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千古中医传奇
6752200000021

第21章 医家轶事(1)

神医扁鹊

扁鹊是被我国史家专门立传的第一位医学家。他约生活于春秋战国之交,姓秦,又名越人,是北方渤海人氏。据说他曾家居卢国,也名卢医。

扁鹊年轻时任过多年的舍长,相当于今天的招待所主管。不过,舍长这份工作却给了他最终以行医为职业的机缘。某日,有位名叫长桑君的客人,来他主管的客舍,那气宇与一般客人大不一样,令扁鹊非常看重,对他的招待始终认真细心。

有一天,长桑君避开旁人,私下里扁鹊对说:“我有一些治病的秘方,一直在物色个能传承的人。我选中了你,想将平生所学悉数传授于你。”

待扁鹊拜过师,长桑君取出事先便藏在怀中的药,递给扁鹊道:“用竹叶或草木上的露水服下,三十日后就能隔墙看物。”说完,又将记有秘方的简册交与扁鹊。扁鹊受罢所赠,抬头望时,他的恩师却已不知去向,也从此再未见到。

从此以后,扁鹊便以“天目通”为人看病,尽见五脏症结,并以诊脉而名于天下。据史传记载,扁鹊擅长各科,他行医几遍当时的中原大地,在赵国主做带下医,在秦国主治儿科。

有一天,扁鹊行医来到虢国的都城,听说虢太子刚刚病死,便来到皇宫的宫门下,问中庶子道:“太子所患何疾?”

中庶子说:“太子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救治无效,暴亡而去。”

扁鹊问:“有多长时间了?”

中庶子答道:“从鸡鸣到现在。”

扁鹊又问:“入棺收殓了没有?”

中庶子说:“还没有入殓。”

扁鹊急忙道:“我是渤海秦越人,请转告国君,我可以救活太子。”

中庶子听了不以为然地说:“人死了岂能复活?弄不好可是要杀头的。”

扁鹊说:“你若是觉得我的话不可信,请去试诊太子,看看他的鼻翼是否在煽动。如果顺着太子的两条腿抚摸到阴部,应当还有体温。”

于是,中庶子把此事报告给虢君。虢君得知此讯,大为惊讶,马上来到宫廷的中门接见扁鹊。扁鹊安慰说:“太子是由于阳气下陷入阴,脉络被阻塞,身体上部络脉的阳气已经断绝,下部枢纽的阴气已经破坏,所以身体像死人的形状,其实太子没有真死。”

说罢,扁鹊以针刺之,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然后用药物煮热熨暖太子两胁下,太子随即坐起来,继而又调理阴阳,服汤药两旬,太子的病就痊愈了。

由此,当时天下的人都说扁鹊能治死人复活,而扁鹊却说:“我并不是能使死人复活,这是他本身有活过来的生机,我只不过促使他恢复起来罢了。”

当扁鹊行医路过齐国时,他去朝见齐桓侯田午。扁鹊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对齐桓侯说:“君王已患病,现在疾病还处在表皮部位,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越来越严重。”

齐桓侯说:“寡人素来身体很好,哪里会有什么病呢?”扁鹊走了以后,桓侯对左右的大臣说:“这些医生,总是喜欢故弄玄虚,喜欢医治那些没有病的人来请功求赏。”

过了几天,扁鹊又见到齐桓侯,着急地说:“君王的病已到肌肉里面了,如果再不及时治疗,病将更加深入体内。”

齐桓侯听了,不高兴地说:“寡人不是好好的嘛,治什么病!”

