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取名
6749600000008

第8章 取名巧构思(2)

以谐音取名,是通过姓氏或名字采用谐音字来代替,以达到整个姓名以声音表义的目的。使用这种方法取名,需要取名者首先确定取名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去选择用字。这样既可以取出比较满意的名字,同时也可减少重名的概率。

利用谐音取名字,在我国很早以前就有。如在明清时期,张彪字越千,后来因谐音改字“月阡”;赵翼字云松,又因谐音改字“耘松”;魏源字默深,也因谐音改字“墨生”;缪荃孙字筱珊,又因谐音改字“小山”;李叔同法号弘一,又因谐音改号“弘裔”。

特别是文学巨匠曹雪芹,更是利用谐音取名的高手。他在《红楼梦》一书里,把这方面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称绝的是元、迎、探、惜四春取的是“原应叹息”的谐音。诸如此类的还有应怜——英莲、情种——秦钟、逢冤——冯渊、沾光——詹光、不顾羞——卜固修、不是人——卜世仁等。

以谐音取名,主要可分为姓氏谐音、名字谐音、姓名谐音和“雅化”四类。

姓氏的谐音是指姓氏谐其它字的音,而名不变。如何(河)思海、朱(珠)满庭、宋(颂)太平、姚(遥)远途、谭(谈)天地、艾(爱)农、龚(共)休戚、薛(雪)中晴等。

姓氏的谐音需要加倍留意,尤其是“吴”、“王”等姓氏。如“礼”本是一个好字,而明朝时叫“吴礼”(无礼)的官宦就有两位,即金华知县吴礼和蓼庄隐士吴礼。人们常说的一句歇后语是“水浒的军师——无用(吴用)”,没想到两朝代之后,又多了“无礼”。

又如“王”姓是中国一大姓氏,使用得当则可大放异彩,如元代《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北宋宰相王安石,着名作家王蒙、王安忆,书法家王羲之,着名诗人王维等,但诸如王佳、王了、王国钧等就不是很好的名字。

以下是姓氏谐音佳名举例,以供参考。

吴(无)畏、彭(鹏)飞、李(礼)貌、刘(浏)览、于(鱼)跃、魏(为)何、傅(富)源、归(瑰)玮、杭(航)天、凌(灵)光、闻(文)雅、石(识)古今、靳(近)秋河、邓(登)九峰等。

名的谐音是指姓氏不变,而名谐其他字的音。如马辛(新)衣,史敬敏(民),李公朴(仆)等。

名的谐音一般只取一个字的谐音,但有时候因为组词的需要,偶尔也可以选用两个谐音字来取名。如李源潮(援朝)、邓戈明(革命)等,只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谐音,字的名字已具有了双重语义,即本义与谐音字义。

以下是名的谐音佳名举例,以供参考。

甘田(甜)、时羽(雨)、盛弋(意)、乔牧(木)、殷琴(勤)、方垣(圆)、林焘(涛)、丘翎(陵)、师成(承)、冷珊(杉)、迟盾(钝)、从蓉(容)、史有征(证)、初路(露)锋、席尚(上)珍、高其歆(心)等。

姓和名的谐音是指姓和名同时谐其它字的音。一般而言,姓和名是一体不可分的,所以对姓名的谐音一定要综合起来总体考虑。

如“姚培谦”这个名字,其构思本来是取“要培养谦虚好学的美德”之义,是一个很不错的名字。但细听此名,会发现“培”字与“赔”字同音,而“谦”字又与“钱”字相谐,因此听起来就极像“要赔钱”,从这个意义上说,取此名就显得相当消极。

类似的名字还有宋忠(送终)、商海(伤害)、吴法宪(无法限制)等,都是欠妥的。以下是姓和名的谐音佳名举例,以供参考。

钱绍(前哨)、陈竞(沉静)、艾欣(爱心)、佟昕(童心)、陶圆(桃源)、吉斯(集思)、潘锋(攀峰)、李得(立德)、郦达志(立大志)、郝韵其(好运气)等。

“雅化”谐音即是指采用谐音的办法,找一个或两个比较文雅的同音字,来代替原来的名字。

原名或小名不雅而且又不愿做较大改动,一般都采用这种取名方法。如小名“阿狗”、“毛狗”、“影子”、“小兰”、“小丫”等,长大后可改为“阿苟”、“毛苟”、“英姿”、“晓兰”、“晓娅”等。最典型的就是着名作家贾平凹的名字,它就是从小名“平娃”演变而来的。

