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的身体会说话
6721400000021

第21章 触摸的魔力(1)

当人们思考问题时,会用手轻拍额头;当不愿听别人的谈话或拒绝别人的意见时,会用手捂住耳朵;长者会轻拍晚辈的头;朋友相见,亲切握手;亲人重逢会深情相拥等等。这些自觉或不自觉的动作,皆属于触摸的范围。人体通过这类动作,传递和表达各种不同的信息。

由此可见,触摸是一项重要的暗示,预示喜爱和接受。我们知道,甚至当触摸同其他非言语暗示如姿态、位置和语言相矛盾时,它们仍能决定所要表达信息的整体影响。简言之,触摸是交流最有力的方法。

自我触摸的行为

尼克松卷入水门事件后,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出现了摸弄脸颊、下巴等动作,而在水门事件爆发前,尼克松从未有过这种动作,心理学家法斯特教授据此认为,尼克松这次肯定脱不了干系。

摸自己身体这种“自我接触”,在心理学上可以解释为“自我安慰”的意思。为了弥补自身的弱点或掩饰某种情绪,人们往往会无意识地做出种种自我接触的动作。尼克松的自我接触,就是由于证据确凿,而不自觉地将其恐惧心理的弱点流露出来的一种表现。

所以,“自我接触”就身体言语术的观点而言,乃是进一步充实微身体行动学理论的人类情感表露的要素之一。至于,其基本意义多具备内心不安、紧张升高、内向的倾向等含意。

人在精神上受到伤害或产生紧张情绪时,便会不由自主做出种种举动,自己触摸自己身体,如:抚摸、抓、抱等,这些举动与婴儿得到母亲的爱抚,保持心理平静的姿态颇为相似。本来,自我接触即是肉体接触之一。

因为肉体接触即是借彼此身体接触以表现与对方非言语的情感传达的一种重要手段。

曾获诺贝尔奖的动物行为学家劳伦斯,在其所著《所罗门的戒指》一书中谈到,他曾经在灰雁的蛋即将孵化前,取代母雁站在蛋旁边,这时,破壳而出的小子雁,便认为那时离它们最近的劳伦斯是它们的母亲,而亦步亦趋地跟随着他。当劳伦斯下到池中游泳时,子雁们也追随其后成一列地游着。它们这时需要得到的是母雁的接触,所以把劳伦斯当成了它们的妈妈而紧追不舍。

人类也是如此,天性就需要接触。英国动物学家摩里斯曾说“身为生物的我们,所获得最初的印象,必然是在被母亲的子宫壁保护之下而完全处于漂浮状态时,产生的亲密肉体接触感……”此一肉体接触感,具有不可逆性。换句话说,至死缠附不离,受到强烈支配。

正是这位动物学家,在《亲密行为》一书中,按照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将人的身体接触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首先言及在母胎内的肉体接触;其次系在乳儿期的肉体接触,简言之,即是与母亲或有时与父亲的情操教育。在该两个时期的亲密性,具有长大成人后,转变各种形态而重复出现的意义,乃最初的肉体接触,可称之为亲密性。

至于,第三阶段则为丧失幼儿期的亲密性,代之以成人之间,再度萌生的日常肉体接触,即“性的亲密性”。性的肉体接触,在此毋庸赘述。不过,在成人的世界里,除了此种性的接触,“与他人保持距离”、“不接近他人”之心态,依然使肉体接触受到压抑。该一阶段的肉体接触,唯有以握手、表示问候的拥抱、接吻之类,当作一种社会习惯来进行。此即为肉体接触的第四阶段“社会的亲密性”。最后,第五阶段即是借自我接触的“自我亲密性”。

摩里斯指出,在成人世界里,肉体接触被压抑的理由之一,是由于现代社会的过密状态。亦即,倘若遇人则一一采取亲密态度的话,社会组织必呈现麻痹现象。再者则是性的问题。亦即,在成人之间,肉体的亲密性具有性的意义。

不论何者,在人的无意识世界里,自我接触应解释成:“将一个人的肉体当作舞台,进行‘两个人’之间的接触”较为正确。而且,我们也可以说是:借两人之间的肉体接触所表现非语言的情感传达乃是相互的,相反,自我接触必然没有所谓追求与他人沟通的因素存在。但是,那正是我们了解人的感情的重要因素。

抓头和拍头

抓头时,人们用手掌抓挠脖子后面,好像脖子里面刺痛。当人们撒谎,为了避开你的视线而目光向下时,往往采取这个姿势。这个姿势也被用来表示失望或愤怒。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先是用手拍打脖子后面,然后开始搓揉脖子。

假如你让某人去干某件事,而他忘记了。当你问及他的时候,一般人会有这样的几种反应,如,责怪自己健忘的同时,拍头、前额或颈背,似乎在惩罚性地责打自己。

值得留意的是,此人尽管说的同样是责怪自己的话,拍打的部位不同,他体态语言传达的信息是不同的。如果他拍的是头或前额,即表示提及他忘了的事,而他并没有太多责怪自己的意思。因为一个人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感觉时,也会伴随着拍头或前额等动作。如果他拍的是颈背,此种体态语言在告诉你,他责怪自己确实错了,令他感到“如芒刺在背”。

