江。元代,上、下游统称为宋瓦江,自明朝宣德年间始名松花江。

玉皇大帝和泰山奶奶

泰山顶上为什么没有树呢?其实,从前泰山顶上也有很多树,只是后来都被玉皇大帝给砍光了。

传说玉皇大帝有个妹妹,是泰山老奶奶(即泰山神)。那时候泰山树木葱茏,风光灵秀,兄妹俩都想占有这块宝地,两人争来争去,谁也不肯让步。最后他们说定:谁先到达泰山,泰山就归谁。玉皇大帝跑得快,“嗖嗖嗖”转眼间就到了山顶,他在山顶埋下了念经用的木鱼作为印证。泰山老奶奶来时,发现玉皇大帝早已埋下木鱼,便把自己的绣花鞋埋在木鱼下面。

到了约定的时间,玉皇大帝兴奋地说:“妹妹,我先到的,这地方归我了。”泰山老奶奶说:“不,哥哥,我才是先到的。”玉皇大帝说:“我有木鱼为证。”说着,从地下挖出木鱼来。泰山老奶奶说:“你再往下挖挖,看看还有什么?”玉皇大帝往下一挖,就挖出了老奶奶的绣花鞋,不觉愣了。泰山老奶奶说:“后来者居上,泰山是我的了!”玉皇大帝那是不甘心啊!他愤愤地对泰山老奶奶说:“好!归你就归你,但我要把山顶的树都砍光,晒死你!”说完,真的就把树全砍光了。

泰山老奶奶怎么也没想到哥哥会这样不讲理,她伤心地大哭起来,眼泪像泉水般涌出,浇在地上。不久,地上长出一棵小树,这棵树后来就被叫做哭泪树。从那以后,泰山顶上就再也没有别的树了。

民间小语

玉皇大帝很小心眼儿:我得不到的东西,谁也别想得到!可是他看见泰山上光秃秃的,是不是也会后悔呢?我们可千万不要做这种事情啊!要知道,宽容和谦让总会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甜美的果子。

五指山的传说

很久以前,海南岛上是一块大平原。那么,五指山是从哪儿来的呢?

传说,从前有一对夫妻就住在这块大平原上,男的叫阿立,女的叫邬麦。他们有五个儿子,一家七口人不分昼夜地干活。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工具,他们用木棍当锄头,用石头当刀斧,种的是平原上野生禾的种子。

尽管他们整天劳动,但只能开垦半亩荒地。一天夜里,邬麦和孩子们都睡着了,只有阿立为开荒种地翻来覆去睡不着。到了深夜,他也不知不觉、昏昏沉沉地睡去了,忽然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对他说:“你们勤劳肯干,就拿出力气来继续开辟这块肥沃的土地吧!你们家附近埋着一把宝锄和一把宝剑,你们把它挖出来吧。只要你们把宝锄高高举起,喊一声‘挖’,荒地就会立刻变成良田;只要你们把宝剑举起来挥动一下,叫一声‘砍’,大树就会应声倒地,要是坏人来侵犯你们,你们只要叫一声‘杀’,他的人头马上就会落地。”

第二天,阿立把梦和家人一讲,大家都兴奋极了,便拼命地在茅屋周围挖起来。挖呀!挖呀!一直挖到中午,大儿子突然“哎哟”一声,从土里挖出一把油黑锃亮的宝锄和一把闪闪发亮的宝剑。阿立把宝剑高高举起,叫了一声“砍”,果然,大树应声倒地。从此,他们一家人过得幸福极了。坏人们虽然眼红,想霸占他们的土地,但因为他们有宝剑,都不敢来侵犯。

许多年过去了,阿立垂垂老矣,临终前,他把五个儿子叫到跟前,嘱咐他们好好经营这块肥沃的土地,话没说完,就闭上了眼睛。父亲死后,五个儿子依照母亲的话,把宝剑作为陪葬埋葬了父亲。

坏蛋亚尾得到消息,便偷偷地勾结海贼,数百人一下子把母子们团团包围,后来,他们杀死了母亲,把五个儿子绑起来。狠心的亚尾用铁链锁住他们,拷问了十天十夜,逼他们交出宝剑,但他们死都不肯说。亚尾暴跳如雷,用火烤他们,他们流下来的泪水变成了五条溪水。他们死后,四面八方的熊、豹、白蚁、毒蜂、恶鸟,成群结队地扑来,把亚尾和海贼们通通咬死了,并搬来许多泥土和大岩石,把五个儿子埋起来,堆成了五座高高的山。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五个儿子,便把这座山叫做五子山。又因为五子山像五根手指一样直竖着,再后来,人们便把它叫做五指山。