又过了几天,扁鹊第三次见到齐桓侯,十分焦急地说:“君王的病已到了肠胃,如果拖延下去再不治疗,恐怕病情就越来越严重了。”齐桓侯听了还是不予理睬。

又过了几天,当扁鹊第四次见到齐桓侯的时候,一句话也没说,转身就走。齐桓侯感到很奇怪,急忙派人去问扁鹊。扁鹊说:“如果病在表层,服点汤药,再热敷一下,病就会好;病在肌肉里层,用针刺艾灸也可以治疗;病在肠胃以里,可用清热除火的药物加以治疗;但病灶已入骨髓深处,就关系到生命的危险,医药是没有办法了。现在桓侯的病已深入骨髓,我是无话可说了,只好惋惜而匆忙地离开这里。”

又过了几天,齐桓侯果然病了,于是火速派人去四处寻找扁鹊,而扁鹊早已离开了齐国。没过多久,桓公就病死了。这就是成语典故“病入骨髓”的由来。

髓,为中医奇恒之腑之一,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后天之精所充养,有养脑、充骨、化血之功。病入骨髓,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自从扁鹊望诊齐桓公后,其名声传遍列国。有一天,魏文王询问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从医,到底谁的医术最好呢?”

扁鹊回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惊讶问:“你最差,却为何最出名?”

扁鹊说:“我长兄是在病情未发作之前进行治疗,由于一般人都不知道他能够前瞻观察疾病于未起之先,并及时将病因清除。我长兄的高明医术,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别人无法知晓,因而他的名气也就无法传播开来,只有像我们才知道他的真正本领。

我中兄最擅长于在病情初起之时进行治疗,能够及时将疾病清除于未祸之先。一般的人都缺乏发展的眼光,只看到表面,误以为中兄只能治疗一些轻微的小毛病。所以,他的名气只是在本乡小范围内传播。而我却是在病情严重之时进行治疗,一般人都能亲眼看到。所以,大家都以为我的医术非常高明,于是名气也就传遍了全国。”

治病,贵在预防和及早施治,需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战略眼光;待到病入膏肓,恐怕为时已晚。事后弥补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预防。临渴而掘井,不是聪明人的主张。

虽然扁鹊拥有高超的医术和崇高的声誉,却遭到当时的官医和巫医的嫉恨。他在大约九十岁高龄时带领弟子来到秦国行医,每到一处,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就连一些贵族、大臣也慕名而来。恰好此时秦国国君秦武王患病,而身居太医令的李醯等官医对此束手无策,于是秦武王就打算请扁鹊治病。

李醯等人听到这一消息后十分嫉恨扁鹊,害怕因扁鹊治好国君的病而砸了自己的饭碗,就向秦武王进谗言说:“君主乃千乘之身,何等尊贵。一个江湖游医,有多大的能耐,万一出了一点差错,那还了得?何况扁鹊的身份不明,是否会是他国派来的刺客呢?”李醯的谗言让秦武王犹豫不决。同时,李醯暗中派人行刺扁鹊,一代名医就这样遭到了小人的暗算。

扁鹊行医数十年,传说留有《扁鹊本草》,可惜早已失传。据史料记载,他还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传授给弟子,其弟子有名字可考的就有子仪、子阳、子越、子游、子明等人。

“四诊法”,即望、闻、问、切诊法,是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四诊之间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

所谓“望诊”,就是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的变化。“神”是精神、神气状态;“色”是五脏气血的外在荣枯色泽的表现;“形”是形体丰实虚弱的征象;“态”是动态的灵活呆滞的表现。这就是对病人全身进行观察,以了解病人的“神”。

所谓“闻诊”,是指听病人说话的声音、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等的声动,还要以鼻闻病人的体味、口臭、痰涕、大小便发出的气味。

所谓“问诊”,就是问病人起病和转变的情形、病人的体质、生活习惯、现在的症状及过去的病史、家族史等,具体讲包括问寒热、汗、大小便、饮食、胸腹、耳、口等各种状况。

所谓“切诊”,就是脉诊和触诊。脉诊就是切脉,掌握脉象。触诊,就是以手触按病人的体表病变部分,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通过切诊,察看病人的体温、硬软、拒按或喜按等,以助诊断。

中医历来强调“四诊合参”,这就是说,必须将四诊收集到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作出由表及里的全面的科学判断。