根据谐音所取的名字,使人体验到的远不止字符本身的含义,还包含着其他许多衍生出来的意义,而且有时候后者比前者更显重要。

如武岳,谐“五岳”,有巍峨峻美之感;江有为,谐“将有为”,将来必有所作为;宗臣,“宗”近“忠”,图忠良贤臣之誉;贾连城,谐“价连城”之意,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图志远大,为国效力之意。

但有时取名者只注意了名字本身的意思,却忽略了和名字同音的词或词组可能是歧义的。例如“于刚”会使人想到“鱼缸”;“侯岩”会使人想到“喉炎”;“范婉”会使人想到“饭碗”。

因此,运用雅化取名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要选用合适的谐音字,不能丑化姓名,或带来消极、不雅的意义。

以前有部古装戏,里面有个糊涂县官就叫“胡来”,一听名字就知道他不是个好县官。又如水彦民,易被人理解为“水淹民”。

类似的还有刘放(流放)、魏阳(喂羊),杜子达(肚子大)、吕二(驴二)、牛威(牛尾)等,此类不堪入耳之名,应当避之。

以上这些名字,历史上都曾经出现过,当时取名欠妥的原因有很多。一是由于出身低微,随意拣一字而名之;一是古时人迷信,取名必须符合生辰八字,顾不上什么读音。再就是封建时代文人死读书,做学问断章取义,不顾姓氏,单顾取名吉祥,即使名字不雅,因为名字乃父母所赐,改则不孝。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也注重自己的名字了。因此,取名时一定要反复推敲,严格把关,杜绝产生类似的负面效果。

第二,要掌握谐音兴义的规律。就是说在取名时,要明白什么情况下采用本义,什么情况下采用谐音转化语义。

一个字的谐音转化意义往往不止一个,那么,区分和选择的关键是进行语境的分析,即弄清语言环境,疏理词语之间的关系。

比如向仲华这个名字,前面的姓氏向表示心理动向,后面华字表示国家和民族。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仲字显然是中字的替身,所用的就是谐音转化法,向仲华就是一颗赤心永向中华。

同样的道理,董民声这个姓名中的“董”字,也取谐音“懂”字的语义。

另外,一个姓名中的字一般有几种谐音转化意义,也已成习惯,大家都能够普遍接受。如一些姓氏的谐音常常是:薛(雪、学)、谭(谈、潭)、潘(盼、攀)、辛(心、新)、赵(兆、照)、杨(扬、羊)、宋(送、颂)、刘(流、留)、何(河、和)、钟(中、众)等。

谐音取名的优点在于含而不露,意在言外,使人感觉含蓄,不落俗套。像高健(高见)、程刚(成钢)等,取名都是很成功的。

谐音取名,可以使姓名如花枝探月,相映生辉。这样的名字不但扩大了姓与名之间的语义范围,而且增强了姓名的趣味性和含蓄性、耐读性。如今,谐音取名法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以数联珠

数字用于人名并不常见,但如果能在名字中恰当地使用数词,使其像一条红线把颗颗闪光的珠玉串联起来,这样的名字也会熠熠生辉、生动活泼。

以数取名主要有两种形式。

第一,数字用于名。

在古代就有以数目字取名的先例,如春秋时,吴王给他的女儿取名“二十”,战国时韩国的祖先就叫韩万,诗人元稹又叫元九,李隆基之子叫李一,宋代庆元一进士叫汤千、着名诗人柳永又叫柳七,元代张士诚原名叫做“九四”,明代嘉靖一进士叫张九一,乾隆新教派首领叫苏四十三、晚清豪侠“大刀”王五等。

第二,数字与其他字组合成人名。

直接用数字做人名,在古今都是比较少见的。但名字中出现数字,在古代和现代就相当常见了。如现代志士赵一曼,政治家陆定一,科学家钱三强、赵九章,作家胡万春,诗人闻一多、萧三、王老九,史学家周一良等。

以数字取名取字,各人的立意千差万别,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表排行。这是最基本、最浅显的一类,如水浒英雄108将中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以及孙二娘、扈三娘等。