民间小语

五个儿子宁可死也不让坏人得逞,坚决不说出宝剑的下落,最后变成五指山,受到人们的敬仰。这故事说明,坏人即使一时得逞,但最终还是会得到一个应有的结局。

三湖的传说

西藏有三个美丽的湖,一个是纳木湖,意为“天湖”;一个是色林湖,全名为“色林堆错”,是“色林魔鬼湖”的意思;还有一个就是甲仁湖,意为“长游湖”。这些美丽的湖泊竟有如此怪诞的名字真是不可思议!关于这三个湖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在拉萨以西的堆龙德庆(驱魔谷)居住着一个叫色林的恶魔,他身形庞大,高如巨山,肚子大得像条巨大的船,他万分残忍,每天吞食许多人畜,被害的生灵不计其数。后来,大慈大悲的莲花生降到人间,他得知生灵遭受荼毒,顿生怜悯之心。他下定决心,降伏此魔,为民除害。他来到堆龙德庆,找到色林,施展法术,大战恶魔。经过几十回合的恶战,色林渐渐招架不住,顺着山谷向北边战边逃,莲花生紧追不舍。

色林仓皇逃到藏北,却无处藏身,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忽然,他看见一个碧绿的湖,就一下子钻了进去。湖水一下子变得清澈见底,从湖底可以望到天空,从此就叫“天湖”。色林无法藏身,跳上岸继续跑,莲花生仍旧紧追不舍。

色林跑到申扎东郊时,又看见一个湖,他怀着一线希望跳进去,但湖水太浅,无法盖住他庞大的身躯,这时莲花生已经追到湖边,色林没法上岸,他游到对岸,又向东北逃去。这个湖就叫做“长游湖”。

色林拼命逃跑,转眼间逃到岗尼羌塘的南面,前面有一个大湖,水又深又浑浊,色林一头钻进湖底,马上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莲花生赶到岸边,叫湖里的七个精灵守在岸边,永远不要让恶魔出来,并把这个湖命名为“色林堆错”。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在色林堆错南面,伫立着七座石山,远远望去就像七个坚守岗位的勇士。

民间小语

色林作恶多端,残害百姓,最后被莲花生赶到湖底。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危害我们的邪恶势力,我们一定要拿出自己的勇气和本领坚决地予以还击,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老虎和青蛙

有一年大旱,山上的小溪都干了,一只老虎口渴难耐,不得不下山找水喝。这时,忽然听见田里传来“呱呱”的叫声。“嗯?什么东西竟然发出这么大的叫声?”老虎找啊找,最后终于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东西,原来是一只青蛙。

老虎斜着眼睛问道:“小东西,你凭什么能叫这么大声?”青蛙说:“千万不要看不起我,我每天都要吃掉像你这样大的家伙当午饭,所以我才有这么大的本领呢。”老虎很生气,它竖起胡须,瞪着眼睛说:“你个小东西!真是不知死活,我只要稍微动一动,就能让你变成泥酱。”青蛙毫不畏惧地说:“虎大哥,你能欺负别的小动物,可欺负不了我。不信,以后咱们有机会比试比试!”老虎说:“好啊!现在就比,如果你败了,我就吃掉你;我败了,你就吃掉我。”青蛙一听,心里发慌了,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收也收不回来了,这可怎么办呢?想一想,觉得也只有拖延时间了,它说:“今天可不行,我唱了一早上歌,累坏了,明天吧!”老虎说:“那好!就明天,如果你敢不来,以后遇见我,你就别想活了。”

老虎一走,青蛙可发愁了,眉头简直都纠结在了一起。这时,正好有一个种田的老大爷路过这里,青蛙忙求老大爷帮忙。老大爷说:“别怕,比赛时,你就蹲在老虎的尾巴上,无论它向前跳还是向上跳,它的尾巴总是翘着的,这样,你就占上风了。”

第二天,比赛开始了。第一次比跳高,青蛙跳到老虎的尾巴上,老虎往上一跳,尾巴把青蛙甩起老高,青蛙又用力一跳,好家伙!比老虎跳得不知高多少倍!第二次比跳远,青蛙照这个办法,又比老虎跳得远。老虎这下可害怕了,以为遇见了怪物,拼命地往山里逃,头也不敢回。