拿着药囊上朝的秦代御医

秦代的官职中,正式设有太医令丞,属于九卿下少府所设的六丞之一,太医令丞主管全国与宫廷之医疗事宜,下面分设侍医、医长等职,侍医就是在皇帝身边的御医。

秦代的御医虽然官位并不高,但是他们的责任重大,需要与皇帝形影不离,即使是上朝时,他们也要拿着药囊侍奉在皇帝的左右,随时听候皇上的召唤。

《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荆轲受到燕国太子丹的派遣,到秦国去刺杀秦始皇。秦始皇一向小心谨慎,左右的侍卫都是远远在一边守护,不允许过于接近。为了能接近秦始皇,荆轲就用秦将樊於期的脑袋和燕国的地图作为诱饵,诱使秦始皇允许他向前。

荆轲将匕首藏在地图卷轴里面,当他为秦始皇完全展开地图的一刹那,荆轲拿起匕首就刺向秦始皇。秦始皇左右的卫士因为没有命令是不能靠近的,根本不能前来救主。

这时,情急之下,站在秦始皇身边的御医夏无且扔出了手中的药囊,挡住了荆轲的匕首,从而使秦始皇逃过一劫。此时秦始皇不知所措,只是围绕着柱子逃窜,站在远处的左右卫士大喊:“王负剑!”秦始皇方才拿起剑以击荆轲,砍断了他的左腿。

此事结束后,秦始皇论功行赏,赐夏无且黄金二百镒,并说:“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有关御医夏无且医术的记载很少,但是这件事情就足以让他永载史册了。

秦始皇的专制统治惊世骇俗,为了对人民实行思想控制,他竟然下令在全国焚毁《诗》、,并禁止私学。不过,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他把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列为不烧之列,这些书幸免于难,也让秦在医药方面的资料文献得以流传后代。

西汉时,成帝就曾命御医李柱国校正前朝“方技”之书,“方技”在古时就是指医学。当时李柱国校正、保存的医书有36家,868卷,分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这些书籍后来虽然也都没有流传下来,但是对于汉代医学也是一大贡献。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是汉末南阳郡人,即当今之河南南阳。仲景只是其字,机才是其名。献帝建安年间,他任过长沙太守。那时节,兵荒马乱,疫病流行,染上伤寒而死的人十有六七。

亲历如此惨境,张仲景决心潜下心志研究医术。他以前代经典《素问》、《灵枢》、《难经》等为指导,结合瘟疫流行的现状和自己救治的实践,写出了《伤寒杂病论》这部医学名著,后世医家称之为“备诸病之用而详方药之准绳”。后来,《伤寒杂病论》被析为两书:《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前者主论外感热病,后者主治内科杂病。

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他曾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记有张仲景为王粲(字仲宣)诊病的故事。当时,张仲景在洛阳行医,因为声名颇著,各类名人都与他有交往,“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和他也很相熟。

经过长时间的交往,张仲景发现王仲宣的气色不正。某日,他对王粲说:“你身有疾,到四十岁时眉毛会脱落,眉毛掉落后半年,恐怕性命难保。如果现在服药,还可以疗治。”

张仲景还特地为王粲配好了药。可风华正茂的王粲哪里肯相信自己有疾,根本没把张仲景的劝告放在心上,但因碍于情面,还是勉强地接受了药物,却压根儿就没服用。

过了几天,张仲景又见到王粲,关心地问他服药没有,有什么感觉。王粲不便讲明,信口答道:“我已服用了,没什么异样的感觉。”

张仲景听后摇了摇头说:“从你的脸色来看,你并未服用我的药,你怎能对自己的健康一点都不在乎呢?”自信的王粲哪会理会张仲景的忠告。逝者如斯,一晃就是20年。刚过40的王粲,眉毛果然全都脱尽,又撑了一百多天,终于罹病而终。

望色先须分辨常色与病色。我国人民健康肤色为红黄隐隐,明润光泽。但有的人可能肤色稍白或稍黑,肤色还可随地区、气候、职业、饮酒和运动等情况而有所变化,不可一概都归为病色。病色是指生病时皮肤或面部所反映出来的不正常的颜色。