表达志向。唐代诗人高适,其边塞诗苍凉悲壮,昂扬奋发,素为后人称道。现代文学家高二适名字,明显地表露出对高适的仰慕与继承之志。这与李慕白、郑思玄等名字的立意完全相通,不过更有俗中见雅的趣味。

运用典故。这是极高雅的一类,在文化人中比较多见。以“三”为例,就有三立、三省、三畏等。

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的“三立”之说,于是以“三立”为名便颇受青睐,马三立之外,还有近代诗人、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省”从此成了知识分子加强自身修养的经典表达。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之名,便是由此而来。国民党将领蔡省三之名,也源同此典。

孔子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是否“三畏”,关乎君子、小人之别,能不慎乎?取此名的有清代画家李三畏。

类似的还有“四行”(仁、义、礼、智)、“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教”(文、行、忠、信)、“四德”(孝、弟、忠、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九天、九州、九疑、九辩、九歌、九河、九重、九则、九首、九合、九年、九关、九千、九侯等。

以数字与其他字结合组成的名字,往往容易做到形、音搭配,而且寓意深长,耐人琢磨。正因为如此,这种取名方式直到现代仍然受到很多人的偏爱。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用数字取名时,数词的使用一定要恰当,要充分发挥一般汉字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名字收到超乎寻常的效果。以下都是取得相当成功的名字:

于一川:河水清澈见底,成千上万的鱼儿在自由地遨游,快乐无比。

李双江:两岸江水夹明镜,李树开花飞雪来,好一个洁白迷人的世界!

徐百川:百川徐徐归大海,千难万险志不改,这是母亲河伟大的向心力!

沙千里:茫茫戈壁千里沙,好儿壮志不恋家。誓与孤烟比高低,凯旋门前戴红花。

杨万里:高杨垂天翼,鹏程万里行,多么宽广的胸怀和志向!

名字中的数词,有很多学问。只要细心推敲、运用得妙,就能恰当地表情达意,取出一个精彩的名字。

嵌字组名

嵌字取名,即是在单字名的基础上缀嵌一个衬字,这样构成的名字一般都比较温文尔雅,更富有意义。这种取名方法以无实义的独立词构成名,追求响亮、顺口。

嵌字一般用虚词居多,虚词本身虽无实际意义,但入人名后却可以在形式上对名字作调节,使其具有变化之美,读起来也可以抑扬顿挫。这类虚词主要有可、以、若、斯、也、哉、之、然等。

用虚词来嵌字取名,具体的人名有常适可、吴文可、林明可,萧如翰、姜如农、王如晦,方若宏、董若雨、杜若甫、汤文若,王百斯、李斯和、杨如斯,孙久也、许也纯,孟伟哉、刘承哉、顾良哉,黄会之、王献之、陈勉之,焦孝然、赵伯然、杨思然等。

虚字之外,一些数目字、干支字和某些动词、形容词,也可作为嵌字使用,如高乙桂、吴三桂、江三源、王甲奋等。

嵌字取名法,可以充分利用过去使用率不高的虚词、动词、形容词作衬字取名,使名字平添几分儒雅和朦胧的色彩,且耐人寻味,在无形中强化了别人对这个名字的印象,又回避了重名的麻烦。

如谢菲、吴莹、刘婷、何雅、孙宏、吴跃、吴涛、周辉等这类平淡无奇的名字,如果在其中加适当的虚词,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如谢亦菲、吴若莹、刘是婷、何雅如、孙之宏、吴跃然、吴险涛、周既辉等。

由此可见,嵌字取名是很值得参考利用的一种取名方法。

善用代词

人们在取名时经常会用到一些代词,用人称代词取名的好处很多,语义亲切,有的强调完善自我修养,服务大局,贯穿着严于律己的精神,有的大力进行自我宣传,以推销自己,影响世人,代词入名,使名字大放光彩,惹人喜爱。

用代词取名,根据人称来分有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第一人称代词用于人名。

“我”字可以直接入名,具体如安泰我、严我斯、张我德、费新我、王健吾、成舍我、范我素等。

另外,“吾”、“己”、“予”、“臣”等字均为第一人称,与“我”字同义。

以“吾”字为人名,具体如朱镜吾、毛新吾、李健吾、孙虚吾、俞玉吾等;以“己”字为人名,具体如李正己、段克己、殷成己、吕胜己等;以“予”字为人名,具体如舒舍予、王用予、孙起予、范启予、龚圣予、郑愁予等;以“臣”字为人名,具体如裴敬臣、田德臣、史良臣等。