一只狼看见它,问道:“虎大哥,你跑什么呀?什么事让你这么惊慌?”老虎说:“青蛙要吃掉我。”狼大笑道:“哪会有这样的事,我陪你去,这回青蛙跑不了了。”老虎说:“不行,我害怕,万一遇到青蛙,你撒腿就跑,那我怎么办?”狼说:“那就用一根绳子把咱们俩绑在一起,谁也不丢开谁,这样总行了吧?”老虎答应了。

青蛙看见老虎又来了,大叫起来:“老虎,你输了,就该让我吃掉。等我磨完刀就来割你的皮。”老虎吓得立即转身飞奔,由于狼跑得慢,被老虎拖在身后,不一会儿就被拖死了。

青蛙不知道那个种田的老人是谁,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从那以后,它就在田里吃害虫,以报答所有的种田人。

民间小语

对手再强大,在智慧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而不管我们多么弱小,只要拥有智慧,就等于拥有了胜利的法宝!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来武装自己!

马头琴的传说

从前,在察哈尔广阔的大草原上,有个年轻勇敢的牧民名叫苏和。

有一天,他捡到了一匹小白马驹,便带回家中精心喂养。小白马一天天长大,最后长成一匹漂亮健壮的骏马,它跑起来蹄下生风,能追得上梅花鹿。苏和非常喜欢这匹小白马,他们整天形影不离。

有一年春天,王爷要举行赛马大会,谁夺得第一名就赏给谁一群羊。苏和骑着他心爱的白骏马参加了赛马大会,小白马勇敢地跑在最前头,得了个第一名。

王爷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匹漂亮的白马,他蛮横地说:“给你三个元宝,拿去!小白马是我的了!”苏和气愤地说:“我不是来卖马的!”王爷凶眉一竖,命令手下把苏和打得昏倒在地,抢走了小白马。

王爷得意地骑上白马,谁知小白马使劲儿地把他摔下来,挣脱了缰绳飞奔而去。王爷气得暴跳如雷,命令武士们用毒箭射杀小白马。小白马中了毒箭,刚跑到苏和的蒙古包前就死去了,苏和伤心地大哭起来。

苏和日夜思念小白马,一天晚上,他梦见小白马对他说:“不要难过了!只要你用我的筋骨做一把琴,我就能永远陪在你身边了。”醒来后,他就按照小白马的话,并用白马的骨头雕成马头作琴杆,筋作琴弦,尾巴作琴弓,做成了一把漂亮的马头琴,终日拉着深情而悲伤的曲子,思念着他的小白马。

后来,美妙的马头琴声就传遍了美丽而广阔的大草原。

民间小语

即使是动物也有丰富的感情。这种感情和冷酷的人比起来就显得相当的炽烈。年轻的牧民和小白马的故事早就演变成一曲曲悠扬婉转的马头琴声,传遍了美丽的大草原。

长发妹

陡高山的山腰上有一道长长的瀑布,就像一个女人躺在悬崖上把又长又白的头发垂下来,因此被当地人叫做白发水。听老人讲,这里还流传着一个长发妹的动人故事哩!

据说从前的陡高山一带没有水,人们平常吃水用水都和庄稼一样要靠下雨,赶上天不下雨就得到七里之外的小河里去挑水。因此这里的水比油还宝贵。陡高山附近的村庄有个姑娘,长得那才叫好看呢!长长的头发青黝黝地从头顶一直拖到脚后跟。她平日里把头发盘在头顶,头顶盘不完就绕在颈上、肩上。大家都叫她长发妹。

长发妹有一个疯妈妈,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娘儿俩就靠长发妹养猪维持生活。她每天要到七里外的小河里挑水,又到陡高山上挖猪菜喂猪。

有一天,长发妹背着竹篮到陡高山上去挖猪菜,她爬到一个大悬崖边上,看见大石壁上长着一个萝卜,叶子翠翠绿绿的,非常可爱。她想:这个萝卜一定很好吃,于是便用双手使劲一拔,拔出一个圆圆的洞眼,从里面流出一股清清的泉水来。不一会儿,“刷”的一声,萝卜从她手里飞走了,又“噗”的一声,塞在石壁上的洞眼里,水就不再流出来了。

长发妹感到很渴,她又把萝卜拔出来,洞眼里冒出汩汩泉水。她把嘴凑近洞眼,喝了个饱。这水像雪梨汁一样清凉甜蜜,她的嘴刚离开石洞眼,“刷”的一声,萝卜又从她手里飞出来,“噗”的一声,塞在洞眼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