色,通常为青、黄、红、白、黑五种。

青色:主风、寒、痛诸证,多见于小儿惊风、剧烈疼痛、休克等。

白色:主虚证,是正气不足、身体虚弱、气虚、血虚或阳虚的表现。

黄色:主见于湿、虚诸证,黄而鲜明如橘子色的,多为湿热阳黄;黄而晦暗如烟熏色的,为寒湿阴黄;淡黄、萎黄为脾虚、血虚。

红(赤)色:主要见于热证,有表里虚实之分。面红、发热或微恶寒、不渴或微汗、脉浮数,多为表热;面红、发热、口渴、多汗、脉洪大的为里热,如兼有胡言乱语、便秘,则为里实热;午后两颧发红、低热,多为阴虚火旺;面红目赤,不发热,为肝火上逆。

黑色:主寒,主痛,主水气,主淤血,可见于肾阳虚衰、水寒内盛、淤血等病证。

色与泽必须同等重视,泽,指色的荣、枯、明、暗等。根据不同的色泽,可以看出气血的盛衰和疾病的发展变化。如色泽鲜明,多表示为新病、表病、轻病,预后较好;如色泽晦暗,多表示为久病、里病、重病,正气将败。

神医华佗

华佗,字元化,是东汉末年沛国谯县人,即今安徽亳县。他精于方药、针灸,内、外、妇、儿各科都很在行,尤其擅长外科。据载,他曾为患者做过腹腔外科手术。为手术镇痛之需,他还潜心研制,首创了一种名“麻沸散”的麻醉剂。

《后汉书》中载有许多华佗治病的故事,有位名叫李成的军官,患了咳嗽病,咳嗽起来昼夜不眠。李成十分苦恼,求治于华佗。华佗诊病后确认为肠痈,用散剂二钱让李成服下。

李成服药后,立刻吐血二升而病愈。于是,华佗告诫李成说:“你这病十八年后还可能复发,若不及时治疗,恐怕性命难保。我再给你一些药,以备随时服用。”

后来,李成遇到同乡人患了与他同样的病,同乡人向李成求药,李成出于同情就把自己的药给了他。待十八年后,李成果真病发,因无药治疗而死去。

倪寻和李延二人都因头痛、发热而找华佗看病。华佗给倪寻开了泻下药药,给李延开了发汗的药。他们两人很是纳闷,都是因为头痛、发热而前来诊治,为什么药方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呢?于是二人向华佗请教其中的原因。

华佗说:“倪寻的病是由于中伤饮食的缘故,而李延的病是由于外感风寒而引起的。一个是外实,一个是内实,而外实证应该用发汗药,内实证应该用泻下药,所以治病的方法应有所不同。”果然,两人服药后,病很快都好了。

有位郡府的长官,由于忧思郁闷而患病,久久不能治愈,遂请华佗诊治。华佗诊视后,认为只有激怒一法方可治愈此病,便私下与郡守的儿子商定了治疗之法。

华佗收了郡守的许多银两不辞而别,没有留下任何药方。临走前,还留下一封书信,把郡守大骂了一顿。郡守闻知后,怒不可遏,气得口吐黑血,其忧郁症也随之而愈。

华佗并不满足于医术的精益求精,他觉得使人“病不生”更为重要。为人人都能健体强身,他留心观察各种动物的体态动作,选取了虎、鹿、熊、猿、鸟五种作为摹仿对象,创为“五禽戏”,这是一套五种活动筋骨关节的体操运动。

虽然华佗医术超群,但未得善终。据说,华佗之死与曹操有关。曹操患头风症,听说华佗医术高明,便召华佗来。每当头风症发作时,华佗就给他针灸,很快就能康复。

华佗以行医为业,乐于为群众看病,而不愿留下来专门侍候曹操,因而对曹操说:“我离家已经很久了,刚才收到家信,想回家看看。”于是曹操便准了他的假。

华佗回家后,推说妻子有病,多次请假延误归期,曹操连续几次发信,催促他赶快回来,又命令郡县官吏督促华佗上路。华佗不愿侍候奸诈多疑的曹操,所以迟迟不肯动身。

曹操不见华佗回来,心里非常气愤,便派人前往察看,并说:“如果华佗的妻子确实有病,就放宽他的假期,并赐给他四十石小豆;如果其中有诈,就立即把他逮捕送来。”