抚摸下巴的动作

在一个演讲的场景中,大部分听众在聆听时,都会将一只手放在脸颊旁边,这意味着他们正在思考。演讲接近尾声,当演讲者要求听众们就他的观点提出意见和建议时,听众们往往会停止思考的手势,转而用手抚摸下巴。

通常来讲,用手抚摸下巴这一姿势表示的是人们正在考虑如何做出决定。当人们抚摸着下巴考虑该如何做决定时,他们接下来的手势就变得格外重要,因为那往往预示着他们会给出肯定还是否定的回答。

对于一个推销员来说他的成功就是推销出他的产品,在他请求买主作出订货决定时,如果买主抚摸下巴,这就证明买方在作出一种决定。如果这个时候推销员不懂得这一信号而继续向买主说这说那,这可能会打断买主的思路,推销员的这种行为是很不明智的。

一个机警多智的推销员,一见买主使用这种手势,就会停止讲话,并耐心仔细观察买主抚摸下巴后的其他手势,因为随之而来的其他手势能暗示出买主将要作出的决定。比如,随之而来是臂腿交叉,身往后一仰,这就证明买主要作出的决定是消极的,需要你趁买主的消极决定还没有出口的一霎间,见机行事,赶忙补充几句,不让买主的消极决定出口。否则,一旦买主的消极决定出口之后就很难再改变他的决定,使可能成交的生意落空。

相反,如果伴随买主抚摸下巴的手势——搓手掌或身向前倾,这就证明买主的决定是积极的。因此,推销员的担心和继续解释都是多余的了,你可能顺利地成交了一笔生意。

双手放在脑袋后面

将双手交叉,十指相合,然后搂在脑后,这种姿势表明了权威、占优势或对某事抱有信心,这种姿势常被自认为很得志的年轻经理们使用。在西方社会,有些职业的人也习惯用这种姿势来显示自己不同于常人。例如领导者、律师、教授等,或其他一些感到自信、优越感的人。

要是我们能看穿他们的心的话,做这种姿势的人可能在想:“答案我全知道”,或“或许将来你会跟我一样行”,甚至“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之类。

有些自认为万事通的人也常用这种姿势,而很多人不喜欢这种姿势。律师习惯于对他们的同僚采取这个姿势,用非语言的方式表示他们如何消息灵通。教授们使用这种体语以显示他们渊博的知识;会计师使用这种体语以显示他们的权威。

这个姿势也被用来作为“地盘”的信号,表示那个地盘属于他所有。如果有人在做这个动作的同时还采取锁腿的姿势,这就表明,他不但感到自己了不起,而且也很可能想参加一场争辩。

有人认为,在脑后交叉的双手就好像椅子上的靠背,有了它人们就会感到舒适自在。还有人认为,双手搂在脑后犹如雄鹰展翅,显得庞大、雄伟,这样双臂就好像是鹰的翅膀,会给人一种“了不起”的印象。但是令人确信无疑的是,这种姿态是一种“自大”、“自信”的信号。

根据具体的环境,可以有几种方法来处理这个姿势。如果你想弄清楚为什么此人具有优越感的话,你可以身体前倾,张开手掌问道,“看来你对此有所了解。你可以谈谈吗?”然后,你靠在椅背上,等待回答。

另一个办法是迫使此人改变姿势,从而使他的态度也跟着发生变化。为了做到这一点,你可以把某种东西放在他够不着的地方,然后问:“你见过这个吗?”用这个办法迫使他身体向前倾。模仿他的姿势,也是一个很好的对策。如果你想表示同意对方的观点,你只要模仿他的姿势就可以了。

如果双手置于脑后的人对你进行斥责,你可以采取同样的姿势来对他进行非语言的威胁。

从握手感觉对方的态度

握手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当时由于战争频繁,陌生人在见面的时候往往分不清敌友。为了减少误伤,又因为大多数人惯于使用右手,所以人们会放下手中的武器并张开双手,表示自己愿意接近对方,接着用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就不用担心对方会拿出武器攻击自己。

现在,握手在社交中已变得相当普遍,除了传统的表示友好、亲近外,还表示见面时的寒暄,告辞时的道别,以及对他人的感谢或祝贺、慰问等等。

美国心理学家伊莲嘉兰指出,一个人握手时所采用的方式很能反映出他的个性,一些下意识动作能够表示他的思想。

比如说,如果掌心向下,表示此人心高气傲,喜欢高高在上,其支配他人的意识非常强;如果掌心向上,则表示握手者性格温顺,乐于服从,而且为人谦虚恭顺;如果两人都垂直手掌相握,即表示两者都愿以彼此平等的地位相交。商务交际时,若对手是属于平等型,则交往时可以较为开放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对手属于支配型,则应采取“顺毛摸”的办法,哄着对方就范;如对方是温顺型,则应实实在在和对方打交道,否则有可能“吓”跑对方,生意也肯定就会告吹。