第二,第二人称代词用于人名,这类人称代词主要有“汝”、“尔”等。

汝:意为“你”,以“汝”字为人名,具体如田汝成、王成汝、高汝砺、李汝珍、林汝蔚、华玉汝、冯汝言、宗汝霖等。

尔:用“尔”字的具体人名有关尔欣、王溢尔、高尔佳、孙尔明、任尔乐等。

第三,第三人称代词用于人名。这类人称代词主要有“伊”、“友”、“君”、“宾”、“伯”、“仲”、“叔”、“公”等。

伊:以“伊”字为人名,具体如于伊飞、刘伊美等。

友:以“友”字人名,具体如范友梅、杨友松、孙友竹等。

君:兄弟朋友之间的敬称。以“君”字为人名,具体如谭君山、朱君理、段君谋等。

宾:客也。以“宾”字为人名,具体如李延宾、张庆宾、辛世宾等。

伯:在兄弟排行中代表老大。以“伯”字为人名,具体如陈玄伯、林伯渠、张伯义等。

仲:在兄弟排行中代表老二。以“仲”字为人名,具体如张仲景、范仲年等。

叔:在兄弟排行中代表老三。以“叔”字为人名,具体如陈叔同、王叔文等。

公:第一等爵位,又为对上年纪者的尊称。以“公”字为人名,具体如黄公略、王公明、周公瑾等。

用代词取名,常见于古代,在现今虽然很少用到,但只要运用恰当,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取名方法。

巧借成语

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它在人们的长期生活中约定俗成,广为流传,其词汇寓意深刻,含蓄隽永。用成语取名比较常见,而且取出的名字具有观赏价值、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耐品味,且琅琅上口,涵义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根据成语取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直接取成语相连的两个字为名。

如王任重选用“任重道远”中的两个字而成其名,郑鹏程、郑万里两兄弟分别取“鹏程万里”的两段为名,王居安取自成语“居安思危”,盛以恒取自成语“持之以恒”,史若愚取自“大智若愚”,高建瓴语出“高屋建瓴”。

类似的名字还有李三秋、徐卓尔、伍穿石、宋风顺、司功倍、陈齐眉、傅真知、缪同工、颜当仁、吴之的等。

如果成语中的某字正好是某人的姓,再用相近的字做名,就更加巧妙生动。例如人们一看到“秦晋”这个名字,马上就会联想到“秦晋之好”的成语。

再如着名作家马识途,就是巧取“老马识途”之妙语,作家周而复利用成语“周而复始”取名,成于思取自成语“行成于思”,平步青则取意“平步青云”。

同样,何其芳、龙争虎、叶成荫、叶知秋、马行空、吉天相、万斯年、程万里、黄腾达、李代桃、白云苍、程立雪、劳燕飞、万象新、甘为孺、盖无双等名字,也会使人立即联想到某句成语,其中涵义让人感到意味深长。

第二,取成语中两字或三个主要字为名。

主要字,指的是成语中起主要作用、决定成语意义的字眼。这样的例子较多。如宋世雄——世之雄;刘德重——德高望重;王语嫣——笑语嫣然;刘海粟——沧海一粟;石正君——正人君子;朱琼宇——琼楼玉宇;任卓群——卓尔不群等。

类似的名字还有江舟济、尚任远、杨本源、周义山、谢璧瑕、江不凡、冯正君、钱谦益、戴星月等。

第三,根据成语谐音取名。

这种方法即是采用以上两种方式,根据需要用谐音字替换成语中的原字。

具体人名如钟志诚,取意“众志成城”;沈力行,即“身体力行”;冯甘雨,即“久逢甘雨”;辛花放,即“心花怒放”;任柏年,取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

类似的人名还有马道成、穆成舟、纪犹新、丰云会、许若谷、郑清源、冀开来、邢成思等。

第四,间接用成语取名。

这种取名方法,不直接从成语中抽取字词,而是用别的文字来表达成语意义,却又起到传达原有意义的作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陈人鹤,它化用成语“鹤立鸡群”。人鹤,比喻人如鹤,表示自己的高洁超凡。类似的好名还有以下一些,以下举例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