握手时的力量很大,甚至让对方痛楚难忍,这种人多是逞强而又自负的。但这种握手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又说明了握手者的内心比较真诚和煽情。同时,他们的性格也是坦率而又坚强的。

握手时显得不甚积极主动,手臂呈弯曲状态,并往自身贴近,这种人多是小心谨慎,封闭保守的。

握手时只是轻柔地轻握,握得不紧也没有力量,这种人多内向,他们时常悲观,情绪低落。

握手时显得迟疑,多是在对方伸出手以后,自己犹豫一会儿,才慢慢地把手递过去。排除掉一些特殊的情况以外,在握手时有这种表现的人,多内向,且缺少判断力,不够果断。

不把握手当成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而把它看成是例行的公事,这表明此种人做事草率,缺乏足够的诚意,并不值得深交。

一个人握着另外一个人的手久久不放,这是一种测验支配力的方法。如果其中一个人先把手抽出、收回,说明他没有另外一个人有耐力。相反,另外一个人若先抽出、收回手,则说明他的耐心不够。总之,谁能坚持到最后,谁胜算的把握就大一些。

在与人接触时,把对方的手握得很紧,但只握一下就马上拿开了。这样的人在与人交往中多能够很好地处理各种关系,与每个人都好像很友善,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但这可能只是一种外表的假象,其实在内心里他们是非常多疑的,他们不会轻易地相信任何一个人,即使别人是非常真诚和友好的,他们也会加倍地提防、小心。

在握手时,非常紧张,掌心有些潮湿的人,这就表示对方的情绪高涨,也可以说失去心理平衡。有些女性表面上看来冷若冰霜,但若握住她的手,却发现她的掌心有汗迹,这是因为男性的容貌、身体、或者语言、气氛等,引起了她某种兴奋的表现。

握手时显得没有一点力气,好像只是为了应付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他们在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十分坚强,甚至是很软弱的。他们做事缺乏果断、利落的干劲和魄力,显得犹豫不决。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引起他人的注意,可实际上,其他人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将他们忘记。

把别人的手推回去的人,他们大多都有较强的自我防御心理。他们常常感到缺少安全感,所以时刻都在做着准备,在别人还没有出击但有这方面倾向之前,自己先给予有力的打击,占据主动。他们不会轻易地让谁真正地了解自己,如果是这样,会使他们的不安全感更加强烈。他们之所以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卑心理在作怪。他们不会去接近别人,也不会允许别人轻易接近自己。

习惯于抽水机般握手方式的人,他们大多有相当充沛的精力,能同时应付几件不同的事情。他们做事非常有魄力,说到做到,干脆而又利落。除此以外,这一类型的人为人也较亲切、随和。

像虎头钳一样紧握着对方的手的人,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显得冷淡、漠然,有时甚至是残酷。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征服别人、领导别人,但他们会巧妙地隐藏自己的这种想法,而是运用一些策略和技巧,在自然而然中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这一方面来说,他们是很工于心计的。

支配性与顺从性握手

在与人握手时,你采用哪一种方式?是让掌心朝上还是让掌心朝下?如果你的掌心向下,那么,你就会立刻传递给对方一种支配性的态度,使对方感到:“这个人想支配我,我最好谨慎!”

在与人交往时,有些人总想使自己处于支配地位,因此,这种人在握手时,经常将其掌心朝下。这种将掌心朝下的握手行为无声地告诉对方他在此时处于高人一等的地位。

对此,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卡恩斯作过专门研究,发现有些高级政府官员,及一些地位显赫、权势过大、处于上层社会的人,一般不主动同他人握手,一旦迫不得已,他们便会将掌心朝下与人相握,使对方处于受支配地位。

如果你掌心朝上同他人握手,就会传达给对方一种顺从性的态度,使对方感到:“我可以支配这个人,他会听我的话。”有些人,在某种情况下争取这种握手的方式,往往会产生良好效果。比如说,你在向对方道歉的时候,这样的握手方法无疑是最好的表达方式了。

在握手时也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例如,一个手上有关节炎症或其他特殊原因的人很可能会伸出软弱无力的手和人相握,这样,他的手很容易被置于顺从状态。有些人有时有意伸出一只软弱无力的手和人相握,他们这样做主要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而绝非是为了向他人表示顺从。

因此,假如你想对此人有更加准确,更加深入的了解,就必须观察其握手之后的一系列肢体动作,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通常而言,性格恭顺的人其表情和动作往往都会显得比较温和,而一个控制欲望强烈的人其动作和表情则会较为决绝。

友好的握手

握手作为一种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礼节行为,它具有很强的信息传递功能。由于交际背景不同,彼此关系的性质不同,同样是握手却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传递特有的信息。在握手中有这样几种基本形式:

1.先伸手可以表示主动、热情;

2.慢出手表示不情愿,冷漠之情;

3.紧握对方的手,眼睛盯着他的脸,对方会感到你从心底尊重他,欢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